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初三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闵行区2017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Zn-65 Ag-108
六、单项选择题(共20 分)
27.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N2 B.O2 C.CO2 D.He 2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B.糖溶于水C.电灯发光D.冰雪消融29.与石墨互称同素异形体的是
A.木炭B.金刚石C.活性炭D.焦炭30.属于有机物的是
A.H2O B.CO C.NaCl D.CH4 31.作钾肥的是
A.NH4HCO3 B.KCl C.Na2CO3 D.Ca(HPO4)2 32.作绿色能源的是
A.煤B.汽油C.氢气D.一氧化碳33.属于乳浊液的是
A.牛奶B.泥水C.石灰乳D.石灰水34.某反应:2X + O2 →2SO3,X 的化学式为
A.S B.SO3 C.H2SO3 D.SO2 35.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5 个铵根—5NH3 B.3mol 氖原子—3molNe
C.胆矾—CuSO4 D.2 个铁分子—2Fe
36.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CuO+CO −−∆→Cu+CO2↑B.2NaOH+SO2→Na2 SO4+H2O
−电→2H2↑+ O2↑C.2AgCl+Cu −−→CuCl +2Ag D.2H O −通−
37.玻璃棒使用错误的是
A.加速溶解B.引流液体C.测pH D.使受热均匀
38.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A B C D
39.溶于水且 pH 大于 7 的溶液是
A .Na 2CO 3
B .HCl
C .NaCl
D .CuSO 4
40.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B .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 C .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D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41.1mol 任何物质都约含有 6.02×1023 个微粒,“6.02×1023”这一数值是
A .随机指定的
B .通过实验测得的
C .无需通过实验,纯理论公式推算可得
D .由科学家阿伏伽德罗的生日而来的
4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 .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 .保持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氯原子
D .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 43
44.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是 A .将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 变小 B .混合后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C .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过程中的温度,温度上升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5.探究碳的氧化物性质实验如下,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
A.甲装置能分离CO 和CO2
B.乙和丁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不同的
C.丙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可以确定通入CO 的质量
D.戊中点燃气体的目的是处理尾气
46.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
入质量为m 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
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说法正确的是
A.bc 段含有的金属是Ag 和Cu
B.cd段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小,硝酸锌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D.若bc 段和cd 段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m2-m1< m3-m2
七、填空题(共18 分)
4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如:①氦气②氯气③生石灰④甲烷⑤干冰⑥食盐等,请填写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①作致冷剂的是(1);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3);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气体是(4);
作干燥剂的是(5);充填飞艇的理想气体是(6)。

②醋酸(CH3COOH)由(7)种元素组成,摩尔质量是(8),0.5mol CH3COOH
中约含有(9)个碳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48.根据图一甲、乙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和图二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0);
②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11);
③90g 甲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
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是(12);
④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
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是(13);(g/100g 水)
d
·
c
···
⑤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等质量的水中,所得现象
如图二所示:若使甲、乙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措施是(14)。

I.甲溶液升温,固体全部溶解II.甲中加水至刚好溶解
III.都降温至t1℃IV.都升温到t2℃
49.“化学村”的居民在村子里过着快乐的生活,“化学村”部分布局如图。

①自我介绍:“化学村居民”中俗称消石灰的是(15),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16)。

②友好互动:“居民”可以和周围一个或几个“居民”发生化学反应,其中Fe 有5 户
相邻的“居民”,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7)。

③走亲访友:只有相邻且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可走访。

例如,图中涂成黑色实线
是从“Fe2O3 家”到“NaOH 家”的路,可表示为Fe2O3→HCl→NaOH。

请你在图中找出一条从“CaCO3 家”到“Ca(OH)2 家”的路(用化学式与
箭头表示)(18)。

八、简答题(共22 分)
50.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b
c
e
a d
f
A B C D E F
①写出仪器a 的名称(1)。

②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2),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3)。

③A 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4);收集某气体可采用E 装置,由此
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5)。

④图C 是启普发生器,说法正确的是(6)。

A.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活塞e,控制反应速率B.可作为常温下
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C.实验开始时先从装置b
处加液体,再从f 处加固体D.实验中关闭活塞e,若d 内液面不
下降,可能需要补充反应物
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选择B 装置,为使反应较平稳的进
行,对应的操作是(7)。

若用68g 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共收集得到氧气0.05mol,则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8)(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51.为探究 Ca(OH)2 的化学性质,某小组进行了 A 、B 两个实验。

将两支试管中的上层废液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请分 析最终烧杯中成份: 假设 1: NaCl 、CaCl 2、HCl 假设 2: NaCl 、NaOH 、Na 2CO 3; 假设 3:
(9)

【讨论】你认为上述假设中 (10) 一定不合理;理由是
(11)。

【实验】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方案及现象证明假设 1 成立,请补充完成下表实验。

52.现有含可溶性杂质的硝酸钠溶液的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加适量
BaCl 2 溶液 样 品
操作Ⅰ
白色沉淀 A
无色溶液 B 加稀硝酸
加适量 Na 2CO 3 溶液
操作Ⅱ
不溶解
白色沉淀
碳酸钡
① 操作Ⅰ、Ⅱ的名称是 (14) ;
② 白色沉淀 A 的化学式是 (15) ; 硝酸钠溶液
③ 无色溶液 B 中所含的溶质是 (16) ;步骤Ⅱ的反应方程式 (17) ; ④ 样品硝酸钠中所含的杂质一定有 (18) ,可能有 (19) 。

∆ 参考答案
说明:1、化学专用名词错不给分;
2、化学方程式有错不给分。

六、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20 分)
七、填空题(每空1 分,共18 分)
47.⑴CO2
⑵NaCl
⑶CH4
⑷Cl2
⑸CaO
⑹He
⑺3
⑻60g/mol (不写单位不给分)
⑼6.02×1023
48.⑽30g/100g 水
⑾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⑿15g
⒀d>c>a=b
⒁ⅠⅣ
49.⒂Ca(OH)2 (物质名称、化学式均可)
⒃Fe2O3 (物质名称、化学式均可)
⒄Fe+H2SO4→FeSO4 + H2↑
⒅CaCO3→HCl→N a2CO3 →Ca(OH)2
八、简答题(每空1 分,共22 分)
50.⑴铁架台
⑵AD
⑶2KClO3 −M−nO−2 →2KCl+3O2 ↑
⑷防止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⑸密度大于空气(且气体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⑹BD
⑺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滴加双氧水的速率
⑻解:设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x mol
2H2O2 −M−nO2−→ 2H2O + O2↑…………(1 分)
2 1
x 0.05
2:x=1:0.05…………(1 分)
x=0.1mol …………(1 分)
H2O2 %=0.1 mol×34 g/mol /68 g×100%=5% …………(1 分)答:略
51.⑼NaCl CaCl2
⑽假设2
⑾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被消耗完
⑿石蕊试液/可溶性碳酸盐
⒀溶液变红/有气泡产生
52.⒁过滤
⒂AgCl
⒃Ba(NO3)2 、NaNO3 (名称也可)
⒄Ba(NO3)2 + Na2CO3 →BaCO3↓+ 2 NaNO3
⒅Ag NO3
⒆Ba(NO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