药学专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专业论⽂
药学专业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产、检验、流通、使⽤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药等⽅⾯⼯作的⾼级科学技术⼈才的学科。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药安全、经济、有效, 其核⼼是指导临床合理⽤药。

药学专业论⽂1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规律的⼀门学科,是药学专业很重要的⼀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1]。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化学反应繁多且复杂,在课堂学习中学⽣感觉有机化学难记、难学且枯燥⽆味,甚⾄部分学⽣对有机化学课程产⽣厌倦情绪[2]。

如何引导学⽣学好有机化学,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探索教学⽅法,提⾼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笔者结合近⼏年教学经验对教学⽅法进⾏改⾰探讨。

1激发学习兴趣,提⾼学习积极性
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多,结构性质多,反应多且易混淆,概念抽象,反应机理抽象难理解,让学⽣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难懂难学,易失去信⼼,从⽽产⽣厌学情绪。

此外,地⽅院校的学⽣,基础稍显薄弱,在⾼中阶段部分学⽣对化学就不感兴趣,进⼊⼤学后对化学类学科还残留⼀些不“感冒”⼼理。

“兴趣是最好的⽼师”,因此激发学⽣学习兴趣⾄关重要。

⾸先,我们在第⼀次课讲讲⽣活中的“⾐⾷住⾏”与有机化学的关联性。

如⼀些⾷品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此类化合物滥⽤引起的,⽐如“吊⽩块”、“西⽠膨⼤增甜剂”、“⾯粉增⽩剂”、“反式脂肪酸”、“增塑剂”等[3];讲讲有机化学与药学互相关联的例⼦,⽐如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等,这些能让学⽣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在⽣活中的重要性,在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从⽽让学⽣从内⼼感受到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其次,可以讲有机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励志故事,从⼈⽂思想上陶冶学⽣,⽆形中会增加学⽣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与重视程度。

最后,⽼师第⼀次上课在形象、教学内容、激发⽅式上要根据学⽣特点进⾏精⼼琢磨。

⽐如,我院药学专业学⽣化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对有机化学有愄具⼼理,第⼀次上课适时⿎励他们就显得相当重要。

现在的⼤学⽣平时学习积极性不⾼,普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样容易造成知识点越积越多,学习越来越吃⼒,慢慢产⽣“放纵式”学习,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究。

我们平时把学⽣分成⼏个学习⼩组,多布置团体作业给他们,这样⽆形中可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形中促进他们要学习,不能拖团队的后腿,从⽽保持学习积极性。

此外,我们组织学⽣在课余时间进⾏有机化学学习交流会,由⾼年级学⽣分享学习有机化学的⼼得,谈谈没有学好有机化学导致以后在学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时的困境,“前车之鉴”有⼀定的鞭策作⽤。

提⾼积极性的⽅法还很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会有不错效果。

2改⾰教学内容,教学⼿段多元化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稍显陈旧,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些改⾰,以适应教学发展和创新药学⼈才需要。

⾸先,我们根据⾃⾝院校办学特⾊并结合学⽣整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精讲、略讲与⾃学等不同层次进⾏分类。

⽐如波谱解析的知识和糖、氨基酸、蛋⽩质等内容作调整。

其次,对教学内容进⾏整合,如李霞[4]、刘⽟梅[5]等⼈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很有借鉴意义。

我们借鉴前⼈的教学经验,加以改进形成⼀套适合⾃⾝院校的教学内容。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药学专业培养体系的特点,把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知识与有机化学紧密结合,⽐如:讲酚这⼀章时,讲酚羟基性质,可以联系药物化学有酚羟基的药物,让学⽣课后去寻找归纳总结,然后再课堂讨论总结,这样既能丰富有机化学视野,⼜可让学⽣体会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提⾼教学效果。

有机化学教学⼿段不断发展,形成很多不同特⾊的教学⽅法。

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加以应⽤,形成多元化特⾊。

如我们可以⽤案例教学法讲马⽒规则,亲核加成反应等;可以⽤启发式教学法[6]讲化合物的命名、性质等;采⽤多媒体,把⼀些抽象知识形象化,提⾼学⽣的认知效果;当然,传统的板书教学⽅法也必不可少,特别是机理解释,习题讲解时,板书的现场推理,能更好地让学⽣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当然,有机化学教学⼿段还很多,根据⾃⾝教学特⾊,创新性地结合应⽤,不断提⾼教学质量。

3调查总结学⽣学习情况,科学建⽴试题库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很多知识点易混淆,如果课后不复习,很容易学了后⾯的忘了前⾯的,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平衡考察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教学效果,我们建⽴试题库。

