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是同学们接触的一个新的课程,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呢?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篇一
一、活跃课堂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创新教育的前提就是要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师生之间只有互相交流,有效互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就必须要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活跃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有效沟通,最终实现活跃创新教育的目的.例如,我们在讲声现象的时候,教师首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你们能听到我的声音呢,我的声音是怎样进入你们的耳朵里呢.声音虽然人人都能听到,但是埋藏在声音中道理却不是人人都懂的,通过这种提问就可以逐渐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有效教学.又例如,在讲解蒸发作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实验来进行讲解,可以通过给冷水加温的小实验来向学生演示水的蒸发作用,在水蒸发的时候在通过温度计测量周边的温度,通过观察温度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蒸发作用的特征.这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蒸发作用,更好的为实现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要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大胆尝试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探究式教学已经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学.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很有帮助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大胆尝试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来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实现有效的创新教育.我们认为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重点是要提升学生的三种能力:学习能力;提问题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掌握这三种能力是实现主动创新的重要
条件.我们教学过程中可以着重从这三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的来源就在于主动学习,没有学习能力就谈不上创新,因而在探究式教学中重点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浮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分项目的方法把课本中关于浮力的内容,分成几个子项目来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做一些实验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问问题的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创新的开始,学生只有学会问问题,才能谈得上创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往往有疑问,但是又问不到点子上,这就是逻辑思维不强的原因,因而我们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主动创新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点,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指的是对未知知识的探究,重点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技巧,学习方法.例如,在讲解凸透成像原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大胆鼓励学生进行专门实验,通过实验来总结出凸透成像的规律.对于物质的密度,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通过对物质密度的探究,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质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独立精神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质疑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没有质疑精神就不会有创新精神,因而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观察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就可以发现独立精神,质疑精神是科学家,发明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精神.针对学生质疑精神和独立精神的培养,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多提问题,多回答问题.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些教材中引申出来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教材知识所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讲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如何测高压锅内的气压”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针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多种多样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在探究的过程中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精神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前提,重视创新精神,加强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在进行初中物理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详细分析了加强创新精神教育的措施.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按照这五项措施来做.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篇二
一、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施
高效课堂理念的出现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引,但其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课堂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实施。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之初,课堂存在学生不适应、有反响等问题,尤其在分组讨论时,出现时间浪费、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授课进度受阻等问题,使高效课堂在实施进程中未达到预期效果。
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其实施又进行了合情合理的改进及进一步的实施,并且,预期效果也不断呈现。
具体改进后实施方式主要有:为学生提前设置预习目标、预习任务;增进课堂活力、教师参与学生讨论之中,做一引导;增设情境教学、增强课堂实验实践展现水平;增加教师点评、奖惩激励制度等。
在这些实施方法的具体应用之下“,高效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再遥不可及。
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反思
鉴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实施等现状分析,这一理念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还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并进一步完善的。
1.加强课前问题引导,分散课堂压力
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与学的效率,课前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课前,为学生提供问题,并要求其自主动脑、动手预习,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下,不仅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脑思考各个学科中出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以提出课前问题作为每节课的开端,大大减轻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增强课堂学习效率。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为增强物理课堂效率,除普遍的讨论小组教学方法外,还可增设课堂实验,加强情境教学的实施。
例如,教师制作的课件上可增加与所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日常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物理课堂可实施的物理实验必然不少,增加课堂实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亲历亲临,必然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
3.跟进知识掌握程度点评,课后查漏补缺
高效课堂理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因此,要认清实际存在的问题,针对课堂遗漏或者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不周,教师应加强课后学习引导,及时点评。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理念是好的,但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利弊还值得我们反思,不容忽视。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推进并不断完善初中物理高效率课堂的倡导还是大势所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篇三
1讲授新知前的教学问题能让初中学生学会梳理与新知相关的已有知识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对新课引入环节的教学设计,我们老师常常会选择生活经验、实验演示、游戏等情境,和学生一起发现并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物理问题,其用意在于以情境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于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而更现实的在于从解决物理情境中出现的物理问题来顺利实施教学过程.让我们来看看《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沪科版九年级)第一课时引课环节的教学实录:老师展示一个连接灯泡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亮.师:电路中的灯泡为什么会亮?生1:有电流!生2:有电!师:对了,有电流,与水流一样,……,那么,你对电流了解多少?……明显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使用实验情境并提出“灯泡为什么会亮?”教学问题的目的在于“电流”概念的教学,既没有理会学生以生活化语言解释物理现象(“有电”),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物理情境的已有知识经验储备与思维能力状态.初中学生渴望尊重、渴望理解的心理状态,以及兴趣与注意的保持时间短的认知特征,不仅要求老师能重视并及时反馈他们的回答,也要求老
师在新授课前要以精确的教学问题来了解学生是否做好了学习新知的准备,同样要求学生学会获取新知前要明确拥有哪些知识与技能以及思维能力.因此,引课环节设计做这样的改动:师:今天要一起了解电流,了解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师:现在,我们先怎样让这两个灯泡亮起来呢?…….师:连接的是什么电路?…….师:让灯泡发亮的原因是电流,电流与水流一样,…….更改后的教学设计采用同样的实验情境,不仅规范使用了物理语言(如“电流”),而且通过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实验解决老师提出的“让这两个灯泡亮起来”问题,老师从学生解决“连接的是什么电路”过程中评判学生已有“电路”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学生梳理了已经拥有的必要的经验(“串联”、“并联”、“闭合”)、概念(“电路”、“电源”、“用电器”)、技能(“连接电路”)等,为即将传授的“电流”概念与规律确立了良好的教学准备.因此,这样让学生学会梳理的“温故”式的教学问题才有利于学生“知新”.许多老师在讲授新知前常采用“复习回顾”教学环节,以问题或回忆等方式拷问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这时“反刍”式的复习对促进初中学生物理新知的学习效果其实非常有限,因为,要改善学习行为的教学前问题明显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为了达成学习目标,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于相关的知识与技能;(2)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要对哪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建构;(3)唤醒在已有相关知识学习过程中使用过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的记忆.
