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动损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当惯性力(升力或沉力)的作用比粘性阻力作用大到 一定程度时,旋涡才可能迁移、掺混和发展,使层流变为 紊流。
层流受到扰动后 主导作用:粘性稳定作用 粘性稳定作用:使扰动衰减下来 流动:变为层流 主导作用:惯性扰动作用 粘性作用:无法使扰动衰减下来 流动:变为紊流
雷诺数正是反映了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能判别流态。
在波峰上侧断面受压缩,流动截面积A变小,流速V增加, 压强p变小 在波峰下侧与上侧相反,A增加,V变小,p增加
在波谷上侧断面,A增加,V变小,p增加 在波谷下侧断面,A变小, V增加,p变小
结果出现由波谷指向波峰的两种压差Dp,Dp’
其中Dp使波动弯曲加剧,波幅增大; 而Dp’大到一定程度后,使流线两侧产生从波谷向另一波 峰流动的二次流,其作用是使波谷处受吸力,波峰处有惯 性力。
2、运动参数的时均值: 时均流速V:某点瞬时速度V在足够长时间段内的平均值
流速脉动->切应力、压强也产生脉动 如,对压强同样有:
对时均流动和脉动流动分别进行研究。
定常紊流流动:对时均流动,时均速度和时均压强不随时 间而变的紊流流动。 有关定常流动规律,如连续方程、伯努利方程等都可用。
但紊流中还要考虑脉动影响 脉动->横向掺混->各流层间质量、动量、热量和悬浮 含量的分布大大平均化 动量交换->紊流阻力大大增加 紊流脉动速度时均值:0 在工程上采用紊流度概念:表示紊流随机性质
Q流速高于VK的流动状态:极不稳定,稍有扰动,就转变 为紊流,对实际工程来说,总是有扰动的。 上临界速度对工程实际没有意义,而下临界速度就成为 判断流态的界限。 下临界速度也被称为临界速度。
雷诺实验还揭示了不同流动状态下流动损失规律。 不同流速下截面1到截面2的流动损失hw:画在对数坐标上
K2-上临界点 K1-下临界点 AK1-对应层流 K2C-对应紊流 K1K2-过渡区
在波峰上侧断面受压缩流动截面积a变小流速v增加压强p变小在波峰下侧与上侧相反a增加v变小p增加在波谷上侧断面a增加v变小p增加在波谷下侧断面a变小v增加p变小结果出现由波谷指向波峰的两种压差dpdp其中dp使波动弯曲加剧波幅增大
第四章 流动损失 流体粘性存在:流动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 为了克服这种阻力,流体机械能将有损失,
—— 反映脉动量绝对值的平均大小
二、壁面紊流流动的结构:
壁面紊流:受到壁面限制的紊流,比如圆管内紊流流动及 绕物体的紊流流动,流动受到壁面很大限制。
自由紊流:没有壁面限制,自由发展的紊流。
壁面紊流存在三个区域: 1)层流底层(粘性底层):紧贴固体壁面很薄的流体层。
由于离壁面很近,流体质点运动不容易混乱, 仍处于层流状态 2)过渡层:距壁面一些距离,壁面限制减小,流体作波状 流动 3)紊流核心区:过渡层再往外,紊流得到充分发展
工程上将临界区视为紊流, 并取下临界雷诺数:Recr=2000,为判断管流流态标准。
例:有一管径d = 25mm的 室内上水管,如管中流速 V=1.0m/s ,水温t = 10oC,(1)试判别管中水的流态;(2)管 内保持层流状态的最大流速为多少? 解: (1) 10oC水的运动粘性系数: 管中雷诺数:
非圆管的当量直径de = 4R 由当量直径,可计算非圆管的雷诺数:
这个雷诺数可近似判别非圆管中的流态
例:断面面积A = 0.48m2的正方形管道,宽为高三倍的矩 形管道和圆形管道, (1)分别求出它们的湿周长和水力半径; (2)正方形和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
解: (1) a)正方形管道:
二、流动损失分类:
雷诺从一系列实验数据中发现:
雷诺及其他人的大量实验数据,证实了流动状态取决于任
何一组(r, m , d, V)四个量的无量纲数,即:
上临界雷诺数Re’cr:层流 -> 紊流 下临界雷诺数Recr:紊流 -> 层流
雷诺实验:
层流状态:Re < Recr
Recr=2320
紊流状态:Re > Re’cr Re’cr=13800
上临界速度VK’不稳定:受试验设备,周围环境影响很大 (1)当管壁光滑,入口平滑,周围干扰较小时:VK’可达到 较高值。即速度较大时,层流才转变为紊流 (2)当管壁粗糙,周围干扰较大时, VK’可达到的值较小。 即速度较小时,层流就转变为紊流
下临界速度VK:固定的 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只要流速小于下临界速度VK,当入 口段长度足够,紊流总能转变为层流。
一、圆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 假设:定常不可压层流 流动速度?
