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带答案解析
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在一次做“有趣的平衡”的综合实践中,小林拿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他从左端量到1.2米处做一个记号A ,再从右端量到1.2米处做一个记号B 。
这时,他发现A 、B 之间的长度恰好是全长的20%,这根竹竿长度可能是多少米?(提示:请试着画图理解,然后列式求得两个不同的答案)
2.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700棵,桃树与梨树的比是2:3,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5.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各多少棵?
3.如图所示,大圆不动,小圆贴合着大圆沿顺时针方向不断滚动。
小圆的半径是2cm ,大圆的半径是6cm 。
(1)当小圆从大圆上的点A 出发,沿着大圆滚动,第一次回到点A 时,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小圆未滚动时,小圆上的点M 与大圆上的点A 重合,从小圆滚动后开始计算,当点
M 第10次与大圆接触时,点M 更接近大圆上的点( )。
(括号里填A 、B 、C 或D 。
)
4.(1)某大酒店里有一种方圆两用餐桌(即外圆中方)。
请你借助圆规等学具,选择相对合理数据画出这种方圆两用桌的桌面模形(要保留作图痕迹),并将正方形外的部分涂上阴影。
(提示:在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2)如果圆桌的直径是1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食堂运来三种蔬菜,其中白菜的质量占28%,土豆的质量和其他两种蔬菜质量之和的比是2:3,土豆比白菜多24千克,食堂运来的三种蔬菜共多少千克?
6.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某书店这天在图书定价的基础上降价20%出售某种图书,售价每本19.2元。
已知该图书的进价为图书定价的50%,则降价后每卖一本书可以盈利多少元? 7.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是:
男性:(80)0.7-⨯=身高标准体重女性:(70)0.6-⨯=身高标准体重 下表是体重的评价标准: 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重)的百分
比
轻20%以上
轻11%~20%
轻10%~重10%
重11%~20%
重20%以上
等级 消瘦 偏瘦 正常 偏胖 肥胖
(1)吴阿姨身高158cm ,体重50kg 。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她的体重等级。
(2)杜叔叔身高170cm ,体重至少减掉10kg 才算是“正常”体重,杜叔叔现在的体重是多少kg ?
8.某车间为了能高质量准时完成一批齿轮订单,对车间工人提前进行了加工齿轮效率的测试,经过统计测算,平均每个工人加工齿轮效率情况如图。
(1)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百分之几?
(2)已知这个车间有工人68人,1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为一套,为了使大小齿轮能成套出厂,如果你是车间主任,怎样合理安排这68名工人?请具体说明理由。
9.最佳方案。
一辆小汽车与一辆大卡车在一段10000米长的狭路上相遇,必须倒车,才能继续通行。
已知小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行800米,大卡车的速度是每分钟行500米,两车倒车的速度是各自速度的
1
4
;小汽车需倒车的路程是大卡车需倒车的路程的4倍。
想想你觉得怎样倒车比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10.学校举行庆“六一”男女生大合唱,原计划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40%,后来考虑到合唱效果,将其中5名女生换成了5名男生,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7。
合唱队共有男女生多少名?
11.如图,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图1是在长方形内所作的最大半圆,图2是长方形外的最小半圆。
我们知道:
①图1中,长方形的面积与半圆的面积比为 4π。
②图2中,半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比为
2
π 。
请从上面两个结论中选择一个,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12.明明和媛媛分别看两本不同页数的故事书.