2教学过程的教学问题能示范物理学习的策略与技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会学习”的自主学习行为,表现为学生能先分析学习任务与目标,再选择适当学习技巧,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尝试调控学习过程.这样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的自主学习行为将让学生终生受益.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尚未成熟,让其自主地独立地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是困难的,但教师以问题形式显现学习任务、演示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时,学生通过模仿并最终创造性地达成学习目标后,却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再从一个实例,《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沪科版八年级)实验探究课中评估教学环节,看看引导学生学会自觉运用学习策略和技巧实施评估的教
学问题呈现哪些特征:师:我们刚才通过实验,归纳总结让实验杠杆达到平衡所具备的条件,即:动力钩码个数×格数=阻力钩码个数×格数.那么,这个条件适用于所有的杠杆吗?(以问题方式提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师:例如,实验使用的钩码每个重2牛,是不是一定要2牛呢?如果每个钩码重5牛,那么总结的规律还适用吗?……(示范使用反思学习策略)师:我们发现,每个钩码重5牛时,杠杆平衡条件仍然成立.那么,大家来模仿着提出问题来质疑这个平衡条件.生:为什么钩码都一样重呢?如果钩码有的是2牛,有的是5牛,平衡条件还适用吗?师:好!我们要怎样解决你的问题?(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生:混用两种钩码,看看杠杆平衡时是否还能存在同样的规律.……师:刚才同学的问题,让我们发现每个钩码不一样重时,杠杆平衡条件发生变化了.现在,大家继续来找茬.(鼓励质疑的科学精神)生1:我发现每格长度都一样,如果每格的长度不同,还有一样的平衡条件吗?生2:每格的长度都不一样,可能条件也不一样了?生3:还有弯的杠杆,还能用这个平衡条件吗?生4:杠杆还能处于倾斜平衡,如果杠杆倾斜了,是不是还是同样规律?……从实例看,教师以出声思维法解决“实验使用的钩码每个重2牛,是不是一定要2牛呢?”问题,演示了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方法与过程,鼓励学生提出学习问题作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为之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习得了自主学习的普遍性策略.这种课堂问题设计的目的在于“示范”学习过程,具备以下特点:(1)用问题形式传授学习策略,会呈现出大量的不同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技巧(如适用于不同题型的审题策略);(2)以教学问题提出的学习任务,要有利于学生讨论、练习,来理解何时、何处以及为何运用何种学习策略与技巧;(3)教学问题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组织物理知识内容的树状图式结构.
3促进学习能力的教学问题具有激发学习动机、促进积极思维的特征
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生自我学习的需要,是学习行为表现的内在动力.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积极的高级思维活动,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是内在的学习兴趣,还是外显的学习压力?或兼而有之?如果我们从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入手,制订激发学习
动机的教学策略,那么与之相匹配的教学问题也随之因应而生.
3.1正向的信心和期望
信心和期望是学生对达成学习目标的主观上的预期成功的概率,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使用“你能完成吗?”的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期望来激发学习动机、激活高级思维活动,其问题呈现方式有:(1)分解教学目标,使学习目标清晰、具体和可以达到;例如将“初步了解内能的概念”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化为“内能包括了哪些能量?”、“内能是机械能吗?”、“用什么物理量能衡量内能的大小?”等问题呈现的具体的分阶段的学习目标.(2)根据学情,使学习任务能经过学生努力而顺利完成;例如要完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学习任务,针对能力较弱的农村学生,可以“如何将电阻连接到电路中?”、“如何测量经过电阻的电流大小?”等,将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化解为多个小的学习任务.(3)强调自我比较,而非学生间学习竞争关系;例如实验指导时的“你对串联电路的连接又快又准确,那么根据串并联电路区别,是不是也能很快地连接好并联电路呢?”,采用暗示、自我比较方式,强化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
3.2了解学习的价值
不同经历、不同时期的学生对学习的价值有不同的认识,就初中阶段学生而言,由于其注意力被虚拟网络世界中大量信息所吸引,困惑于“我为什么要解物理题?”.因此,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就不能不从新奇而熟悉的现实世界中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物理教学素材,让初中学生因好奇而注意,在解决问题后感受快乐,在积累成功的经验与兴趣中发现学习物理的价值.(1)从学生多方面的变化着的兴趣中寻找教学资源.如联系体育、游戏,如“亮着的手机屏幕是什么样的光源?”、“体操运动员的重心位置都一样吗?”等.(2)从学生的想法中找出与事实存在困惑与冲突.如“拔河比赛时,是不是力气大就一定嬴?”等.(3)利用新奇或熟悉的事物.如“如果你是设计师,如何让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如果我们能针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物理学科特点,在初中物理课堂规范设计教学问
题,在师生共同解决物理问题中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使之养成会灵活运用多种学习策略与学习技巧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与学习能力的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