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闲置校舍处置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闲置校舍处置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校舍闲置的现状
以我县为例,2009年全县中小学校共有184所,在校学生63750人,到2012年秋季开学共有119所,在校学生53317人。
3年来,中小学校减少65所,其中闲置学校52所,闲置学校共有校舍834间,总建筑面积20211平方米,校园总面积71971平方米,资产原值467万元,校舍闲置率年均增长11.96%。
52所闲置校舍从土地权属来看,4所学校建设用地由国家划拨或村民小组提供,属国有土地,其余48所学校均为集体土地;从建设资金来源来看,2所初中建校资金由政府投资和村民集资兴建,17所小学由村级组织、村民集资、国家给予补助兴建,30所小学建校资金由村民集资兴建,3所学校由村民集资和爱心人士援资兴建。
目前,52所闲置学校处置情况是:已处置变卖10所,占19.23%,变卖资金16.5万元;村民租用9所,占17.31%;村委会使用3所,占5.77%;校舍严重致危倒塌4所,占7.69%;闲置26所,占50%,占地面积10025平方米,资产原值203.8万元。
二、农村中小学校舍闲置的原因
一是校舍产权不明晰。
撤掉的农村中小学校,大多是在八九十年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下,由村级组织协调,村民小组提供土地,村民集资投工修建,国家仅给予少量补助。
撤并的52所学校,只有24所学校有土地使用证,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办理房产登记手续
及土地使用证,产权归属不够明晰。
二是处置管理不规范。
目前,撤并学校校产处置尚没有完善的地方政府权威性文件,中小学校产处置缺少具体的政策依据,致使处置主体不清,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够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闲置校舍经济价值低。
闲置的52所校舍中,砖混结构5所,砖混和砖土木混合结构7所,砖木结构18所,土木结构15所,砖木、土木混合结构瓦房7所,房屋经济价值较低,维修费用较大,有的因没有后期维护经费而倒塌。
四是部分闲置校舍变卖处置难。
一方面,受农村地方利益影响,村集体和部分群众干预学校资产处置,妥善处理与村民、村组的利益分配难。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规划定点的中小学校尤其是村小和初小逐渐从人口较多的中心地带变为处于经济中心边缘的边远地区,部分闲置校舍群众不愿购买。
三、闲置校舍处置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出台处置政策。
县级人民政府应依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中小学闲置校产处置实施办法》,成立中小学闲置校产处置领导小组,明确处置主体责任,摸清家底和产权情况,确保闲置校舍有序、合理、科学处置。
二是加强综合利用。
对于可利用的土地、校舍等不动产,由教育部门采用内部调剂、划拨等办法,优先调剂发展学前教育、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需要,确保教育优先使用。
对于闲置的校舍,通过政府划拨等形式,交由镇村管理,用于镇、村成人技术教育学校、文体
活动中心、敬老院等公益性用途,或由政府出台政策用于招商引资办厂、出租规模养殖或土地置换,力求效益最大化。
三是依法规范处置。
依据学校权属管理层级和产权归属,依法规范进行闲置校舍处置。
对于确实难以利用的闲置校舍,纳入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变卖时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通过公正、公开、公平竞价的办法处置,并按规定进行公示;变卖的收入由县财政拨给教育部门管理使用,弥补教育经费不足。
对于闲置校舍已被占用或私自变卖的,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收回、或变卖,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变卖校产。
四是科学规划布局。
按照“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原则,加强农村儿童人口摸底,充分考虑学校辐射半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等综合因素,高标准超前规划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严禁重复浪费上项目和短期规划办教育,避免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