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趋势绘画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儿童绘画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纸笔绘画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现在的学前儿童绘画中经常使用电子画板、绘画软件等工具,孩子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更加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多媒体技术也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性,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拖拽等方式与绘画进行互动,增强了绘画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个性化发展成为学前儿童绘画的重要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学前儿童绘画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孩子的潜能,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
例如,有些孩子对色彩非常敏感,可以引导他们在绘画中运用丰富的色彩;有些孩子对形状和线条的表现力较强,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几何图形的绘画。
通过个性化培养,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在绘画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第三,跨学科的整合成为学前儿童绘画的新趋势。
艺术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学前儿童绘画的发展应该与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相互融合,使绘画成为学习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可以加入对颜色、形状、大小等概念的学习,通过绘画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可以利用绘画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跨学科的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的原则也日益被重视。
传统上,绘画教育更加注重作品的成果,强调技法和效果。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学前儿童绘画的过程对于他们的发展更为重要。
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耐心和专注力,还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规律和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画发展阶段比较
0-2岁:感觉运动阶段
(皮)1、模仿、客体永久性A(8-12个月)、B(12-18个月) (罗)2、美术活动的基本背景(触摸、听等感觉经验)
2-4岁:前概念期(符号功能期)
(皮)1、延迟模仿、假装游戏(与现实生活日益分离、自己身份加入 的减少、复杂性提高协调到相互)、独白
(二)直觉表现阶段(4-5岁)
有意图的制作、
团搓压捏表现基本特征、 非理性、夸大的、 单纸折叠和剪出直线弧线、 但幼稚粗糙
(三)灵活表现阶段( 5-7 岁)
制作复杂喜爱的形象、
拉、雕塑等技能出现、 有一定的细节和特征、 伴有情节场面、 自剪自贴、光滑整齐
(罗)2、涂鸦阶段:乱涂、重复性控制、非眼前的复制展现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特点一、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定义学前儿童绘画能力指的是儿童在未接受正规美术教育之前,通过自主绘画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二、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1.涂鸦阶段大约在1岁左右,孩子开始抓住笔或者蜡笔乱涂乱画,这个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单纯地享受着颜色和手感带来的快乐。
2.随意涂鸦阶段2-3岁左右,孩子开始有目的地进行涂鸦活动,他们会尝试用线条、点、圆等基本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模仿阶段3-4岁左右,孩子开始模仿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绘制。
他们会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并尝试用简单线条勾勒出它们的形状。
4.符号化阶段4-5岁左右,孩子开始将自己所见所闻转化为符号,并用这些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他们会用三角形代表房子,用圆形代表太阳等等。
三、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特点1.简单性由于孩子在学前阶段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因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绘画作品通常都非常简单,主要由基本的线条和几何图形组成。
2.色彩鲜艳学前儿童对于颜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用鲜艳的颜色来装饰自己的绘画作品。
3.随意性学前儿童绘画作品通常都比较随意,他们不会受到成人思维模式的限制,在创作时更加自由张扬。
4.主观性由于孩子在学前阶段还没有完全掌握客观事物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绘画作品更多地反映了自己内心世界中的想法和感受。
