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三套(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个体通过他人的经验产生了学习,那么就可以说他是在进行()
A.顿悟学习
B.潜在学习
C.观察学习
D.反映学习
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A.培养、准入、培训、审核
B.培养、准入、教育、审核
C.培养、准入、培训、考核
D.培养、准入、教育、考核
4.教师为履行专业工作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教育教学权
C.民主管理权
D.进修培训权
5.在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到,我们仍然能够
听到。

这体现了注意的()功能。

A.选择
B.保持
C.集中
D.调节和监督
6.在感觉事物时,人们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的周期性变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7.视觉中枢位于()
A.额叶B.颞叶
C.枕叶D.顶叶
8.“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先导性B.感染性
C.权威性D.针对性
9.教案可分为讲义式教案、提纲式教案和程序式教案,一般新老师多采用的教案类型是()
A.讲义式教案B.提纲式教案
C.程序式教案D.综合性教案
1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11.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2.师德的灵魂是()
A.提高修养
B.关爱学生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13.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

这是()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14.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并行发展的阶段
B.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C.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5.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B.保持
C.再认D.回忆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
1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8.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左右。

A.4岁
B.3岁
C.5岁
D.7岁
1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选拔功能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D.激励功能
20.学生对教师演示或描绘的现象感到惊奇与困惑,这属于社会性情感中的()
A.责任感B.道德感
C.理智感D.美感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来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

2.按照能力的倾向性不同,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

3.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分为、和。

4.“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句话出自。

5.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和。

6.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7.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和教科书。

8.我国古代《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体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9.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10.目前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中,采用最多的领导方式是的领导方式。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分)
1.依法执教
2.班级管理
3.研究性学习
4.同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如何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3.简述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4.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标准有哪些?
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2.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
率的倾向,严重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四川某小学有一间空置的教室,很多学生喜欢在课间休息时到这间废弃的教室里玩耍。

某日下午1时40分左右,这间教室的房顶突然坍塌,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18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受伤的学生得到及时救治。

结合相关教育法律知识分析此案例。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两者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2.C【解析】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3.C【解析】略。

4.B【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5.A【解析】注意使我们选择对自己有意义的刺激而避开与之无关的刺激。

名字对我们而言是有意义的刺激,因此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排
除了无关刺激而选择对自己有意义的刺激。

集中是注意的特点,不是功能。

6.D【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7.C【解析】枕叶是视觉中枢。

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8.D【解析】“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

9.A【解析】讲义式教案类似于讲稿,就是把教学进程的每一环节都详细设计出来,这种教案要特别注意语句的连贯性。

它可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新教师一般用得较多。

10.C【解析】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1.D【解析】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2.B【解析】略。

13.B【解析】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机制,即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虎色变”。

“减速慢行”作为条件刺激,是由语词构成的,因此这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14.C【解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15.C【解析】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
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16.B【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17.D【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

18.B【解析】生理自我(1~3岁),即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19.D【解析】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激励功能。

20.C【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等。

二、填空题
1.德鲁克
2.特殊能力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4.《爱弥儿》
5.概念同化概念形成
6.京师同文馆
7.课程标准
8.双重性
9.顺应
10.“教学中心”
三、名词解释
1.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2.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4.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涵义: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关系:①隐性课程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课程主体来说总是内隐的、无意识的;而显性课程则是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对课程的实施者和学习者来说都是有意识的。

②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也总是蕴藏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之中。

③隐性课程可以转化为显性课程。

当显性课程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隐性课程影响被更多的课程主体所意识,而有意加以控制的时候,隐性课程便转化为显性课程。

由此可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不是二元对立的,二者互动互补、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新课程改革一定要
加强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2.(1)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
(2)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
(3)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3.(1)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使得学生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从而提高其脑力劳动的效率;积极的情绪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积极的情绪状态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当有机体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会缩小意识范围,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自制力降低;消极的情绪状态能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致使身体虚弱,感情脆弱,对身体有不良的影响;如果人经常处于极度消极的情绪状态中,可能会导致身心疾病,经常性的情绪障碍还会使人出现焦虑、抑郁、躁狂等心理疾病。

4.(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5.(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
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示范、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①练习需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②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③适当安排练习的次数和时间;④练习方式多样化。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通过反馈,学习者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

