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 )。
A.监督权
B.财产权
C.社会保障权
D.休息权
正确答案:A
解析: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包括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和财产权,不包括监督权,故选A项。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2.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 )。
A.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
B.人民的范围要比公民的范围广
C.公民的范围等同人民的范围
D.公民的范围与人民的范围完全不同
正确答案:A
解析: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
公民除了包括人民以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 )公民的住宅。
A.非法查封
B.非法侵入
C.非法买卖
D.非法出租
正确答案:B
解析:《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4.示威自由是( )的延伸。
A.集会自由
B.游行自由
C.言论自由
D.人身自由
正确答案:C
解析:示威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5.文化权利和自由实质上属于公民( )的范畴,间接表现了国家保护公民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原则。
A.言论自由
B.政治自由
C.物质自由
D.精神自由
正确答案:D
解析:文化权利和自由实质上属于公民精神自由的范畴,间接表现了国家保护公民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原则。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6.依法服兵役和( )是公民的一项光荣义务。
A.参加入民解放军
B.参加武警部队
C.参加预备役部队
D.参加民兵组织
正确答案:D
解析: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一项光荣义务。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7.写入我国1954年《宪法》而没有写入1982年《宪法》规定的有( )。
A.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言论自由
D.人身自由
正确答案:A
解析:写入我国1954年《宪法》而没有写入1982年《宪法》规定的有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8.关于《宪法》对自然人的适用效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宪法适用于一切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B.对于因出生取得国籍的确定,我国采取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C.侨居在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D.宪法也同等地适用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正确答案:D
解析:我国宪法适用于所有中国公民,《宪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可见,A项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国籍的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出生而取得,一种是加入取得。
对因出生取得国籍,我国采用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国籍法》第4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6条规定,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故B项正确,不应当选。
我国宪法适用于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所以侨居在外国的华侨也受中国宪法的保护。
故C项正确,不应当选。
外国人和外国法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基本权利主体,在享有基本权利的范围内,宪法效力适用于外国人和外国法人。
所以D项所表述的“宪法也同等地适用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表述是错误的,应选。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9.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正确答案:D
解析: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是服兵役明显是公民的义务而非权利,故A项错误。
《宪法》第.43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可见休息权的主体是劳动者而非全体公民,故B项错误。
《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故C项错误。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4条和《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故D项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0.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优抚安置
D.社会扶助
正确答案:D
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条款。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各项制度,但社会扶助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故选D项。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1.我国实行( )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
A.地域代表制
B.职业代表制
C.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
D.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
正确答案:D
解析: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
这表明,我国实行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2.专门委员会是由( )设立的。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办公厅
D.全国人大主席团
正确答案:A
解析: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按专业分工而设立的辅助性机构,它是常设性的机构,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向大会负责,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3.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 )以上联名,可以向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质询案。
A.20人
B.15人
C.10人
D.5人
正确答案:C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质询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或者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4.(2013年真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对于该条文,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A.税收属于法律保留事项
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C.“依照法律”包括对国家征税权的约束
D.该条中的“法律”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法治原则的内容包括宪法优位、法律保留和司法独立。
所谓法律保留,是指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
《立法法》第8条明确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6)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7)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8)民事基本制度;(9)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10)诉讼和仲裁制度;(11)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可见,税收属于法律保留事项,故A 项表述正确。
《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这里的“依照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其内涵包括了对国家征税权的约束,即国家只能依照法律征税。
可见,B、C、D项表述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5.(2014年真题)下列行为中,侵犯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有( )。
A.某县第一中学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B.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当事人信件进行拆检
C.某县检察院在侦查一起贪污案件过程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的电话进行录音
D.某县公安局因刘某在网络上批评该县征地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入刘某的电子邮箱进行查看
正确答案:A,B,D
解析:《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宪法规定的通信自由,不仅包括书信自由,还包括以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通信等所有通信方式进行的自由通信而不受非法干涉和侵犯的自由。
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包括以书信、电话、电报等方式进行的通信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秘密不受非法侵害。
根据上述含义和方式,A、B、D项表述都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故选A、B、D项。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也是有限制的,为了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保护他人权利的需要,以及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可以对公民个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依法进行限制,如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为追查刑事犯罪而扣押、拆检公民个人信件,或者对公民个人的电话进行录音等,都属于对公民个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合法限制。
可见,