圆管水平放置
对充分发展管流,沿x方向不同截面上,流速分布相同 V = ? V = V(r)
取圆柱形流体:对称于管轴,半径r,长度l
流动截面为过流断面,为什么? 在过流断面上,压强分布服从 水静力学规律 当忽略重力影响时,同一截面上各点压强相同
ABK2C —— 层流向紊流转变的过程。 CDK1A —— 紊流向层流转变的过程。
在不同区域,流动损失规律不同: (1)层流状态:AK1直线斜率m1
(2)紊流状态:K2C直线斜率m2
由实验得: m1=1, hw=k1V 层流;流动损失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
m2=1.75~2, hw=k2V1.75~2 紊流:流动损失与流速1.75~2次方成正比
由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粘性底层厚度:
可见:V增加 -> Re增加-> dl 减小 当Re=105,d=100mm,l=0.03的管道,dl=0.189mm
可见粘性底层很薄 但它对紊流的流动损失及流体与壁面间的热交换等物理过 程却有着重要影响
壁面粗糙度K:对流动损失的影响与粘性底层厚度dl有很
大关系。
解:10oC时水的运动粘性系数 n=0.013cm2/s,
先判明流态
第三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紊流流动 粘性流体运动:绝大部分为紊流 紊流运动很复杂:内在规律仍未解决 实验+假设:研究紊流运动规律 -> 半经验半理论结果 一、紊流的脉动现象与时均化:
表明:流体微团有交换掺混 这些迁移交换微团:不同尺度的旋涡
水力半径:截面面积A与流体湿周长c之比 水力半径表征截面的流通能力: A增加,c变小,则流体流通能力增加。
几种断面的水力半径:
当量直径de:当非圆管的水力半径 = 圆管的水力半径时, 这时圆管的直径就是非圆管的当量直径。 如当非圆管的水力半径R = 圆管的水力半径d/4时, 则圆管的直径d = 4R为非圆管的当量直径de。
结果使波峰更加隆起,波谷更加凹陷,流线被扭曲中断形 成两个旋涡。
旋涡形成后: 旋转切向速度与主流方向一致的一侧,V增加,p变小 而另一侧恰好相反,V变小,p增加。
这个压强差: 对旋涡形成升力或沉力, 使旋涡迁移(即脉动旋涡或涡团)到相邻流层,从而产生 新的扰动,又将产生新的旋涡,如此发展下去,层流可转 变为紊流。
在圆柱体侧面,沿x方向作用的切向力:t2prl
流体在圆管中作层 流流动时,截面上 速度分布按抛物线 规律变化。
平均速度:
二、沿程损失计算: 对1、2截面运用伯努利方程:
—— 层流沿程损失系数
l增加,V增加,l增加, d减小,-> hw增加
例:圆管直径d=2cm,流速V=12cm/s ,水温t=10oC 。试 求在管长l=20m上的沿程损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运动参数的脉动: 紊流特征:旋涡结构 紊流运动:旋涡迁移掺混的随机运动
精密测速仪测定流场中M点瞬时速度:随机变化曲线 运动参数的脉动(脉动现象):在足够长时段T内,随机 值具有围绕某一“平均值”而上下变动的现象
紊流脉动:各空间点的速度、压强等物理量,随时间围 绕某一“平均值”作不规则变化的流动现象。
