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论文(台风特点及其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台风生成源地 (1)
二、台风结构 (2)
三、台风生成随时间的变化 (3)
(一)月份分布 (3)
(二)年度变化 (4)
四、登陆我国 (4)
(一)登陆我国台风次数年季变化 (4)
(二)在我国登陆路径 (5)
五、灾害损失大 (6)
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因分析
摘要
台风作为热带气旋的一种,其强度巨大,通常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到12级风力以上,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人口聚集、社会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受台风影响地区。
“据资料统计,沿海地区每年因台风灾害死亡约453人,直接经济损失逾260亿元。
”[1]台风在给大陆干旱地区带来的降温降水等好处的同时,也广大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带来巨大损失。
研究影响我国台风的一些基本特点及其原因,对于预测台风灾害,普及基本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要从影响我国台风的源地、生成时间、结构、伴随天气和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内在成因。
关键词:我国;台风;特点;原因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它不同于其他常见大风,可以说是风中最大的风,因其风力巨大,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不仅影响海上航运和沿海渔业,而且在登陆时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还给内陆地区带来了强暴雨天气,引起洪涝灾害。
一、台风生成源地
“从全球各地历年热带风暴发生的情况看,在南北两个半球上,北半球发生的次数多于南半球;在东西两个半球上,东半球又多于西半球;在各大洋东西两岸上,大洋的西岸又多于大洋的东岸。
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台风82个,北半球则占了3/4,而台风最多的海区为西北太平洋,占全球台风总数的1/3,平均每年有28个左右,是全球台风的多发区。
”[2]而在台风生成的主要8个海区(西
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西南太平洋、西南印度洋和东南印度洋)中,西北太平洋地区就占到总数的38%。
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以北纬5°-20°区域内生成的台风为主,又以菲律宾吕宋岛西部南海地区为主,故而我国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于台风形成需要广阔的高温洋面和一定大的地转偏向力,这就基本决定了西北太平洋地区成为最适合台风生成的区域。
一方面,台风的形成需要高温高湿度的环境,其他洋面还问普遍低于太平洋海温,而北太平洋低纬度海温在暖季可达30℃以上,洋面常年有大量水汽蒸发,水汽充沛,故而成为全球台风多发区。
另一方面,热带初始扰动的发展、壮大,需要依靠地砖偏向力的作用,才能不断地使辅合气流逐渐变为气旋性旋转的水平涡旋,使气旋性环流加强。
据计算,在南北纬5°以内地转偏向力不足以形成台风,所以很大一部分台风是发生在纬度5°-20°。
二、台风结构
台风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分为外圈、中
圈和内圈三部分。
台风外围是螺旋云带,直
径通常为200-300Km,风速向中心急增,可
达6级以上;中圈是螺旋区,也叫云墙区,
它有一些高大的对流云组成,其直径一般为
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
图1
破坏力最大;内圈(台风中心)是台风眼区,
其直径一般为5-30公里,绝大部分呈圆形也有椭圆形或
不规则的。
台风在垂直方向上分为流入层、上升气流层和流出层三部分。
从地面到3Km
高度为流入层,3-10Km左右为中间层,从8Km高度左右到台风顶为流出层。
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流入层空气做反时针(北半球)方向气旋式旋转,愈近中心,半径愈小,等压线曲率愈大,惯性离心力也愈大,在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作用下,内流气流并不能达到台风中心,而在台风眼壁附近强烈螺旋上升;中间层气流主要是围绕中心螺旋式上升运动;中间层上升气流到达一定高度时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惯性离心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时便向外扩散,流出的空气一部分与四周空气混合后下沉到底层,一部分在眼区下沉,组成了台风的垂直环流区。
三、台风生成随时间
的变化
(一)月份分布
“一年中各月均有热
带气旋生成,而各月分布
图2
不均,7-11月为台风主要
生成月份,每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平均为8.3个,尤以7、8、9、10四个月最为显著。
”[3]
由于每年7-10月为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暖季,有高温高湿气候,而且登陆后受大陆温带冷气流影响少,产生台风较为容易,消亡难,因此登陆我国的台风也集中在这几个月。
其他月
份虽然也可能有一些台风
生成,但一般不会对我国造
成太大影响。
“根据建国25年来的资料,每年在我国登陆的最后一个台风 , 平均最晚登陆日期是10月7日。