13.下图依次排列着5盏灯,用不同位置上亮灯和灭灯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亮灯用表
示,灭灯用
表示)。
请根据下面前四种状况所表示的数,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⑤表示的数。
(2)在图⑥中画出亮灯和灭灯的状况。
① 1 ②
3
③13913++=④
1+9+81=91 ⑤
( ) ⑥
93
14.数与形。
(1)仔细观察每幅图和它下面的算式之间的关系,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画出后面的两个图形,并完成图形下面的算式。
2221213
-=+= 2232325
-=+= 2243437
-=+= 2254==
-
22
65==
-
1002-992=( )+( )=( ) 20202-20192=( )+( )=( ) 15.按照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照这样摆下去,要坐34位客人需要多少张餐桌?(用方程解)
16.海安某步行街要铺设一条人行道,人行道长400米,宽1.6米。
现在用边长都是0.4米的红、黄两种正方形地砖铺设(如图是铺设的局部图示)。
(1)请帮忙算一算,铺设这条人行道一共需多少块地砖?(不计损耗)
(2)铺设这条人行道一共需要多少块红色地砖?(不计损耗)
17.二进制时钟是一种“特殊的时钟”,它用4行6列24盏灯来表示时间(图1)竖着看,从左到右每两列为一组,每列依次表示时、分、秒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每列从下往上的灯依次表示1、2、4、8(表示灯亮,○表示灯熄灭,灯灭代表0),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
例如,图1中最右侧一列,从下往上第一、二、三盏灯是,分别表示数字1、2、4,1+2+4=7,此时这列灯表示数字7,按照这样的表示方法,请在图2的括号里写出此时时钟表示的时刻。
图3是雯雯同学上午进入校门的时刻,请涂出二进制时钟上的显示。
18.仔细观察下面的点子图,看看有什么规律.
(1)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2)探索填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
19.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n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
20.赵叔叔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125个,6小时完成,实际工作效率提高20%。
实际多少时间可以完成?
21.根据大数据显示,荔波2016年旅游接待迅速升温,各旅游景区(点)游人如织.全县全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其中大、小七孔景区共接待了游客人数的,小七孔景区比大七孔景区多接待游客,大、小七孔景区各全年接待了游客多少万人?
22.实验小学举行科技大赛,五年级上交作品15件,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交1
5。
两个年级共
交了多少件作品?
23.修一段公路,甲队独修要用20天,乙队独修要用24天,现在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工,结果在距中点750m处相遇。
求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24.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吃了这堆桃子的七分之一,第二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六分之一,第三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五分之一,第四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四分之一,第五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三分之一,第六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二分之一,这时还剩12个桃子。
那么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总数是多少个?
25.操场上有108名同学在锻炼身体,其中女生占2
9
,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人
数占
3
10
,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
26.甲、乙两站相距不到500千米,A、B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A车行至210
千米处停车,B车行至270千米处停车,这时两车相距的正好是甲、乙两站距离的1
9
,
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
27.一个水池早晨放满了水,上午用去这池水的,下午又用去25升,这时水池的水比半池水还多2升,这个水池早晨用去了多少水?
28.六年级举行体操和拔河比赛,参赛人数占全年级的40%,参加体操比赛的占参赛总人
数的2
5
,参加拔河比赛的占参赛总人数的
3
4
,两项都参加的有12人,全年级共有多少
人?
29.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30.小明放一群鸭子,已知岸上的只数与水中的只数比是3:4,现在从水中上岸9只后,
岸上的只数是水中的4
5
,这群鸭子有多少只?
31.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圃(如图),直径20米,花圃中的绿地面积是254.34平方米,花圃中石子路的宽度是多少米?<5分>
32.张师傅,王师傅,李师傅和孙师傅合做一批零件,张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1:4,王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2:3,李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余三人零件总数比是3:5,孙师傅做了90个零件.张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
33.如图,长方形的长AD与宽AB的比为5∶3,E、F为 AB边上的三等分点,某时刻,甲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逆时针运动,与此同时,乙、丙分别从E、F出发沿长方形顺时针运动。
甲、乙、丙三人的速度比为4∶3∶5,他们出发后12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一次构成长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那么再过多少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
34.一辆卡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卡车到达乙城后立即返回,客车到达甲城后也立即返回,已知卡车和客车的速度比为4:3,两车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第二次相遇地点24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35.将一堆书本计划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小朋友。
原计划甲、乙、丙三人所得书本数之比为5∶4∶3。
实际上,甲、乙、丙三人所得书本数之比为7∶6∶5,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比原计划少得了3本书。
那么这位小朋友是谁?他实际得到书本是多少本?
36.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45米,第二天修全长的1
4
,第二天修的米数又恰
好比第一天多1
5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37.小红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
6
,第二天读了36页。
这时已读页数与剩下页
数的比是5∶7,小红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
38.一件工作,由甲单独做要15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两人各做3天后,余下的工作由乙单独做。
如果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2∶3,乙完成这件工作还需要多少天?
