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参考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文学
“影”,即电影,“视”,即电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二,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
电影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
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
所以,这种文学样式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
影”,即电影,“视”,即电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二,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
电影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
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
所以,这种文学样式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
1.什么是影视文学?
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
2.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如何?
从本质属性来看,影视文学首先是文学,它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因而它同其他文学样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共同规律;同时,由于影视文学借助于影视传播媒介,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影视媒介特点。
影视文学可以说是古老的传统文学与新兴影视相结合的产物。
3.影视文学形成过程怎么样?
文学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
在这几千年
的历史长河中,文学的样式和类型迭经变迁,由简趋繁,但其表现手法基本是单一的,即运用文字的手段,以文学语言为媒介塑造形象,这种表现手法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器官,是一种平面的接收与解读的形式。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电子技术的发明。
电影在从无声转向有声之后,便脱离了它以活动的影像组合来反映现实的幼稚阶段,取而代之的是以蒙太奇的叙述方式进行创作的理性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与传统文学样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文学样式--电影文学便应时而生。
电影文学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既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又可作用于欣赏者的听觉。
这是以往任何传统文学样式所不具备的。
几乎与此同时,广播也借助于无线电波的传送和机械录制的手段,运用声音来叙事,诉诸人们的听觉。
广播的这种表现方式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作用于欣赏者听觉的“戏剧”--“广播剧”。
广播剧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文学与广播结合从而产生了新型的广播文学。
电影文学和广播文学的产生为电视文学的产生准备了基础。
电视文学吸取了电影文学形象直观、直接诉诸欣赏者联想的表达方法,形成为具有独特性质的新型文学样式。
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
影视文学即电影、电视的文学剧本。
基本特征主要是:视觉性、动作性和蒙太奇结构。
视觉性,即指影视文学剧本用文学所描写的形象能够鲜明地体现出视觉形象,具有具体、实在的视象性。
动作性,即影视文学剧本对人物的描写是具有清晰、丰富的动作的描写。
蒙太奇结构方式,即指影视文学剧本把许多内容不同、场景各异的画面,按照创作的意图予以组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和节奏等艺术效果的特殊结构方式。
电影艺术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思想方式,它使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向着一体化、向着世界大同的方向迈进。
巴拉兹·贝拉这是一个影像的时 ——
代,视听的时代,机械复制的时代,灵光消逝的时代。
—— 瓦尔特· 本雅明
关键词: 影像视听融合动态画面
影像:因光影生成的图像,由视听感官直接感知的形象画面与声音
电影是“每秒24格”的艺术;它具有视听性和动态性两个特性电影的物质媒介包括:摄影机、录音机、胶片、放映机等器材,电力、机械、感光学、光学、化学等领域的发展都会带来电影技术的进步。
电影技术几次重大突破
1895年电影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诞生
1929年有声片《城市之光》出现
1935年彩色电影《浮华世家》出现
1993年《侏罗纪公园》第一次成功采用电脑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制作逼真的动物角色;1995年《TOY》全部采用三维动画制作完成电影 = 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画面(光、色、造型)+语言文字
+声音(说白、音响、音乐)
苏联的诗意现实主义
从20年代到50年代,苏联艺术家对电影中诗的语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作出《战舰波将金号》、《土地》、《母亲》、《海之歌》、《雁南飞》等被称为“诗意现实主义”的电影。
特点:以富于隐喻性的电影语言(如叙事结构、对白、表演、画面构成、光线照明和声响气氛、配乐、道具等),运用比拟、象征等艺术手段,将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社会历史进行高度概括的作品。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
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
