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合集下载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 解答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
材料,以提高绘画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条的控制力。
几何体练习
从立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几何 形状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
的几何形态。
实际场景素描
将透视原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如街景、室内空间等,以提
高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
持续实践
经常进行透视练习,通过不断 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透视技巧

提高透视技巧的建议
理论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透视原理和技 巧,理解其背后的数学
产品功能优化
通过透视技巧,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的功能 和操作方式,提高产品的 用户体验。
产品视觉传达
利用透视原理,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 和卖点,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05
透视的练习和技巧
练习透视的方法
01
02
03
04
基础线条练习
从简单的直线开始,逐渐尝试 绘制曲线和弧线,以培养对线
问题二
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场景?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 解答:先简化场景,将其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然后分别处理每一个几何体的透视关系,最后再组合起来。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三
如何判断透视是否准确?
• 解答
将作品放在远处观察,看物体是 否看起来“正常”。也可以使用 辅助线或平行尺进行检查。
问题四
如何提高透视的绘画速度?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透视,是指 物体的两组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 角度,分别消失在视平线上两个 不同的灭点的透视效果。
02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定义
一点透视是一种线性透视方法,其中平行线在远处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通常被 称为灭点。

绘画透视原理: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

绘画透视原理: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

绘画透视原理: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透视原理一点透视一点透视下的方体一点透视下的圆形一点透视方体教程1.画出视平线,定好消失点。

