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方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4~20分)外国文学史自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4~20分)第一节概述 5年9考
(一)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仍然是19世纪后期文学的主导潮流。

但与19世纪中期相比,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发生了一些变化。

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
(1)莫泊桑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代表作品:《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我的叔叔于勒》《项链》(2)都德代表作品:《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普法战争)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特点(简答)
中短篇小说体现了莫泊桑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1)思想内容:
①表现普法战争
②描写小职员的生活,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
③以诺曼底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在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映衬下,广大农民的淳朴、愚昧以及悲惨处境
④还写有表现人的神秘精神状态的作品
(2)艺术特色:
①文字简洁、结构严密,用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为读者勾连出完整的生活画面,节省了很多篇幅。

②以平淡的口气叙述故事,却能够唤起读者复杂的情绪。

③语言朴素无华,却字字珠玑,以最恰当的文字和描述方式展开故事内容。

2.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
俄国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

(1)列夫·托尔斯泰,推向高峰,《复活》
(2)契诃夫,19世纪后期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①短篇小说:
《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别里科夫)
②戏剧:
《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三姐妹》
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特色(简答)
(1)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反映社会现象,揭示生活本质,见微知著。

(2)采取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作者的主观态度完全融入冷静客观的艺术描写之中。

(3)小说语言简洁,少见戏剧冲突。

但人物性格特点可通过个性化语言得到体现。

3.美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
(1)马克·吐温,杰出代表
(2)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白牙》《铁蹄》
代表作《马丁·伊登》,批判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

(3)欧·亨利,美国优秀短篇小说家
《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法”(结尾出人意料)
4.其他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选择)
(1)英国:①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②哈代
(2)德国:
冯达诺,德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创始人,《艾菲·布利斯特》
(3)波兰:显克微《你往何处去》
(4)挪威:①比昂逊,《破产》②易卜生
(二)自然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19世纪60年代自法国及世界的文学运动。

倡导者龚古尔兄弟,最高成就左拉。

强调写真实,注重客观性和科学性。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成就(选择)
(1)龚古尔兄弟,《翟米尼·拉赛特》
(2)左拉
《黛蕾丝·拉甘》,自然主义成分最明显的作品多卷集长篇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其中《小酒店》《萌芽》是描写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

(三)前期象征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文学流派,于19世纪70年代崛起于法国。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开启了象征主义的先河,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之后,一批青年形成了象征主义流派。

主张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

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通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等。

前期象征主义文学主要成就(选择)
(1)魏尔伦,最成熟的作品《无言罗曼斯》
(2)兰波,象征派怪杰,《元音》
(3)马拉美,象征派泰斗,《牧神的午后》
(四)唯美主义文学(选择)
是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英国的文学流派。

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宣扬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须顾及道
德,艺术要追求的只有诉诸感觉、印象的形式。

唯美主义作品多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以消遣度日的特权人物为主人公,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写,以造成视觉、听觉的美感。

唯美主义文学主要成就(选择)
(1)戈蒂耶,法国,提出“为艺术而艺术”
(2)王尔德,英国,《道林·格雷的画像》
(五)巴黎公社文学(名词解释)
19世纪30-40年代成就最大的无产阶级文学。

包括公社诞生前后约20年间公社社员的大量文学创作。

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有诗人欧仁·鲍狄埃、克莱芒、米歇尔、小说作者儒勒·瓦莱斯等。

以鲍狄埃《国际歌》为代表。

第二节哈代 5年1考
一、作者生平
道塞特郡与“性格与环境小说”
二、主要作品(选择)
“威塞克斯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代表作)
《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
《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
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

主题是表现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

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三、《德伯家的苔丝》(重点)
她向自己发问,贞洁这个东西,一旦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吗?如果她能够把过去掩盖起来,她也许就可以证明这句话是错误的了。

有机的自然都有使自己得以恢复的能力,为什么唯独处女的贞洁就没有呢?苔丝亚雷克莱
(一)苔丝的人物形象(简答、论述)
1.苔丝具有劳动妇女的美好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