39.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印刷厂的纸是以“令”来卖的。
一令是500张。
最普通的纸张是A4纸。
A系列纸张是以A0尺寸为基础的,而A4纸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张A0纸的规格为1189毫米×841毫米,差不多有1平方米。
如右图所示,A1纸是A0纸的一半,A2纸是A1纸的一半,A3纸是A2纸的一半,等等。
(1)需要多少张A4纸才能覆盖住一张A0纸?()
①8 ②16 ③32 ④64
(2)—张A5纸较长那条边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①420mm ②297mm ③210mm ④149mm
40.一辆大巴车从濮阳开往郑州,行了一段路程后,离郑州还有135千米,接着又行了全程的20%,这时已行路程和未行路程的比是3∶2,濮阳与郑州相距多少千米?
41.红光农场去年植树的数量比前年成活的树木多40%,去年的成活率是60%。
去年成活的树木数量是前年成活树木的百分之多少?
42.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占盐水的20%;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5%;
(1)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5%,则盐:盐水=(________:________)。
(2)若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含盐率为百分之几?
43.有一座四层楼房,每个窗户的4块玻璃分别涂上红色和白色,每个窗户代表一个数字,每层楼有三个窗户,由左向右表示一个三位数,四个楼层表示的三位数有:791、275、362、612。
问:第二层楼表示哪个三位数?
44.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如下图,图1的周长是4,图2的周长是6,图3的周长是8.
(1)你发现第几幅图和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2)你的发现对吗?请画出图4和图5验证一下.
(3)按照上面的规律,图20的图形周长是多少?请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出来.
45.观察下面点阵中的规律,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方框内的点阵包含了()个点。
②照这样的规律,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多少个点?
我是这样想的:
46.甲商品的价格比乙商品高20%,乙商品的价格比丙商品低25%,甲商品比丙商品便宜了百分之几?
47.教室里有甲、乙两盒粉笔,甲盒有40根粉笔,如果拿出它的
1
10
放入乙盒,此时乙盒
中的粉笔数还比甲盒少1
9
,乙盒原来有粉笔多少根?
48.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完了全程的1
4
,又修了剩余的
1
5
,这时距终点还有6千米,这
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9.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40天完成,现在两人一起做,共用25天完成,其间甲休数是乙休息天数的2倍。
乙休息几天?
50.一批零件平均分给甲、乙两人来做.两人同时加工,当甲完成时乙还有18个没有做.已知甲、乙两人每小时生产零件个数的比是5:4.这批零件一共多少个?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2米或3米
【分析】
方法一:如图所示,这根竹竿的距离小于两次量出的米数之和,所以这根竹竿的长度=(第一量出的米数+第二次量出的米数)÷(1+A、B之间的长度是全长的百分之几);
方法二:如图所示,这根竹竿的距离大于两次量出的米数之和,所以这根竹竿的长度=(第一量出的米数+第二次量出的米数)÷(1-A、B之间的长度是全长的百分之几)。
【详解】
①
(1.2+1.2)÷(1+20%)=2(米)
②
(1.2+1.2)÷(1-20%)=3(米)
答:这根竹竿可能是2米或3米。
2.桃树160棵,梨树240棵,苹果树300棵
【解析】
【详解】
解:因为桃树与梨树的比是(2×4):(3×4)=8:12
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3):(5×3)=12:15
所以桃树、梨树、苹果树的比是:8:12:15
所以700÷(8+12+15)
=700÷35
=20(棵)
桃树:20×8=160(棵)
梨树:20×12=240(棵)
苹果树:20×15=300(棵),
答:果园里有桃树160棵,梨树240棵,苹果树300棵
3.(1)50.24厘米
(2)B
【分析】
(1)当小圆从大圆上的点 A 出发,沿着大圆滚动,第一次回到点 A 时,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半径为6+2=8厘米的圆一周的长度;
(2)小圆的半径是 2cm ,大圆的半径是 6cm,则小圆滚动3圈后才能回到A点,这个过程中M点与大圆接触3次;M第9次与大圆接触时,小圆又回到A点,小圆第10次与大