2.在视平线上方画两个矩形。

3.在视平线下方的左、中、右位置画三个矩形。

4.将矩形的四个点与消失点连线,这时可以看到透视线。

5.在透视线上画出方体的纵向空间。

6.最后依据已经画出来的方体边线画出隐藏的边线,注意边线要与对面边线平行,与相邻边线垂直。

一点透视下的圆形教程1.画出视平线,定好消失点。

2.准备绘制一个高于视平线的圆。

首先画两条向下斜的透视线,然后在这两条透视线中先确定圆的位置。

3.根据步骤2,在两条透视线中画出两条垂直于视平线的竖线,与透视线相交出一个框。

4.将这个框中的四个角连接起来,接下来在这个框里画圆,也就是说这个框是我们画圆的辅助图形。

5.画一条辅助线连接框中两条对角线相交的点与消失点,再画一条同时穿过这个点并且垂直于视平线的辅助线。

我们现在画的这两条辅助线与步骤3中的辅助框相交出了四个点,这四个点就是我们要画的与圆相切的四个顶点,在这个辅助框里勾画出圆。

6.用相同的方法在消失点的右边画辅助框,连接对角线,确定圆的四个顶点。

7.当我们要画一个低于视平线的圆时,透视线要向上斜。

我们现在就画三个垂直于视平线且在视平线下方的圆,首先画一条垂直于视平线并穿过消失点的辅助线。

8.画两条向上斜的透视线,注意步骤7中垂直于视平线的辅助线要平分这两条透视线所形成的角。

在这两条透视线中画平行于视平线的辅助线以确定圆的位置。

9.与步骤3、4、5一样,在画出的辅助框里连接对角线。

确定圆与辅助框的四个切点,勾画出圆,并在上方准备画下一个圆。

10.按照以上方法画出更靠近视平线的两个圆。

我们现在观察视平线下的这三个圆,就会发现——同一个圆中越远离视平线的那边的弧度越小,越下面的圆面积越大。

也就是说,在以后画静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透视效果。

两点透视两点透视下的方体两点透视下的圆形两点透视下的方体教程1.画出视平线,两点透视要定好两个消失点。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透视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延伸的直线会 消失到一点。(变线)
• 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伸的直线不管 有多少条都不会相交。(原线)
整理ppt
1
整理ppt
2
整理ppt
3
整理ppt
4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绘画透视的概念
• 透视:“透”就是透过去,“视”就是看观察。 • 医学上的透视是医生透过仪器来观察病人的身体病情的变化。 • 绘画上的透视是画家通过一个假设的理论画面来研究被视物体的透视
整理ppt
25
绘画透视学的有关概念
整理ppt
26
(4)天点和地点:与画面倾斜的变线分别消失到天点和地点.
整理ppt
27
整理ppt
28
距点
正常视域
心点
视 高 基线
地平线 视平线
45°
整理ppt
目点
视距 中视线
29
正常视域和可见视域
• 可见视域——概念,视角—— • 正常视域——概念,视角—— • 网膜图像和画面图像发生差异的原因。 • 绘画构图一般将取景框置于——度视圈
到视点的距离。 • C.与视点的连线和视平线成45夹角。 • D.与画面成45度夹角的变线都相交于距点。
整理ppt
22
距点
正常视域
心点
视 高 基线
地平线 视平线
45°
整理ppt
目点
视距 中视线
23
整理ppt
24
(3)余点: A.在视平线上。 B.有两个,在心点两侧。 C.两个余点与视点的连线构成的夹角是直角。 D.与画面成任意角(不包括直角和45角)的变线都消失到余点。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解释透视的概念和意义探讨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和特点讲解透视的基本要素:消失点、视平线、灭点等1.3 透视图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简单的透视图指导学生通过透视网格和辅助线来准确绘制透视图第二章:一点透视2.1 一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强调一点透视在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感方面的作用2.2 一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一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一点透视图2.3 一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一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一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三章:二点透视3.1 二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二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二点透视在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感方面的优势3.2 二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二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二点透视图3.3 二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二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二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四章:三点透视4.1 三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三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三点透视在表现复杂空间和立体感方面的作用4.2 三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三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三点透视图4.3 三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三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三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五章: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5.1 透视在静物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静物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静物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5.2 透视在风景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风景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风景的空间感和深度5.3 透视在人物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人像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人物的空间关系和立体感第六章:透视的视觉感受与心理影响6.1 透视与视觉引导讨论透视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分析不同的透视技法如何影响观者的视觉体验6.2 透视产生的深度与空间感解释透视如何创造空间的深度探讨不同类型的透视对空间感的影响6.3 透视与情感表达研究透视如何用于表达情感和气氛指导学生运用透视创造特定的情感效果第七章:透视技法实战演练7.1 线性透视与光影结合演示如何将线性透视与光影效果结合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和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地7.2 透视中的色彩运用讲解透视中色彩的运用原则指导学生如何在透视作品中运用色彩增加表现力7.3 创作自己的透视作品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运用所学的透视技法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技艺第八章:透视在艺术史上的应用8.1 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技法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如何运用透视探讨透视在文艺复兴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8.2 现代与当代艺术中的透视实验研究现代和当代艺术家如何打破传统透视规则讨论透视在现代艺术中的多样性和创新性8.3 透视在商业艺术中的应用探讨透视在广告、电影和游戏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分析透视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第九章:透视的测量与修正9.1 透视尺的使用介绍透视尺的概念和用途演示如何使用透视尺进行准确的透视测量9.2 透视的修正与调整讲解如何修正透视中的错误9.3 透视作品的评估与改进提供一个透视作品的评估框架指导学生如何自我评估和改进透视作品第十章:透视的艺术创作与探索10.1 创意透视练习设计创意透视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透视构图和视角10.2 透视与构图的关系探讨透视如何影响画面的构图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创作平衡而有吸引力的画面10.3 透视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分析并欣赏不同艺术家的透视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透视在艺术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性和探索空间重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系列关于透视基础知识和应用的教学章节。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解释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绘画技巧强调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差异1.3 透视图形的绘制步骤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的透视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绘制透视图形第二章:一点透视2.1 一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一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一点透视的简洁性和效果2.2 一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一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一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2.3 一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一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一点透视作品第三章:两点透视3.1 两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两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两点透视的复杂性和效果3.2 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两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两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3.3 两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两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两点透视作品第四章: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4.1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概念解释空间感和深度感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透视对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作用4.2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指导学生通过透视表现自己的作品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4.3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在作品中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品第五章:透视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5.1 透视在风景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风景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风景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2 透视在静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静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静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3 透视在人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人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人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第六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6.1 透视对物体比例的影响解释在透视中物体比例如何随着远近变化强调掌握透视中物体比例的重要性6.2 透视中物体的形态变化介绍透视中物体形态如何随着视角变化指导学生如何绘制透视中的物体形态6.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填充物体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七章:建筑透视7.1 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解释建筑透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建筑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7.2 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绘制建筑透视图指导学生通过建筑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7.3 建筑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建筑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建筑透视作品第八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8.1 透视中光影的作用解释光影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光影处理对透视作品的影响8.2 透视中光影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处理光影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处理自己的作品中的光影8.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添加光影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九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9.1 透视作品的评价标准介绍评价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标准强调评价透视作品的重要性9.2 透视作品的分析方法介绍分析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透视作品9.3 实践练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提供一些透视作品供学生评价和分析检查学生的评价和分析结果,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十章:拓展透视技巧与应用10.1 透视的变形与夸张解释在透视中如何运用变形与夸张强调变形与夸张在透视作品中的效果10.2 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的结合介绍如何将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结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创作作品10.3 透视在创新作品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创新透视作品的实例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运用透视创作创新作品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视的基本原理:理解透视的概念和作用,以及透视的基本原理,如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础。