四、影响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因素1.家庭环境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接触到的事物和经历会对他们的绘画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绘画材料和创作空间,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教育方式学前儿童在接受正规美术教育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自主绘画活动来进行绘画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绘画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老师应该采用开放性、启发性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自由创作,并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
3.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绘画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阶段与特点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阶段与特点1.儿童美术能力发展阶段图像能力的形成阶段(2-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尝试着通过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开始涂鸦,但只是尚未具备图像的概念,只是进行简单和随意的线条和色彩的表现。
图像能力的发展阶段(3-4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通过各种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图。
他们可以用简单的图像来描绘他们看见的事物,例如画出车、树等。
他们还可以通过图像的组合来表达复杂的事物和场景。
美术表现能力的综合阶段(4-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美感和审美标准。
他们开始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技巧来进行绘画创作,并且能够进行一定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2.儿童美术能力的特点(1)感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观察、辨别和区分事物的特征,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他们能够观察到事物的外形、颜色、纹理等特征,并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
(2)想象和构思的能力:学前儿童的想象和构思能力是美术创作的基础。
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创造出新的形象和场景,并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出来。
他们的创作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3)表现能力的特点:学前儿童在美术创作中,表现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线条、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运用上。
他们能够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的组合来表达事物的形态,能够通过透视和立体的表现来构建空间的感觉。
(4)语言表达与绘画表达的结合:学前儿童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和绘画来进行的。
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语言来解释和描述自己绘画作品中的内容。
(5)情感表达与审美情趣培养: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能够借助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同时,通过赏析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以上是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阶段与特点的简要介绍。
儿童在学前阶段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儿童的能力发展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美术教学活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学前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线条阶段(2-3岁):儿童开始掌握持笔的动作,能够画出
简单的线条,如横线、竖线、曲线等。
2. 图形阶段(3-4岁):儿童能够画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如圆、方、三角形等,并且能够使用几种颜色进行着色。
3. 拼贴阶段(4-5岁):儿童开始探索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可
以通过剪纸、折纸等方式进行拼贴创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4. 意象阶段(5-6岁):儿童开始通过自由绘画表达内心的想
法和感受,能够画出有代表性的人物、动物等形象,增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特点包括:
1. 呈现儿童特有的形象和表现方式: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常常具有夸张、变形等特点,他们可能将人物画得很大或很小,线条可能不够流畅,但这些特点正是他们表达个性和情感的方式。
2. 注重绘画的过程而非结果:学前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更注重自己的动手实践和探索,对于最后的绘画结果可能并不太在意,他们更享受表达自己的过程。
3. 表达情感和体验的需求: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常常通过色彩、线条和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体验,例如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开心、生气、害怕等情绪。
