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信息概念: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2.信息三要素: ①信息源——信息产生的部位; ②信道——信息传播的媒介,如空气、水及其他介质; ③信息受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他部位; 3.常见的信息受体:
动物的眼、鼻、耳、皮肤; 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 4.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 即信息流; 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吗? 不包括 6.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7.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的体内存在传递信息的 化学物质————信息素 8.含羞草的“害羞”算行为信息吗? 不算,行为信息的来源为动物 9.分别说出信息传递在不同水平中的作用※※※: ①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②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群落和生态系统: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 提示:捕食者也会向被捕食者传递信息。
(3)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4)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
(5)花香引蝶和孔雀开屏都属于物理信息。( × ) 提示:花香引蝶属于化学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
水(3×10-12)
度
再次理解:物质循环的全球性和循环性 1.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为什么? 课后题P67-拓展应用
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 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思维判断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思维判断2:比生物圈小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能独立进行物质循环。√ 思维判断3:任何生态系统,能量逐级递减,且单向流动不循环,必须从系统外获得能量√。 2.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 农田中不断的施加氮肥呢? ①农田土壤中含氮量不足以使作物高产 ②农产品不断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
若“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回答呢?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P65—66
1.实验原理: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为分解者。分解速度主要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 注意:有关分解者作用的探究最好在实验室进行
2.案例1和案例2
可以更好的控制实验变量
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4.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主要途径: 食物链、食物网 单向流动
5.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6.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7.碳循环特点: 全球性 8.碳循环具全球性的原因: 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9.海洋对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萤火虫 (光)
动物的鸣叫 种子萌发 (声) (温度、湿度)
鸟的迁徙 (磁场)
蝗虫
黄鼠狼
驱蚊草 孔雀开屏
蜜蜂跳舞
求偶炫耀中的红腹锦鸡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
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
五、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④__对___人__类___和__其___他__生___物__的___生__存___构__成___威_ 胁
温室气体:CO2、CH4、、N2O、 O3等
(4)应对措施: 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排放。 保护植被,大面积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 。秸秆还田
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
植物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性外 激素、信息素,花香引蝶、老马识途
鸟类求偶炫耀(孔雀开屏)、蜜蜂跳舞、动 物拟态、河豚遇敌竖体刺、遇危险某种鸟剧 烈振翅传递信号、牛椋鸟跳跃提醒犀牛危险
比较
①多数情况下,信息传递为双向的; ②三种信息都可以来源于动物,其中,只有物理信息可以来源 于非生物环境; ③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者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 ④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可以发生在同 种生物之间,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
思维判断:对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2.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的施加氮肥呢?
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 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物理过程传递信息来 源:非生物环境、生 物个体或群体
举例
萤火虫发光、飞蛾扑火\ 鸟类鸣叫、蝙蝠回 声定位\ 电鳐发电\动物的体温、青蛙冬眠\ 候鸟南飞、鱼类洄游、信鸽传书\荆棘的刺 五颜六色的花、孔雀羽毛颜色
化学 信息
行为 信息
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 传递信息来源:生物
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 信息 来源:动物
②循环往复运动: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对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有多方面的启示,例如可以采 用种养结合的模式,促进物质循环,提高经济效益。
三、生物富集
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
现象。
2.常见存在生物富集现象的污染物 ①重金属:如铅(Pb)、镉(Cd)、汞(Hg)等
铅在生物体内 的浓度沿食物
链不断升高
6.生物富集现象的特点 ①具有全球性
导致生物富集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 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
②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会沿食物链不 断升高
有 害
鱼鹰(2.5×10-5)
物
质
大鱼(2×10-6)
在
生 物
小鱼(5×10-7)
体 内
植物(4×10-8)
的 浓
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等) 3.信息流: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
传递,即信息流。 特别注意: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包括细胞内及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植物激素,动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生命活动调节不属于信息传递
信息 种类
物理 信息
概念(传递信息的载 体、来源)
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思考: 1.物质是指?