达芬奇透视及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达芬奇透视及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透视学就其与绘画的关系而言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缩形透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的大小;第二部分研究这些物体的颜色的淡退;第三部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清晰度的减低。

这三个方面的名称如下:线透视、色彩透视与隐没透视.(S注:芬奇在写的时候将分类分得更细了,本文按细分后的类别来分段。

)【线透视】绘画以透视学为基础,透视学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关于肉眼功能的彻底的知识。

眼睛的功能很简单:在一个锥体中摄进一切摆在眼前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线透视研究视线的功能,并借测量发现第二物比第一物缩小多少,第三物比第二物缩小多少,依此类推到最远的物体.我靠实验发现,几件大小相同的物体若第二物与眼睛的距离是第一物与眼距离的一倍,则大小只有第一物的一半;再者,第三物距离第二物与第二物距离第一物的距离相等,则大小只及第一物的三分之一,依次按比例缩小。

像平面-—透视无非是从一片光滑透明的玻璃后面观看某一地点.在玻璃面上可以描下在它后头的一切物体。

这些物体形成一个锥形射入眼帘.(S注:达芬奇当然不必真的用玻璃来描画透视,但是这却成了其后很多人研究透视的一种辅助办法。

)两匹马沿着平行的跑道奔赴同一目标,假使眼睛从两条跑道中间望去,可见它们越跑越相互靠拢,这是因为映在眼睛上的马的像往瞳孔表面的中心移动了。

速度相等的物体之间,离眼睛远的显得慢,愈离眼睛近的显得愈快。

(S语:达芬奇没有在《画论》里全面介绍各种几何透视的技法,例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而是讲了很多几何图形式的例子以及显示的例子,我想他自己对技法都有严谨地研究过,从他的画里可以看出来。

)【亮度和背景对透视的影响】同样远近、同等大小的几个物体之中,被照得最亮的一个显得最近、最大。

远看许多发光物体,虽然它们是相互分开的,但看上去会连成一片。

物体一远看就失去了自己的比例。

这是因为较明亮的部分比较暗的部分以较强的光线向眼睛发射它的形象。

我曾见一妇女身穿黑衣,头缠白布巾,她的头似乎比穿黑衣的肩部宽两倍。

1-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1-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 13、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的直立灭
线上。
14、地点:是近低远高向下倾斜线段的消失点,
在、平行透视
• 概念: • 六面体中,只有一个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方 向,就叫平行透视。
四、一点透视原理和制图方法
• • • • • • • • • • • • • • 1、原理分析 特点:(1)有且只有一个消失点, 即视心(CV) (2)方形体中,凡垂直画面PP 且与基面(GP)平行的棱线均消 失于视心(CV)。 (3)方形体中凡平行于画面PP 且与基面(GP)垂直的棱线不 消失于任何一点。 (4)方形体中,凡平行于画面 PP且又平行基面(GP)的棱不 消失于任何点。 (5)方形体中只有一个面 与观察者最近。
离为视距。
• 图中圆圈内 60°视域以内 的方形,圆圈 以外是超出视 域以外的方形。
5、视平线: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
6、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叫变线。
• 7、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 8、灭线:画面中的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又叫消失线。 • 9、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逐渐向远方伸展,愈远愈小愈靠近,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第一讲 透视学的基本概念
一、透视与透视现象
• 1、何谓“透视” • ‘透视’(perspetitive),最初研究透视 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 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 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 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 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 2、视圈(视域):人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界景物的范围, 头部不转动,眼光向前看,从画者的眼即视点到60°的视 线所形成的圆锥,视锥与透明“画面”相接的底面圆形, 叫视圈或者视域。