4.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学前儿童在绘画中展现出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可以将多个元素进行组合,并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场景。
绘画对学前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他们表达情感和体验,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学前儿童的绘画过程应该被鼓励,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涂鸦阶段
象征阶段
图示阶段
无控制涂鸦 有控制涂鸦
命名涂鸦
早期
中后期
早期
后期
第三章学 前儿童美 术能力发 展的阶段
与特点
第一节学前 儿童绘画能
力的发展
(一)涂鸦阶段
第三章学 前儿童美 术能力发 展的阶段
与特点
第一节学前儿 童绘画能力的
发展
(二)象征阶段
第三章学 前儿童美 术能力发 展的阶段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 总之儿童美术审美随其生理、知觉、情感态度、智力、生活经验等其美术能 力发展有以下特点:
• 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由质变到量变
• 儿童美术能力发展历程基本相似
• 儿童美术能力发展体现为较为明显的从自我中心客观化发展的趋势。与其年 龄相关
弗里达
第一节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 国外学者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国外
柯思修泰纳
白特
郝伯特·里德
维克多·罗恩菲尔德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第一节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第一节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第一节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 加德纳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著名当代美国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研究专家)
• 婴儿的感知(0-2)岁
• 艺术只是刺激物,并不会欣赏
• 符号的认识(2-7)岁
• 艺术品被她们认为是真实世界的代表
• “写实主义”的高峰期(7-9)岁
• 喜欢写实的事物
• “写实主义”的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出现(9-13)岁
• 自己独特性,对特定的艺术品喜爱
1.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包括哪些?它们各自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是
1.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包括哪些?它们各自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是什么?答:学前儿童的美术能力包括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美术欣赏能力。
绘画能力发展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
涂鸦期经历了由无分化的涂鸦到有控制的涂鸦和命名涂鸦三个阶段,在造型上幼儿还画不出象样的东西,不会主动地调换颜色,把所有的物体随意地安放在纸上。
象征期特征是: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
色彩上: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
涂色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
构图上: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
图式期的特征是:造型上能用较流畅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并用细节加以刻画,结构合理;色彩上对色彩的认识日趋精细和完善,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用色彩表达事物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涂色时做到均匀;构图上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形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基本上能反映主题。
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分为玩耍阶段、直觉表现阶段、灵活表现阶段。
玩耍阶段初期,孩子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只是以纯粹的玩耍为中心,此阶段后期的儿童从拍打泥土撕纸的阶段进入了用手掌把粘土压平、伸展、用指甲挖;用手指把纸撕成碎片,或用剪刀随意的剪成纸条或纸片,并给偶然形成的造型命名。
直接表现阶段的孩子表现欲非常强,喜欢使用剪刀等工具来制作。
然而作品谈不上有什么技能,工具使用的稚拙感很明显,他们已有一定的制作意图,能利用粘土的可塑性去开展各种尝试,能用纸张折出简单的物体,也能够运用手,剪刀等工具斯、剪出简单的图形,进而全神贯注的实现自己的愿望。
灵活表现阶段随着幼儿手腕动作的逐渐,手眼协调能力的不断发展,此阶段幼儿已不能满足于仅用一两种技能制作简单的物体形象,希望能够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出他们喜欢的较复杂的物体形象,并用几个物体想象构成具有一定情节的场面。
美术欣赏能力分为生理性的直接感知阶段、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以下是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1. 新生儿期(0-2个月):婴儿最初的绘画活动是涂鸦,主要用来
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感觉。
