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5 1份 血 清 标 本 来 自 2 0 0 0 9年 1月 ~ 0 1年 9月 在本 院 21 肝 病科 住 院 的的 肝 病患 者 , 3 6例 , 1 5例 , 龄 1 ~ 1 男 3 女 6 年 4 7 岁 , 均 (05-95 岁 , 中 T I 平 4 . 4 .) 其 - RFA为 准测 出 的大 三 阳 1 5 6 例 ( s g HB A +, 一 c , 三 阳 1 2例 ( s g HB A +, e g 抗 HB +) 小 4 HB A +, 抗 一 e , HB +) 14阳性 8 HB + 抗一 c , 、 6例 ( s +、 一 e ) 1 HB Ag 抗 HB + , 、
02 P I / HB A — . E UmL T F A 检 测 设 置 1个 . E U mL、 c b0 09P I , 。 R I
乙肝 的流行 病 学调 查 、判 断人 群对 乙型肝 炎 的免 疫 水平 , 对
平行 孔 复查 , 次结 果 一致 者判 断 为原 结果 , 果不 符 者 , 两 结 再 次进 行 1个 平行 孔 复查 , 1次 与第 3次结 果 一致 者 判 断 为 第
阳性符合率 ( %)
3讨 论
乙 肝 五项 指 标 的检 测 临床 实 验 室 常用 方 法 有 胶 体金 免 疫 法 ( I A, G C 又称 金标 法 ) 酶联 免疫 吸 附试 验 法 ( LS 、 、 E IA)时 间分 辨 荧 光 免 疫 分 析 技 术 ( R ] 、化 学 发 光 酶 免 疫 法 T FA) ( L I , 胶 体 金 法 灵 敏 度 较 E IA 法低 。 C E A) 但 LS 造成 一 定 的漏
结果 的 阳性 率 和 阳性符 合 率 。 结 果 两 种方 法 检 测血 清 中的 乙肝 五项 的阳性 率 差异 均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0 5 , . )乙 0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论文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75-01【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三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检测灵敏度。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经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的hbsag水平,分析三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和精密度。
结果:化学发光法测定灵敏度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灵敏度高,三种方法用于低浓度hbsag检测时,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均高,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化学发光法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对hbsag阳性检出率高的特点,其优势尤其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体现更充分,值得临床作为低浓度hbsag 检测时推广应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临床上常用乙肝血清标志物作为诊断乙肝病毒感染与否的诊断标准,本资料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rfia)、 (clia)三种方法对经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的阳性患者的hbsag 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三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精密度。
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临床样本先经乙肝病毒 dna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检测呈阳性,然后采用电化学光反应检测方法遴选下列模式: 1~50hbsag coi临床样本30例, 小于1hbsag coi的临床样本3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患者年龄从18岁至55岁不等。
1.2检验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按照elecsys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和配套试、酶标仪等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检验科相关准操作程序进行样品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风险评估报告
乙型肝炎病毒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在分类上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电镜下,HBV感染者的血清中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即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1.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是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直径约42nm,由包膜和核心组成。
包膜位于病毒外层,由脂质双层和病毒编码的包膜蛋白组成.包膜蛋白的主要成分是HBsAg.病毒核心内部含病毒的DNA及DNA多聚酶。
2.小球形颗粒直径约22nm,是一种中空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
它由HBsAg,即病毒的包膜组成。
在此颗粒中未检出DNA及DNA多聚酶,因此无感染性。
3.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约100~500nm。
实际上它是由小球形颗粒聚合而成,无感染性。
(二)来源1965年,Blumberg等首次报导了澳大利亚抗原。
1967年,Krugman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与肝炎有关,故称其为肝炎相关抗原(HAA)。
随后证实这种抗原是HBV的表面抗原。
1970年,Dane在电镜下发现HBV完整颗粒,称之为Dane 颗粒。
1979年,Galibert测定了HBV全基因组序列。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人群HBV携带率约为8%~9%,携带者超过1.2亿人。
(三)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乙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HBV携带者。
不论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活动初期,病人的血清都有传染性。
(四)传播途径1.血液和血制品传播输血或注射是重要的传染途径。
此外,外科和口腔手术、针刺、共享剃刀、皮肤黏膜的微小创伤污染含少量病毒的血液,均可能导致感染。
2.垂直传播多发生于胎儿期和围生期。
此外,HBV也可通过哺乳传播。
3.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由于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的配偶较其他家庭成员更易感染HBV,表明HBV可以经性途径传播。
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
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
乙肝DNA定量检测的质控行标是指用于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内部参照物或校正因子。
常用的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有以下几种:
1. 标准曲线法:通过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乙肝DNA 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
然后将待测样品的乙肝DNA浓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其浓度。
2. 外源引物法:引入一个外源的DNA序列作为内部参照,与待测样品中的乙肝DNA一起扩增。
通过比较外源引物的扩增效率和乙肝DNA的扩增效率,计算出乙肝DNA的浓度。
3. 内部控制法:在PCR反应中加入一个内部控制(IC),它与待测样品一起扩增。
这个内部控制可以是一个稳定且数量已知的基因或DNA序列。
通过比较内部控制的扩增效果和乙肝DNA的扩增效果,计算出乙肝DNA的浓度。
以上方法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试剂来进行准确测量,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可靠的定量结果。