透视素描入门PPT讲稿

透视素描入门PPT讲稿

7、明暗与调 子认识素描中的明暗
(1):明暗产生的原因: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 就有了明暗之说;
(2):明暗的基本法则: 光源直射处(向光)是明亮部。.光源照射不 到之处(背光)是黑暗部。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间灰色部分。
物体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变化。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阳 光、灯光(人造光)。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 物体的质地不同,物体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不同,物体与画者 的距离不同等,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感觉。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 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 五调”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近高远低 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用三大面、五 大调来概括,那么由此就引申出下面的内容,就是素描的三大 面无大调。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大调: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部和投影 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 灰面:指光照射较强的物面 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 反光部: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到反射的物面 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




消失点
视平线
这个正方体是什么透视?
成角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 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 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 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成角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点
成角透视
• 二: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征
• 1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

透视素描入门

透视素描入门

界线的区域。
明暗关系:五大调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投影:圆的投影为
椭圆形,特点是近实远
虚。
29
2021/6/20
30
1.起形
2.找出明暗交界线与投影
2021/6/20
31
3.画出大体明暗与背景
2021/6/20
32
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 目的和意义
• 几何形体是任何复杂形体的基础,它可以概括 所有客观物象的形体。
• 白色石膏几何体更有利于我们观察和认识形体的 基本结构和形态,明暗变化的规律以及透视变化 的规律。
最20黑21/6暗/20的层次。它不是一条
23
8、画面构成
一张白纸无所谓空间,一旦画上了笔触,便破坏了纸面的完整 与稳定,即出现画面构图分割现象。若是画上一个物体,纸面 就形成了空间,再画上两个以上的物体,就得考虑形体的组合 方式。绘画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大家如何把空间的物体转移到平 面的画面上,解决画面构成问题。
• 石膏几何形体的写生训练有利于培养我们对复杂 的物象进行抽象、概括的观察与表现。
2021/6/20
33
石膏几何形体
立方体
2021/6/20
圆柱体
圆球体
圆锥体
34
第一节:几何体
一、几何体的讲解
常见的几何体教材有:锥体、球体、六棱柱体、圆柱体和方体等.
1、几何体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因为几何体在结构上单纯,也是一切 复杂形体最基本的组成和表现形式,通过对几何体的绘画学习,不但能让初 学者掌握最基本 的形体素描表现方法,而且也可从中初步的循序渐进的掌握
2021/6/20
20
7、明暗与调 子认识素描中的明暗
(1):明暗产生的原因: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 就有了明暗之说;

绘画透视学

绘画透视学
• 圆形透视距我们近的半圆大, 远的半圆小,弧线要均匀自然, 两端不能画得太尖或太圆。
a
71
圆柱体透视
a
72
圆形物体画法
a
73
圆柱圆锥画法
a
74
• 近大远小
透视基本规律
• 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延伸的直线会消失到 一点。(变线)
• 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伸的直线不管有多少 条都不会相交。(原线)
a
75
a
34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体的画法 1.画出视平线、心点、视点、左距点、右距
点。
2.画出平行面。 3.从平行面的四个顶点向心点引连线。 4.从一个顶点向相应的距点引连线,求出透视
深度。
5.连线成图。
a
35
平行透视画法
a
36
平行透视画法
a
37
a
38
平行透视画法
a
39
平行透视练习(一)
a
40
平行透视画法
a
41
平行透视画法
a
42
平行透视画法
a
43
平行透视练习(二)
a
44
平行透视
七、平行透视画法的应用 1.方凳的画法 2.公共汽车的画法 3.建筑风景的画法 4.室内设计的画法
a
45
平行透视练习(五)
a
46
a
47
a
48
a
49
平行透视画法
a
50
a
51
a
52
a
53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学
a
1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a
2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史上最全面绘画透视教学,所有的透视关系都在这里,画友们看过来

