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 3)。
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3
C .+5
D .+7
2.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B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C .酶是化学反应的“旁观者”
D .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3.在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 .镁带呈银白色,质软 C .酒精易挥发 D .氢气可以燃烧
4.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 .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原子转变成离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改变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收藏家收藏的一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铝不易氧化
7.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
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6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色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从CCTV-1每日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中可看到,北京市属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可减少对空气污染
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二、填空题
11.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SO
2
、NO
2
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环境。
(2)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
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实验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分)(1)《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有人据此说,早在西汉时候(公元前),中国已经知到了下面的反应。
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分子具
有的性质。
(3)“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
13.流感发生时,常用食醋对室内进行消毒,其方法是通过给食醋加热来
增加空气中醋的含量.(1)通过对上述事例的分析,关于分子运动的速率与
温度的关系,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
(2)请你从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再举一个符合上述结论的事例____. 1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
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a
1
℃时,和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3)在20℃时,将25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9.2g 甲固体未溶解,则20℃时甲的溶解度为;若将20℃下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是:(任写一种即可)。
15.把下列物质:①面粉②面碱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高锰酸钾⑥酒精⑦细沙⑧汽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
有,乳浊液的有。
16.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
煤气化和液化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4)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 2,SO 2进一步氧化得到X ,X 与水化合得到H 2SO 4,则X 的化学式为 。
(5)从“绿色”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的优点 。
17.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 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 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图1 图2
(1)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溶液变成 。
(2)小明用微观示意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 7(填“>”、“<”或“=”)。
(3)如果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 .Na 2CO 3 B .HCl C .CuSO 4 D .NaCl
18.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等。
19.小明在某品牌的蒸馏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看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则此蒸馏水属于________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
20.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为a 的仪器名称是 ;
(2)装置A 、B 中,便于添加液体药品的是 ;
(3)在H 2和O 2中,可用装置B 制取的是 ;
(4)若用装置C 检验CO 2,则试管中盛装的药品是 溶液; (5)若制取8.8g CO 2,理论上需要 g 10%的稀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
三、推断题
21.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密
度最小的气体,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F 。
(2)写出C→A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写出一种与分别能D、E、G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的化学
式。
22.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E为氧化物且E为常见的液体,
B、D为碱,H、G为单质,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为光合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
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
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E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③.
23.(2013山东潍坊)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发生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集气瓶破裂,常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
2
O
3
)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3)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Ag+和Cu2+
24.(6分)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们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
(1)若甲、乙、丙均含同一种非金属元素,则甲为,乙为,丙为。
(2)若甲、乙、丙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甲→乙是实验室制取初中常见一种气体的反应。
则乙为,丙→甲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
25.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的单质,F为红色固体的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 C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C ;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探究题
26.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
猜想一:该液体可能是蒸馏水;
猜想二:该液体可能是稀硫酸;
猜想三:该液体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
【交流讨论】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错误,理由是.
【实验探究】(1)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粉末,发现没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溶液.
(2)为证明猜想二成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得出结论】综合以上方案可知该液体是稀硫酸.【反思交流】
(1)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2)请写出方案2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27.(6分)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
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下表)。
⑴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
是⑵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
28.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NaOH溶液与CO
2
气体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若导管a与b连接,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振荡,然后打开导管上的活塞,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CO
2
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Na
2
CO
3
+H
2
O+CO
2
═2NaHCO
3
NaHCO
3
+NaOH═Na
2
CO
3
+H
2
O
【提出猜想】
Ⅰ.NaOH和Na
2
CO
3
;
Ⅱ.________;
Ⅲ.NaHCO
3
;
Ⅳ.Na
2
CO
3
和NaHCO
3
.
【查阅资料】①Ca(OH)
2与Na
2
CO
3
、NaHCO
3
均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
成;
②CaCl
2与Na
2
CO
3
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NaHCO
3
不反应;
③NaHCO
3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CO
2
气体。
【设计实验】限选试剂:Ca(OH)
2溶液、CaCl
2
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
【拓展应用】联想到空气中有CO
2
,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____保存。
29.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
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30.兴趣组同学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一段时间后,发现剩余固体中有一些黑色粉末。
甲同学取少量剩余固体加入5%的H 2O 2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迅速放出,于是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1)乙同学取用少量剩余固体,在空气中灼烧,并在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如右图)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证明剩余固体中不含有__________。
(2)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哪种物质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是过氧化氢溶液反反应的催化剂?
【猜 想】 猜想Ⅰ. 铜是H 2O 2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Ⅱ. 氧化铜是H 2O 2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与判断】实验过程如下:
A .丙同学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发现加入铜粉后几乎没有变化,证明猜想Ⅰ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
B .丙同学又用天平称量0.5g 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 又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
出氧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除了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你猜想还有那些因素也可
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五、计算题
31.红旗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
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
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2.(6分)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100g该样品进行煅
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
3
CaO + CO
2
↑ ,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
表:
反应时间t∕s t t t t t t t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
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
3
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六、简答题
33.历史上有关合成氨的研究成果曾3次获诺贝尔奖,下图是与氨气有关
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2)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通过观察此微观示意图,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两点即可)? 34.“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 (1)“化学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
①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2NO+2CO→N 2+2CO 2。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________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使血红蛋白失去供氧能力的是_____。
②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可以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用NH 2Cl 消毒,反应为NH 2Cl+H 2O = NH 3+HClO,反应中的Cl 的化合价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③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上述物质中, C 的化学式是______;初步判断物质D 中一定含有的一种元素是______。
④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
”氢能属于_____(填序号);
A .绿色能源
B .化学能
C .电能
D .光能 (3)“化学为人类提供新材料”
信息技术需要使用单质硅的晶片,石英固体(SiO 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单质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
” DNA 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DNA 水解产物之一是胞嘧啶(C 4H 5ON 3)。
一个胞嘧啶分子中含有__个原子;求胞嘧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写出解题过程)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设碘酸
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3=0;解得X=+5价;故答案选择C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2 .C
【解析】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对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是生物催化剂,故C错误.