不选C项。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6.(2015年真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私有财产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机关不得没收任何公民的私有财产
C.公民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并可依法继承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正确答案:A,C,D
解析:《宪法》第13条第1款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据此,A项表述正确。
《宪法》仅规定了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并没有规定“没收”,征收和征用的对象是合法的私有财产,而没收的对象是不合法财产,因此没收并非属于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私有财产的规定,故不选B项。
《宪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据此,C项表述正确。
《宪法》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据此,选D项。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7.(2016年真题)下列关于公民这一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公民概念通常在个体意义上使用
B.公民是享有基本权利的唯一主体
C.公民与人民具有相同的内涵外延
D.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正确答案:A,D
解析: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之一就是公民往往是作为个体概念使用的,而人民往往是作为群体概念使用的。
可见,A项表述正确。
虽然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但享有基本权利的主体不仅仅包括公民,还包括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可见,B项表述错误。
公民和人民具有不同的内涵。
可见,C项表述错误。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可见,D项表述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8.(2016年真题)下列关于平等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平等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B.国家对公民的平等权负有保障义务
C.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D.平等权反对特权和歧视,也不允许存在任何差别对待
正确答案:A,B,C
解析:我国《宪法》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规定了平等权,即在第33条第2款规定了一般平等权条款,因而,平等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可见,A项表述正确。
平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对公民负有的义
务,即国家对公民享有基本权利负有保障义务。
可见,B项表述正确。
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可见,C项表述正确。
平等权反对特权和歧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允许存在差别对待,只要存在差别对待的合理理由,就应当允许存在这种差别。
可见,D项表述错误。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19.( )是言论自由的自然延伸。
A.出版自由
B.集会自由
C.游行自由
D.示威自由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出版自由、集会自由、游行自由和示威自由都是言论自由的自然延伸。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20.住宅不受侵犯还指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不得侵占、损毁公民的住宅。
这些行为既侵犯了( ),也侵犯了( )。
A.平等权
B.财产权
C.人身自由
D.人格尊严
正确答案:B,C
解析:住宅不受侵犯还指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不得侵占、损毁公民的住宅。
这些行为不仅对公民的财产权构成了侵犯,而且也是对公民人身自由这一宪法权利的侵犯,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21.通信秘密是指公民的通信(包括电报、电传、电话和邮件等信息传递形式),他人不得( )。
A.隐匿
B.毁弃
C.拆阅
D.窃听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通信秘密是指公民的通信(包括电报、电传、电话和邮件等信息传递形式),他人不得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22.( )附属于劳动权,是劳动权的必要补充。
A.受教育权
B.物质帮助权
C.休息权
D.退休权
正确答案:C,D
解析:休息权和退休权附属于劳动权,是劳动权的必要补充。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23.下列有关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合理差别标准而没有违反宪法规定的平等权条款的是( )。
A.某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本市行政机关不得招收外地户籍毕业生B.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仅对符合困难补助标准的居民发放困难补助金C.某自治州政府制定的自治条例规定对所属州的少数民族在经济方面实行一定的优惠待遇
D.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仅对省会城市的居民实行全额医疗保险
正确答案:B,C
解析:A项表述采取的差别对待违反了平等就业权,故不选A项。
B项表述采取的差别对待符合宪法规定,故选B项。
C项表述的差别对待符合依据民族的差异所采取的合理差别,故选C项。
D项表述采取的差别对待属于地域歧视,违反了宪法有关平等权的规定,故不选D项。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
简答题第64-66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4.(2014年真题)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正确答案:(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在征收或者征用公民私有财产时必须满足公共利益、正当程序和公平补偿三个要件,才能满足合宪性的要求。
涉及知识点:中国宪法学
25.(2015年真题)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正确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涉及知识点:中国宪法学
26.(2016年真题)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
正确答案:(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3)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4)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涉及知识点:中国宪法学
27.比较集会、游行、示威的异同。
正确答案:共同点:都是表达强烈意愿,都在公共场所行使,都是多个公民共同行使。
它们都是言论自由的延伸。
不同点:(1)集会自由是公民有为共同目的,临时集合在一定露天场所,讨论问题或表达意愿自由。
(2)游行自由是公民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场所以和平的方式聚会、行进、静坐,以表达其强烈意愿的自由。
(3)示威自由是公民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场所以和平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以显示决心和力量的自由。
涉及知识点:中国宪法学
28.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监督权。
正确答案:(1)监督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申诉和取得赔偿权。
(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3)公民行使监督权受到宪法的保护。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涉及知识点:中国宪法学
分析题第67-69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9.(2015年真题)2013年3月,某省会城市人民政府拟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章。
该《办法》规定:“凡上一年度本市前100名纳税民营企业的企业主,其子女参加高中入学考试,总成绩可加20分。
”该《办法》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过程中引起争议。
《办法》起草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举是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主创造更好的条件。
既然纳税大户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社会为何不能投桃报李?”请结合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该《办法》侵犯了公民的何种宪法权利? (2)根据我国立法法,若该《办法》得以通过,应当报哪些国家机关备案? (3)接受备案的机关如果认为该《办法》与上位法相抵触,可作出何种审查意见?
正确答案:(1)该《办法》侵犯了我国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权与受教育权。
(2)该《办法》应当报国务院备案,同时报该市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备案。
(3)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如认为该《办法》与上位法相抵触,有权予以改变或撤销。
该市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如认为该《办法》与上位法相抵触,有权予以撤销。
涉及知识点:中国宪法学
30.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两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三胎。
乡、村两级干部决定把她作为典型处理。
于是,在某日一大早来到刘某的家,直接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尚未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由乡、村两级干部整
整教育了一天。
同时搬走刘某家中的电视机和大衣柜作为抵押,让刘某尽快做人工流产。
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该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哪些宪法权利?其宪法依据有哪些?
正确答案:(1)乡、村干部侵犯了刘某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乡、村干部侵犯了刘某的人格尊严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乡、村干部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4)乡、村干部侵犯了刘某的财产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涉及知识点:中国宪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