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摘要:任务驱动是指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
教学方法。

在新时期,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展现了良好的
教育价值。

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任务驱动教学经验,
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运用
引言
简言之,教师在对任务驱动法进行应用之时,往往会为学生预设一个探究性
教学任务,同时为任务完成过程预设相应的时间周期,动员学生有目的地完成教
师预设的任务。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依托自主实践,对数学知识进行深
入学习,达成教师预设的任务目标,从而增强个人学习自信,形成良好的学习思
维与学习习惯。

一、将任务驱动法应用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意义
促进学生参与知识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

在最新颁布的新课程标
准文件之中,围绕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方面作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

立足于新课程
改革工作开展背景之下,任课教师应更加关注凸显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主体性地位,在日常课堂教育实践过程中发力,由源头入手对传统性教学课堂之上的学生被动
学习局面进行转变,真正意义上实现围绕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任务驱动法应用至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课堂之中,能够有效落实上述目标,集
中班内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动员学生在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理解
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进而保持更强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参与至学习
过程中。

二、任务驱动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基于兴趣培养,设计游戏任务
任务驱动视角下,教师要想获得高效教学的效果,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
课程的学习兴趣,将一些趣味内容融入数学学习任务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教师展示教学内容、营
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了帮助。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游戏的运用,能够
使学生开拓思维、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

所以在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具体
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游戏活动,布置游戏任务,通过游戏任务展现
数学课程的魅力,利用游戏任务活跃课堂氛围。

比如,在进行《可能性》这部分
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摸球”游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在这个游戏活
动中,教师在课前拿出准备好的三个盒子,在每一个盒子上设计一个拳头大的开口,并往每个盒子里放入两个球。

在放球时,教师往一个盒子里放入两个白球、
往一个盒子里放入两个黑球、往一个盒子里放入一黑一白两个球。

然后,每个学
生从箱子中摸出一个球,记录好颜色后放回箱子,由下一名同学继续摸球。

通过
这个游戏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任务驱动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探究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法落实的前提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主要目的,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配合教师下达的指令,顺利解决
实际问题。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新课知识。

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更多的数学学习经验,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以“倍的认识”为例,学生要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并能够准
确地说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森林表彰大会圆满结束,小动物们收获了很多奖品,小花猫得到了3朵蓝花,长
颈鹿得到了6朵黄花,谁能说一说蓝花和黄花的数量关系?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黄花比蓝花多。

”这时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卡片张贴在黑板上,将3朵蓝花
圈在一起看作一份,引导学生思考:“黄花有这样的几份?”由此得出“6里面
有2个3,6是3的2倍”。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倍数有初步的了解,接着
进入练习环节,教师提出如下生活化问题:国庆节到来之际,三年级二班学生布
置教室时,在左侧的墙上插了5面小旗,右侧墙上的小旗是左侧墙上的4倍,一
共插了几面小旗?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用小棒代替小旗进行摆放,通过亲手操作加深对倍数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

(三)探讨难点问题,完成学习目标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有一些难度,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部分难度较强的知识,也是拉开学生之间数学学习能力的原因。

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探究难度较强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的难点,促进班级整体层面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进步。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学习的难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情及学情,有规划地设计学习任务的难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简单的数学问题,合作探究难度较强的数学问题,这种合理区分的任务探究模式,能够确保学习任务高效地完成。

(四)借助于微课模式布置学习任务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程活动中,教师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微课模式,布置学习任务,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质。

首先,数学课程具备抽象性强、逻辑性严密的特征,但是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因此,教师要采用直观性教学的形式来讲解知识,这样既能够趣味化呈现枯燥的数学知识,又便于小学生理解、认知,增强数学知识的可操作性、可观察性。

其次,教师要借助于微课来展示数学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践行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数学课程活动中的参与者。

教师要围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差异,灵活设定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高”时,教师可以改变之前板书展示、口头讲解的知识传授方式,通过先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底有一定的认知,并结合微视频的讲解,自主绘制三角形中的高,掌握其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把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用微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对比、归纳、分析,提升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

最后,教师要利用微课来创设数学任务情境,利用微视频展示数学知识的构成、形成过程,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几何体规律,如
“正方体中的边相等,一共有12条棱”“长方体中有4条棱长度一样”,引导
学生总结知识规律,深化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在现阶段是诸多常用性数学学科教学方法之中的一种,其主要适用于小学阶段,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固有的数学课堂学习状态,促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

若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对任务驱动法
进行应用,既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任课教师应结合具体性教学目标,对任务驱动法进行合
理应用,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此之后,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参与
任务活动的全过程与收获成果作出综合性评价。

参考文献
[1]丁玉娟.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7):12.
[2]赵宗飞.浅谈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文渊(高中版),2018(12):34.
[3]钟兰凤.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3(9):56.
[4]温珍标.浅谈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J].散文百家,2020(27):66—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