稍微启开阀门C:水沿B管流动 然后启开阀门F:有色液体经E管流入B管与水一起流动
(a)当阀门C开度较小时:B中流速很小,有色液体在B管 中呈现出一条沿管轴运动的流束,并不与无色液体流束相 掺混 —— 层流运动;
层流:流束之间或流层之间彼此不相掺混,质点没有径向 交换运动,都保持各自流线运动的流动状态。
粗糙度对紊流核心的流动几乎没有影响 粗糙引起扰动完全被层流底层内流体粘性稳定作用所抑制 管壁粗糙对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不产生影响
2.水力粗糙管: dl <K
管壁粗糙突起部分或大部分暴露在核心流内 ->旋涡->流动损失增加 粗糙度对流动有影响
3.过渡区:
第四节 管道中沿程损失 由实验数据整理 ->沿程损失系数的一般规律和具体计算方法
流动阻力:造成能量损失 流动阻力作功:把机械能-> 热能。 流动阻力:当流体运动时,流体受到壁面的摩擦阻力。
第一节 流动状态和流动损失的分类
一、层流、紊流现象:
1883年英国物理学家雷诺经过试验发现: 流体有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紊流 雷诺试验装置如图:
水箱保持水面恒定
D中液体:液体重度和水相近,有颜色 经细管E流入玻璃管B中
量纲分析:
由实验观察圆管中流动:
Re=1225:流动核心部分开始出现线状波动、弯曲; Re=1225~2000:波动范围、强度都增大,但粘性起主导 作
用,层流仍稳定;
Re=2000:开始出现掺混现象,流动核心部分 惯性力>粘性力,开始产生涡体;
Re>2000:涡体越来越多,掺混越来越强烈; Re=3000~4000:除了邻近管壁极小区域外,都是紊流。
临界区:Recr < Re < Re’cr ,流态是紊流或层流,不确定
如果开始是层流状态,当 Re增加到:Recr < Re < Re’cr, 流动仍可维持层流状态,但运动状态很不稳定,外界稍有 干扰,就转变为紊流 如果开始是紊流状态,当 Re下降到:Recr < Re < Re’cr, 流动仍是紊流状态。
壁面绝对粗糙度K :壁面颗粒突起高度 相对粗糙度K/d :壁面颗粒突起高度与圆管直径之比
尼古拉兹粗糙度(人工粗糙度): 大小相同 形状近似球体的砂粒用漆汁涂匀 稠密地粘附在管壁上 人工均匀粗糙砂粒的直径
根据粗糙度高度K与层流底层dl相对大小: 1.水力光滑管: dl >K
粗糙完全掩埋在层流底层厚度dl以内
层流底层: 邻近管壁极小区域:很薄一层流体
由于固体壁面的阻滞作用:流速较小,惯性力较小,仍保 持为层流
Re增加: 层流底层d 变小
紊流核心:管中心部分 过渡层:紊流核心区与层流底层之间,层流到紊流
非圆形管道: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寸 湿周长c :在流动截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接触周界长度, 即被流体湿润的固体壁面周界长度
管中水流为紊流。
(2)保持层流的最大流速就是临界流速:
流态分析:
层流:各流层互不掺混,只有粘性引起的各流层间的滑动 摩擦阻力。
紊流:许多大大小小的涡体动荡于各流层间,有粘性阻力, 惯性阻力。(由质点掺混,互相碰撞所引起的)