罗伯特·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德·西卡:《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温培尔托·D》
德·桑蒂斯:《罗马11时》
意大利的心理现实主义:
1950年之后又出现一代新人,修正新现实主义电影对“人”表现的贫乏,转向对人物内心的开掘,影片题材更丰富,手法更多样,思想内涵更深刻。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奇遇》《夜》《蚀》、《红色沙漠》、《放大》
费德里科·费里尼:《甜蜜的生活》、《八又二分之一》
法国新浪潮运动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法国的新电影创作倾向。
用不拘一格
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技巧反对法国电影的“僵化状态”,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彻底改造传统而主流的“优质电影”,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此流派称“电影手册派”,并与“左岸派”合流。
代表:弗朗瓦索·特吕弗、让-吕克· 戈达尔、雅克·里维特、克劳德·夏布洛尔、埃里克·侯麦等。
导演所拍的影片,统称为“新好莱坞电影”,其特征为:反传统、反模式、反类型、反神话
如: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教父》、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以及马丁·斯科塞斯、迈克·尼科尔斯、米洛斯·福尔曼等。
新德国电影:
从20世纪60年代持续到80年代,德国电影史上出现了“运用国际性的语言”“创造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电影”的引人注目的新气象。
特点:主张“作者电影”,但并不彻底反戏剧、非理性;吸收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性、可看性,但以“反好莱坞”面目出现。
追求构思慎密、情节完整、形象丰满以及深刻的批判内涵。
代表人物: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威尔格·荷索、 威姆·文德斯、福尔曼·施隆多夫、沃尔夫冈-彼得森等
中国电影部分
◼四大板块:(1)早年的道德图景(1905-1932);(2)乱世的民族影像(1932-1949);(3)分立的家国梦想(1949-1976);(4)整合的文化阐发(1976- )
1、 A 戏曲片:中国电影的唱念做打
尽管将中国电影历史的开端定位在1905年并不特别准确,但1905年确实是中国人受到“西洋影戏”的诱惑,第一次拿起摄影机拍摄一
部“国制影片”的日子。
在古都北京,在法国制木壳手摇摄影机的注视下,作为电影的票友,国剧大师谭鑫培煞有介事地“请缨”、“舞
刀”和“交锋”;京剧《定军山》片段,就这样永远无声地显影在一段后人再也无缘目睹的胶片上。
仿佛是中国电影的宿命,京剧纪录短片《定军山》无意中将历史记忆、民族心象和文化历程奇迹般地交融在一起。
从此,中国电影里的中国戏曲,总也演不完、唱不息
B、先是梅兰芳。
在1920年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27岁的著名花旦自导自演了影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影片在上海、北京和其他城市映出,甚至发行到南洋各埠,受到各地观众欢迎。
此后,梅兰芳继续“触电”,在民新影片公司拍摄了戏曲片《黛玉葬花》(1924)
并与著名导演费穆合作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1948)C、早在1930年4月,梅兰芳便去到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拜会了当时享誉全球的好莱坞明星道格拉斯·范朋克和玛丽·璧克馥夫妇,应邀参观了他们自己创办的联美影片公司;同时,在洛杉矶的一个夜总会里见到了杰出的喜剧电影大师查理·卓别林,交谈一番,合影留恋。
4年后,梅兰芳与电影明星胡蝶一行访问苏联,跟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一见如故、交谊甚深。
D、从1922年开始到1937年间,明星影片公司一共拍摄影片200余部,其中的大多数出品均为伦理片。
1923年年底拍摄完成影片《孤儿救祖记》便是第一部引起中国观众广泛兴趣并深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作品
E、古装片:中国电影的一脉古风
应该说,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开始,中国影人便已认识到: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资源,对于国产电影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上,从1905年到1923年前后,各影片公司均制作过各种古装故事短、长片,并获得了相当数量的本土电影观众。
这些影片大多依据京剧、文明戏和《聊斋志异》小说简单地敷衍而成。
然而,在严酷的商业竞争中,在欧美电影垄断中国电影市场的背景下,为了以本土电影张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了开拓国产影片市场并与欧美电影相抗衡,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以天一影片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制片企业,不仅公开标榜“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创作主张,而且以一大批“稗史片”突破欧美电影类型的藩篱,在类型片的题材选择、叙事结构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努力迎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并极力以此扩大国产影片的生存空间,开辟国产影片的南洋市场,为中国古装电影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天一影片公司成立于1925年6月,由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兄弟共同经营;由于受到南洋观众的欢迎,天一影片公司决计继续开拓南洋市场。
在1927年中,除了增加拍摄投资外,还与南洋片商陈筚霖的青年影片公司合并,成立天一青年影片公司,为天一影片公司的影片在南洋的发行打开了通道。
