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原创精准预测试卷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原创精准预测试卷
物 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3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加速度为
g 54sin θ,在物体下滑高为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
B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 51
C 、物体机械能减少了mgh 51
D 、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5
4 2、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B 、C 上。
物体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
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
物体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物体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物体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
A .000321===f f f ,,
B .00321===f F f f ,,
C .00321===f f F f ,,
D .F f F f f ===3210,,
3.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s=2m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工件滑
上A 端瞬时速度v A =5m /s ,达到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则( )
2S M N
A .若传送带以4m/s 顺时针转动,则v
B =3m/s
B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 B <3m/s
C .若传送带以2m/s 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 B =3m/s
D .若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一定v B >3m/s
4、在水平地面上M 点的正上方某一高度处,将S 1球以初速度v 1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M 点右方地面上N 点处,将S 2球以初速度v 2斜向左上方抛出,两球恰在M 、N 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质量相等的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 ( )
A .初速度大小关系为 v 1 = v 2
B .小球受到的冲量相等
C .水平位移相同
D .都不是匀变速运动
6.如图所示,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接,电子从负极板边缘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电子恰好从正极板边缘飞出,现保持负极板不动,正极板在竖直方向移动,并使电子入射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而电子仍从原位置射入,且仍从正
极板边缘飞出,则两极板间距离变为原来的
( )
A.2倍
B.4倍
C.12
D.14
7、甲、乙两物体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在同一匀强电场中的光滑绝缘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
~0.4s 时间内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若忽略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
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
A .3和0.30s
B .13 和0.30s
C .13 和0.28s
D .3和0.28s
8.中国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2018年2月1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预1t/s ( )
计2020年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
假设某颗静止轨道卫星α与某颗非静止轨道卫星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3:2,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为24h ,则两颗卫星相比( )
A . 卫星b 的周期为8h
B . 卫星a 与b 的线速度之比为:
C . 卫星a 与b 受地球的引力之比为4:9
D . 卫星a 与b 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9
9、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通过O 点进入半径为R 的半圆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P ,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落地点离O 点的水平距离为2R .
B 、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5mgR/2.
C 、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P 时向心力恰好为零.
D 、若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1/4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
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比P 点高0.5R .
10.两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的点电荷放在x 轴上的O 、M 两点,
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N 两点的电势为零,ND 段中C 点电势最高,则 ( )
A .C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B .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C .NC 间场强方向沿x 轴正方向
D .将一负点电荷从N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2 V ,内阻r =0.5 Ω,电阻R 1=1.5 Ω,电阻R 2=2 Ω,电阻R 3=3 Ω,滑动变阻器R 4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 Ω,电容器的电容C =1.0 μF ,电阻R 3与电容器间的导线记为d ,单刀双掷开关S 与触点1连接,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如果仅将R 4的滑片向上滑动,R 1消耗的功率减少
B .如果仅将R 4的滑片向上滑动,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加
O
C.如果仅将R4的滑片向上滑动,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若仅将开关S由触点1拨向触点2,流过导线d的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75×10-6C 12.如图所示,圆心在O点、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c与Oa 的夹角为60 ,轨道最低点a与桌面相切。
一轻绳两端系着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均可视为质点),挂在圆弧轨道边缘c的两边,开始时,m1位于c点,然后从静止释放,设轻绳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
则()
A. 在m1由c下滑到a的过程中,两球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B. m1在由c下滑到a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若m1恰好能沿圆弧轨道下滑到a点,则m1=3m2
D. 若m1恰好能沿圆弧轨道下滑到a点,则m1=2m2
13.质量为0.2 kg的球竖直向下以6 m/s 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m/s的速度反向弹回。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受到平均合力为小球重力的10倍,关于球动量变化量Δp , 合外力对小球的冲量I和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及作用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p=2 kg·m/s W=-2 J B.Δp=-0.4 kg·m/s
W=2 J
C.I=0.4 Ns t=0.02s D.I=2 Ns t=0.1s 二、实验题(14题10分,15题8分)
14.(10分)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b,结果如图所示,由此读出b= mm;(2)滑块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可表示为;(用题中字母表示)
(3)某次实验测得倾角,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 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ΔE k= ,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
ΔEp=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 k = ΔE 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用题中字母表示)
(4)在上次实验中,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m/s2。
15.(8分)某同学在一次“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米尺测出接入电路部分的金属丝的长度为L=0.720m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直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电阻大约为5Ω),然后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以如图电路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金属丝外,还有如下实验器材料:
A.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3V)
B.电流表A1(0~0.6A,内阻约0.125Ω)
C. 电流表A2(0~100mA,内阻约10Ω)
D.电压表V(0~3V,内阻3kΩ)
E.滑动变阻器R A(最大阻值20Ω)
F. 滑动变阻器R B(最大阻值50Ω)
E.开关、导线等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m。
(2)根据所提供的器材,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器材符号) (3)若根据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阻值为R x =4.0Ω,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_______Ω•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8分,共4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6. (10分)汽车前方120m处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 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17、(12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平行金属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为d(d远小于板的长和宽),一个带正电的油滴M浮在两板正中央,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为m,带电量为q,如图所示.在油滴正上方距A板高度为d处有另一质量为m的带电+Q的油滴N由静止开始释放,可穿过A板上的小孔进入两板间并与M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成一个大油滴。
整个装置放置在真空环境中,不计油滴M和N间的万有引力和库仑力以及金属板的厚度,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金属板A、B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2)两油滴相碰前,油滴N的速度是多少?