2. 幼儿期(3-6个月):幼儿开始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进行简单的绘画,但这时候他们的绘画能力有限,主要以模仿为主。
3. 学龄前期(6-9个月):学龄前儿童开始学习运用更复杂的线条和颜色进行简单的绘画,并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4. 学前期(9-12个月):学前期儿童开始学习运用更复杂的绘画
技巧和风格,例如透视、比例、阴影和颜色等,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5. 早期儿童期(1-3岁):早期儿童期的儿童开始学习更加深入的绘画技巧和知识,例如透视、阴影、色彩、形状和空间等,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
6. 中期儿童期(3-6岁):中期儿童期的儿童开始学习更加综合的绘画技巧和知识,例如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等,
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
7. 晚期儿童期(6-9岁):晚期儿童期的儿童开始学习更加深入的绘画技巧和知识,例如透视、阴影、色彩、形状和空间等,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
除了以上所述的绘画能力发展阶段,家长和老师还应该关注儿童的绘画过程,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绘画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绘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第四章_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与表现
凯洛格认为,儿童对图形的组织秩序和平衡的追求 是十分重要的。儿童在绘画发展过程中所保留并经 常重复画的都是一些有良好视觉形象、有秩序、衡 的图形,如同心圆、“太阳”等。 布斯感兴趣的是儿童图案的样式。她通过研究 线和点这两种最简单的形,探索儿童如何通过重复、 对称、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等方式将这些最简单的 图形转换成较为复杂的图形。
20个月时的涂鸦
两岁半左右的颜色涂鸦
(二)幼儿涂鸦的原因
从生理方面来看,幼儿到了两岁左右,手的骨骼 和肌肉已有所发育,有了一些力量和准确灵活性,神 经系统也有所发育;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基本 建立,脑和视觉对手有所控制和调节,于是幼儿开始 了新的动作练习,尝试控制一些简单的物体,比如重 复地抓握摆弄东西,一遍遍抛出或拉动物品等,涂鸦 即是这一时期的动作练习之一。
未 控 制 涂 鸦 有控制涂鸦
一、太阳
2岁的儿童已能画出直线和曲线,这些直线和曲线 都可以成为儿童画“太阳”的组成成分。 虽然“太阳”的结构看上去简单,但儿童在会 画复杂的集合体之前是不会画出“太阳”的。
宝贝心中的太 阳
凯洛格将儿童所画的各种类型的“太阳”进 行了分类。其中,她所谓的“中空的太阳” 明显地表示了是由曼陀罗或某种圆的集合体 分离出来的特征,而这种分离须经过一段时 日。
(二)水平一垂直关系的处理 年幼的儿童思维受知觉的限制,只能知觉到事 物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知觉到事物的所有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从全局考虑。 这一特征会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即年幼 的儿童在绘画时不能将水平一垂直系作为稳定的参 照构架,而是以局部的垂直关系替代整个画面的水 平一垂直关系。p72
1.涂抹阶段。年幼的幼儿,在约4岁之前,属于涂抹 阶段,他们喜欢摆弄画笔,用颜色涂涂抹抹,但这’ 大都与再现事物的客观色彩和表现主观情感无关,幼 儿是在探索和认识色彩。 2.装饰阶段。经过一个阶段的玩色和较单调地运 用色彩之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 进入色彩运用的第二个阶段。 3.再现和表现阶段。大约在幼儿期末,第三个 阶段开始了。有些幼儿会发出表现事物的客观颜色的 愿望,也就是说,一些幼儿有了再现物体固有色的想 法。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学前儿童的绘画能力是指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展现出的创造力、表现力和观察力等方面的能力。
学前儿童的绘画能力是他们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将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
1.初级阶段(3-4岁):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刚刚开始接触绘画,他们主要是通过涂抹、控制色彩和画笔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他们的绘画作品通常呈现出简单而抽象的形状和图案,比如涂鸦、线条交叉等。
他们还会使用多种颜色来进行涂抹和描绘,但这些颜色的运用通常是随机和没有目的的。
2.中级阶段(4-5岁):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能,他们开始能够用不同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自己的意图。
他们可以画出人物形象、动物、植物和简单的场景等。
此外,他们还能够运用不同的颜色来描绘出物体的形状和色彩,使得他们的绘画作品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感。
3.高级阶段(5-6岁):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在绘画能力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运用更复杂的构图和演绎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他们的绘画作品呈现出更多的细节和纹理,能够更加逼真地描绘出不同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此外,他们还会尝试更多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水彩、粉彩和油画棒等,以探索不同的绘画表达方式。
4.综合阶段(6-7岁):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艺术表现能力。