从1925年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侠义武侠片《女侠李飞飞》开始,国制稗史/古装影片里的“武打”元素便逐渐得到强化,“时装”武打/武侠片也得到全方位的尝试。
在这些武打/武侠片中,尤以华剧影片公司的出品最为舆论关注和观众称赏。
该公司主创者张惠民乃影界武术名家张慧冲之弟,不仅明确地以武侠片为公司的主创类型,而且明确地以“提倡尚武精神”和“发扬国光”为公司主旨,
《火烧红莲寺》不仅创造了明星影片公司及国产电影的票房奇迹,
而且催生出一股长达3年的武侠神怪片热潮。
在《火烧红莲寺》的带动下,近40家影片公司都参与制作武侠神怪片,1928年至1931年间上映的武侠神怪片总数达到227部。
这些武侠片、神怪片和武侠神怪片联合在一起,构成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自觉、也最为宏大的类型奇观。
仅以港台武侠电影中的胡金铨电影为例。
以《龙门客栈》和《侠女》为代表的胡金铨武侠电影,在大量新派武侠片中独树一帜,不仅为中国武侠电影确立了经典的类型形态,而且以其作者电影式的追求,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倾心追慕和对儒释道文化的悲怆感悟中,展现出中国武侠电影独创性的精神深度和文化蕴涵
◼郑正秋
◼教化电影观念与家庭伦理情节剧
◼家庭伦理情节剧与民族电影类型
◼观片:《姊妹花》
代表作:《二八佳人》(1927)、《血泪黄花》(1928-1929)、《桃花湖》(1930)、《自由之花》(1932)、《姊妹花》(1933)、《再生花》(1934)等。
家庭伦理情节剧与民族电影类型
◼教化电影观念与家庭伦理情节剧(下)
1,郑正秋的选择(文明戏的题材)。
2,明星影片公司的选择(《难夫难妻》与《孤儿救祖记》的成功)。
3,作为类型的家庭伦理情节剧(人物谱系:严父、慈母、歹夫、怨妇、孝子;叙事框架:歹夫的道德危机,严父与孝子联合克服)。
4,家庭伦理情节剧的文化含义:社会改良(歹夫一代的无力承担,通过道德教化,从过去和将来中找寻希望)的时代关切;穿透民族心理的历史叙事。
1,从郑正秋到蔡楚生到谢晋
2,从《姊妹花》(1933)到《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到《天云山传奇》(1980)
3,最成功的票房保证:最煽情的中国电影;最大量的本土观众;4,最良好的意识形态环境:最多的政府奖励;最好的群众口碑。
5,最有前景的大陆电影类型:类型策略的历史选择。
《姊妹花》
1933 明星影片公司出品
编剧:郑正秋;导演:郑正秋;摄影:董克毅;主演:胡蝶(兼饰大宝、二宝)、宣景琳(饰母亲)、郑小秋(饰桃哥)。
影片公映后,震撼中国影坛。
在上海连映60多天,盛况空前二代电影人:东方美学与中国电影的经典创造·费穆
◼费穆:中国电影美学的先行者之一
◼影片观摩:《天伦》(1935)、《小城之春》(1947)
讲述:费穆电影:东方电影诗学
1,娴熟电影技巧(好莱坞、苏联电影影响:流畅叙事与对比蒙太奇)
2,浓郁的民族风格(题材中国化、导演的诗词绘画戏曲手段、镜头与画面的温厚:平远长单、意境营造)
3,深刻的文化心理(情感欲望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发乎情、止乎礼”的东方文化心理)
费穆:寄托遥深的电影意境
在中国电影文化史上,费穆是一位执著探求古典美学与民族电影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以一批艺术精湛、寄托遥深的优秀影片载入史册的电影艺术家。
费穆是一位学贯中西、才华卓著的学者型导演,费穆电影是一种浸润着传统文化意绪与古典美学精神、但又闪烁着现代电影气质的中国民族电影,在《城市之夜》、《人生》、《香雪海》、《天伦》、《联华交响曲·春闺梦断》、《孔夫子》尤其《小城之春》等影片里,都营造出一种寄托遥深、独标高格的电影意境。
在费穆的导演阐述中,意境往往等同于“空气”和“氛围”;实际上,对“空气”和“氛围”以至“民族风格”的强调,成为费穆电影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
在费穆看来,电影要抓住观众,“必须使观众与剧中人的环境同化”,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创造剧中的空气是必要的”。
1针对影片《香雪海》,费穆也明确表示:“关于这一场戏,我偏重了心理描写和氛围的布置
《城市之夜》是费穆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其主旨颇有意味地徘徊在“强
烈暴露都市黑暗面”与“空想的改良主义结局”之间
桑弧:淡雅含蓄的电影风格
除了费穆和朱石麟,1949年以前,在中国影坛上执著探求古典美学精
神并创造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电影艺术家还有桑弧。
桑弧1949年以前的电影创作,与编导朱石麟和作家张爱玲之间保持着
极为深刻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淡雅含蓄的电影风格。
中国电影的经典创造
从1905年开始到1949年,经过接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尝试和不懈追
索,在捕捉传统道德图景的阶段里,在建构乱世民族影像的历程中,中
国电影终于创造了既属于民族又属于世界的经典作品。
无论是《一江春
水向东流》流露的史诗之气质,《万家灯火》展呈的伦理之魅力,还是
《乌鸦与麻雀》体现的喜剧之才华,均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同时期出品
的国产影片,即便与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出品的杰出影片相比,大概也是
毫不逊色。
中国电影创造的这些令人眩目的灿烂和辉煌,无疑已经成为
中华民族20世纪以来极其宝贵的精神源泉和文化财富,值得后来者不断
地回味和念想。
《一江春水向东流》由联华影艺社1947年出品,联华电影制片厂摄制,
昆仑影业公司发行,蔡楚生、郑君里编导,吴蔚云技术顾问,朱今明摄
影,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吴茵、严工上、高正、周伯勋主
演。
这部以《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为标题划分为前、后两集,长
达190分钟的影片上映后,在轰动中国影坛的同时,舆论赞扬也纷至沓
来。
据统计,从1947年10月至1948年1月,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连映三个多月,观众多达712,874 万家灯火》:伦理之魅力《万家灯火》由昆仑影业公司1948年出品,阳翰笙、沈浮编剧,沈浮导
演,吴蔚云技术顾问,朱今明摄影,蓝马、上官云珠、高正、吴茵、沈
扬、齐衡、李宛青主演
第三代电影人:民族电影探索成就·谢晋
◼谢晋
◼中国主流电影形态:《红色娘子军》、《春苗》、《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
