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
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
’必不可!”弗听,立之。
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
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公田,姬置诸宫六日。
公至,毒而献之。
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姬泣曰:“贼由大子。
”大子奔新城。
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
”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
我辞,姬必有罪。
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以上僖公四年
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
”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
夷吾诉之。
公使让之。
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
’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②,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
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
”乃徇曰:“校者,吾仇也。
”逾垣而走。
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
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将奔狄,卻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
梁近秦而幸焉。
”乃之梁。
【注释】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
②尨茸:méng róng,蓬乱的样子。
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专之渝,攘公之羭坚贞
B. 归胙于公祭肉
C. 公祭之地,地坟隆起
D. 被此名也以出蒙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既与中大夫成谋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B. 子其行乎其皆出于此乎
C. 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吴之民方痛心焉
D. 乃之梁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分别用龟甲、蓍草进行了占卜,占卜结果相反,他只相信了吉利的结果,没听从卜人的劝说。
B. 太子申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是骊姬阴谋诡计的牺牲品,出逃本可以成为一条出路,他却以自尽来表示抗议。
C. 重耳和夷吾比较聪明,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过错,又缺少正常的申诉渠道,在灾祸临头时通过外逃来保护自己。
D. 骊姬为了能够让她的亲生儿子成为太子,不惜在用毒辣手段陷害太子之后又嫁祸重耳和
夷吾,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
我辞,姬必有罪。
君老矣,吾又不乐。
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
”逾垣而走。
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答案】(1)A
(2)D
(3)B
(4)寇仇之保 / 又何慎焉 / 守官废命 / 不敬 / 固仇之保 / 不忠 / 失敬与忠 / 何以事君(错两处扣1分)
(5)①君王没有骊姬,睡不好,吃不饱。
如果申辩,骊姬必定有罪。
君王年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
②(重耳)就当众宣布:“违抗的人就是我的仇人。
”重耳跳墙逃走。
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于是逃亡到狄国。
【解析】【分析】(1)A项,“专之渝,攘公之羭”,“渝”如解释为“坚贞”,则与语境不合,从语境来看,这句话是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您的所爱”,“渝”,改变,这里是“生变、出现叛乱”之意,考生可联系上下文及成语“至死不渝”来突破。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D项,两个“之”都是动词到、往。
A项,“既与中大夫成谋”,“与”是介词,和,“与”前后内容不能颠倒;“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与”是连词,和,“与”前后内容可以颠倒。
B 项,“子其行乎”,“其”表商量语气,还是;“其皆出于此乎”,“其”表揣测语气,大概,恐怕。
C项,“年将寻师焉,焉用慎”,哪里;“吴之民方痛心焉”,“焉”是代词,他。
(3)B项,“表示反抗”与文意不合,从文章第三段太子申生的话来看,他认为君上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自己带着杀父的罪名出走,没有人会接纳他,并不是用自尽来表示反抗。
(4)首先浏览所给句子,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寇仇之保/ 又何慎焉/ 守官废命 / 不敬 / 固仇之保 / 不忠 / 失敬与忠 / 何以事君”,这段话是说“既然仇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
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侍奉国君呢”,先依据句末语气词“焉”断开一处,再依据对称的句式断开“守官废命 / 不敬 / 固仇之保 / 不忠”这几处,“不敬”和“不忠”结构一致,也就顺势断出“固仇之保”和“守官废命”;“何以……”是固定句式,应断开。
考生可以依据这种方式依次断开这个句子。
(5)“非”,没有;“居”,睡;“辞”,申辩;“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
第二句中,句首添加主语“重耳”;“乃”,就;“徇”,对众宣示;“校者,吾仇也”,判断句;“校”,对抗,违抗;“逾”,越过,跳过;“垣”,墙;“走”,逃跑。
故答案为:⑴A;⑵D;⑶B;
⑷寇仇之保 / 又何慎焉 / 守官废命 / 不敬 / 固仇之保 / 不忠 / 失敬与忠 / 何以事君(错两处扣1分)
⑸①君王没有骊姬,睡不好,吃不饱。
如果申辩,骊姬必定有罪。
君王年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
②(重耳)就当众宣布:“违抗的人就是我的仇人。
”重耳跳墙逃走。
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于是逃亡到狄国。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当初,晋献公想把骊姬立为夫人,便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吉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结果吉利。
晋献公说:“照占筮的结果办。
”卜人说:“占筮不灵验,龟卜很灵,不如照灵验的办。
再说卜筮的兆辞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您的所爱。
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
’一定不能这么做。
”晋献公不听卜人的话,把骊姬立为夫人。
骊姬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齐立为太子时,骊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预谋。
骊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了你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她。
”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
晋献公在外打猎,骊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
晋献公打猎回来,骊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献给献公。
晋献公洒酒祭地,地上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给狗吃,狗被毒死;给官中小臣吃,小臣也死了。
骊姬哭着说:“是太子想谋害您。
”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
国君一定会辨明是非。
”太子说:“君王如果没有了骊姬,会睡不安,吃不饱。
我一申辩,骊姬必定会有罪。
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
”那人说:“您想出走吗?”太子说:“君上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我带着杀父的罪名出走,谁会接纳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
骊姬接着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公子说:“他们都知道申生的阴谋。
”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当初,晋献公派大夫士蒍为重耳和夷吾修筑蒲城和屈城,不小心,在城墙里放进了柴草。
夷吾把这件事告诉了献公。
晋献公反而责备了士。
士蒍叩头回答说:“臣下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必定变为仇怨。
没有战事而筑城,仇敌必定来占领。
既然仇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
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侍奉国君呢?《诗》说:‘心怀德行就是安宁,同宗子弟就是坚城。
’国君如果能修德行并巩国宗子的地位,有什么城池比得上呢?三年之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那么谨慎?” 士蒍退下来后作了首诗说:“狐皮袍子毛蓬松,一个国家有三公,我该跟从哪一个?”