紊流阻力>>层流阻力
层流到紊流的转变过程:
假设流体原来作直线层流运动,由于某种原因干扰,流层 发生波动。
紊流:流体质点既有轴向运动,又有瞬息变化的径向运动, 流体质点有大量的交换混杂,破坏了流线运动。
(d)
逐渐关小阀门C:B管流速逐渐减小,这时液体流动将由 紊流状态经过另一个流速的临界值VK,最后回复到层流状 态。
下临界速度VK:由紊流状态变为层流状态的临界速度 上临界速度VK’ :由层流状态变为紊流状态的临界速度 下临界速度VK < 上临界速度VK’
(b)继续开大阀门C:B管中流速增大,有色液体的流动并 无变化,仍为层流。
当B管中平均流速达到某一值时,层流开始转变紊流 —— 临界状态(临界区)。
临界状态:流束发生动荡、分散、个别地方出现中断。
(c)再稍开大阀门C:B管中流速超过临界值VK’,则有色 液体不再呈现流束动荡和分散中断,而破碎掺混变成一种 紊乱的流动状态,有色流体质点布满B管中—紊流。
2、局部阻力,局部损失:
非均匀流:当流动截面大 小、形状和方位沿流向有 急剧改变时,如突扩、突 缩、弯管等区域,流动截 面上运动参数也随流程而 急剧变化的流动。
局部阻力:非均匀流在局 部区域内产生的阻力。
局部损失:局部阻力所引 起流体能量损失。
第二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充分发展管流:流体进入圆管一段距离之后,大约在入口 处xe=20d 之后的影响消失。
为便于分析计算,根据流体运动边壁是否沿程变化,把能 量损失分为两类:
1、沿程阻力,沿程损失:
均匀流:当流动截面大小、形状和方位沿流向都不改变时 所呈现的平行直线流动。
沿程阻力:在均匀流中流体沿流程受到的摩擦阻力。 是所有流层之间相对滑动的内摩擦产生的。
沿程损失:在均匀流中,运动流体克服摩擦作功,引起的 能量损失。 与流程长度成正比,所以也叫长度损失。沿程损失分布在 整个管段,它使总水头和测压管水头沿程下降。
层流受到扰动后 主导作用:粘性稳定作用 粘性稳定作用:使扰动衰减下来 流动:变为层流 主导作用:惯性扰动作用 粘性作用:无法使扰动衰减下来 流动:变为紊流
雷诺数正是反映了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能判别流态。
在波峰上侧断面受压缩,流动截面积A变小,流速V增加, 压强p变小 在波峰下侧与上侧相反,A增加,V变小,p增加
在波谷上侧断面,A增加,V变小,p增加 在波谷下侧断面,A变小, V增加,p变小
结果出现由波谷指向波峰的两种压差Dp,Dp’
其中Dp使波动弯曲加剧,波幅增大; 而Dp’大到一定程度后,使流线两侧产生从波谷向另一波 峰流动的二次流,其作用是使波谷处受吸力,波峰处有惯 性力。
2、运动参数的时均值: 时均流速V:某点瞬时速度V在足够长时间段内的平均值
流速脉动->切应力、压强也产生脉动 如,对压强同样有:
对时均流动和脉动流动分别进行研究。
定常紊流流动:对时均流动,时均速度和时均压强不随时 间而变的紊流流动。 有关定常流动规律,如连续方程、伯努利方程等都可用。
但紊流中还要考虑脉动影响 脉动->横向掺混->各流层间质量、动量、热量和悬浮 含量的分布大大平均化 动量交换->紊流阻力大大增加 紊流脉动速度时均值:0 在工程上采用紊流度概念:表示紊流随机性质