史上最全面绘画透视教学,所有的透视关系都在这里,画友们看过来

史上最全面绘画透视教学,所有的透视关系都在这里,画友们看过来透视学是研究如何吧看到的立体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视图,即研究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规律的学科。

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借助假定的“画面”不可,因为透视图行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通过画面留下的轨迹。

物体的大小,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对物体的角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

透视学是研究如何吧看到的立体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视图,即研究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规律的学科。

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借助假定的“画面”不可,因为透视图行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通过画面留下的轨迹。

物体的大小,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对物体的角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

今天带给大家的绘画中透视的全部关系,希望大家多体会,因为这是绘画中很重要得到一部分,透视学也是一门专门的学科,谢谢观看,喜欢的关注一下哦。

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要素。

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

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的客观依据。

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1、平行透视。

当立方体中有一组平面与画面平行,另一组则和画面成直角的透视,称为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所以也称一点透视。

2、成角透视。

当立方体与地面保持垂直,而与画面成角度时,这种透视称之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有向两边消失而形成的两个消失点,所以又称为两点透视。

3、倾斜透视当物体有一个平面同时与地面和画面成倾斜角度。

倾斜透视因俯仰角度不同,其消失点分别在视平线以上的天点上,或地平线下面的地点上,所以又称为三点透视。

4、圆形透视圆面高于或低于视平线呈为椭圆,与视平线等高呈一直线。

当圆形和地面平行时,其透视规律表现为离视平线越远,其圆弧弯曲度越大,圆形则近大远小,当圆形与地面垂直时,离主点越远的圆形,其圆弧度越大,圆形也是近大远小,一切圆形都可以从正方形的透视变化规律中找到圆心和直径,并以此为圆形透视变化找到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叫变线。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灭点
• 变线无限远伸,在画面上最终消失在灭点 上;相互平行的变线,向同一个灭点汇聚 并消失;与视平面平行的变线,灭点在视 平线上,有心点、距点、余点;倾斜于视 平面的变线,灭点在视平线的上下,有升 点、降点。
• •
请思考:原线有无灭点
心点
距点
距点
将视距分别标在心点两边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叫距 点.(以心点为圆心,以视距为半径画弧与视平线交于 两点,就是距点。 • A.在视平线上. • B.有两个。分别在心点两侧。从心点到任何一个距点 的距离等于心点到视点的距C.与视点的连线和视平线 成45夹角。 • D.与画面成45度夹角的变线都 • 相交于距点。
透视学
“透”就是透过去,“视”就是看观察。
课程设计
一、概述 二、焦点透视
1.平行透视 4.曲线透视 2.成角透视 5.人物透视 3.倾斜透视 6.阴影透视
三、散点透视
1.概念 2.特征 3.应用
•A
B
C
绪 论
一、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二、绘画透视的概念 三、绘画透视理论的发展 四、绘画透视学的应用 五、学习绘画透视学的方法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哪些没有发生透视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看看教室,哪些地方发 生了透视,为什么?
请思考
• 这两根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会发 生透视,在什么情况下不发生 透视?
• 空间
• KONGJIAN • 二维空间——长 宽 • 三维空间——长 宽 高
视点与视距:画者眼睛的位置为视点,画
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为视距。
视高:画者眼睛到地面的距离
视平线和地平线
画者的中视线、目点和目线所在的 平面为视平面,视平面与画面垂直 相交的线,就是视平线。