这样⽅便学⽣课后利⽤试题对知识点深⼊了解,同时期末还可⽤来作考察学⽣的试题,这样可以达到每届平衡科学考察学⽣。

我们建⽴试题库,根据⾃⾝院校特⾊与学⽣综合情况,调查总结学⽣学习情况,精⼼钻研,每年不断改进。

⾸先,根据每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情况,对试题难易程度、得失分情况、题型变化、知识点掌握等作个汇总,逐步建⽴题型多样的试题库。

其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学⽣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对某些知识点讲解所⽤教学⽅法,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作个汇总,根据教学⼤纲要求科学平衡建⽴试题。

再次,让学⽣参与建⽴试题库,根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容易忘记,难于理解的知识来出题,然后⽼师筛选出⼀套试题库,这套试题库⽤于学⽣以练题促进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通过学⽣出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

4创新实验教学,优化考核⽅法
有机化学是理论和实践很强的⼀门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不但可丰富理论知识,还可提⾼学⽣动⼿能⼒和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因此实验教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

但如果学⽣做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进⾏,实验效果并不好,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

为适应药学⼈才培养发展需求,提⾼实验课教学质量,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试探性改
⾰。

⾸先,精选实验内容,改编部分教学内容。

有些实验内容陈旧,我们根据药学专业,把部分有机化学实验进⾏改编。

其次,安排综合性实验,开设创新性实验。

有机化学与其他课程有交叉渗透,我们会开设综合性实验,指导学⽣完成。

最后,为进⼀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励教师对实验内容和⽅法进⾏改⾰。

我们有机化学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

我们可以科学创新改⾰,建⽴多元化考核体系。

⾸先,可以在平时成绩这⼀块增加⽐重和考核类别。

如课题讨论、课后习题、⼩组讨论、团队作业(PPT形式)、调查总结报告等,这样不断促进他们学习,慢慢提⾼学习积极性。

其次实验成绩,我们对平时的动⼿操作和实验结果很重视,把它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部分,这样⽆形中让学⽣平时增加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起到好的实验效果。

期末时,我们会组织实验操作考核,这样可以培养学⽣平时实验动⼿能⼒的培养。

期中成绩,我们在教学中段进⾏期中考试,作为阶段性考察学⽣学习情况。

现在的学⽣较懒散,有中段考核,在⼀定程度上能让他们保持学习积极性。

有机化学随着药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药学⼈才,我们必须对有机化学教学不断创新改⾰。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院校办学特⾊与学⽣综合情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理念,不断丰富课堂⽂化,在改⾰探索中形成特⾊教学体系。

如何更好地促进有机化学教学发展和改⾰创新从⽽提⾼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才,需要教学⼯作者进⾏长期深⼊研究。

参考⽂献:
参考⽂献
[1]伍国云,申扬帆,肖腊梅,等.⾼职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探讨[J].⼴东化⼯,20xx,42(16):256-257.
[2]周建波,曾明,陈⽂.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经验总结[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xx,06:180.
[3]裴强.⾷品安全问题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探讨[J].⼴东化⼯,20xx,39(20):151-153.
[4]李霞,谢龙,吴晓青,等.有机化学教学改⾰—提⾼学⽣⾃主性学习[J].⼴东化⼯,20xx,43(10):192-193.
[5]刘⽟梅,黎江,廖玲.⾼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J].海峡药学,20xx,27(5):257-258.
[6]⽯全珍.启发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中的运⽤分析[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xx,25(2):159-160.
药学专业论⽂2
⼀、实验内容改⾰
⼀、实验内容改⾰
分析化学实验内容既要强调分析化学实验技术本⾝的基础,⼜要关注分析化学⽅法的前沿发展。

⽬前分析化学的传统实验较单⼀,新颖性较差。

⽐如配位滴定法测定的⾃来⽔的硬度这个实验,虽然实验教授了蒙药学专业学⽣配位滴定分析的原理,但是跟蒙药学这门专业没有有机联系在⼀起。

如果我们将实验内容改为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蒙药寒⽔⽯中硫酸钙的含量,就可以将配位滴定分析⽅法应⽤到蒙药学研究领域中,更能直观教授学⽣分析化学在蒙药中的应⽤,亦可以提⾼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能⼒和兴趣,减少专业基础实验的单调性。

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法、仪器的操作和技能。

⼀⽅⾯强调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为这些“传统”知识如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的理论和实验技能是分析⼯作的基础。

另⼀⽅⾯,随着蒙药学从传统的配⽅药研究发展为新药的研究如剂型研究、提取有效成分及含量测定研究等,实验课程的内容也尽量满⾜这些研究的发展,使蒙药学专业学⽣了解这些分析技术发展的前沿。