她不慕虚荣,从不稀罕贵族的祖先;她爱克莱,主要是因为他思想开明,心地善良,可以倾心相与。

2.苔丝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出生在一个没落小贵族世家的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都对她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

她把人生的苦难归结为命运作祟,所以常常陷入自卑叹和悲观失望。

3.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在资产阶级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受到残酷无情的迫害。

哈代通过苔丝的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抨击。

(二)悲剧的原因(简答、论述)
1.首先归因于社会。

苔丝的毁灭代表着破产后的威塞克斯农民的悲惨命运,她的历史反映出威塞克斯农民在寻求出路过程中遭到的各种各样的灾难。

2.神秘莫测的命运也是导致苔丝不幸命运的重要因素。

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人是渺小的。

人在同环境冲突中,软弱无力,受命运的支配。

这体现了作者浓厚的宿命论色彩。

(三)艺术特色(简答、论述)
1.塑造了具有多重意蕴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性格复杂多样。

小说中的苔丝在亚雷面前是刚烈的,而在克莱面前又是温柔的;在困难面前表现出难以想象的承受力,而在强大的命运面前却脆弱无助。

2.大量的自然景色的描写,景色不单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是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命运紧密相连,它们也成为小说中不可忽视的形象。

如苔丝遭到亚雷奸污之夜山谷中弥漫着浓浓的雾气。

3.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分量大大增加。

第三节列夫·托尔斯泰 5年9考
一、作者生平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宁
二、主要作品(选择)
1.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2.《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
3.《战争与和平》,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历史小说
(包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泰号夫、库拉金)
《安娜·卡列尼娜》,历史变动
(“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复活》,代表作
4.《忏悔录》,世界观转变的标志
三、《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列文
(一)人物形象(选择)
1.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
杀的悲剧人物。

2.列文是一个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他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条件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

(二)安娜悲剧的原因(简答、论述)
1.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

2.内在原因是她独特的个性。

安娜不屈从于她认为不合理的社会环境,敢于追求所向往的幸福生活。

“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这是一条毁灭的路,然而她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追求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3.外在原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安娜之所以不能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爱上了丈夫以外的男子,而是由于她竟然敢于公开这种爱情。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上流社会的一种挑战,上流社会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她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是由那个罪恶的社会造成的。

(三)艺术特色(简答、论述)
1.出色的心理描写,通过“心灵的辩证法”、描写人物的外部特
征和内心话语揭示其内心世界。

“心灵的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的评价,他认为
托尔斯泰最注意的是一些情感和思想怎样发展成别的情感和思想,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

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并力求达到对人物心理的多层次展示。

(名词解释)
2.小说的结构独特,谋篇布局缜密严谨。

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的精
神探索两条主线既平行发展,又有机地联结成自然而严整的拱形结构。

四、《复活》
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一)人物形象(简答)
1.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

这一形象集中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博爱。

2.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典型。

(二)艺术特色(简答、论述)
1.小说以单线的情节线索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通过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上诉、奔走求情,最终去西伯利亚,广泛而深入地描写了俄国社会、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

2.小说在描绘艺术画面和人物形象时,大量使用了对比手法。

无论景物对比、人物对比、贫富对比等等,都能鲜明地暴露社会的矛盾对立,突出表现人民群众的苦难,从而加强作品的批判力量。

3.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能深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抓住瞬间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用“心灵的辩证法”表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矛盾和斗争,展现其辩证的发展过程。

4.小说很重视细节的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外貌和生活环境的描绘。

这些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使形象显得异常鲜明。

作品往往利用细节描写适时地对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进行讽刺,在描写这些人物的外
貌、内心、言行时,经常带着讽刺的笔调。

第四节易卜生 5年6考
一、作者生平
19世纪挪威杰出的戏剧家,“现代戏剧之父”。

二、主要作品(选择)
1.哲理诗剧《布朗德》、《培尔·金特》表明易卜生的创作开始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2.“社会问题剧”:
《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19世纪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一种戏剧类型。