具体的质控行标选择应根据实
验室设备和试剂的可用性以及实验要求来确定。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
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25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对比,以CLIA为参考,评价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一致性。
结果:4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的一致性。
结论: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四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具有良好一致性,为之后选择临床实验室方法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不同方法;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378-02当前临床用于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多样,最为传统的ELISA方法仍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随着检测仪器以及方法的不断更新发展,临床开始推广TRFIA、GICA、CLIA这三种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评价不同方法的一致性情况,指导临床实验室选择科学的检测方法,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材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经CLIA方法确诊的25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并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0例,检查研究对象的血清水平。
1.2 仪器及试剂TRFIA检测方法所选用的仪器为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GICA检测方法所选用的仪器为胶体金免疫试纸条,ELISA检测方法所选用的仪器为MK-3酶标仪器,CLIA检测方法所选用的仪器为化学发光分析仪。
并选择配套试剂。
1.3 检测方法GICA以及ELISA检测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全自动仪器根据常见说明书、科室仪器操作程度文件规定进行检测、维护保养。
三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检测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三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检测方法的比较与评价李桂珍;徐云芳;江雪【摘要】目的:探讨广州达安、上海复兴、上海之江三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的临床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138例已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标本,5例已知正常血浆标本每个标本均用三种国产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然后再比对检测结果并分析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分别用上述三种试剂盒进行HBV-DNA 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三种国产试剂盒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相差在半个数量级以内的占73.9%(102/138),相互之间小于一个数量级的占94.9%(131/138),大于一个数量级而小于两个数量级的占5.07%(7/138),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述三种国产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在同一台仪器上的检测结果相互之间差异很小,有很好的准确度,它们的检测结果可以相互进行比较.【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0(023)009【总页数】3页(P1052-1054)【关键词】国产试剂盒;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准确性;差异【作者】李桂珍;徐云芳;江雪【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223002;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223002;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22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是目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5亿人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中国[1]。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可以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2,3],全球每年死于乙肝及并发症的人多达一至二百万[4]。
因此,HBVDNA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显得尤为重要。
定量检测患者血清或血浆HBV-DNA已成为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监测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及预测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5,6]。
荧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方法学评价
免 疫 法 ( I 检 测 , 讨 其 临 床 应 用 s g阳 性 标 本 进 行 ME A 法 测 定 H . ME A) 探 A I B
价 值 。报 告 如 下 。 1 对 象 和 方 法
s g、 A HBe Ag。
3 讨 论
1 . 统计学处理 4 格表 x 检验 。
2 结 果
RI 性 肝 炎 防 治 方 案 标 准 )其 中 急 性 乙 能 检 测 到 血 清 HB 感 染 标 志 物 低 浓 性 。T FA 是 一 种 较 新 的超 微 量 检 测 . V
肝 1 4例 . 性 乙 肝 3 慢 5例 , 肝 肝 硬 化 乙 2 7例 , 性 重 型 肝 炎 l 慢 5例 , 乙 肝 感 非 染 或 健 康 携 带 者 16例 。 4 1 仪器 和方法 . 2 ( ) 规 HB 1常 VM 检 测 :采 用 E IA 法 ,仪 器 为 意 大 利 LS S AC公 司 生 产 的 A i i 自 动 酶 免 E le全 s 疫 分 析 仪 ,试 剂 为 上 海 科 华 生 物 工 程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 ) R I 检 测 2 T FA HB VM: Y E 1 0 0 时 间 分 辨 仪 , AN T s ' 0 2
维普资讯
医学
20 0 7年 1 月 第 l
三种方法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
三种方法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薛芳芳;赵婷婷【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IA)及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FIA)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的结果,评价三种方法。
方法:采集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及100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通过ELISA法、ECLIA法、TRFIA法分别检验HBV-M。
以ECLIA为参考,采用Kappa检验对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间一致性进行评价,通过μ检验排除抽样误差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Kappa系数大小来判定一致性强弱程度。
结果:ELIAS与ECLIA比较,经μ检验,所有项目P均<0.05,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TRFIA与ECLIA比较,经μ检验,所有项目P均<0.05,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