Q流速高于VK的流动状态:极不稳定,稍有扰动,就转变 为紊流,对实际工程来说,总是有扰动的。 上临界速度对工程实际没有意义,而下临界速度就成为 判断流态的界限。 下临界速度也被称为临界速度。
雷诺实验还揭示了不同流动状态下流动损失规律。 不同流速下截面1到截面2的流动损失hw:画在对数坐标上
K2-上临界点 K1-下临界点 AK1-对应层流 K2C-对应紊流 K1K2-过渡区
在波峰上侧断面受压缩流动截面积a变小流速v增加压强p变小在波峰下侧与上侧相反a增加v变小p增加在波谷上侧断面a增加v变小p增加在波谷下侧断面a变小v增加p变小结果出现由波谷指向波峰的两种压差dpdp其中dp使波动弯曲加剧波幅增大
第四章 流动损失 流体粘性存在:流动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 为了克服这种阻力,流体机械能将有损失,
—— 反映脉动量绝对值的平均大小
二、壁面紊流流动的结构:
壁面紊流:受到壁面限制的紊流,比如圆管内紊流流动及 绕物体的紊流流动,流动受到壁面很大限制。
自由紊流:没有壁面限制,自由发展的紊流。
壁面紊流存在三个区域: 1)层流底层(粘性底层):紧贴固体壁面很薄的流体层。
由于离壁面很近,流体质点运动不容易混乱, 仍处于层流状态 2)过渡层:距壁面一些距离,壁面限制减小,流体作波状 流动 3)紊流核心区:过渡层再往外,紊流得到充分发展
工程上将临界区视为紊流, 并取下临界雷诺数:Recr=2000,为判断管流流态标准。
例:有一管径d = 25mm的 室内上水管,如管中流速 V=1.0m/s ,水温t = 10oC,(1)试判别管中水的流态;(2)管 内保持层流状态的最大流速为多少? 解: (1) 10oC水的运动粘性系数: 管中雷诺数:
非圆管的当量直径de = 4R 由当量直径,可计算非圆管的雷诺数:
这个雷诺数可近似判别非圆管中的流态
例:断面面积A = 0.48m2的正方形管道,宽为高三倍的矩 形管道和圆形管道, (1)分别求出它们的湿周长和水力半径; (2)正方形和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
解: (1) a)正方形管道:
二、流动损失分类:
雷诺从一系列实验数据中发现:
雷诺及其他人的大量实验数据,证实了流动状态取决于任
何一组(r, m , d, V)四个量的无量纲数,即:
上临界雷诺数Re’cr:层流 -> 紊流 下临界雷诺数Recr:紊流 -> 层流
雷诺实验:
层流状态:Re < Recr
Recr=2320
紊流状态:Re > Re’cr Re’cr=13800
上临界速度VK’不稳定:受试验设备,周围环境影响很大 (1)当管壁光滑,入口平滑,周围干扰较小时:VK’可达到 较高值。即速度较大时,层流才转变为紊流 (2)当管壁粗糙,周围干扰较大时, VK’可达到的值较小。 即速度较小时,层流就转变为紊流
下临界速度VK:固定的 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只要流速小于下临界速度VK,当入 口段长度足够,紊流总能转变为层流。
一、圆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 假设:定常不可压层流 流动速度?
