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探讨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死亡率3.25/10万,与20世纪70年代9.98/10万相比有大幅下降。
在男女两性癌症中居第5位,占全部癌症的7.3%,其病死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人数的18.4%。
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宫颈癌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标签:宫颈癌;流行病学;高危因素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
在妇女肿瘤病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
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多产、初产年龄、性行为、经济状况、吸烟、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等。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正呈现一种年轻化趋势。
1 流行病学特征
1.1地理分布特点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是哥伦比亚,最低的是以色列。
我国宫颈癌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排在前几位的高发区为湖北五峰县鱼关区、江西靖安县等;低发区为北京、上海、等地。
据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表明,全国宫颈癌死亡率超过9.98/10万的省有山西、内蒙古、陕西、湖北、湖南及新疆,以山西为最高。
地理分布反映了宫颈癌的发病率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1.2人群分布特点
1.2.1年龄我国普查资料表明,小于30岁的已婚妇女,宫颈癌少见,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宫颈癌发病率明显升高,55~65岁是高发年龄组,65岁以后呈下降趋势。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1995~2002年间共收治宫颈癌患者381例,小于40岁占30.18%。
这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报道一致。
1.2.2职业宫颈癌主要发生在社会阶层较低的妇女,调查发现,山西阳曲县农民宫颈癌的患病率为721.79/10万,工人为584.79/10万,而干部为201.67/10万,存在明显的职业关系。
广西调查307例宫颈癌患者发现,不同职业宫颈癌发病率:农民占47.6%,无业及个体占27.4%,在职干部、职工占19.5%。
1.3受教育程度有报道称,教育程度低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据调查随着妇女教育程度的提供,HPV感染率也增高,即宫颈癌的危险性增高。
1.4种族、名族在种族调查方面,黑人、墨西哥人、哥伦比亚等人种发病率较高,其中黑人为白人的1.5~
2.28倍,在以色列聚居的犹太人发病率较低。
在我国各名族间宫颈癌发病率同样存在差异,前三位是维吾尔族、蒙古族和回族。
2 高危因素
子宫颈相当于子宫的大门,担负着防御和守卫的功能。
由于子宫颈的特殊地位,使得它易受外来细菌、病毒侵袭,加上分娩、流产等造成的创伤,以及宫颈上皮组织的特殊形态性变化,导致宫颈上皮易有炎症向恶变转化的倾向。
2.1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
HPV感染不仅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而且是必要病因,有多种HPV菌株有致癌性,其中以HPV16最常见。
Schlect等报道HPV感染被确信为宫颈癌的主要因素,持续性HPV感染,尤其是HPV16和18基因型,同宫颈癌的发生有强烈的相關性。
Chichareon等在Hat-Yai、Thailand进行了一场以医院为来源的病例对照研究,HPV感染率病例组为94.4%,对照组为16%,有显著差异。
而其中以HPV16和HPV18最为常见。
2.2宫颈病变宫颈慢性病变如宫颈中、重度糜烂、慢性子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湿疣、产后宫颈裂伤等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是具有癌变的潜在危险。
例如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浸润性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其发病过程为宫颈糜烂-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
宫颈病变是继HPV感染引起宫颈癌的第2位原因。
2.3早婚、初次性生活过早年轻女性特别是20岁以下生殖道发育不成熟,宫颈黏膜对一些致癌物质、细菌、病毒的作用敏感,易导致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发生。
据调查20岁以下开始性交并有多个性伴侣者较无性伙伴者患宫颈癌的危险性高5.6倍。
2.4多产、初产年龄早育、多孕多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已被证明。
我国有资料显示,阴道分娩大于4次于与小于2次者比较,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2倍。
2.5性伴侣过多、性生活混乱近年的病例对照表明,宫颈癌的妇女较对照组妇女存在更多的性伴侣,且其患病的危险性直接与性伴侣呈正比,大于10个性伴侣者较小于2个性伴侣者的相对危险度高3倍以上,当性伴侣数大于6个且初次性交在15岁以前时则宫颈癌的危险性升高10倍以上。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地理分布、年龄、社会经济状况及性生活过早、性伙伴过多、多产、避孕方法等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大力开展防癌普查,加强防癌知识的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前期病变是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1-6]。
参考文献:
[1]李秀娟.宫颈癌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6(19).
[2]赵玲.国内外宫颈癌的发病状况及趋势[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08).
[3]李庭芳,陈锐.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概述[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02).
[4]李清,郝松茹,张聪英,江亚羡,赵松岩.宫颈癌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8)
[5]王临虹,邱琇,郑睿敏,狄江丽.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状况及防治策略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0(03).
[6]Ziegler R,Wesintein S,Fears T.Nutritional and genetic inefficiencies in one-carbon metabolism and cervical cancemisk[J].The Joumal of Nu-trition,2002,13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