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7c114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2.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m 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cmC.人的正常体温是37℃D.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4.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6.优美的词句可以勾画出大自然水资源的美妙与和谐,下列词语中描绘凝华现象的是()A.滴水成冰B.玉霜满地C.烟雾缭绕D.露似珍珠7.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8.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9.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完整)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1ebb904a1b0717ed5dd10.png)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______;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从测量对象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_____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的四种情况,其读数分别为:A : 摄氏度;B : 摄氏度;C : 摄氏度;D : 摄氏度。
4.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____________。
5.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
6.固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 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非晶体有:_ __ 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
8.熔化要________热,凝固要_________热。
但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凝固过程中,温度会___________。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9.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A B C D 图(1)10. 蒸发要_________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_______,有_______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 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711c5e0b4e767f5acfce81.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南极的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容易制造,价格低 B.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更低C.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测量准确 D.酒精无毒,水银有毒2.夏天的早晨,无锡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0℃ B.15℃ C.25℃ D.40℃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下图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B.“轻柔的雪”是凝固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4.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③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④读数时为看得清楚,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1/ 75.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水的温度都升高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6.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到晒得发烫的柏油马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爆晒,温度很高B.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了更多的热量C.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大,身上的汗较难蒸发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舞台效果,这种雾实际上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而形成的气体D.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100℃B.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涨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9.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均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铁 B.海波、蜂蜡 C.松香、玻璃 D.铝、萘10.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和氮在l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183℃和-196℃,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 ( )A.氧 B.氮 C.二氧化碳 D.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11.初春的清晨常常有雾,雾的形成是( )A.蒸发 B.沸腾 C.汽化 D.液化12.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3 / 7C .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1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C .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D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14.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 .表面积大小有关B .温度高低有关C .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 .种类有关15.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 .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形成的水D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夏天喝饮料时,常会在杯里加入冰块儿,冰块儿会变小,不久杯壁会出现小水珠,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A .升华B .熔化C .液化D .汽化17.近几年,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小明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写了一首题目为《莒州春晓》的小诗﹣﹣“朝登屋楼迎朱炎,俯瞰冰水舞彩练。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2b81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58.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宿迁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4、在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5、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B.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D.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A.B.C.D.7、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
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8、炒菜时如果发生油锅起火现象,下列做法中最不应该的是()A.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水来灭火B.立刻盖上锅盖C.加一些冷油,降低温度D.将蔬菜倒入油锅内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可能是海波的熔化图象B.乙图可能是松香的凝固图象C.丙图可能是铜的熔化图象D.丁图可能是石英的凝固图象10、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
这是因为A.沸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大量水蒸气液化的小水珠D.停火后水开始大量汽化的水蒸气11、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早晨出现浓雾B.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12、如图是我市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d653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42.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某种浴室内的防雾镜内部装了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高于室温。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3、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4、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镇江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镇江新区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5、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4题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C.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6、(2015湖北黄冈,第18题)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7、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D.由于水已经烧开,停止对水壶加热,壶嘴上方也会一直冒"白气"8、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A.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B.透过泳池上方的"白气"看远处的景物感觉在晃动,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缘故C.戴眼镜的人们在温泉池中镜片会变模糊是由于空气液化形成的D.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9、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低于0℃,时间长了也会变矮,这是由于( )。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63cee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7.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A.相等B.甲高于乙C.甲低乙D.不能判定2、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2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3、下列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晶莹的露B.坚硬的冰C.缥缈的雾D.雪白的霜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B.夏天,利用冰箱制作棒冰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5、如图分别表示四位同学在实验室"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