⼆、考核机制改⾰
⼆、考核机制改⾰
分析化学实验分两个学期,共80学时,5学分,是单独于理论课记成绩的。

所以只记录学⽣实验报告的成绩,并不能体现学⽣们完成实验的⽔平和能⼒。

考核机制改⾰后,学⽣的实验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情况(主要查看预习报告)和实验课程表现(操作是否规范,考勤等)。

实验报告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时,指导⽼师要对学⽣的预习报告、原始数据的记录及仪器使⽤情况进⾏逐⼀量化评分。

其中,预习报告为20分,课程表现(操作是不是规范,实验数据是否正确,所⽤仪器是否整理清洗)为40分,实验报告为40分(标题,原理,使⽤仪器试剂等是否完整正确,有⽆附原始数据和图,实验结果计算是否正确)。

通过考核机制的改⾰,可以全⾯体现学⽣了解掌握⼀个实验的⽔平。

三、重视能⼒培养,增加设计性实验的⽐重
三、重视能⼒培养,增加设计性实验的⽐重
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的是培养学⽣实际动⼿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但是⽬前分析化学针对四⼤滴定的10个实验基本操作重复度⽐较⾼,仪器较简单,实验内容固定等易让学⽣感到简单枯燥,导致学⽣对实验课失去兴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也基本如此。

这种“照单抓药”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

为了改变现状,我们设计减少⼀些传统实验,加⼊了⼀些设计性实验。

由⽼师根据学⽣所学知识,拟定实验题⽬,通过查阅⽂献和讨论设定实验原理、⽅法。

当然这是在现有仪器和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和科研交叉的实验。

⽐如我们给学⽣拟定的题⽬有“滴定法测定蒙药筋⾻风痛膏中⼆硫化⼆砷的含量”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红花中红花黄⾊素含量”等,就结合了滴定分析法中氧化还原滴定或现代化分析仪器知识和学⽣的蒙药学专业知识,可以激发蒙药学专业学⽣的兴趣。

因前期教学过程中要求学⽣规范化操作和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通过查阅⽂献和交流讨论基本能解决问题。

这就⼤⼤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学⽣的⾃信,使原本枯燥的实验过程变得相对⽣动活泼,锻炼蒙药学专业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这种设计性的实验不是⼀成不变,不局限于⼀两种实验,可以根据蒙药研究的发展前沿和⽬前的实验条件,更改设计性实验题⽬。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拓宽学⽣知识⾯、培养学⽣科研意识和创新能⼒的⼀个重要环节,是未来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

我们已经对药学专业学⽣采⽤分析化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从⼤⼆进⼊研究室,⾃由选择导师,随指导⽼师进⾏简单的科研活动,但⽬前未对蒙药学专业学⽣开放。

原因有以
下⼏点:第⼀是开放式实验室和指导教师的不⾜,设备维护保养和如何解决实验经费不⾜的问题。

另⼀个重要原因是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导师的要求很⾼。

需要⽼师不仅有分析化学知识功底,也必须了解和掌握蒙药研究⽅⾯的知识。

四、教师培养
四、教师培养
⽬前蒙药学专业学⽣最⼤的学习难题在于语⾔障碍,尤其是实验专业术语的理解。

⽐如⽼师讲解实验过程说到⽤量瓶稀释溶液,有学⽣误⽤锥形瓶。

这样的错误⽐⽐皆是。

本教研室有两位本科是汉语授课的蒙古族教师,平常蒙古语交流虽没问题,但是实验仪器和药品操作全部⽤蒙古语讲解受到⼀定的限制。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计划分批派两位⽼师到专门院校去进修,提⾼蒙古语授课的专业能⼒。

与此同时,授课指导⽼师也要提⾼蒙药领域的认知和科研能⼒,以便在科研⼯作中更好地指导蒙药学专业学⽣。

药学专业论⽂3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药物化学是建⽴在多种化学学科和⽣物学科基础之上,以化学学科为基础,与⽣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与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艺学、药物设计学乃⾄药事管理学密不可分,是药学领域的⼀门重要的学科。

药物化学具有发展迅速、国际通⽤性和可⽐性强的特点,双语教学尤为迫切,因此双语教学是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的重要内容[1]。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建设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合适的教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为此,我在参与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的基础上,对⾼职⾼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进⾏了探讨,以为⾼职⾼专药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双语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1.⾼职⾼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建设现状
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之⼀[3]。

在⾼校双语教学改⾰中,双语教材建设是影响双语教学发展瓶颈之⼀[4] [5]。

尽管部分⾼职⾼专院校进⾏了双语教学,但双语教材建设仍较薄弱。

⽬前,国内药学专业使⽤的双语教材种类较多,可⼤致分为英⽂版教材和中英双语教材两⼤类,其中以英⽂版教材最常⽤,主要有引进的原版英⽂教材、国内编写的英语教材和翻译教材等三种。