它们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揭开,使矛盾突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社会弊端。

代表作品《玩偶之家》。

(名词解释)三、《玩偶之家》
海尔茂: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

可是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娜拉:千千万万的女人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一)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问题(简答、论述)
1.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问题。

在经济上,她们没有独立权,在生活中,她们没有取得与丈夫平等的地位。

因此,女性并没有建立起与男子平
等的关系。

2.拥有特权的资产阶级社会上层男性自私、虚伪的问题。

娜拉伪造保人签字暴露之前,海尔茂对她海誓山盟,可是,一当娜拉为了他而触犯律法的行为给他带来麻烦后,他立即便暴露出了本来面目。

3.女性如何争取平等权利的问题。

娜拉的出走。

(二)娜拉人物形象(简答、论述)
1.性格随剧情发展而变化。

从无忧无虑、单纯任性到性格坚定、意志坚强、吃苦耐劳。

2.从品性方面看,娜拉是一位善良、诚恳的女性。

她伪造保人签字是为了拯救丈夫的性命。

3.在爱情观念上,娜拉爱情的最高理想就是为所爱的人舍弃一切甚至生命。

当考虑到伪造保人签字一事将要威胁到丈夫的前程时,她宁愿承担全部罪名,甚至想到自杀。

4.娜拉的离家出走显示了她坚决摆脱玩偶之家的决心。

她勇敢地关闭玩偶之家的大门,是思想上自觉向男性权威的宣战。

(三)艺术特色(简答、论述)
1.题材上,从日常生活入手,选择最贴近人们的夫妻关系、家庭
事务中出现的问题。

2.在戏剧情节结构方面,作家运用了“追溯法”。

3.作家创造性地将“讨论”引进戏剧。

所谓“讨论”是所以有争论性的问题作为构思剧情的中心,剧情的发展就是“讨论”展开的过程。

因此剧中不断出现引起剧中人争论的问题,如娜拉冒名签字借款行不
行,丈夫将妻子当成玩偶对不对,娜拉出走好不好等。

面对这些讨论,观众也参与其中并陷入深深地思考。

“讨论”不仅推动剧情发展,也使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展开。

4.善用伏笔。

剧作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情节都不只是对前情的延续,更是对以后剧情的铺垫。

第五节马克·吐温 5年6考
一、作者生平
美国19世纪中后期成就卓著的现实主义作家
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事情。

二、主要作品(选择)
1.《卡列瓦拉县驰名的跳蛙》
2.《竞选州长》是一篇出色的讽刺美国“民主”竞选的欺骗性和丑恶的短篇小说
3.儿童冒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4.《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暴露人性的卑劣、虚伪和贪欲
5.长篇小说:《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代表作)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吉姆
(一)思想内容(简答)
1.小说表达了强烈的追求自由的思想。

2.作品反映了作者反对种族歧视的民主立场。

3.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一些社会现实。

(二)哈克人物形象(简答、论述)
1.哈克是美国“文明社会”的叛逆者。

在反叛文明社会、追求自由、民主的过程中,他的善良淳朴、正直无私和勇敢机智的性格得到充分表现。

2.哈克厌恶陆地及其“文明”,渴望离开这块文明的土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3.哈克在帮助吉姆获得自由的痛苦斗争中,叛逆性格进一步成长起来,最终与奴隶制观念彻底决裂。

(三)艺术特色(简答、论述)
1.作品出色地刻画儿童的心理。

以孩子稚拙却真实的眼光观察世界,形成了夸张变形而又不失真实的现实景象,以孩子天真无邪、毫无遮掩的口吻来叙述,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幽默讽刺效果。

小说以哈克贝利的口吻讲故事,使作品亲切感人,真实生动。

2.作者将大量的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方言口语写进作品,创造了一种迥异于欧洲优雅文学的语体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