结论:三种方法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可针对不同需要选择合适检测方法。
【期刊名称】《现代仪器与医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电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作者】薛芳芳;赵婷婷【作者单位】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门 448000;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门 4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记物(HBV-M)[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检查是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HBV感染者病程及传染性的重要指标[1]。
检验HBV-M的方法较多,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I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在临床实验室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2]。
为了解不同方法的检验效果,我们采用ELISA、ECLIA、TRFIA3种方法对HBV-M 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方法的检验结果,探讨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为临床检验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乙肝检测方法的金标准
乙肝检测方法的金标准
乙肝检测的“金标准”通常是指最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即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很高的方法。
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通常采用的金标准是核酸检测。
1.核酸检测(HBV DNA检测):
* PCR(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病毒在血液中的DNA,常用于诊断慢性乙肝和监测病毒载量。
*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qPCR更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定量检测病毒载量。
这些检测方法被视为最准确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手段,因为它们可以检测到病毒的核酸(DNA),从而确定病毒是否存在,对乙肝的诊断和病情监测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核酸检测是金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还会结合其他血清学指标(例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体、抗原等)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特别是在初筛和大规模筛查中。
具体的检测方法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和临床需要来决定。
1。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据报道全球大约有20亿人群感染过HBV,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
现阶段,临床医学对于患者是否感染上乙型肝炎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和化学发光法(CLIA)3种方法进行检测经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定量检测的阳性患者的HBsAg 水平[2]。
本文选取于2009年8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感染乙型肝炎患者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从这156位研究对象身上获得到的乙型肝炎标志物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和化学发光法(CLIA)3种方法进行检测患者的HBsAg 水平,旨在评价这几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探讨分析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6例患者均经过化学发光法(CLIA)证实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156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68例,年龄位于18~66岁之间,平均年龄(25.5±7.8)岁,患病平均时间为3个月。
1.2仪器和试剂ELISA 检测使用PHOMO 酶标仪,试剂盒;TRFIA 检测使用ANYTEST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试剂盒;CLIA 检测使用CLIA-96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
1.3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按照各个分析仪和配套试、酶标仪等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检验科相关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样品检测。
1.3.1灵敏度实验将临界值血清稀释成各不相同的浓度。
分别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进行重复测定6次,记录下检测数据。
1.3.2重复测定选取HBsAg C01介于1~50之间的临床样本30例。
乙肝五项标志物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观察
乙肝五项标志物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观察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比对,分析其临床价值。
方法:本研究选取168份血清标本,均选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乙肝病毒)患者血液样本,分别给予患者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比对分析两种检验CV 值差异。
结果:通过对两组检测下乙肝五项标志物检验CV值的分析,CMIA检测下HBsAb、HBsAg、HBeAb、HBeAg及HBcAbCV值与Elisa检测数值存在差异,差异表统计学意义(P<0.05);CMIA检测符合率为97.62%,Elisa检测符合率为85.71%,数值差异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种检测方式下HBsAg浓度计算显示,两种检测结果无差异,无统计学表达(P<0.05)。
结论:CMIA检测较比Elisa检测临床特异性更高,临床应用兼具精准性及时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乙肝五项标志物乙肝为临床常见疾病类型,疾病具有遗传性,其中家族遗传为主要的致病源。
随着临床对乙肝疾病不断研究,防治措施完善,针对乙肝病毒(HBV)检测方式不断优化,为了探寻最佳适配的检测手段,本文笔者特开展此项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168份血清标本,均选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患者血液样本,患者入院后进两名及以上医生确诊,选用血液样本所属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使用血液,其中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73例,年龄区间在23岁到6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9.64±2.5)岁。
1.2方法借助半自动Elisa 检测仪及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1.3评价标准两种检测方式采用配备的试剂进行检验,以试剂说明书判定阳性标准。
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实施效果评价