他们可以准确地描绘出各种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
他们能够使用多种绘画技法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如糊贴、剪纸和拼贴等。
此外,他们还开始注意绘画的构图和平衡,以使得他们的绘画作品更加协调和谐。
总之,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逐步深化和丰富的过程。
通过学龄前阶段的绘画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等绘画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绘画过程中,应该尊重学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以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个人表现能力。
发展孩子的绘天赋从幼儿时期开始
发展孩子的绘天赋从幼儿时期开始发展孩子的绘画天赋从幼儿时期开始绘画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表达性的艺术形式,对于孩子们来说,它是一种宝贵的天赋。
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孩子的绘画天赋,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艺术技能,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幼儿时期开始发展孩子的绘画天赋。
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绘画天赋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对于色彩、形状和线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绘画天赋。
首先,提供良好的绘画环境。
为孩子们准备适合绘画的材料,如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纸等,并为他们设计一个专门的绘画区域。
这个区域可以放置绘画工具、颜色标本、图书或绘画作品等,营造一个激发孩子绘画兴趣的环境。
其次,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创作思路,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认可。
同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作品的构想以及对色彩、形状和线条的运用感受,帮助他们从中提炼出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
第三,提供有趣的学习材料和教育资源。
选择一些有趣的绘画教材或绘画游戏,结合绘画与学习内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带孩子参观美术馆、画廊以及举办各种艺术展览,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艺术刺激和学习机会。
第四,注重绘画技能的培养。
在孩子们年龄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请专业的美术老师或艺术家给他们上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课程,教授他们绘画的基本构图、色彩运用等技巧。
同时,通过练习、模仿和创作,帮助他们熟悉不同的绘画媒介和风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技术水平。
最后,营造积极的绘画氛围。
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和重视,并与孩子们一起参与绘画活动。
可以组织绘画比赛、集体创作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和探索绘画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幼儿时期充分发展他们的绘画天赋。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丰富、提高的过程。
根据儿童的年龄、成熟度和经验,可以将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涂抹阶段、图形阶段、细节阶段和写实阶段。
在涂抹阶段(2-3岁),儿童对颜色和线条的运用开始有了认知。
他们用手、刷子或其他工具在纸上涂抹、画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他们的绘画作品通常是随意而抽象的,形状和线条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意图。
他们倾向于用简单的、单一的颜色和少量的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图形阶段(3-4岁),儿童开始追求更有结构和目标的绘画作品。
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形状和物体,并尝试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模仿。
他们开始能够描绘一些基本的图形,如圆圈、方块和三角形。
他们对于颜色的运用也更加多样化,能够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图形。
在细节阶段(4-5岁),儿童在绘画时开始注重细节和准确性。
他们可以描绘更多复杂的图像,如人、动物和植物。
他们开始注意到各个部分的比例和细节,并努力模仿真实的样子。
他们对颜色的运用也更加丰富,能够使用阴影和渐变来表达光影效果。
在写实阶段(5-6岁),儿童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进一步提高。
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描绘物体的形状、比例和细节。
他们开始注意到观察和透视,在绘画中加入更多的细节和背景。
他们学会了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如画笔、水彩、粉笔等,以及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中,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儿童的绘画作品通常是随意而自由的,不受限制和束缚。
