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概况和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二分二至日概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分 春分
夏至→秋分→冬至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
春分
冬至
冬至→春分→夏至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6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练一练
下面节日,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公转速 度快慢? ①春分/秋分 ②元旦 ③儿童节
儿歌 • 地球大,月亮小。 • 月亮绕着地球跑。 • 太阳大,地球小。 • 地球绕着太阳跑。
( 二 ) 地 球 的 公 转
第 三 节
地 球 的 运 动
一、地球公转概况
• 1、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和轨道
概念 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 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 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 中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 地球处于近日点;7月初,处 于远日点。
分析下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分析下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分析下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分ຫໍສະໝຸດ Baidu下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
夏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
绕转中心
地轴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 看是逆时针)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转360°)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恒星年:365日6 时9分10秒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点为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近日点(1月初)较快 平均约59′/日 远日点(7月初)较慢 平均约30千米/秒
4.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黄赤交 角
“三个基本不变”
“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 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 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 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 是自西向东。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前该角大小是 23º26´ 。 界线的是图中的
α
。目
儿童节 春分/ 秋分
元旦
从天北极俯视
从天南极仰视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太阳 N
N
S
太阳 S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逆时针
顺时针 “北逆南顺”
• 2、地球公转周期
概念 参考点 其他 时间长 度 365日6 公转真正 时9分10 周期 秒
恒 太阳中心连续 星 两次通过地球 年 与某一恒星连 线的时间间隔
恒星
回 太阳连续两次 春分点 365日5 公历一年 时48分 时间长度 归 通过春分点的 年 时间间隔 46秒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66°34’ 南北极圈的度数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黄道)的夹角: 黄赤交角即南北回 23°26’ 归线的度数 二者之和是900
“一轴两面三角度” • “一轴”指地轴; •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 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四季的更替 • 五带的划分
地球(地轴)倾斜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昼夜长短 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 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 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 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四个特殊时刻的太阳直射点:二分二至
北极星
2.决定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最南最北
α
20ºS 3.若α为20º则南回归线度数是 。β 的度数是70º,北极圈的度数应该 是 70ºN 。
4.若α的度数变为24º26´则太阳直射 的范围增大了 2 个纬度。
角。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 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的纬度位置不 同,从而导致:
3.公转的速度:角速度:59’/d
线速度:30km/s 公转方向 太阳
远日点 7月初 速度最慢
N
N
近日点 1月初 速度最快
公转方向 思考:地球公转速度为什么在远日点最慢,近日点 最快?高中物理学习视频21-开普勒定律.flv
比较鉴别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自 转 公 太阳 自西向东(从天北 极看是逆时针) 转
• 教材图1-15
• 设问:(1)什么是黄赤交角? • (2)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有何关系?
4.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 黄赤交角为约为 23°26'。黄赤交角 并不是一直不变的 ,它一直有着微小 的变化,但由于变 化太小了,所以人 们一般对其忽略不 计。
黄赤交角
夏至→秋分→冬至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
春分
冬至
冬至→春分→夏至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6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练一练
下面节日,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公转速 度快慢? ①春分/秋分 ②元旦 ③儿童节
儿歌 • 地球大,月亮小。 • 月亮绕着地球跑。 • 太阳大,地球小。 • 地球绕着太阳跑。
( 二 ) 地 球 的 公 转
第 三 节
地 球 的 运 动
一、地球公转概况
• 1、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和轨道
概念 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 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 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 中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 地球处于近日点;7月初,处 于远日点。
分析下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分析下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分析下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分ຫໍສະໝຸດ Baidu下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
夏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
绕转中心
地轴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 看是逆时针)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转360°)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恒星年:365日6 时9分10秒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点为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近日点(1月初)较快 平均约59′/日 远日点(7月初)较慢 平均约30千米/秒
4.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黄赤交 角
“三个基本不变”
“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 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 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 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 是自西向东。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前该角大小是 23º26´ 。 界线的是图中的
α
。目
儿童节 春分/ 秋分
元旦
从天北极俯视
从天南极仰视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太阳 N
N
S
太阳 S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逆时针
顺时针 “北逆南顺”
• 2、地球公转周期
概念 参考点 其他 时间长 度 365日6 公转真正 时9分10 周期 秒
恒 太阳中心连续 星 两次通过地球 年 与某一恒星连 线的时间间隔
恒星
回 太阳连续两次 春分点 365日5 公历一年 时48分 时间长度 归 通过春分点的 年 时间间隔 46秒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66°34’ 南北极圈的度数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黄道)的夹角: 黄赤交角即南北回 23°26’ 归线的度数 二者之和是900
“一轴两面三角度” • “一轴”指地轴; •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 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四季的更替 • 五带的划分
地球(地轴)倾斜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昼夜长短 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 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 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 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四个特殊时刻的太阳直射点:二分二至
北极星
2.决定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最南最北
α
20ºS 3.若α为20º则南回归线度数是 。β 的度数是70º,北极圈的度数应该 是 70ºN 。
4.若α的度数变为24º26´则太阳直射 的范围增大了 2 个纬度。
角。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 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的纬度位置不 同,从而导致:
3.公转的速度:角速度:59’/d
线速度:30km/s 公转方向 太阳
远日点 7月初 速度最慢
N
N
近日点 1月初 速度最快
公转方向 思考:地球公转速度为什么在远日点最慢,近日点 最快?高中物理学习视频21-开普勒定律.flv
比较鉴别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自 转 公 太阳 自西向东(从天北 极看是逆时针) 转
• 教材图1-15
• 设问:(1)什么是黄赤交角? • (2)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有何关系?
4.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 黄赤交角为约为 23°26'。黄赤交角 并不是一直不变的 ,它一直有着微小 的变化,但由于变 化太小了,所以人 们一般对其忽略不 计。
黄赤交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