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6、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象是7、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8、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先汽化再液化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9、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B.C.D.10、(随州中考)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 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 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11、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华,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汽化,后液化D.先凝固,后汽化12、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13、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A.凡没有规列外形的物体;B.凡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就一定是晶体;C.凡到一定的温度开始溶解的固体,就一定是晶体;D.凡是在某一不变的温度下吸热量,而不容解的固体一定是晶体;14、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15、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59f69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b.png)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
1、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A.0℃的冰冷些B.0℃的水冷些C.两者的冷热程度相同D.二者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2、小明的玩具灯笼里的灯泡不亮了,爸爸检查后发现是电路板的线断了,于是爸爸用电烙铁把断开的电路重新焊接好,则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B.在0至5 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4、下图中水的凝固图象是()。
5、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6、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A.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B.蒸饭的锅口上方喷出“白气”C.喝开水时眼镜片模糊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7、以下关于蒸发与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要吸热,所以都有降温致冷作用B.都是将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C.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D.都在液体的表面发生8、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淞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9、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红同学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的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A.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B.帮助小红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C.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D.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10、冰的熔化温度为0 ℃,则0 ℃的水()。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9e25202d276a200292ee8.png)
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盛有-5℃冰块的试管放入盛有足量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则试管里的冰()A.温度能达到0℃、且能熔化 B.温度能达到0℃,但不能熔化C.不能达到0℃,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在舞台演出时,常常使用干冰营造出若隐若现的白雾,颇具梦幻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直接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周围的空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3.下列事例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4.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塑料、橡胶、玻璃B.沥青、蜂蜡、铁C.冰块、铁、海波D.松香、石蜡、塑料5.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再喝,这样做的目的是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照暴晒下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6.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2m/s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D.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1/ 7A .用“干冰”来给食物保鲜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B .水沸腾时烧水的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D .医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给发高烧的病人降温,原因是酒精比热容较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蝙蝠能在漆黑的夜空中飞行,是因为蝙蝠的眼睛可以在夜间看见物体B .打雷时,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C .固态的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D .树上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而不会飞入空中9..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10.寒冷的冬天,小朋友在室外玩肥皂泡时,发现肥皂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5d006a01f69e3143329473.png)
第三章物态变化(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2.(宜宾中考)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3.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这里使水分快速蒸发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B.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4.(青岛中考)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是()5.(益阳中考)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6.(眉山中考)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7.(襄阳中考)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8.(雅安中考)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海南中考)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的温度计.10.(云南中考)在昆明烧水,水温不到100 ℃就沸腾,是因为昆明气压低,水的________低.水烧开时,壶嘴处产生“白气”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11.(佛山中考)冬天,早晨跑步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吃饭时发现多油的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汤表面的油减慢了水的______,这种物态变化会______热.12.(广州中考)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第12题图13.(衡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判断出这种物质是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从刚刚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为______min,该过程中晶体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第13题图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4.(大连中考)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 ℃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15.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1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舞台仙境是怎样营造出来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 ℃,当它遇热而变成气体时,会令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舞台仙境”是通过发生怎样的物态变化营造出来的?(2)你认为干冰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20分)17.(大连中考)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第6 min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固体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18.(牡丹江中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强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1)如图甲所示,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加热到第3 min时,水开始沸腾,如图乙所示,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这是一种剧烈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3)如图丙所示,小强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水的温度达到______℃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仍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参考答案周周练(第三章)1.B 2.A 3.B 4.C 5.B 6.B7.A8.C9.98水银10.沸点液化11.液化蒸发吸12.汽化吸热13.503吸收14.干冰温度远低于0 ℃,干冰迅速升华吸热,铁盒放热降温.铁盒温度急剧降低,当铁盒温度低于0 ℃时,周围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霜.15.(1)加快沙中水的蒸发.(2)水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对食物可起到保鲜的作用.16.(1)升华、液化;(2)做制冷剂,用于冷藏保鲜食物(做灭火剂等,答案合理即可).17.(1)48(2)(3)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但升高的速度越来越慢(4)非晶体18.(1)液化成水回到水中(2)汽化(3)升高99不变吸热。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f4ad0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a.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细心观察会看到水在一年四季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下列现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在景区草坪上喷雾装置在工作C.暮秋,树枝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泼向空中的热水瞬间成冰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3、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4、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5、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图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6、下列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池塘上结了一层黄薄冰B.