极端最晚日期是1974年12月2日,是近百年来在我国登陆最晚的一个台风。
”[4]
(二)年度变化
如图3,从百年多来的西太平洋产生热带气旋数量变化上看,总得趋势似乎是有所增加,尤其是1960年到1974年十几年内达到一个鼎峰期,但是否热带气旋就真的随气候变暖快速增加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因为随着技术的加强,观测点的增多,以前未必所有热带气旋都能观测到。
从图上看,若存在对称周期,则今后一段时间内热带气旋数量还有减少趋势。
所以从年度变化来看并无明显增减趋势,很难说与气候变暖有直接关联。
四、登陆我国
“根据多年(1949-2010年)
的统计数据,西北太平洋和南海
海域平均每年有27.1个台风生
成,其中有6.9个台风在我国沿
图4
海登陆,登陆数约占总数的
25.5%。
”[5]
(一)登陆我国台风次数年季变化
“如图4”[6],为登录我国台风次数历年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五十年来每年登陆我国的次数曲线呈此起彼伏状,有些年份次数极高,但基本都在4-12
次之间,各年份变化大。
(二)在我国登陆路径
登陆我国台风影响范围广,
严重威胁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
华东华南一带,甚至在内陆中部
地区也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
些台风登录主要在盛夏至初秋在
我国东部沿海一带登陆,琼台粤
闽浙五省是主要的登陆地区,少
数北上对苏沪鲁及辽等地区造成
特大影响。
登陆地点的相对集中,也体
现在灾害损失上。
图5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
来,导致我国大陆地区
死亡人数超过100人
的台风共有57个,死
亡人数超过500人的
台风共有12个,集中
在1954-1975年(9
个),其中5612,6001,
6007,7503,9417号
台风超过1000人。
如
图6,显示1949年以来严重影响我国的20次台风影响地区均为以上几省市。
资料显示,1884-2006年间,登陆我国的台风90%在广东(包括港澳)、海南、福建、浙江和台湾五省,其他地区则比较少。
五、灾害损失大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较强的天气系统之一,其主要灾害包括:大风,中心附近风力常达12级以上;暴雨,给所经之处带来强降雨,几个地区短时降水量高达1000mm以上,使水库崩库,大面积洪涝;浪潮,海面高达数米水浪严重影响沿海居民财产和人身安全,也给沿岸低凹地区带来严重威胁;泥石流及山体滑坡,强降水带来地表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可一次性摧毁村庄等。
台风不仅影响我国航运,造成轮船停渡、铁路停运、飞机停航,而且台风所经之处,一片狼藉,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严重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除沿海地区直接遭受台风影响外,大陆地区也常会突降大暴雨,如遇地势阻拦可能造成某一地区持续暴雨天气。
据统计[7],2003年的13号强台风“杜鹃”(Dujuan),先后3次登陆广东,给我国华南地区造成重大灾害和财产损失。
造成38人死亡。
损失达20亿元。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Rainne)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2010年9月20日,10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除造成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大范围暴雨外,在广东茂名高州马贵镇出现局部强降雨,最大24小时雨量竟达707.6mm、最大6小时雨量达367.6mm,导致当地交通、通讯、供电中断,暴雨导致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导致66人死亡或失踪。
总的来讲,台风灾害极不稳定,年份差距大,随着台风预测和防护能力的加强,每年死亡人数在逐步下降,但经济损失却不断增大。
台风给我国带来巨大灾害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内陆地区的旱情,同时,台风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不容忽视,对于台风的研究还将不断深入,近些年来我国台风预测准确率得到很大提升,但与美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对于台风的研究,一是要研究其原理,其次还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立体监测能力,最后,寄希望于科学工作者能早日弄清台风原理,能把台风蕴藏的巨大能量像潮汐那样转变为新型可持续能源。
参考文献
[1]牛海燕刘敏陆敏全瑞松王静静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灾害学 2011年7月 26(03)
[2]/gb/earth/ocean/protect/prt110.html中国科普博览-海洋博物馆
[3]张家春谢启杰施曼华 1884-2006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泉州市气象局2006年11月7日
[4]中央气象台预报组在我国登陆最晚的一个台风《气象》 1975年08期
[5]薛建军李佳英张立生王秀荣许印龙我国台风灾害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年3月第35卷第1期
[6]史培军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 2000年版
[7]/view/951.htm台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