他们试图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儿童热爱绘画,对于颜色和线条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喜欢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的组合,探索绘画的可能性。
再次,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自信心。
他们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并通过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来寻求他人的赞扬和认可。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和丰富的过程。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学前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重要的发展任务。
以下将对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
1.类象期(2-4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开始展现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他们通过大胆地使用颜色和纸张,开始尝试在纸上画出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这时候的绘画作品通常是对物体的粗略拟人化的描绘,例如简单的脸、四肢轮廓等。
此阶段的绘画主要是通过线条和形状表达,颜色的运用较少,画面简洁明快。
他们还可能尝试着使用一些特殊绘画工具,如蜡笔、水彩笔等,从而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
在类象期,重要的发展任务是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意图,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个阶段的绘画作品通常是非常个人化的,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2.观察性期(4-5岁)这个阶段学前儿童开始更加注重对物体的观察和描绘,他们会尝试着画更加具体和细节的图像。
他们开始学会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试图准确地将这些信息传达到纸上。
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逐渐变得越来越详细和真实。
他们开始用颜色来渲染物体,并通过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在观察性期,重要的发展任务是通过绘画提高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提升对事物的细节观察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3.表现性期(5-6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开始更加注重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们会试图用绘画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情绪。
此时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画风和表现方式,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也逐渐具有了更深入的主题和意义,他们开始表达对生活、人物、自然等方面的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表现性期,重要的发展任务是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体验,培养情感表达和个性发展。
他们通过绘画能够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之,学前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经历了类象期、观察性期和表现性期三个阶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三章
图形的象征阶段 5——6岁
图形的写实阶段 7——8岁 视觉写实阶段 9——10岁 印制阶段 11——14岁 艺术的复现15岁以后
林 风 眠
秋
林 风 眠
3、关注画面的局部特征 幼儿的视知觉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局部,而不注意事物的整体。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阶段理论
(一)孔起英的学前儿童手工制作发展阶段理论 1、无目的活动期(2——4岁) 2、基本形状期(4——5岁) 3、样式化期(5——7岁) (二)徐德成的儿童泥工发展阶段理论 1、探索时期(2——4岁) 特征:分解粘土、自由组合、命名塑造 2、直觉式的创作(4——6岁) 特征:平面式的作品、蝌蚪人、不合理的造型表现
3、情感与理性的交融(6——9岁)
特征:强调造型的站立、从单一造型发展到具有故事性的空间、装饰性 及细部质感的表现
二、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一)玩耍阶段(2——4岁) (二)直觉表现阶段(4——5岁) (三)灵活表现阶段(5——7岁)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一)涂鸦阶段 1、无控制涂鸦:孩子们感到的有趣的不仅是一种愉快的机械运动,还有笔在纸 上留下的各种痕迹。 2、有控制地涂鸦:儿童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同时逐渐出现波形线、 锯齿线、圆形、复线圆圈、涡形线等。
20133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二)徐德成的儿童泥工发展阶段理论 1、探索时期(2——4岁) 特征:分解粘土、自由组合、命名塑造 2、直觉式的创作(4——6岁) 特征:平面式的作品、蝌蚪人、不合理的造型表现 3、情感与理性的交融(6——9岁) 特征:强调造型的站立、从单一造型发展到具有故事性的空间、装饰性 及细部质感的表现
二、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2、中后期象征阶段
