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的临床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T2DM)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例明确诊断T2DM患者(T2DM组)及60例健康者(健康组),进行FBG、HbA1c和GSP测定,FBG采用氧化酶法、HbA1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GSP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T2DM组FBG、HbA1c、GS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T2DM组中仅FBG升高有67例(占33.5%),仅HbA1c升高有7例(占3.5%),FBG、HbA1c升高45例(占22.5%),FBG、GSP升高1例(占0.5%),HbA1c、GSP升高6例(占3.0%),FBG、HbA1c、GSP升高74例(占37.0%)。

结论三项联合检测互为补充,对早期诊断治疗减少T2DM并发症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2型糖尿病
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生物作用受损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可导致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或衰竭。

在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就达4000多万人,T2DM占糖尿病97%以上[1],预防和降低T2DM发病率,防止并发症,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研究有针对性选择200例确诊为T2DM患者和60例健康者进行FBG、HbA1c、GSP检查,探讨三项指标与T2DM关系及联合检测对诊断T2DM及用药控制情况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8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WHO (1999)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确诊的T2DM患者200例(T2DM组),男110例,女90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0.2岁。

健康者60例(健康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5.5~75.0岁,平均年龄51.0岁。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仪器与方法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SP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HbA1c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仪器为BECKMAN COULT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程序按仪器和试剂要求设定。

经过校准验证和比对评价,为有效的检测系统。

各项检测严格按试剂操作说明书操作。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2DM组FBG、HbA1c、GSP水平分别为(12.08±4.84)mmol/L、(9.39±2.10)%、(280±37.8)μmol/L;健康组FBG、HbA1c、GSP水平分别为(4.78±1.24)mmol/L、(4.74±1.24)%、(181±54)μmol/L。

T2DM组三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00例T2DM患者,仅FBG升高的有67例(占33.5%),仅HbA1c升高的有7例(占3.5%),FBG、HbA1c均升高45例(占22.5%),FBG、GSP均升高1例(占0.5%),HbA1c、GSP均升高6例(占3.0%),FBG、HbA1c、GSP均升高74例(占37.0%)。

3 讨论
糖尿病是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高血糖症及其并发症组成的综合征。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诊断治疗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2]。

FBG检测是T2DM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常用指标。

本研究74例FBG升高患者中,HbA1c、GSP均升高,但在应激状态时出现高血糖,可能为糖尿病早期或者为机体的应激状态或人工输注葡萄糖[3],故对应激性血糖升高和隐性糖尿病较难诊断。

67例患者FBG升高,HbA1c、GSP均在正常范围,有6例患者FBG正常,HbA1c、GSP均升高,说明FBG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HbA1c值与血糖明显正相关[4]。

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

200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已把HbA1c的检测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的金标准。

但是HbA1c也存在一定的缺点:①HbA1c升高不明显或不升高,不能完全反映病情的渐进性变化过程和程度;②血红蛋白(Hb)变异体的存在干扰HbA1c检测结果,使FBG与HbA1c升高不成比例;③不能单用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和病情判断指标,任何能改变红细胞生成和红细胞结构的因素,将会导致HbA1c结果假性升高或降低;④HbA1c不能反映血糖漂移幅度和频率。

故HbA1c并不能取代FBG。

GSP不受血糖的影响。

反映糖尿病患者2~3周平均血糖水平。

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bA1c不能反映较短时期内血糖浓度变化的不足,尤其是对血糖波动较大的脆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

但GSP不受进食影响,不能用来直接指导每次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用量。

本文HbA1c、GSP均升高的6例患者中,有4例是初诊患者。

结果受血浆总蛋白影响,清蛋白1 g/L,GSP是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有效补充,是鉴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糖尿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联合检测可判断不同血糖治疗效果:①三项升高幅度大致相同时,提示8~12周患者血糖水平较高或服药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佳;②当HbA1c 和GSP正常,FBG明显升高,考虑为大量输注葡萄糖或机体应激和人为因素造成;③HbA1c升高大于GSP升高幅度,说明近2~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

但近
2~3周血糖控制较好;④FBG升高,且GSP升高大于HbA1c,说明近2 周来血糖水升高,糖尿病为初发或早期;⑤FBG正常,但GSP和HbA1c升高,GSP升高幅度远小于HbA1c,说明糖尿病者近2~3周控制情况较理想,仍需继续维持治疗;⑥FBG和GSP正常,HbA1c升高,表明患者近2周血糖控制较满意;⑦在某些营养不良、贫血或恶性病,如肝硬化、恶性肿瘤、血液病,测定患者的HbA1c 和GSP可有降低,红细胞升高症时HbA1c 和GSP可升高,而FBG正常,故应结合血糖水平作出判断。

综上所述,FBG、HbA1c、GSP反映了3个不同时段血糖水平,同时检测可减少患者住院期间或在家自测血糖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工作中互为补充,结合使用能全面的对患者的FBG控制情况作出正确判断,为医生提供近期、纵向、全程血糖水平信息[5],能正确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之珍,韩凌飞,彭桂香.糖尿病患者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联合检测的探讨.首都医药,2013,29(14):34-35.
[2] 索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2):210-213.
[3] 刘志军,谭东云,饶荣.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在鉴别高血糖性质中的应用.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67-68.
[4] 朱小艳,姚全良,黄淑英. HbA1c 6.5%、FPG和2hPG诊断糖尿病性能比较.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2):128-130.
[5] 宋长广.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511-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