盛夏,打开冰棍纸见到"白气"C.深秋,树枝上结了一层薄霜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7、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8、如图所示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已知海波的熔化温度是4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B.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海波在BC段为固液共存的状态D.海波在CD段吸收热量9、小李妈妈炒菜的时候发生油锅起火现象(如图3),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最不应该的是:A.加一些冷油,降低温度B.立刻给油锅盖上锅盖C.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水来灭火D.立即将蔬菜倒入油锅内10、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1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12、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拿出冰柜的饮料瓶外出现的水珠B.绕在半山腰的云雾C.春天早晨操场边树叶上的露珠D.身上的汗水变干了1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扇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B.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C.下雪时护路工人可以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熔化,说明撒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14、(2015·德州武城质检)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15、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e77d95453610661fd9f484.png)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凝固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4.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A.铁、冰、玻璃是晶体 B.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C.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5.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6.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7 .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海波是晶体B.海波的熔点约为48℃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9.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 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10.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从雪中吸热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盐水起化学作用11.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12.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1bc89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f.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小聪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对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C.忘记盖灯帽的酒精灯内的酒精越来越少是汽化现象D.夏天会看到打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冰先升华为水蒸气后再液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液化现象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熔化现象C.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3、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水银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上述温度计均可4、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9℃,40℃C.38℃,40℃D.39℃,39℃6、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里滚来滚去。
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镓的熔点低于手的温度B.金属镓熔化,需要吸热C.金属镓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D.可以用金属镓来制作餐具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树枝上结的雾凇8、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9、食用冻豆腐时发现豆腐内有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和熔化B.液化和升华C.凝华和熔化D.凝固和汽化1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11、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1735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d.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为4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38~4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37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2.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1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37 ℃与39 ℃的就诊者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图1A.37 ℃和39 ℃B.37 ℃和38.5 ℃C.37 ℃和37 ℃D.38.5 ℃和39 ℃3.如图2所示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图24.如图3甲所示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100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不需要吸热C.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 min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图35.关于如图4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6.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物理现象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并伴随吸热或放热。
如图5所示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图57.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C.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发生在液体内部剧烈的汽化现象D.沸水的温度一定比温水的温度高8.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玻璃窗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它们均附着在玻璃窗的室外一侧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它们均附着在玻璃窗的室内一侧9.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6中正确反映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图610.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11.下表是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钨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10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 ℃时氮是固态D.-40 ℃的温度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2.如图7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加热烧杯使甲液体沸腾后,仍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若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B.若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C.若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D.乙液体一定能沸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3e4f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f.png)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2018·黔南州)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3.(2018·无锡)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4.(2018·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B.夏天打开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是凉风C.寒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5.(2018·临沂)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6.(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曾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7.(2018•梧州)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6cfe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2.png)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冰化成水是熔化过程B.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C. 铁块受热后体积膨胀是熔化过程D. 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2.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液化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
A. 凝华B. 液化C. 熔化D. 升华4.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汽化5.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汽化二、填空题6. 当温度高于0℃时,冰会直接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7. 冬天窗户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后______形成的。
8.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直接变成气态,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9. 请简述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及其吸热或放热情况。