• 视平线的作用:在画者个人的透视空间里, 不论是平视、俯视、仰视,或处于太空无 所谓俯视仰视的失重状态下,都以视平面 为测定被画线段是平是斜的基准。
绘画透视学的有关概念
正常视域和可见视域
• • • • • 阅读课本P32-P36页,总结以下问题: 可见视域——概念,视角—— 正常视域——概念,视角—— 网膜图像和画面图像发生差异的原因。 绘画构图一般将取景框置于——度视圈
透视规律
1.近大远小 2.变线: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延伸的直线会消失到一点。 (1)水平变线(平视) A.直角变线:垂直画面;平行基面;消失于心点 B.45度角变线:与画面成45度角;平行基面;消失于距点 C.任意角变线:与画面成任意角;平行基面;消失于余点 (2)倾斜变线(平视) A.近低远高线:与画面与基面均成近低远高的角度,消失到天点 B.近高远低线:与画面与基面均成近高远低的角度,消失到地点 3.原线: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伸的直线不管有多少条都不会相 交。 (1)水平原线:平行画面;平行基面;无消失点 (2)垂直原线:平行画面;垂直基面;无消失点 (3)倾斜原线:平行画面;倾斜基面;无消失点
判断视平线和地平线在哪里
判断视平线和地平线在哪里
判断视平线和地平线在哪里
判断地平线和视平线的位置
• 平视: • 视平线和水平线在一条直线上。 • 斜仰视: • 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上方 • 斜俯视: • 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下方 • 正仰视: • 没有地平线 • 正俯视: • 没有地平线 •
• 总之,不论视向如何,视平线总是通过心 点横贯取景框中央,地平线位置则随着视 向不同而变化。平视的地平线与视平线重 合,在取景框内,斜仰视的地平线在视平 线下方。和斜俯视的地平线在视平线上方。 正仰视和正俯视在画面上,只有视平线, 没有地平线。
透视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 延伸的直线会消失到 一点。(变线) • 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 伸的直线不管有多少 条都不会相交。(原 线)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绘画透视
• 医学上的透视是医生透过仪器来观察病人 的身体病情的变化。 • 绘画上的透视是画家通过一个假设的理论 画面来研究被视物体的透视变化。
5、视平线: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
2、地平线
• 平坦地面或平静水面伸展到远方,可 以看见一条天地或水天相交的水平线,称 为地平线。远方的地平线作为一条“线” 并不存在,它只是远方大片地面或水面投 射带视网膜上的图像,也是映现在玻璃板 上的透视图像。
• 1、地平线和眼等高 • 2、地平线控制水平线段和水平物面的透视状态 • 地平线的作用:地平线是所有水平面的灭线, 画着能见到的水平物面的顶面还是底面,以及这 些物面透视是宽是窄,均有物面与地平线灭线的 位置关系决定;由近向远伸去的品行线段,它们 的灭点都在地平线上,线段透视走向是平是斜, 均有线段与地平线的灭线的位置关系决定。
二、原线和变线的种类
• 看看教室中,有几种原线,判断其 透视消失方向。 • 看看教室中,有几种变线,判断其 透视消失方向。
原线:与画面平行
变线:与画面不平行

•1、画面:一切立体的形象都呈现在一
个平面上来,假定在人眼与物体之间有一件透明 的屏幕就叫“画面”。
视圈(视域):人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
界景物的范围,头部不转动,眼光向前看,从画者的眼即 视点到60°的视线所形成的圆锥,视锥与透明“画面”相 接的底面圆形,叫视圈或者视域。
• 图中圆圈内 60°视域以内 的方形,圆圈 以外是超出视 域以外的方形。
绘画透视的概念
透视三要素
• 物体 • 画面 • 眼睛
理论画面的特点:
•1.假设的,实际生活中不 存在。 2.透明的。 3.与观察者瞳孔平面平行。
“透视” perspetitive
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并将物体描绘下 来进行研究,简言之就是“透而视之”。 实际上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 和研究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 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
关于“透视现象”与“透视学”
• 我们在实际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 不同、方位不同,在视觉中引起不同的反 映,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 研究这种现象在平面上来表现它的
规律,这种科学叫“透视学”。
设计透视是设计师在平面上解决空间
效果,使其设计意图更直观、真实的有力 表达工具。
透视基本术语
(3)余点:
A.在视平线上。 B.有两个,在心点两侧。 C.两个余点与视点的连线构成的夹角是直角。 D.与画面成任意角(不包括直角和45角)的变线都消失到余 点。
(4)天点和地点:与画面倾斜的变线分别消失到天 点和地点.
平面图
正常视域 距点 视 高 基线 心点 地平线 视平线
视距 中视线 45° 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