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经济学复习内容
第一章
1、公共经济学研究的特殊视角、研究的问题的含义
公共经济学的特殊视角:公共经济学(财政学)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的应用。

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私”的分工。

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2、什么是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列举公共经济学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要回答的问题。

实证分析的目的是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会怎样”以及“为什么”。

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1)我国每年的财政收入、支出和财政赤字有多少?(2)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多少?(3)我国省、市、县之间的财政关系是怎样?(4)为什么我国的教育经费如此紧张?
规范分析的目的是弄清事实,分清是非,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规范分析是命令性的。

例: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靠政府拨款还是靠通过收取学费?
3、政府行政机关、事业部门、公共企业、私人企业部门的特征(含义、区别)
公共企业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单位总称。

公共企业相对应的是私人企业。

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两者区别:前者占用的是公共资产,后者占用的是私人资产;前者取得收入属于公众,后者取得收入属于私人。

事业单位,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政府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

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的共性:属于政府部门,所需经费由财政负担。

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的不同之处:政府部门是管理机构,事业单位是服务机构。

4、公共收入的内容
政府取得收入或获得资源支配权的方式有三种:税收、收费和公债。

税收是政府依据其行政权力强制性地、无偿地取得收入的方式。

价格或使用费是公共部门中的单位通过销售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用有偿交换来获得收入的形式。

公债是政府通过信用进行融资的方式。

5、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定义,举例)
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所产出的效益
只对本期产生影响.例如办公经费,业务费支出.
资本支出:公共部门中的有些支出只是价值形式的转换,支出的资金形成了某种形式的资产,这些资产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发挥其功能.例如各种基本建设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6、购买支出、转移支出(定义、举例)
购买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如购置办公楼,买公共设备.
转移支出: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

如对企业的补贴,其它国家的捐赠.
7、税式支出、公共定价、政府担保、公共管制、预算外收支和体制外收支的含义。

税式支出:是以税收优惠的方式进行的支出。

公共定价:是政府通过其权力规定交易价格。

政府担保:是政府正式承诺在被担保的经济实体不能履行偿还责任的时候替它承担这一
责任。

公共管制:是政府依靠行政权力对经济实体的行为做出约束性活动。

预算外收支和体制外收支:不反映在预算收支账上,而是登记在预算外的一些独立账户中,由各部门、单位按一定的规定自主支配使用资金称为预算外资金,这种资金的收支称为预算外收支。

第二章
1、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

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

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称为帕累托改进。

2、生产效率(含义、举例)
生产效率的含义: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例p23图.
3、交换效率(含义、举例)
交换效率分析在给定的产品产量和产品结构条件下,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

例p24图.
4、产品组合效率(含义、举例)
产品组合效率: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例p25图.
5、公平的含义
有三种不同的对公平的理解和认识:规则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规则公平又被称为经济公平,即认为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进行交换,交换的规则必须公平。

起点公平(机会均等)试图对规则公平进行补充。

不仅竞争过程中规则要公平,而且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是公平的。

结果公平又被称为社会公平。

它强调生产成果在不同个人之间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财政学以结果公平来定义公平。

6、贫困指数的含义
贫困指数:是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7、基尼系数(含义、计算、分级)
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与所形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数值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公平,反之则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表示的公平是结果公平。

它不反映社会总收入或个人收入绝对额的大小,只反映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对关系。

如果社会总收入增加了一倍,每个人的收入也增加一倍,只要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不发生变化,基尼系数就不会有任何改变。

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0.6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大;0.6以上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
第三章
1、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2、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内容、证明)
(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2)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P43图.证明思路是:给定一个符合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可以通过市场找到一个分配状态与之对应。

不同的分配状态对应不同的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

3、第一类市场缺陷与第二类市场缺陷的内容。

第一类市场缺陷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

包括竞争失灵,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信息失灵,交易成本,宏观失衡.
第二类市场缺陷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或收入分配状态是不理想的。

包括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
4、为什么市场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就第一类或第二类市场缺陷中的某一个缺陷来说明)?
市场出现的这些缺陷有些是市场本身造成的,有些是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

这些缺陷依靠市场自身是解决不了的。

例如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会污染环境,使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们都受到损害.
5、例举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益、外部成本)的例子,分析外部效应现象在市场经济中的必然性。

例如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会污染环境,使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们都受到损害,这就是外部成本.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内在化,即产品的生产者要承担这一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全部成本,同时享有这一产品带来的全部好处。

6、什么是优值品、劣值品?例举优值品、劣值品的例子。

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优值品,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劣值品。

例如有人低估了教育带来的好处,不愿为子女教育花费代价,导致弃学经商;有人高估香烟带给自己的好处,愿高价购买.
7、为什么政府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现实中的政府也不完全具备理想化政府的条件。