中英双语教材是另⼀类在双语教学中使⽤的教材,以英⽂为主、中⽂为辅,⼀般以原版教材为主,在每章开头、结尾或正⽂旁加⼊⼀些相关专业名词的英汉对照,或以“⼩结”、“知识要点”、“注解”等形式将重要知识点或难点再以中⽂形式翻译或总结。

以上两⼤类教材中,⼏乎全部为药学专业本科学⽣使⽤,针对⾼职⾼专药学专业编写的药物化学双语教材尚未见到。

由于受⾼职⾼专学⽣英语⽔平和学制较短的限制,选⽤上述两类教材均有⼀定困难。

2.编写有特⾊的双语教材,满⾜⾼职⾼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需求
近年来,随着药学专业毕业⽣就业率的不断增加,⾼职⾼专药学专业报考⼈数在逐年增加,尽管学校尽量选择录取优秀学⽣进⼊药学专业,但总的来说,这部分学⽣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平的还是⼤多数,同时⾯临学⽣英语⽔平较低的状况。

由于英语⽔平的限制,要这部分学⽣使⽤英⽂原版教材是不可⾏的,因为这类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教学内容难度和教学要求等不能适应我国⾼职⾼专教育实际;若拿来就⽤,则必定会影响教材使⽤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

应⽤本科院校根据原版教材改编的全英教材,由于学⽣专业词汇掌握较少,会导致学⽣望⽽却步,影响学⽣对药物化学内容的理解,⽽且这些教材均是根据本科⾼校教学特点和培养⽅向编写的,并不适合⾼职⾼专学⽣使⽤。

为此,编写有特⾊的双语教材,满⾜⾼职⾼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需求,对药学专业后期课程的双语教学将会有⼀定的促进作⽤。

2.1中英双语对照,构建适应本院学⽣特点的双语教材。

编写双语教材是⼀项复杂的系统⼯程,它和英语教材不同,双语教材以传播学科知识为主旨,英语只是作为传播知识的语⾔⼯具。

为此,我们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职⾼专学⽣的接受能⼒和教师特点,摸索出适合⾼职⾼专教育的中英双语教材的编写模式,即参考⾼职⾼专相关专业培养⽅案和课程教学⼤纲,以英⽂原版教材和中⽂版教材作为参考,以中⽂与英⽂顺序对照排列为特点,编写⾃成体系的⾼职⾼药物化学双语教材及参考资料。

2.2以必需够⽤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保证以学⽣为根本出发点。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针对学⽣英语基础差这⼀问题,以普通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选取本分章节进⾏双语教材的编写。

经过对药学专业后期课程内容进⾏分析并与药物化学任课教师共同协商,对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内容进⾏优化组合。

按照专科层次的⾓度、深度和⼴度组织教学内容并构筑知识结构框架,避免理论偏难、偏深、⾯⾯俱到的现象。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发展职业能⼒为导向,药学为专业服务作核⼼构建药物化学的整体知识。

课程内容选取紧紧围绕本课程与其他药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关联的内容为线索选取。

同时注重专业特点,不断将新学科知识进展融⼊教材中,增加学⽣⾃学内容,注重学⽣能⼒培养。

2.3只对部分英⽂进⾏中⽂注释,避免中英完全对应造成学⽣对母语的依赖。

在药物化学内容的中⽂注释⽅⾯,我们不要求对英⽂内容⼀对⼀翻译,⽽是参考了部分国外英语原版优秀教材,对部分⾼职学⽣感觉⽣僻的单词进⾏注释,尽可能突出3年制⾼职⾼专教学特点、学⽣英语⽔平及教师⽔平,努⼒使教材内容达到实⽤性与科学性的密切结合,其内容既突出对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的培养,⼜有利于训练学⽣的专业英语能⼒。

2.4依据学⽣认知⽔平设计教材体例。

双语教材有多种排版形式,我们编写双语教材全⽂采⽤了中英⽂对照双栏排版格式,这样可以保证教材中⽂和英⽂知识的
系统性和独⽴性,便于学有余⼒的学⽣⾃学和透彻理解英⽂原⽂。

但这种排版⽅式有缺陷,如中⽂和英⽂内容所占版⾯不⼀致,为了保证相关内容的对应性,导致部分位置留⽩,增加页⾯,影响整个教材的排版效果。

采⽤这种双语教材,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既呈现中⽂和英⽂规范表述,⼜可以不依赖母语,加上教师的合理取舍和灵活引导,就能不断积累药学英语词汇,熟悉药学英语的基本表达⽅式,潜移默化地促进英语学习和增加专业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