圆管水平放置
对充分发展管流,沿x方向不同截面上,流速分布相同 V = ? V = V(r)
取圆柱形流体:对称于管轴,半径r,长度l
流动截面为过流断面,为什么? 在过流断面上,压强分布服从 水静力学规律 当忽略重力影响时,同一截面上各点压强相同
ABK2C —— 层流向紊流转变的过程。 CDK1A —— 紊流向层流转变的过程。
在不同区域,流动损失规律不同: (1)层流状态:AK1直线斜率m1
(2)紊流状态:K2C直线斜率m2
由实验得: m1=1, hw=k1V 层流;流动损失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
m2=1.75~2, hw=k2V1.75~2 紊流:流动损失与流速1.75~2次方成正比
由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粘性底层厚度:
可见:V增加 -> Re增加-> dl 减小 当Re=105,d=100mm,l=0.03的管道,dl=0.189mm
可见粘性底层很薄 但它对紊流的流动损失及流体与壁面间的热交换等物理过 程却有着重要影响
壁面粗糙度K:对流动损失的影响与粘性底层厚度dl有很
大关系。
解:10oC时水的运动粘性系数 n=0.013cm2/s,
先判明流态
第三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紊流流动 粘性流体运动:绝大部分为紊流 紊流运动很复杂:内在规律仍未解决 实验+假设:研究紊流运动规律 -> 半经验半理论结果 一、紊流的脉动现象与时均化:
表明:流体微团有交换掺混 这些迁移交换微团:不同尺度的旋涡
水力半径:截面面积A与流体湿周长c之比 水力半径表征截面的流通能力: A增加,c变小,则流体流通能力增加。
几种断面的水力半径:
当量直径de:当非圆管的水力半径 = 圆管的水力半径时, 这时圆管的直径就是非圆管的当量直径。 如当非圆管的水力半径R = 圆管的水力半径d/4时, 则圆管的直径d = 4R为非圆管的当量直径de。
结果使波峰更加隆起,波谷更加凹陷,流线被扭曲中断形 成两个旋涡。
旋涡形成后: 旋转切向速度与主流方向一致的一侧,V增加,p变小 而另一侧恰好相反,V变小,p增加。
这个压强差: 对旋涡形成升力或沉力, 使旋涡迁移(即脉动旋涡或涡团)到相邻流层,从而产生 新的扰动,又将产生新的旋涡,如此发展下去,层流可转 变为紊流。
在圆柱体侧面,沿x方向作用的切向力:t2prl
流体在圆管中作层 流流动时,截面上 速度分布按抛物线 规律变化。
平均速度:
二、沿程损失计算: 对1、2截面运用伯努利方程:
—— 层流沿程损失系数
l增加,V增加,l增加, d减小,-> hw增加
例:圆管直径d=2cm,流速V=12cm/s ,水温t=10oC 。试 求在管长l=20m上的沿程损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运动参数的脉动: 紊流特征:旋涡结构 紊流运动:旋涡迁移掺混的随机运动
精密测速仪测定流场中M点瞬时速度:随机变化曲线 运动参数的脉动(脉动现象):在足够长时段T内,随机 值具有围绕某一“平均值”而上下变动的现象
紊流脉动:各空间点的速度、压强等物理量,随时间围 绕某一“平均值”作不规则变化的流动现象。
稍微启开阀门C:水沿B管流动 然后启开阀门F:有色液体经E管流入B管与水一起流动
(a)当阀门C开度较小时:B中流速很小,有色液体在B管 中呈现出一条沿管轴运动的流束,并不与无色液体流束相 掺混 —— 层流运动;
层流:流束之间或流层之间彼此不相掺混,质点没有径向 交换运动,都保持各自流线运动的流动状态。
粗糙度对紊流核心的流动几乎没有影响 粗糙引起扰动完全被层流底层内流体粘性稳定作用所抑制 管壁粗糙对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不产生影响
2.水力粗糙管: dl <K
管壁粗糙突起部分或大部分暴露在核心流内 ->旋涡->流动损失增加 粗糙度对流动有影响
3.过渡区:
第四节 管道中沿程损失 由实验数据整理 ->沿程损失系数的一般规律和具体计算方法
流动阻力:造成能量损失 流动阻力作功:把机械能-> 热能。 流动阻力:当流体运动时,流体受到壁面的摩擦阻力。
第一节 流动状态和流动损失的分类