(一)信息失灵;(二)公共决策者的行为;(三)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8、为什么现实中的经济都是混合经济(结合4、7回答)?
由于市场缺陷和计划机制中的政府缺陷的存在,单纯的市场机制或计划机制都无法实现理想的目标,因此,现实中的经济都是混合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部分由私人通过市场机制解决,部分由政府通过计划机制解决,整个经济由公,私两个部门构成.
9、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克思的财政思想。

(一)亚当·斯密:1斯密的基本观点:廉价政府。

2政府的职能范围是三件事: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第二,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第三,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二)凯恩斯:市场不能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问题,持续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表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

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收入、支出以及赤字预算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使经济实现稳定。

(三)马克思基本观点: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经济危机,
造成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同时也造成社会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公。

出路是彻底铲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第四章
1、公共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含义。

(从两个方面的定义)
公共产品是公众共同受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内部效益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私人产品是与公共产品相对立的概念,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私人产品:具有很强的内部效益,但不具备外部效益,或者外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混合产品是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某些性质的产品。

混合产品:具有外部效益和内部效益的产品。

2、为什么公共产品市场提供会造成效率损失?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人们无论付费与否均能消费这一产品,人们不会去购买。

这一情况被称为“免费搭车”问题。

公共产品的性质使得个人不愿购买公共产品。

因此,公共品的市场提供将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

P58图.
3、公共产品的最适规模
公共产品有效配置需满足的条件:社会边际效用等于每一个消费者边际效益之和,且等于边际成本。

P60图(b)
4、混合品的提供原理
(1)用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混合品供应原理,分析诸如桥梁、城市道路等产品的供应。

对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的产品提供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哪种提供方式好、哪种方式不好。

(2)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混合产品(即具有外部效益的混合产品)供应原理,分析诸如高等教育、图书等产品的供应。

对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产品的提供应该采取混合提供的方式.
5、拥挤产品的消费方式(原理、应用)
当产品的消费逐渐接近饱和界限,乃至超过饱和界限时,产品的消费就会失去非竞争性,甚至产生外部成本。

P70图.
第五章
1、垄断造成效率损失的原理分析。

为什么向垄断企业课征重税不能改进效率。

P77图.
这样虽然会改善收入分配状态(让垄断者赚的钱少一些),却不能改进效率。

p79图
2、外部成本造成效率损失的原理分析。

市场化方法解决外部成本问题的两个条件。

解决外部成本的行政干预方式。

企业以自身利益为行为目标,只考虑自己承担的成本以及得到的收益,其结果将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

P83图.
市场化方法解决外部成本问题的两个条件:外部效应所涉及的当事人很少;这种外部效应具有一定的可排斥性.
解决外部成本的行政干预方式:庇古税;公共管制.
3、信息不对称造成效率损失的原理分析。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行政干预方式。

讨论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情况。

生产者是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而消费者则对产品信息掌握情况较少。

P88图.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行政干预方式:1、信息管制;2、质量管制;3,资格管制.
第六章
1、税收与再分配
(1)所得税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因此,可以比较有效地达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

(2)商品税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什么是税负累退?为什么商品税会产生税负累退的效应?商品税对收入再分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指纳税人的税负随着收入的增加负担变小. 高收入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金额占他们
收入的比例通常比低收入者低,商品税负是累退的(税负累退)。

商品税通常采用比例税率。

如果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金额与他们各自的收入成同一比例,税收对再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

(3)财产税对在分配中的作用。

财产的数量通常可以衡量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向财产征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入差距。

2、公共品公共提供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公共产品的提供非但不能调节收入分配,反而使收入多的人得到更多的收益。

起不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3、混合品怎样的提供方式有利于低收入阶层?怎样的提供对收入再分配产生中性影响?
怎样的提供有利于高收入阶层?
贫困阶层能够获得追加的利益,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收费标准定得低于内部边际效益;2)产品消费者中的低收入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如果收费标准按内部边际效益来制定,那么这项混合产品提供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
?
4、私人品公共提供(价格补贴)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不管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如何,对私人产品的价格补贴从公平目标来看都是效果不佳的。

5、社会救济、强迫储蓄、社会保险三种方式在再分配方面各自的特点。

社救: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向高收入者征税,然后再将取得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

社会救济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其调节力度,取决于征收的社会保障缴款的累进性以及对低收入者的保障水平。

强:强迫储蓄的显著特点是个人的缴款与个人享受的福利完全对称,因而不具有收入再分配作用。

社保:?
6、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的定义。

社会保障用本期的缴款收入来支付本期发生的福利的支出。

这种制度称为现收现付制.
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

1、纳税人、负税人、买方税、卖方税。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也称纳税人。

经济上的课税主体称为负税人。

买方税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对购买者的征税。

卖方税是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销售方的征的税。

2、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含义。

流转税是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流转税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所得税是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
税。

财产税是以财产为课税对象。

3、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从价税、从量税
比例税率是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