圆接触时,是走了大圆一周的1
3
,即12.56厘米,更接近于B点。
【详解】
(1)2×3.14×(2+6)
=2×3.14×8
=50.24(厘米)
答: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50.24厘米。
(2)根据分析可得,当点 M 第10次与大圆接触时,点 M 更接近大圆上的点B。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周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圆的运动轨迹。
4.(1)
(2)0.285平方米
【详解】
略
5.200千克
【分析】
将蔬菜总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土豆的质量和其他两种蔬菜质量之和的比是2:3,可得土
豆占总质量的
2
23
+
,用24千克÷对应分率即可。
【详解】
24÷(
2
23
+
-28%)
=24÷3 25
=200(千克)
答:食堂运来的三种蔬菜共200千克。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
6.2元
【分析】
某书店这天在图书定价的基础上降价20%出售某种图书,说明售价是定价的1-20%=80%,每本19.2元,据此求出定价;书的进价为图书定价的50%,求出书的进价,最后求盈利即可。
【详解】
19.2-19.2÷(1-20%)×50%
=19.2-12
=7.2(元)
答:降价后每卖一本书可以盈利7.2元。
【点睛】
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定价、售价、进价之间的关系。
7.(1)正常
(2)79.3千克
【分析】
(1)吴阿姨是女性,根据(身高-70)×0.6=标准体重,先代入数据求出吴阿姨的标准体重,再求出吴阿姨的标准体重与其体重的差,用差除以标准体重,求出差占标准体重的百分之几,从而得出结论;
(2)杜叔叔是男性,根据(身高-80)×0.7=标准体重,求出杜叔叔的标准体重,再加上10千克,就是杜叔叔现在的体重。
【详解】
(1)(158-70)×0.6
=88×0.6
=52.8(千克)
(52.8-50)÷52.8
=2.8÷52.8
≈5.3%
吴阿姨的体重比正常体重轻5.3%,属于正常范围。
答:吴阿姨的体重等级是正常。
(2)(170-80)×0.7
=90×0.7
=63(千克)
63×(1+10%)+10
=63×1.1+10
=69.3+10
=79.3(千克)
答:杜叔叔现在的体重是79.3千克。
【点睛】
解决本题先理解题目给出的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已知数量代入公式计算。
8.(1)25%
(2)20名工人生产大齿轮,48名工人生产小齿轮,理由见详解
【分析】
(1)工作总量比=工作效率比,用工作总量差÷大齿轮工作总量即可;
(2)先求出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和大齿轮的个数,设加工小齿轮的人数是x人,则加工大齿轮的人数为(68-x),根据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的个数×人数=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的个数×人数÷3,列出方程求出加工小齿轮人数,总人数-加工小齿轮人数=加工大齿轮人数。
【详解】
(1)(50-40)÷40
=10÷40
=25%
答: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25%。
(2)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的个数:50÷5=10(个)
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的个数:40÷5=8(个)
解:设加工小齿轮的人数是x人,则加工大齿轮的人数为(68-x)。
8×(68-x)=10×x÷3
1632-24x=10x
34x=1632
x=48
加工大齿轮的人数是:68-x=68-48=20(人);
答: 20名工人生产大齿轮,48名工人生产小齿轮。
【点睛】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用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9.大车倒车,理由见解析
【分析】
已知小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行800米,大卡车的速度是每分钟行500米,则两车倒车的速度比是800:500=8:5,又小汽车需倒车的路程是大卡车需倒车的路程的4倍,即路程比
是4:1,则大车倒回需要时间为1
5
,小车需要
1
2
,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两车倒车的速度比是800:500=8:5,小车与大车倒车的路程比是4:1,
4 8=
1
2
>
1
5。
所以大车倒车用时少,所以大车倒车比较合理。
【点睛】
首先根据题意求出两车的速度比与路程比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0.50名
【分析】