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实施效果评价1. 引言1.1 背景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肝炎,全球范围内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仍然较为严重,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35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标志物、病毒DNA或RNA等指标,能够及时发现病毒的存在并评估感染的程度,从而指导医师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对病毒学检验的实施效果评价仍然存在争议,有的研究认为其能够有效地指导治疗,提高治疗效果;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其在临床实践中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对乙型肝炎患者中病毒学检验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与监测,旨在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评估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分析病毒学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探讨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管理中的优势和不足;总结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改进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为临床实践和医疗服务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1.3 意义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感染该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化学发光、时间分辨和酶免三种方法学测定HBsAg
化学发光、时间分辨和酶免三种方法学测定HBsAg摘要】目的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探讨这三种方法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同时对 655例患者 HBV 血清标本进行 HBsAg检测。
结果 CLI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64%,TRFIA阳性率分别为16.48%。
结论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相对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为定量检测,可为临床用药疗效观察及乙肝病毒感染的转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HBV 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 资料与方法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
据报道,全球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检测乙肝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的常见指标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即通常所说的“两对半”。
表面抗原(HBsAg)为乙肝病毒的膜蛋白,是乙肝病毒感染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志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的抗病毒药物的问世,灵敏度高且又可以进行定量检测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满足了检测要求。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1年10~12月门诊患者共 655 例。
乙型肝炎诊断参照 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全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1]。
分别取其静脉血5ml并分离血清后,于-20℃保存待测。
1.2 仪器与试剂 CLIA法使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LUMO化学发光检测仪及配套试剂检测HBV-M定量; TRFIA 法使用上海新波生产的Anytest2000 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仪及配套试剂;ELISA法使用上海科华生物药业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应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PHOMO酶标仪检测 HBV-M定性。
两种不同免疫检测技术在乙肝病毒血清检验中的准确性评价
两种不同免疫检测技术在乙肝病毒血清检验中的准确性评价【摘要】: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免疫检测技术在乙肝病毒血清检验中的准确性。
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66例疑似乙肝患者,均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同时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血清检验,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计算诊断效能。
结果:ECLIA法的HBeAg、HBeAb、HBsAg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敏感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亦高于ELIS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免疫检测技术的HBcAb、HBsAb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检验中,同ELISA法相比,应用ECLIA法可获得更高的阳性检出率,且具有较高的乙肝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检验;免疫检测技术;准确性乙肝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病毒,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众多,潜伏期长,在激活后会导致乙型肝炎发生,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向肝硬化、肝癌进展,因此需要尽早检测出乙肝病毒,以便早期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实施[1,2]。
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在乙肝病毒的侵袭下会出现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病毒血清学检验、DNA检测等结果可作为临床诊断乙肝的依据。
临床上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免疫检测技术较多,本次研究中选择两种免疫检测技术(ECLIA法、ELISA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促进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疾病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研究样本为本院所接收的疑似乙肝患者66例,样本纳入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
男性共有40例,女性共有26例;年龄为43岁至58岁,平均值(50.45±4.11)岁。
纳入标准:(1)均存在典型的乙肝症状或乙肝患者接触史;(2)凝血功能正常者;(3)临床资料齐全者。
乙肝表面抗体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分析
乙肝表面抗体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分析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ELISA法定性与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结果差异,探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浓度值与定性检测结果s/co值之间的关系及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方法用ELISA法定性与电化学发光法定量分别对96份标本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电化学发光法结果在10mIU/ml判为阳性。