(3) 要使油滴N 能与M 相碰且结合后又不至于同金属板B
相碰,油滴N 的带电量Q 应满足什么条件?(用q 表示。
)
18.(18分)如图所示,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上,轻质弹簧两端连接着两个质量均为m =1 kg 的物块B 和C ,C 紧靠着挡板P ,B 通过轻质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M =8 kg 的物
块A 连接,细绳平行于斜面,A 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圆心角为60°、半径R =2 m 的16
光滑圆弧轨道的顶端a 处,此时绳子恰好拉直且无张力;圆弧轨道最低端b 与粗糙水平轨道bc 相切,bc 与一个半径r =0.2 m 的光滑圆轨道平滑连接.由静止释放A ,当A 滑至b 时,C 恰好离开挡板P ,此时绳子断裂.已知A 与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细绳不可伸长.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求物块A 滑至b 处,绳子断后瞬间,A 对圆轨道
的压力大小;
(3)为了让物块A 能进入圆轨道且不脱轨,则bc 间
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
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3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4、(1)3.85mm, (2)t b (3) 222)(t b m M + gd M m )2(- (4)9.6 15、(1)0.600 (2)A 1 ,R A (3)1.6х10-6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8分,共42分。
)
16.(10分)(1)设经过时间t 1,汽车追上自行车,则有
V 2t 1=V 1t 1+s
解得 t 1=10s (4分)
(2)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时间t 2=v 2/a=9s (2分)
位移x=(1/2)v 2t 2=81m (2分)
自行车追上时间为t=x/v 1=13.5s>9s
所以再经过13.5s 第二次相遇 (2分)
17、(12分)(1)由M 油滴的平衡条件知
mg =d
qU U =q m gd ··································(3分) (2)N 到M ,对N 运用动能定理
3mgd/2—QU/2=mv 2/2 (3分)
(3)由上式得要相碰Q <3q (1分)
由动量守恒得mv=2mv ΄ v ΄=v/2 (1分)
大油滴不能到B 板应满足:
21(2m )v ′2+2mg 2
d <(q +Q )21U 所以Q >35q ·························(3分) 即:
35q <Q <3q ·········································(1分)
18.(18分)解析:(1)A 位于a 处时,绳无张力且物块B 静止,故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B ,由平衡条件有kx =mg sin 30° (1分)
当C 恰好离开挡板P 时,C 的加速度为0,故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对C ,由平衡条件有kx ′=mg sin 30° (1分)
由几何关系知R =x +x ′(1分)
代入数据解得k =2mg sin 30°R
=5 N/m (1分) (2)物块A 在a 处与在b 处时,弹簧的形变量相同,弹性势能相同.故A 在a 处与在b 处时,A 、B 系统的机械能相等
有MgR (1-cos 60°)=mgR sin 30°+12M v 2A +12
m v 2B (1分) 如图所示,将A 在b 处的速度分解,由速度分解关系有v A cos 30°=v B (1分)
代入数据解得v A = 4(M -m )gR 4M +3m =4 m/s (1分) 在b 处,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N -Mg =M v 2A R (1分)
代入数据解得N =Mg +M v 2A R =144 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 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N′=144 N (1分)
(3)物块A不脱离圆形轨道有两种情况
①第一种情况,不超过圆轨道上与圆心的等高点
由动能定理,恰能进入圆轨道时需满足条件-μMgx1=0-1
2M v
2
A
(1分)
恰能到圆心等高处时需满足条件
-Mgr-μMgx2=0-1
2M v
2
A
(1分)
代入数据解得x1=v2A
2μg=8 m,x2=
v2A-2gr
2μg=6 m
即6 m≤x≤8 m(2分)
②第二种情况,过圆轨道最高点
恰能过最高点时,Mg=M v2
r v=gr(1分)
由动能定理有-Mg·2r-μMgx′=1
2M v
2-1
2M v
2
A
(1分)
代入数据解得x′=v2A-5gr
2μg=3 m(1分)
故此时bc间距离应满足x≤3 m(1分) 答案:(1)5 N/m(2)144 N
(3)x≤3 m或6 m≤x≤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