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培养
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培养
杨晓惠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
职业院校教师核心职业能力包括业务能力、心育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等四个方面。
可从建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建立教师自我提升职业能力的机制和建立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外部环境等三方面来培养和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产学结合
教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它对教师的职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教育的自身特殊性,以及现代企业对技能型、实用型职业人才的渴求.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便成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问题。
1.高职院校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快速发展。
截至2003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到908所。
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基本形成每个地市至少设有一所职业院校的局面,这对地方经济建设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此外,还有612所本科院校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达至t J479万,约占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3%;每年招生数达到200万,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52.3%m。
在职业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
高职教育质量出现了滑坡.如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不牢,动手能力差;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不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高,对职业的忠诚度较低。
职业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效果较好,培养的
学生素质高,关键是对教师把关严格。
德国的职业学校教师分
三、谈心应因人而异、择时择地、语言巧妙
谈心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般来说,从年龄上看.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阅历相对丰富些。
辨别事理的能力也相对强一些,因此,谈心时应针对学生的年级、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在讲道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区分:从学生所处的位置上看,优等生与后进生、学生干部与一般学生、党员学生与非党员学生在思想觉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要有所区别。
即使是同一类学生,由于性格和气质上的差异,在谈心的方法上也应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外向型性格的学生较开朗大方,反馈信息快.应抓住问题关键,在较短时间内直截了当点出问题,讲明事理,解开其思想疙瘩;内向型性格的学生,不善言辞,一般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与其谈心时要有“耐心”,要“察言观色”,细心把握其态度变化,委婉试探地进行.把握解决其思想问题的时机,而且谈话应适可而止,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你的观点,对你的批评心悦诚服,谈心必须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力,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切忌随心所欲,想谈就谈。
要知道.学生的真心、真情、真言只有在条件适当时,在遇到知心、知己、知音时才会毫无保留地倾诉。
有些辅导员习惯上班时间在办公室与学生谈心,但是由于其他教师或同学在场,谈心对象很难敞开心扉。
如果这时强迫与学生谈话,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丧失对辅导员的信任,甚至会产生戒备或逆反心理,认为老师找他谈心就是挑刺儿、说教和训诫。
在谈心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应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
对学习好或思想进步的学生,应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他们在学习上和思想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并且和学生谈话的语气应庄重、严肃,使其明辨是非。
而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有自卑感的学生.应尽量少说刺激性较强的话,语气要平和.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表扬、少批评,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也便于做好这类学生的辅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总之.辅导员在学生的大学生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理念的今天,辅导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工作中充满真心、爱心。
谈心时体现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理解人、热爱人、激发人。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有战略的眼光。
站在时代的高度,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讲究教育艺术.从而使谈心获得最佳的效果.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莫雷.大学生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入学出版社.1996.
[3]王德清.学校管理原理[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4]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
[5]孙瑞欣.谈心的艺术[J].学生工作,1993,(3).
[6]陈著.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利学出版社.2002.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