两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体的对比检测结果分别见表1,表2。
由表1 、表2可以看出,HBsAb浓度值小于10mIU/ml和大于100mIU/ml 时,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结果相近,用ELISA法基本能准确判定阳性和阴性。
但在10~100mIU/ml之间的标本电化学发光法共检测的36例阳性样本,ELISA法只有26例是阳性。
以10~50mIU/ml区段尤为显著。
整体来看电化学发光法检出阳性率为68.8%,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59.3%。
2种方法检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在我国乙肝的感染率较高,由于HBsAb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一旦人体受到隐性感染或经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并清除后,会产生HBsAb。
若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也可产生HBsAb。
人体内的较高浓度的HBsAb可有效清除机体感染的乙肝病毒。
同时乙型肝炎又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防止乙肝的蔓延,要想达到控制乙型肝炎的的目的,就应该采用减少易感人群的方式。
据相关资料报道,HBsAb含量在10mIU/ml以上的人群并不都具有较强的免疫力。
HBsAb含量在10-100mIU/ml之间的人群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相对较弱,甚至不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相关资料表明只有HBsAb的含量大于100mIU/ml时,才具有抵抗乙肝病毒入侵的能力。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大于10mIU/ml可以用于个体免疫力强弱的评价[3]。
正是由于乙肝抗体定量检测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实验室都开展了该项目的检测,它不仅能够判断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还能对疫苗接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是一种评估乙肝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的方法。
乙肝病毒是一种可以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病毒,乙肝检验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可能涉及到处理感染乙肝病毒的样本。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实验室操作与设施的安全性,以预防实验室工作者和其他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风险。
评估包括对实验室内流程和操作的分析,设施的安全性检查以及员工的培训和防护措施的审查。
评估的结果可以用于改进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操作,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状况。
乙肝检验生物安全评估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职业性感染和保护实验室工作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该评估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改进。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生物安全评估
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针对乙
肝的生物安全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具有很高
的传染性和稳定性。
其在人体内的复制能力强,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2. 疫情调查:通过对乙肝疫情的调查研究,评估乙肝传播的范围和程度,了解其对人群和社会的危害性。
3. 传播途径:评估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垂直传播(婴幼儿从感染母亲传播)、血液传播(输血、注射药物和医疗器械传播)和性传播等。
4. 乙肝病毒检测方法:评估目前用于乙肝病毒检测的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等。
评估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并进行干预措施。
5. 传播防控措施:评估乙肝的传播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卫生教育、血液安全管理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等。
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减少乙肝的传播风险。
6.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乙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医疗资源的消耗、劳动力的损失和患者家庭的负担等。
评估这些影响的大小和可持续性,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乙肝生物安全评估是为了全面了解乙肝的病原学特性、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并评估其对人群和社会的危害性。
通过评估,可以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政策,减少乙肝的传播风险和社会经济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磁珠法核酸提取的临床检验方法学验证
2019年12月上影像学及诊断检验乙型肝炎病毒磁珠法核酸提取的临床检验方法学验证李萍,张志斌*无锡市中医医院中心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71【摘要】目的:验证乙型肝炎病毒磁珠法核酸提取试剂盒性能,评价在其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参考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 /T 1182-2010)对该项目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定量下限、检测下限验证。
结果:(1)用直线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得直线回归Y=aX+b,Y=1.0189X-0.0893,R^2=0.9986。
(2)高浓度样本和低浓度样本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为0.58%和1.41%,批间精密度CV为3.06%和4.93%。
(3)利用康彻思坦HBV DNA血清标准物质作为准确度评价的样本S2和S4,其测定结果2.88E6和4.52E4与靶值及可接受限进行比对,在NCCL可接受限要求范围内。
(4)根据线性结果测定的E2数值用小牛血清将其稀释至理论值为100IU/mL的样本,检测20次,对定量结果对数值进行CV计算,为4.56%。
(5)根据线性结果测定的E2数值用小牛血清将其稀释至理论值为15IU/mL的样本,检测24次,阳性率100%。
结论:磁珠法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相关指标均符合检测标准,可满足临床测试要求。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磁珠法;煮沸法[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19)23-0196-02HBV DNA定量检测可以直观地反映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1]。
近年来各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均推荐采用高敏HBV DNA结果判断治疗终点,高敏HBV DNA试剂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无锡市各大医院开展的HBV DNA检测多为低敏方法,核酸提取多采用煮沸裂解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是一种经典的核酸提取方法,但只是通过对样本煮沸、裂解、高速富集DNA等步骤以释放核酸,虽然煮沸裂解法提取效率比直接加热法、苯酚法和碱裂解法都高,但因煮沸裂解法提取的血清HBV DNA效率不高、产物不纯、临界值样本的提取结果较不稳定,在临床样本中较易产生假阴性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