一、层流、紊流现象:
1883年英国物理学家雷诺经过试验发现: 流体有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紊流 雷诺试验装置如图:
水箱保持水面恒定
D中液体:液体重度和水相近,有颜色 经细管E流入玻璃管B中
量纲分析:
由实验观察圆管中流动:
Re=1225:流动核心部分开始出现线状波动、弯曲; Re=1225~2000:波动范围、强度都增大,但粘性起主导 作
用,层流仍稳定;
Re=2000:开始出现掺混现象,流动核心部分 惯性力>粘性力,开始产生涡体;
Re>2000:涡体越来越多,掺混越来越强烈; Re=3000~4000:除了邻近管壁极小区域外,都是紊流。
临界区:Recr < Re < Re’cr ,流态是紊流或层流,不确定
如果开始是层流状态,当 Re增加到:Recr < Re < Re’cr, 流动仍可维持层流状态,但运动状态很不稳定,外界稍有 干扰,就转变为紊流 如果开始是紊流状态,当 Re下降到:Recr < Re < Re’cr, 流动仍是紊流状态。
壁面绝对粗糙度K :壁面颗粒突起高度 相对粗糙度K/d :壁面颗粒突起高度与圆管直径之比
尼古拉兹粗糙度(人工粗糙度): 大小相同 形状近似球体的砂粒用漆汁涂匀 稠密地粘附在管壁上 人工均匀粗糙砂粒的直径
根据粗糙度高度K与层流底层dl相对大小: 1.水力光滑管: dl >K
粗糙完全掩埋在层流底层厚度dl以内
层流底层: 邻近管壁极小区域:很薄一层流体
由于固体壁面的阻滞作用:流速较小,惯性力较小,仍保 持为层流
Re增加: 层流底层d 变小
紊流核心:管中心部分 过渡层:紊流核心区与层流底层之间,层流到紊流
非圆形管道: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寸 湿周长c :在流动截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接触周界长度, 即被流体湿润的固体壁面周界长度
管中水流为紊流。
(2)保持层流的最大流速就是临界流速:
流态分析:
层流:各流层互不掺混,只有粘性引起的各流层间的滑动 摩擦阻力。
紊流:许多大大小小的涡体动荡于各流层间,有粘性阻力, 惯性阻力。(由质点掺混,互相碰撞所引起的)
紊流阻力>>层流阻力
层流到紊流的转变过程:
假设流体原来作直线层流运动,由于某种原因干扰,流层 发生波动。
紊流:流体质点既有轴向运动,又有瞬息变化的径向运动, 流体质点有大量的交换混杂,破坏了流线运动。
(d)
逐渐关小阀门C:B管流速逐渐减小,这时液体流动将由 紊流状态经过另一个流速的临界值VK,最后回复到层流状 态。
下临界速度VK:由紊流状态变为层流状态的临界速度 上临界速度VK’ :由层流状态变为紊流状态的临界速度 下临界速度VK < 上临界速度VK’
(b)继续开大阀门C:B管中流速增大,有色液体的流动并 无变化,仍为层流。
当B管中平均流速达到某一值时,层流开始转变紊流 —— 临界状态(临界区)。
临界状态:流束发生动荡、分散、个别地方出现中断。
(c)再稍开大阀门C:B管中流速超过临界值VK’,则有色 液体不再呈现流束动荡和分散中断,而破碎掺混变成一种 紊乱的流动状态,有色流体质点布满B管中—紊流。
2、局部阻力,局部损失:
非均匀流:当流动截面大 小、形状和方位沿流向有 急剧改变时,如突扩、突 缩、弯管等区域,流动截 面上运动参数也随流程而 急剧变化的流动。
局部阻力:非均匀流在局 部区域内产生的阻力。
局部损失:局部阻力所引 起流体能量损失。
第二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充分发展管流:流体进入圆管一段距离之后,大约在入口 处xe=20d 之后的影响消失。
为便于分析计算,根据流体运动边壁是否沿程变化,把能 量损失分为两类:
1、沿程阻力,沿程损失:
均匀流:当流动截面大小、形状和方位沿流向都不改变时 所呈现的平行直线流动。
沿程阻力:在均匀流中流体沿流程受到的摩擦阻力。 是所有流层之间相对滑动的内摩擦产生的。
沿程损失:在均匀流中,运动流体克服摩擦作功,引起的 能量损失。 与流程长度成正比,所以也叫长度损失。沿程损失分布在 整个管段,它使总水头和测压管水头沿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