到灾祸发生时,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
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
”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
”重耳翻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
重耳于是逃亡到了狄国。
(以上僖公五年)
鲁僖公六年的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
夷吾坚守不住,与屈人订立盟约后出走。
夷吾准备逃往狄国,卻芮说:“你在重耳之后逃到狄国去,这证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国。
梁国靠近秦国,而且得到秦国的信任。
”于是夷吾去了粱国。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
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①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鸣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
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②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
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散展。
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
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
神游天地
间,可以无愧矣!
(注)①西铭:张溥,明末复社的领袖。
张溥死后,因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
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
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
②若敖:春秋时楚国公族名,因为
越椒背叛楚而被灭族绝后。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见背:被背弃
B.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分:料想
C. 淳之身,父之所遗遗:遗留,留下
D.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酬:报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失其所与,不知
C.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 家事尽以委之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完淳在临刑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的。
B. 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牵挂结婚二载的娇妻,并以五言诗的咏唱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显其中。
C. 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
D. 这封狱中绝笔信表达了夏完淳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②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答案】(1)A
(2)B
(3)C
(4)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5)①(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的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②像西铭先生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本题A项,“痛自严君
见背,两易春秋”中“见背:被背弃” 解释错误,“见背”是对父亲去世的委婉的表述,“见”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见背”可理解为“离开我,背离我”。
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A项,“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中“也” 表示感叹语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也”与上文的“者”构成“者……也”结构的判断句。
B项,“嫡母慈惠,千古所难”与“失其所与,不知”中的“所”,均与下文构成“所”字结构,翻译为“……的”。
C项,“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中“者” 解释为“这样的人”,“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解释为“……的”。
D项,“家事尽以委之”中“以” 解释为“把”,介词;“宁许以负秦曲”中“以”解释为“来”,连词。
故选B。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C项,“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表述错误,原文相关表述为“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这里是表达担心会像西铭先生一样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选项曲解为“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理解错误,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本题“贤孝素著”介绍的是新妇的形象,主语是“新妇”,应独立成句;“亦……也”为固定结构,应独立成句;“语无伦次”为成语,意思相对完整,应独立成句;“痛哉痛哉”表示悲痛的语气,独立成句;因此,可断句为: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大意是: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
悲痛,太悲痛了!
(5)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此题注意,①图:希望。
以:来。
荣:使动用法,使……荣耀。
②不肖:不成才,没出息。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状语后置。
为人所诟笑:被动句。
诟:诟骂。
愈:好。
故答案为:⑴A;⑵B;⑶C;
⑷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⑸①(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的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②像西铭先生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啊!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
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
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
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
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
去年的义举,我已自以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
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
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
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
虽然如此,但是,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所少有。
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
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
会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极。
节义文章象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像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家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
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
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
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
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
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
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
悲痛,太悲痛了!
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
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
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
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
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
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
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
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
”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卒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
孔子遂行,宿乎屯。
而师己送。
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已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
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
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六万。
”卫人亦致粟六万。
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
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乃去。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
”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
”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
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1)下列加下划线“以”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皆予之以归② 维以卒岁③师己以实告④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⑤以策指之曰⑥吾以汝为死矣
A. ①④/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④/②⑤/③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粥羔豚者弗饰贾/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
B.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文不在兹乎
C. 皆予之以归/请先尝沮之
D. 齐人闻而惧/沮之而不可则致地
(3)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盍致地焉/孔子恐获罪焉
B. 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居十月,乃去
C. 沮之而不可则致地/霸则吾地近焉
D. 桓子慨然叹曰/然后得去
(4)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 孔子亦何言
B. 居鲁得禄几何
C. 回何敢死
D. 匡人如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