其中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作用尤为明显。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1)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发展,教育的发展才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资源上的供需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才具有现实可能性。

(2)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①要努力建立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发展力度,多渠道办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加速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扩大教育机会,从而缓解教育机会竞争;②要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
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规范和引导学校办学;③要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为中小学教育正确导向;④要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特别是要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⑤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中的学校建设。

(3)中小学本身也应积极进行改革,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落实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该校的教室明显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学校并没有采取有效安全措施,致使学生伤亡,学校相关责任人已构成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应依刑法予以处理。

(2)学校应对受害学生及其家属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改变学生品行中不良特征的德育方法,指的是()
A.说理教育法
B.行为观察法
C.情境教学法
D.榜样示范法
2.看见他人随地吐痰感到厌恶是()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法律的道德情感
3.我国古代社会提出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这体现了()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

A.经济B.政治
C.文化D.科技
4.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综合与活动课程相结合5.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学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6.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是()
A.教师职业正义感
B.教师职业责任感
C.教师职业荣誉感
D.教师职业幸福感
7.“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所推崇的教育理想。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义务教育
8.在()教养方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A.权威型B.放纵型
C.民主型D.散漫型
9.晶体智力()
A.在成年期不会增长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运用
10.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1.铅笔、毛笔、钢笔、圆珠笔等各种笔的外观不一,但都可以写字,因此,可以写字就是它们的本质属性。

这一结论是通过()得出来的。

A.推理
B.分析
C.抽象
D.比较
12.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3.宽大的前额是聪明的标志。

这是一种()
A.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第一印象
D.晕轮效应
1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建构主义心理学
D.现代认知心理学
15.“教育者应先受教育”说明转化后进生应遵循()
A.扬长原则
B.对事不对人原则
C.潜移默化原则
D.可接受性原则
16.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A.确定目的
B.执行计划
C.制订计划
D.动机斗争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
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
18.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9.在我国当前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中,中小学应实行()
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学校委员会负责制D.党支部负责制
20.()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初中生交往特征的有()
A.交友范围缩小
B.小团体现象突出
C.对异性产生“爱慕”心理,交往行为自然、适度
D.情绪的自控性增强
E.与父母冲突增多
2.想象的功能有()
A.传递功能
B.预见功能
C.补充功能
D.激发功能
E.替代功能
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4.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5.下列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专业知识”维度的领域是()
A.小学生发展知识
B.学科知识
C.教育教学知识
D.个人修养与行为
E.通识性知识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从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是。

2.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

3.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是心理学。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5.课堂人际关系包括吸引与排斥、。

6.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喜、怒、哀、。

7.心理现象产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8.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和他的同事所创。

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3.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4.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5.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2.试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刘老师到初中工作以来,一直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她培养的尖子生在竞赛中获得过很好的成绩。

但她也经常对那些不听课、顽皮的学生采取罚站、不许进教室等措施进行惩罚。

家长知道后,多次找她交换意见,但刘老师不以为然,还对家长进行批评。

试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题干的描述符合说理教育法的内涵。

2.A【解析】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直觉的道德情感是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感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3.C【解析】教育目的的确立,除了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外,还受文化的影响。

例如,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就强调教育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B【解析】新课程强调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应以分科课程为主。

5.A【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鲁班被茅草割破手指发明了锯子,锯子是前所未有的,且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

6.B【解析】教师职业责任感是教师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对他人或社会应负责任的内心体验和道德情感,它既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又是激励教师实现某种道德目标的动力。

7.C【解析】“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8.B【解析】题干所述的是在放纵型家庭教养方式中成长的孩子的特点。

9.D【解析】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10.C【解析】“壬子癸丑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禁止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11.C【解析】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各种笔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是都可以写字,不同的外观是它们的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抽象。

12.D【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实施的。

13.A【解析】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14.A【解析】略。

15.C【解析】教育者应做好示范作用,做好榜样,潜移默化地教育后进生。

16.B【解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7.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心理评估的概念。

18.D【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

19.A【解析】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20.C【解析】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二、多项选择题
1.ABE【解析】初中生交友范围缩小,小团体现象突出;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常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产生接近异性的倾向和愿望,但由于认识水平不高,易形成表面疏远而内心“爱慕”的矛盾心理与行为;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生很大变化,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与父母的冲突增多。

2.BCE【解析】想象的功能有:(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