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定额税率,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如所得税,增值税。

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4、税收的效率原则:充分有弹性、节约与便利、中性与矫正性
充分且有弹性:1.充分是指税收应能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裕的资金,保证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有弹性是指税收应能使税收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这就需要要有充分的税收来源)。

节约与便利:1.节约就是要求税收尽可能地减少征管成本;(就节约原则,税收中征税成本大的税一般不会开征)2.便利要求税收制度能方便纳税人,尽可能地减少缴纳成本。

中性与矫正性: 1.税收的中性是指对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不同的生产要素收入,不同性质的生产者的课征,应采取不偏不倚、不抑不扬的税收政策。

2.矫正性:在应税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存在某些市场缺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税收对这些产品的资源配置进行校正,然后才能用中性的税收进行征收。

这就要求税收对某些私人产品进行特别的课征,以矫正市场缺陷。

5、为什么税收在体现中性原则的同时,又要体现矫正性原则?(中性原则、矫正性原则的必要性,中性原则与矫正性原则的不可替代性)
?
6、税收的公平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

例举按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开征的税种。

受益原则认为各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公共服务活动中获得的利益相一致。

受益原则的税收在收入分配上是中性的,例如,对汽车征收燃油税
能力原则就是根据各人的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各人应承担的税收。

7、从公平性看,税收按照受益原则征税是最合理的,为什么实际的税收征收是按照能力原则征税?
?
1、税收的收入效应、总额税、中性税收。

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这就是税收的收入效应.p141图.
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称为总额税。

将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收称为中性税收。

2、税收的替代效应、扭曲性税收。

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P142图.
把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称为扭曲性税收。

3、税收超额负担(概念、计算)
税收超额负担的概念: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称为税收的超额负担。

P142图.
哈伯格三角形的面积为计量税收超额负担提供了一种方法。

S=1/2(T·△Q)=T2 /2r 其中T为税额,r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P143图.
4、为什么替代效应会产生税收的超额负担?
把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称为扭曲性税收。

扭曲性税收会产生超额负担。

5、税收对收入与休闲选择的影响(收入与休闲的关系、对什么征什么税时会产生替代效应,分析因替代效益产生的效率损失)
收入与休闲的选择是人们所面临的一项基本选择。

对劳动所取得的收入按一定比例课征的税会使税后的工资率发生变化。

改变税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从而产生替代效应,即人们会改变收入与休闲的选择。

?
6、税收对消费与积累选择的影响(要求同第5题)
消费与积累的选择是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
向资本所得课税,意味着降低投资的报酬,而改变投资报酬率将产生替代效应.
?
7、税收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要求同第5题)
?
8、中性税、矫正税。

开征矫正税的必要性。

不影响纳税人按市场取向做出的投资和消费决策,不产生税收之外的额外负担即超额负担,这样的税收即为中性税收。

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

对于具有较严重的市场缺陷的产品或服务需采用区别对待的税收方式以矫正其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所产生的效率损失。

用矫正税来修正市场缺陷,不会造成效率损失,而是矫正一些不好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效率损失。

9、分析矫正税对外部成本、对劣值品矫正的原理。

对外部成本的矫正:对产生外部成本的产品或服务按其边际外部成本征收特别税收(第五章已有阐述)。

对劣值品的矫正:矫正税只适用于某些劣值品,这些产品一般能够使消费者受益,但受益的程度低于消费者个人的主观判断,如消费者对烟酒价值的判断。

1、税收负担、直接负担、间接负担。

由于实际的征税是按照能力原则进行的,缴税多少与受益大小无关。

因此,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

2、前转嫁与后转嫁
前转嫁又称为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

后转嫁又称为逆转嫁,是买方通过降低购买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卖方的活动。

3、竞争市场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1)供给弹性相对不变,需求弹性的增加或减少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当供给弹性相对稳定时,需求弹性越大(奢侈品),消费者承担的税负越少;需求弹性越小(必需品),消费者承担税负越多。

(2)需求弹性相对不变,供给弹性的增加或减少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当需求弹性相对稳定时,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可灵活调整产量),生产者生产者承担的税负越少;当供给弹性越小(调整产量机制固定),生产者承担的税负越多。

(3)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或完全无弹性的税负转嫁。

当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时(c = 0, 价格变化对供给量有极大的
影响),买方承担全部税负;
当供给完全无弹性时(c = ∞,价格变化对供给量没有影响)
卖方承担全部税负;
(4)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或完全无弹性的税负转嫁。

当需求曲线具有完全弹性时(a = 0, 价格变化对需求量
有极大的影响),卖方承担全部税负。

当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时(a = ∞,需求曲线是垂直,价格变化对需求量没有影响),买方承担全部税负;
4、垄断市场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1)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相等时的税负转嫁。

当供给曲线的斜率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时,即c = a 时,消费者承担税负的1/3,生产者承担税负的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