四、计算题10. 一块冰的质量为2kg,它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已知冰的密度为0.9g/cm³,水的密度为1g/cm³)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A4. C5. A二、填空题6. 升华7. 凝华8. 升华三、简答题9. 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放热)、汽化(液态变为气态,吸热)、液化(气态变为液态,放热)、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和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四、计算题10. 由于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仍然是2k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b653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8.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7.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7.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低,示数也小3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 ;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 。
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 ,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6℃B、60℃C、75℃D、80℃4、学校在疫情防护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每天进行体温检测。
当学生参加考试时,要求体温小于37.3 ℃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等于37.3 ℃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
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体温计的量程是35 ℃ ~45 ℃B、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检测该考生应该在常规考场D、体温计的制作原理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5、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6、如图所示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已知海波的熔化温度是4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B、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海波在BC段为固液共存的状态D、海波在CD段吸收热量7、冰箱的制冷剂在蒸发时()A、吸收热量,冰箱内部温度升高B、吸收热量,冰箱内部温度降低C、放出热量,冰箱内部温度升高D、放出热量,冰箱内部温度降低8、口罩作为防疫“神器”人人都必须佩戴,冬天在室外,如果口罩佩戴不严实,戴眼镜的同学,眼镜片上就会出现白雾遮挡视线,这个白雾是如何形成的()A、吸热熔化B、吸热汽化C、放热液化D、吸热蒸发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B、用高压锅炖肉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高C、通过撒盐的方法促使雪熔化,说明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糕会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10、房间装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C、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D、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11、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12、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示数()A、不变B、一直下降C、一直升高D、先下降后又升高最后不变1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C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1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草叶上挂满了露珠,到了初冬覆盖了一层霜,所以霜是由露珠变成的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了“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在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后一会儿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15、“ALS冰桶挑战”是一个让更多的人关注“渐冻”即“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慈善募捐活动,要求参与者将整悀的冰水混合物浇遍全身,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
试题附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2分/题,共36分)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凝固
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4.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
A.铁、冰、玻璃是晶体 B.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
C.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
5.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6.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7 .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
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
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
帮她找出来()
A.海波是晶体
B.海波的熔点约为48℃
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
断升高
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9.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的质量减少了 B.冰的质量没变化
C.冰的质量增大了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0.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A.盐水从雪中吸热 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
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水起化学作用
11.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
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
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
12.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
A.熔点 B.凝固点 C.多少 D.沸点
13.上题中,发生物态变化的先后过程是()A.汽化、液化 B.熔化、汽化 C.汽化、凝固
D.升华、液化
14.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
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15.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16.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
这是因
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17.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较多的氟处昂会破坏大气
中的臭氧层,现已研制出了它的代用品),当液态氟利昂进入电冰
箱冷冻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1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①露的形成②霜的形成③冰的形成④雾的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19-23题2分/空, 24题6分,共28分)
19.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的。
(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
为。
20.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一些,这是因为。
21.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
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
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夏季闷热的夜晚,禁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
这层水雾是在是内侧,还是在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猜想:是在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
是:。
23.炎热的夏天,飞机在空中播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在空气中变成二氧化碳,这一物态变化叫_________,周围的水蒸气则______热量变成小冰晶,后又经_________变成小水珠。
24. 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6分)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
吃冰棒解热升华
三、实验和探究题(25题4分,26题14分,27题3分,28题
15分,共36分)
25.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
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
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
的是。
图3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
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
2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试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
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4中a、b所示,则:
(1)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在沸
腾时的情况。
记录的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水沸腾试验数据记录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试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3)试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试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试验数据记录在表3中:
小明通过描点法画出图5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根据表中的试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
②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28.阅读下列现象
同样湿的衣服,凉在阳光下干的快,晾在树荫下干的慢;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
根据上述现象,完成以下课题探究报告。
(1)提出问题:。
(2)猜想:①。
②。
③。
(3)设计和进行试验:(针对某一个猜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C
6.C 7.C 8.A 9.C 10.B
11.D 12.D 13.A 14. C 15.D
16.D 17. A 18. C
二、填空题:
19.相同冰熔化吸热
20.低酒精蒸发吸热
21.小李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而且大火容易使水溢出
22.室外室内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也化成小水滴
23.升华放出熔化
24.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
吃冰棒解热升华
三、实验探究题
25.分度值 D -22 3826.(1)b a
(2) 98
(3)实验时的气压低一标准大气压
(4)①22 ②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温度变化慢
27.C
28.(1)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①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②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③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