幼儿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基 本图形和线的组合。开始 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 现物体。五颜六色是这一 时期幼儿作品中色彩典型 的特点。
(三)图式阶段
1、早期图式阶段
儿童对色彩的人事越 来越精细,能按物择 色,并在轮廓线内着 色,但不注意颜色的 协调。构图上开始有 层次感,常用重叠或 透明的方式来表现形 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2、符号认识(2——7岁)
所有成形的作品都被理解为真实世界的代表。明显地偏爱明亮色彩的作品和表现 孩子喜欢的事物的美术作品。
3、“写实主义”的高峰(7——9岁) 儿童用写实的标准来评价作品,否则就是错的。
4“写实主义”的高峰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9——13岁) 5、审美专注的危机期(13——20岁) 由于情感态度出现较大变化,加上青春期过分的批判能力,许多青少年从各种艺 术形式中退出来,停止创作,并对他人的成果漠不关心。
3、赫伯特·里德的儿童画发展阶段
错画期
划线阶段 4岁,视觉控制有了进步,喜欢以人为主体。
图形的象征阶段 5——6岁
图形的写实阶段 7——8岁
视觉写实阶段 9——10岁
印制阶段 11——14岁
艺术的复现15岁以后
二、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一)涂鸦阶段 1、无控制涂鸦:孩子们感到的有趣的不仅是一种愉快的机械运动,还有笔在纸 上留下的各种痕迹。 2、有控制地涂鸦:儿童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同时逐渐出现波形线、 锯齿线、圆形、复线圆圈、涡形线等。
10第二讲 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学 前 儿 童 美第 术二 能章 力 的 发 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绘画 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手工 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国内相关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 学前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综述
一、无目的的活动阶段(2-4岁) 二、基本形状阶段(4-5岁) 三、样式化阶段(5-7岁)
一、加德纳的审美感知发展阶段论
•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个 阶段的划分都是相对的。
第一节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谈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陈鹤琴 潘菽 屠美如 孔起英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1877年意大利的柯拉德李奇发表《儿童的艺术》一书,儿童美术的新起 点。
• 总之,第一、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 段性。第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历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不管是绘画发展、手工发展还是美术欣赏的发展,每个阶段 不能跨越,也不能倒置;三、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体现 出较为明显的从自我中心向客观化发展的趋势。
作业
• 搜集学前儿童绘画作品并分析出所处的发展阶段。
二、屠美如的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阶段理论
三、崔学勤的幼儿审美感知特性研究理论
四、林琳、朱家雄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一、涂鸦阶段(约1.5—3.5岁)
(一)未控制的涂鸦
1.时间:涂鸦开始后的半年左右
2.特点:无规律可循的点、线混杂图,涂到画纸之外
3.原因:
(1)不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握笔的动作——手掌和手指共同操作,肩部、手臂和肘部无控制动作(3)大小肌肉尚在发展
(二)有控制的涂鸦
1.时间:2岁左右
2.特点: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的各种线条,能将涂鸦控制在画纸之内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协调
(3)控制肌肉动作
(三)圆形涂鸦
1.时间:2岁半左右
2.特点:圆圈线条,涡形线、不闭合闭合的圆圈、复线圆圈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控制和协调
(3)关节和肌肉更加灵活
(四)命名涂鸦
1.时间:涂鸦过程中开始说故事
2.特点:具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对涂鸦进行命名
3.涂鸦出现的原因:
涂鸦是儿童绘画活动的起始阶段
(1)源于儿童身体运动的需求,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的提高逐渐发展(2)源于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4.“涂鸦滞后”现象
一些没有条件看见别人写字或画画的孩子,即使到达涂鸦期的年龄,也没有出现涂鸦活动。
模仿是影响涂鸦行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5.当儿童出于涂鸦期,成人应持的态度和发挥的作用如下:
(1)成人应该重视儿童的涂鸦,切不可认为是孩子的随意胡闹而加以制止。
(2)成人应该在儿童涂鸦期发挥适当的作用。
二、象征阶段(约3.5—5岁)
(一)图形
简单几何形和线条的组合,与想表现的真实事物想去甚远,具有象征的意义。
典型代表:“蝌蚪人”
(二)色彩
1.能够识别主要的色相,有颜色个人偏好
2.象征阶段初期,用色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自己偏好的物体。
3.象征阶段后期,逐渐按照物体固有色选择色彩,可以用方向一致的线条均匀地涂色,并图在轮廓线以内。
(三)构图
一个个独立的形象罗列在画面上,各个形象在大小、位置、间隔等方面并没有刻意安排,它们在共同的空间里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法则可循,但又确实有一定的表现主题。