通过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7,求出女生占总人数的分率,单位“1”是总人数,用少了的5名女生÷对应分率=总人数。
【详解】
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7,那么女生占总人数的
3
37
=
3
10
5÷(40%-
3 10
)
=5÷
1 10
=50(名)
答:合唱队共有男女生50名。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复合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部分和对应分
11.证明①,设正方形的边长为r,S长=2r×r=2r2, S半=πr2× 1
2
=
1
2
πr2, S长:S半=2 2:
1 2πr2=
4。
证明②,设半圆的半径为r,S半=1
2
πr2, S长=
1
2
πr2×4÷2=r2, S半:S长=
1
2
πr2:r2=
1
2
π。
【详解】
证明①,设正方形的边长为r,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图中S长=2r×r=2r2,半圆的面
积=πr2×1
2
,所以图中S半=πr2×
1
2
=
1
2
πr2,然后作比即可;
证明②,设半圆的半径为r,半圆的面积=πr2×1
2
,所以图中S半=
1
2
πr2,内长方形的面
积=半圆的面积×4÷π,所以图中S长=1
2
πr2×4÷2=r2,然后作比即可。
12.明明184页;媛媛140页
【详解】
92÷1
2
=184(页)
(92+13)÷75%=140(页)
13.117;
【解析】
【详解】
略
14.(1)
=5+4
=9;
=6+5
=11
(2)100;99;199
2020;2019;4039
【分析】
观察可知,大正方形和空白正方形的边长依次增加1,相邻两个数的平方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据此分析。
【详解】
22
21213-=+=
2232325-=+= 2243437-=+= 2254=5+4=9- 2265=6+5=11- 1002-992=100+99=199
20202-20192=2020+2019=4039
【点睛】
数和图形的规律是相对应的,图形的排列有什么变化规律,数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15.8张
【分析】
设有n 张桌子,根据桌子数量×4+2=能坐的人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有n 张桌子。
4n +2=34
4n =32
n =8
答:要坐34位客人需要8张餐桌。
【点睛】
关键是看懂图示,找到等量关系。
16.(1)4000块;(2)1000块
【分析】
(1)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S =ab ,计算人行道的面积,然后用人行道的面积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所需块数。
(2)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每4×4=16(块)方砖中,有4块是红色的,求所需地砖块数包含几个16,再乘4,计算所需红色地砖的块数即可。
【详解】
(1)400×1.6÷(0.4×0.4)
=640÷0.16
=4000(块)
答:铺设这条人行道一共需4000块地砖。
(2)4000÷16×4
=250×4
=1000(块)
答:铺设这条人行道一共需要1000块红色地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关键是根据图示发现地砖排列的规律。
17.图2(19:47:26);
图3
【分析】
(1)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注意灯灭表示0,那么图2左侧第1列代表1,第2列代表1+8=9,也就是19时;第3列表示4,第4列表示1+2+4=7,也就是47分;第5列表示2,第6列表示2+4=6,也就是26秒;(2)图3是左侧第1列是0,所以不涂;第2列是7,从下往上涂代表数字1、2、4的灯亮;第3列代表数字4的灯亮,其它灯灭;第4列代表数字1、8的灯亮;第5列代表数字1、4的灯亮,其它灯灭;第6列代表数字2、4的灯亮,其它灯灭。
【详解】
据分析可得,图2代表(19:47:26);
图3是:
故答案为:图2(19:47:26);
图3是。
【点睛】
本题考查数与形,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理解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的概念。
18.(1)
(2)27;65
【详解】
(2)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
2+3+4+5+6+7
=2+5+(3+7+4+6)
=27(个)
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
2+3+4+5+6+7+8+9+10+11
=13×5
=65(个)
答: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27个,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65个.