2.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原因? P62
3.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 复运动的特点,对于改进农 业生产方式的启示? P63
4.判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为什么? 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非生物环境的 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从数据看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的分解速率最快, 而冻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速率最慢。这取决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种 类及数量,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又取决于非生物因素(温 度、湿度等)是否适宜。在题目选项中,光是对此影响最弱的因素
1.胡杨死亡后,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腐烂? 荒漠中缺乏水分,分解者数量很少,因此死亡后的胡杨无法被快速分解。
防止海洋污染
。
过程训练
①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A 生产者,B 消费者,C 遗体残骸,D 分解者。 ②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 CO2 形式循环往返,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 形 式传递。 ③大气中的CO2首先通过[ 2 ]光合作用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然后通过[ 4 ] 捕食 关 系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则从 动植物遗体残骸 中获得碳元素。 ④生物群落中碳元素通过[ 1 ]燃烧过程[ 3、5] 呼吸作用 [ 6 ] 分解作_用__过程回到 无机环境当中。 ⑤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_线__粒__体_。、叶绿体
3.发生生物富集的物质的特点
②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DDT、六六六等
①富集物质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存在形式是比较稳定的;②富集物质必须是生物体能够吸收的且不易
排出的;③富集物质在生物代谢过程中是不易被分解的;
4.生物富集的主要途径: 食物链、食物网
5.生物富集实例——铅的富集
随营养级升高,浓度逐级递增,呈现生物放大现象。
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这里的物质是指? C、H、O、N、P、S等基本元素 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 2.特点: ①具有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为生物圈。
延长光照时 间,刺激鸡 卵巢发育和 雌激素的分 泌,大大提 高产蛋率
利用模 拟的动 物信息 吸引大 量的传 粉动物
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防治都是应用了信息传递。
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包含生物防治→包含利用信息传递进行生物防治 P72课后题:机场驱鸟的措施?
五、生态系统三大功能比较
P69 想一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存在哪些差异?
(6)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
(7)信息传递既有双向的,也有单向的。(√ )
(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借助于食物链进行;信息传递不依赖于食物链,可在同一个物种内传递,也可在 不同物种间传递,还可以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体之间传递。 (2)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但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且不能循环利用。
【易错辨析】
(1)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只限于同种生物。( × ) 提示:异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传递。
与社会的联系——温室效应
(1)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CO2 过多 。
(2)CO2增多的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
植被的减少
。
(3)温室效应的危害:
极地和高山的冰川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
③____气__温___升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信息概述
1.信息的概念: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2.信息传播的三要素:
①信息源: 信息产生的部位; (来自生物或非生物环境) ②信道: 信息传播的媒介 (空气、水以及其他介质等) ③信息受体: 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 (如动物的眼、鼻、耳、皮肤;植物的叶、芽以
2.有研究表明,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一般比草原的贫瘠,这是为什么? ①荒漠中生产者的种类与数量很少,能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就少; 消费者与分解者也少,物质循环缓慢; 土壤中可供分解者分解的动植物遗体等很少,且分解速度较慢,因此土壤 中积累的营养物质很少; ②而且,胡杨还会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 因此,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比草原的更为贫瘠。
【方法技巧】巧辨图形判断参与碳循环的四种成分
大气中 的CO2库
生产者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大气中的
CO2库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大气中的CO2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三级消 次消 初消
生产者
分解者
辨图要点: 1、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非 生物环境之间的箭头是双向的 2、箭头指向最多的是大气中的 CO2库,其次是分解者
【典例】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B )
生产者消费者大Fra bibliotek中的 CO2库
化石燃料 的燃烧
分解者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的文字图解
1.碳的存在形式 非生物环境: CO2(主要)和碳酸盐 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 (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糖类、脂质
和核酸等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形式: CO2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光合作用(主要)和化能合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