◼民族电影元素:主流思想+家庭伦理+动人情感+曲折情节;政治与道德的置换策略。
百家蜂起、类型初兴的香港电影
如果将观影经验纳入电影史的范畴,那么,香港电影几乎与大陆电影的历史同步。
从1896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派技师前来香港放映电影并拍摄一些风光素材,到1913年黎民伟自编自导香港第一部影片《庄子试妻》;从1923年5月黎氏兄弟正式创办民新影片公司,到1930年10月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在香港成立;从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华南电影界赈灾会组织的抗战影片拍摄,到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香港影业的停顿;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香港电影的复苏,到大中华、永华、大光明、南群、南国等影业公司的成立以及《各有千秋》(1946)、《某夫人》(1946)、《风雪夜归人》(1947)、《大侠复仇记》(1948)、《国魂》(1948)、《清宫秘史》(1948)、《火葬》(1948)、《恋爱之道》(1949)、《结亲》(1949)、《野火春风》(1949)、《珠江泪》(1949)等一系列影片的拍摄,1949年以前的香港电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长城电影公司:《云海玉弓缘》被称为香港第一部新派文艺武侠片。
建国以来的武侠电影:1949年至1979年间中国新派武侠片的崛起,无论如何不能忽视胡金铨的杰出贡献。
以《龙门客栈》和《侠女》为代表的胡金铨武侠电影,在大量新派武侠片中独树一帜、
谢飞(1942- )
◼中国艺术电影:《黑骏马》与《益希卓玛》、大地与爱情◼第四代诗化历史策略:时空复现的叙事策略、温柔敦厚的影像表达、身心投入的情感结构。
中国影人辞典:张艺谋
◼张艺谋:访谈
◼民族电影奇观:《红高粱》、《菊豆》、《活着》、《英雄》
1950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62年入西安市第30中学读书;1968年初中毕业后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1971年在陕西咸阳国棉8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1982年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
摄影作品:《一个和八个》(1983)、《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5);主演作品:《老井》(1986)、《古今大战秦俑情》(1989);导演作品:《红高粱》(1987)、《代号“美洲豹”》(1988)、《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4)、《有话好好说》(1996)、《一个都不能少》(1998)、《我的父亲母亲》(1999)、《幸福时光》(2000)、《英雄》(2002)。
获得中
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三度)、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两度)、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技术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国内国际大奖。
并被美国克罗拉多国际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交流协会授予“终生成就奖”。
1996年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当代世界20位大导演之一;1998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风云人物。
《红高粱》
1987 西安电影制片厂
编剧:陈剑雨、朱伟、莫言;导演:张艺谋;摄影:顾长卫;主要演员:巩俐、姜文、滕汝骏、刘继
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摄影、音乐、录音奖;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王家卫电影:地位、角色、身份和性别
考察王家卫电影的地位、角色、身份和性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电影尤其香港电影格局中呈现王家卫电影独特旨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在班驳陆离的阐释性话语中深入探讨王家卫电影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的关键环节。
第一部由中国人拍摄的影片: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景丰拍摄的《定军山》。
第一位上电影的中国演员:1905年在《定军山》中出演主角的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
第一位上电影的中国女演员:1913年在《庄子试妻》中饰侠女的严姗姗。
第一家电影院:1908年,西班牙人A·雷马斯在上海兴建的维多利亚大戏院。
第一部故事片: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编导、拍摄的《难夫难妻》。
第一部有声影片:1934年,电影通业公司拍摄的《桃李劫》。
第一部获国际奖的影片:1935年,《渔光曲》参展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荣誉奖”。
第一部有声卡通片:1941年拍摄的《铁扇公主》。
第一部彩色影片:1948年,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片《生死恨》。
第一部译制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的苏联影
片《普通一兵》。
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魔术师的奇遇》。
第一部全面规范电影的行政法规:《电影管理条例》,1996年7月1日开始实施。
第一部在奥斯卡获奖的电影:2001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师、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指导4项大奖。
描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