19.(3n+1)
【解析】
【详解】
略
20.5小时
【分析】
计划每小时加工125个,即为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效率提高20%,那么每小时完成150个,求出工作总量,然后除以实际的工作效率,得到实际的时间。
【详解】
()
⨯+
125120%
=⨯
125 1.2
=(个)
150
⨯÷
1256150
=÷
750150
=(小时)
5
答:实际5小时可以完成。
【点睛】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随后也可以按照正反比例求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
解。
21.大七孔景区全年接待了游客250万人,小七孔景区全年接待了游客350万人
【解析】
【详解】
700×
=600(万人) 600÷(1+ +1) =600÷
=250(万人)
600﹣250=350(万人)
答:大七孔景区全年接待了游客250万人,小七孔景区全年接待了游客350万人 22.33件
【分析】 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交15,说明六年级作品占五年级作品的115⎛⎫+ ⎪⎝⎭
,据此求出六年级作品数量,最后求两个年级共交了多少件作品即可。
【详解】
1151515⎛⎫+⨯+ ⎪⎝⎭
=15+18
=33(件)
答:两个年级共交了33件作品。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六年级作品数占五年级作品数的几分之几。
23.16500米
【分析】
先求出两队合作需要的时间,再求出甲队比乙队多修总路程的几分之几,然后求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在距中点750米处相遇,说明甲队比乙队多修750×2=1500(米),用除法求出这段公路的距离即可。
【详解】
1÷(
112024+) =1÷
11120 =12011
(天) 750×2÷(1120112020112411
⨯-⨯) =1500÷(
651111-) =1500×11
=16500(米)
答:这段公路长16500米。
【点睛】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和路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快速理清题意。
24.24个
【分析】
根据部分数量÷部分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从剩下的12个桃子开始,依次÷对应分率,求出总数量,总数量×第一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一天吃的个数,(总数量-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二天吃的个数,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个数即可。
【详解】
12÷(1-1
2)÷(1-
1
3
)÷(1-
1
4
)÷(1-
1
5
)÷(1-
1
6
)÷(1-
1
7
)
=12÷1
2÷
2
3
÷
3
4
÷
4
5
÷
5
6
÷
6
7
=84(个)
84×1
7
=12(个)
(84-12)×1 6
=72×1 6
=12(个)
12+12=24(个)
答: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总数是24个。
【点睛】
关键是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求整体用除法,求部分用乘法。
25.12名
【分析】
原来108名同学看作单位”1”,根据乘法求出原来男生的人数,再把后来一共的同学看作单
位“1“,则原来男生人数占现在人数的
3
(1)
10
-,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用除法,求出现在的学生数,再进一步得出结论。
【详解】
原来男生人数:
2
108(1)
9
⨯-
7
108
9
=⨯
84
=(名)
后来学生总数:
3
84(1)
10
÷-
7
84
10
=÷
120
=(名)
12010812
-=(名)
答:后来又来了12名女生。
【点评】
明确这一过程中男生人数没有变,根据前后男生占总人数的分率列出等量关系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6.千米
【详解】
①如果两车未相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210+270)÷(1﹣1
9
)
=480
8
9÷,
=540(千米).
超过500千米,不合题意;
②如果两车相遇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210+270)÷(1+ 1
9
)
=480
10
9÷,
=432(千米).
不超过 500 千米,满足题意;
答: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432千米.
27.18升
【解析】
【分析】
把这池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若下午用去25+2=27升,那么此时剩余的水的体积与用去水的体积相等,也就是用去水的体积占这池水体积的,先求出这池水体积的比上午用去水的体积多的分率,也就是27升水占这池水体积的分率,再依据分数除法意义,求出这池水的体积,最后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即可解答.
【详解】
(25+2)÷(﹣)×
=27×
=90×
=18(升)
答:这个水池早晨用去了18升水.
28.200人
【分析】
设参加比赛总人数为x人,则参加体操比赛的有2
5
x人,参加拔河比赛的有
3
4
x人,两项都
参加的有12人。
用参加体操的加上参加拔河的减去都参加的12人,得到参赛总人数。
据此列方程解方程,求出参赛总人数,最后利用参赛总人数除以40%,得到全年级总人数。
【详解】
解:设参加比赛总人数为x人。
2 5x+
3
4
x-12=x
2 5x+
3
4
x-x=12
3
20
x=12
x=12÷3 20
x=80
80÷40%=200(人)
答:全年级共有2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易方程的应用,能根据题意正确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9.3小时,5小时
【分析】
把一个仓库的货物量看作单位“1”,甲乙丙搬完两个仓库也就是完成了2个单位量,设他们搬完货物花了x小时,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列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他们搬完两个仓库货物花了x小时。
(
1
10
+
1
12
+
1
15
)×x=2
1
4
x=2 x=8
(1-
1
10
×8)÷
1
15
=1
5
÷
1
15
=3(小时)
8-3=5(小时)
答:丙帮助甲搬运了3小时,帮乙搬运了5小时。
【点睛】
把一个仓库的货物量看作单位“1”,甲乙丙搬完两个仓库也就是完成了2个单位量,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567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