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课改版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3.3分子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3.3分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科学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其分子运动速度越大。

如图所示的玻璃管甲、乙两端分别放着蘸有浓度等条件均相同的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HCl)和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NH₃)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则白烟较多之处应是()
A.a处B.b处C.c处D.都有可能
2、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

烧杯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3、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4、如图所示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小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滴在滤纸条上相同间距的酚酞液滴从左到右依次变红,而棉花没有明显现象。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酚酞具有挥发性
C.氨分子在不断运动D.浓氨水显碱性
5、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6、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
C.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的数目都要变化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
7、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B.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面造成的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
8、化学兴趣小组在收集的一塑料瓶氧气中插入氧气传感器探头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1)。

实验步骤为: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实时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MN段最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NP段和MN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Q点氧气浓度最低说明氧分子静止不动
D.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
9、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插图“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该图不能作为下列哪个观点的证据()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1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酒精溶液很稳定,是因为溶液中的分子静止不动
B.蔗糖溶于水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D.保持铜的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铜原子
11
选项事实解释
A 氧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B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12、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原子间隔变大
C.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1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在水中加入白糖后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1 L 大豆与 1 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C.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1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苹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壸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15、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春天,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园的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给车胎充气时,空气能被不断压入车胎,说明气体分子间有间隙
C.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了
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6、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

你赞同()
A.小倩B.小丹C.小鑫D.小娜
17、如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18、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

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④中无明显现象
B.③中无色酚酞比②中先变红
C.①中无明显现象,④中迅速变红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二、填空题:
1、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加压时,6000L氧气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3)夏天,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不要充得太足;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分子的特征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有关问题:
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分别盛有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用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现象。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2)由该实验可知氨水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中烧杯C的作用是。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你的改进建议是。

3、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保持碘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或“不会”)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4、如图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处滴一滴无色酚酞试液,将滤纸条放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将它滴在棉花上: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此现象说明了;
(2)请举出生活中能说明分子具有这一性质的一个实例:;
(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5、图Ⅰ是小娅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①;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5)小婷认为还需加对比试验排除是水是否参加反应的干扰,你认为小婷的说法(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答案为:(1)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3)车轮摩擦时会产生热量,温度升高,使气体的微粒间间隙更大,造成气体体积膨胀而爆炸。

(4)氢原子和氧原子。

2、解:(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B烧杯中的溶液颜色变成红色,AC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A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B烧杯中的溶液颜色变成红色,AC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A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

(2)由该实验可知氨水具有挥发性,水溶液显碱性的性质,故填:氨水具有挥发性,水溶液显碱性。

(3)实验中烧杯C的作用是为了对照,故填:对照。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实验装置密封性差,氨气逸出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可以将实验装置改成密封体系,故填:实验装置密封性差,氨气逸出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将实验装置改成密封体系。

3、解:(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分子保持碘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蓝色,这是因为碘蒸气中含有碘分子;
(3)用分子的观点可以解释为: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不存在碘分子。

故填:分子;会;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不存在。

4、解:(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试液由右到左逐渐变红;此实验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故填:酚酞试液由右到左逐渐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
(2)墙里开花,墙外也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墙里开花,墙外也能闻到香味;
(3)滤纸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可能是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均加到脱脂棉上,从而说明是氨水具有挥发性,故填: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均加到脱脂棉上;氨水;(4)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能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滤纸条颜色的变化.故填: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滤纸条颜色的变化.
5、答案为:(1)进行对比;(2)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3)
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5)错误;E试管种现象能说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已经有对比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