3 .BC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属于化学性质;
B、镁带呈银白色,质软,不需要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C、酒精易挥发,不需要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D、氢气可以燃烧,是通过燃烧来表现的,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BC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4 .D
【解析】
试题分析:铜容易导热,白磷、红磷都放在同一块铜板上,温度相同,由于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红磷比白磷的着火点高,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红磷不燃烧。
任何物质燃烧都要达到其着火点,由于两种反应物都处于空气中,没有对照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燃烧是否需要氧气,因此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D。
考点: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的探究的知识。
5 .A
【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故原子转变成离子过程中电子数发生改变,质子数不变;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间隔大小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
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
6 .C
【解析】
试题分析: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故选C
考点:金属铝的抗腐蚀性
7 .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第一次反应后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y,反应后D的质量为z.A + B+ C═D
15g x 30g 根据反应关系:A:B=15:30,则Z=50g;B选项错误;
25g 15g y z A:B=25:15=5:3.则X=9g;B物质.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6 g,A、C选项错误;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8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知,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
故A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故B正确。
C.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烟。
故C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故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9 .D
【解析】
试题分析: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故选D
考点:空气污染10 .A
【解析】此题是对铁的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铁的化学性质生
锈以及冶炼的相关知识。
A、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因此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生锈的条件是水
与氧气并存,潮湿的空气中既含有水又含有氧气,所以铁钉易生锈;C、由于铁的活动性在氢前,所以铁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由炼铁的原理可知炼铁高炉中会发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其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夺去了氧化铁中的氧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故选A。
11 .(1)酸雨(2)①C ②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解析】
试题分析:(1)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SO
2
、NO
2
等污染物,这些污染
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1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故白磷能够燃烧的实验是C②
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考点:酸雨的形成,燃烧条件探究
12 .(1)Fe+CuSO
4
==FeSO
4
+Cu (2)不断运动(3)移走可燃物
【解析】
试题分析:(1)“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铜和硫酸亚铁:Fe+CuSO
4
==FeSO
4
+Cu;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分子在不
断的运动;
(3)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
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
条件,“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
考点:分子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灭火的原理
13 .
【解析】略
14 .⑴.甲>乙>丙;⑵. 甲乙﹙或乙甲﹚;⑶.31.6g; 加入溶质﹙或蒸发
溶剂﹚。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1)a
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甲>乙>丙;(2)a
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大小相等;(3)在20℃时,将25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9.2g甲固体未
溶解,则20℃时甲的溶解度为﹙25g-9.2g﹚×2=31.6g; ;若将20℃下甲
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溶质﹙或
蒸发溶剂﹚。
15 .②④⑤⑥③⑧
【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不溶于水的
液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
故②面碱、④蔗糖、⑤高锰酸钾、⑥酒精都易溶于水,溶于水中能形成溶液。
而③植物油、⑧汽油都不溶于水,和水相互作用时形成的是乳浊液。
考点:本题考查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溶液和乳浊液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
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6 .(1)物理
(2)C + H
2
O = CO + H
2
(3)化合反应
(4)SO
3
(5)原料全部被转为产品,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两种变化的概念分析解决。
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简单的分离为物理变化。
(2)煤的主要成分为碳,即是碳和水在高温的反应。
即C+H
2
O(气)
CO+H
2
(3)利用反应类型的定义判断。
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
(4)SO
2
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与水化合得到H
2
SO
4
,故为SO
3
(5)绿色化学指反应是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同时无排放,故优点为原料全部被转为产品,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考点:煤的使用的探究及绿色化学。
17 .(1)红色(2)2NaOH+H
2
SO
4
==Na
2
SO
4
+2H
2
O =(3)C
【解析】
试题分析:(1)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所以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2)反应③表示的是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根据微观示意图2,可看出,是把硫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和OH -相互反应生成水,所以反应后的溶液pH =7
(3)反应④是指碱和盐反应,所以首先排除B ,因为它属于酸,而A 、D 很显然不会与NaOH 发生反应,因为它们都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Na +,故选C ,发生的方程式: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18 .防止金属腐蚀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代用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属资源的保护。
解答时要从金属的防腐、回收再利用及开采和寻找新的代替品这些方面去考虑,所以要防止金属腐蚀;充分回收再利用;控制资源,集中开发,避免由于开发条件有限导致的共生金属被浪费的现象;积极开发,寻找低价金属合金或复合材料代替高价金属的解决方案。
点评: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需要同学们注意课本上的与生产、生活、环保相关联的知识点。
19 .混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小明在某品牌的蒸馏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看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氯离子,而蒸馏水中应该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说明一定有另外的物质存在,所以为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 20 .(1)集气瓶;(2)B ; (3)氧气或O 2;(4)氢氧化钙; (5)理论上需要10%的稀盐酸146g .
【解析】(1)标号为a 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两套装置比较可知,B 中的长颈漏斗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故填:B ;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此方法收集;故填:氧气或O 2;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故填:氢氧化钙;
(5)解:设需要10%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则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73 44 10%×x 8.8g
x=146g
答:理论上需要10%的稀盐酸14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