(四)成人的态度和作用
1.保护儿童的绘画兴趣
2.提供适当绘画工具
3.时与儿童交流,鼓励儿童
4.丰富儿童的生活和视觉经验
三、图式阶段(约5—7岁)
儿童绘画创作的高峰期
画法上逐渐稳定,造型呈现出模式化的,喜欢用固定的样式
和画法表现不同的对象,被称为“概念画”。
(一)造型
能用流畅的线条来描绘表现对象的整体形象,还能够用一些细节表现事物的基本。
(二)色彩
1.能够按照物体固有色来着色;
2.开始尝试用色彩进行情感表现;
3.画色丰富,有时候画面会出现主色调,使整个作品色调和谐;
4.能够在轮廓线内均匀涂色。
(三)构图
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和构图的层次感,但还把握不到位。
1.透明画
已有表现空间遮挡关系的愿望,但大部分儿童尚不能自发地表现物体的空间遮挡关系。
2.基底线
(1)探索式的地平线
(2)画纸的底边作为基底线
(3)多条基底线
(四)别差异
1.时间:象征阶段的中后期至图式阶段
2.差异
男孩:喜爱描绘具有力量和动态、形状鲜明的事物
女孩:喜爱描绘鲜艳、亮丽、具有装饰的事物
(五)成人的态度和作用
1.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
2.提供机会加深儿童对生活和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3.扩大创作与表现的范围和主题,让儿童在创造中感受绘画的乐趣
4.丰富绘画工具材料,尽量给儿童提供多种选择
四、幼儿绘画中独特的表现形式
(一)夸张
指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常不自觉地把自己认为最重要、印象最深、最关心的事物画得突出而仔细,而忽视事物整体以其他自己觉得不重要的地方。
幼儿的夸张并非一种有意识的强调手法,而是对事物的相互关系缺乏比较和认识的表现,是只顾自己所关心的对象而忽略了其他的结果,是幼儿自我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
(二)透明画法(或X光线画法)
现实中重叠着的物体在幼儿的画面中互不遮挡,或者是将看得见的物体外部和看不见的物体内部一块画出来,如同X光射线透视过一样。
透明画法是幼儿绘画中常见的表现形式。
当儿童按照自己的计划一个个描绘视觉形象时,并没有预见到最终的画面可能存在的视觉问题。
(三)拟人
指幼儿将世界万物,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均看成似人般有生命的存在,并将人的各种特点和感受赋予它们。
幼儿:“泛灵论者”
(四)独特的空间表现
1.展开式构图
幼儿将不同视角观察到的事物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画面中的人或物由中心点向四周展开。
2.鸟瞰式构图
儿童从天空鸟瞰一般记录地上的一切,他们把画纸当作地面,将地上的事物互不遮挡地呈现在画面中。
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一、玩耍阶段(约2—4岁)
1.手工活动对材料、工具等物质材料的依赖较大。
2.对材料、工具的质、用途掌握不够
3.手部肌肉、骨骼发育不够成熟
4.天生喜爱动手探索
5.无明确的手工活动目的,自由的玩耍,把工具和材料当作玩具
二、直觉表现基本形状阶段(约4—5岁)
1.有一定的创作愿望和创作意图
2.可以制作球形、长条等基本的物件,长条出现长短、粗细的变化
3.比较熟练使用胶水,运用剪刀剪直线和弧线,进行简单的折纸活动和拼贴活动。
三、样式化表现阶段(约5—7岁)
1.能够灵活地运用搓、压、捏、团等技能制作出条形、球形、立方体和饼状等不同的基本物,能通过对基本物的雕塑或组合来塑造表现对象
2.能运用多种材料对作品进行加工和细部刻画
3.自如使用剪刀,制作剪纸作品
4.能进行综合材料的立体造型以对细节进行装饰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一、本能直觉阶段(约0—2岁)
(一)对颜色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
婴儿视觉偏爱:
彩色——灰色
暖色——冷色
明亮——黑暗
(二)对形状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
婴儿形状偏爱:
复杂——简单
立体——平面
二、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约2—7岁)
(一)关注作品内容多于形式
首先感知的是美术作品的内容,较少意识地注意到作品的形式审美。
这表明儿童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态度,对待美术作品只是一种“求实”态度。
对作品内容的把握还往往是浅表层次上的感知、理解
面对绘画作品时,儿童将其中心意义理解为他们生活经验中熟悉的内容
(二)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
1.线条与形状
倾向于把线条与形状和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谈论
2.色彩
丁秀玲从色彩的视觉效果、情感效果和象征效果这三个层面研究了幼儿对色彩的感受。
(1)幼儿在色彩的三个层面的审美感受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
(2)幼儿的色彩审美感受具有比较明显的年龄发展的阶段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色彩的情感以为和象征意义的感受以色彩的冷暖、轻重感受上。
(3)在较高层次的色彩审美把握上,幼儿存在着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3.空间构图
很多幼儿能够感知到美术作品的空间深度
可以感受到构图的节奏
4.情感表现
大多数幼儿能感知到作品的情感表现
幼儿通常从作品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偏好、想象因素和作品形式等几个方面来解释作品的情感表现。
从幼儿为美术作品所取的名字中,可以发现有的幼儿知觉到了文本的情感表现。
(三)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偏爱和评价标准
幼儿喜欢的是再现的作品和能够识别出作品中所描述对象的非再现的作品。
作品的内容是否客观地、真实地再现了现实世界,作品的色彩是否丰富、鲜艳是他们判断作品好坏的两个最主要的标准。
5—6岁儿童的审美评价带有明显的个倾向,倾向于用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幼儿审美判断的标准:
(1)作品的非审美,即画得像不像;
(2)作品的绘画技巧;
(3)色彩的、形状的、整体的形式。
幼儿喜欢看一些具体的、简练的形象;
喜欢鲜艳和绚丽的色彩。
(4)是幼儿对作品题材的熟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