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要点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要点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11T05:23:35.57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7期作者:石晗婧
[导读] 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建设也有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市政给排水方面,其规划设计与运行质量关系着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高标准建设。
石晗婧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建设也有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市政给排水方面,其规划设计与运行质量关系着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高标准建设。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加剧、资源消耗愈加严重,水资源使用更加紧张,因此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也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利用率问题,同时也要注意水污染情况,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多方面问题以及城市给排水要求,改进以往设计中不足,使给排水工程更能够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文章从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现状出发,分析了其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探讨合理的设计策略,为实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存在问题;策略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其设计规划合理性对城市规划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城市给排水,保证给排水设计质量,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当前市政给排水和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不利影响,需加强对给排水设计认知,做到规划科学、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建设为利民惠民的优质工程。
1.我国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低,因此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据报道,全国城市水源符合卫生标准的仅有35%,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江段存在污染问题。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严峻,因此探讨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市政给排水设施在建成后,往往会长期性投入运行,其投资沉淀性高,并且相关技术呈现继承性特点,在自然属性方面水具有易流性和随机性,因此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要关注其长期性、协调性和社会性等问题。
当前我国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分析工具、规划设计方法先进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中缺乏因地制宜思维,不关注设计多样性与设计多目标化。同时,污水管道存在走向杂乱问题,一些管道走向不合理,同时次干路与支路敷设的管道埋深大,无法将其接入主干道敷设管道,部分路段直接将合流管排入外河。由于规划设计中缺乏系统性思维,导致对城市水系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
2.当前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中存在问题
2.1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科学性不足
当前我国在水量预测方面,主要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相关文件的规范,根据城市规模进行地区人均综合用水指标、生活用水指标、不同性质用地用水指标的确定,回归外推历史综合用水数据,进而得出城市给水需求。这种预测方式是相对落后的,无法保障其可靠性,易导致预测量过高的问题。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用水效率也在提高,并展现出巨大潜力。比如冲水龙头技术的发展下,可以低流量供水,生活中人均用水量通过安装使用节水型冲水龙头实现有效控制。但是我国由于尚未实现对用水器具、用水工艺和行为的详细监控,导致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和扩散规律掌握不足,用水信息综合性差,并缺乏结构性分析手段。因此,在当前市政给水量预测规划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发展科学的预测方法。
2.2排水机制不合理
在传统的排水和防洪设计中,针对雨水和污水,只强调采用分流排水体制将其快速排出城市,而对雨水资源利用不足,同时忽略了对城市径流面污染的控制。但随着逐步改善流域整体水质,进行流域污染控制中,减少水体生态系统受到来自随机性暴雨径流与突发排放事故的冲击成为主要内容。当前的城市雨污分流排水机制经济性、有效性不足,暴雨污染负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未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对城市废水排放的COD量仍控制在当前水准,长期内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此外,城市径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排水机制中,人们不能盲目进行排水机制选择,必须从当地水文地质条件、降雨特征出发,详细比较技术和经济性后确定排水机制和规划水系统方案。尤其是在改造老城区排水管网过程中,需长期综合评估各种因素,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设计合理的改造方案,要考虑到当地降雨特征和地质条件、城市运行对暴雨径流负荷影响、暴雨和污水负荷长期和瞬间变化特征等,以找到新的、合理的解决办法。
2.3造水与冲水现象多
虽然我国很早就强调水资源短缺问题,并号召节约用水,但仍存在水景热度高的现象。在房地产市场中,住宅的水景打造仍是主力招牌,开发商们致力于开沟谱渠,以大投入打造人工水景。无论是房地产迎合市场造水,还是城市生态环境造水,大多强调的只是局部景观效果,对其生态功能、水体对城市和流域水循环的影响考虑不足,导致大规模的生态用水实质上并未产生有效生态功能,反而用水量大大增加。
一些城市在解决污水问题方面,并未着手于控制和治理污染,而是选择引水冲污,水资源在已经紧缺的状态下,还需进一步满足污水处理需要。这种水资源利用方式是盲目而不合理的,增加了城市不合理的水资源需求,形成严重浪费。
城市不断发展中,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加剧,需要提高雨水和污水再利用率。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依赖,而需要解耦,避免城市与水资源关系在不合理造水下脱钩,而对城市发展形成阻碍。对此,需在设计规划给水过程中,对用水定额慎重制定,明确生态用水定义,避免供水系统中盲目造水工程[2]。
3.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策略
3.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市政给排水规划和设计中,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认识市政给排水统一性,在规划中以水的综合利用为基点,做好给水与排水工程系统的统筹规划。自然界水是循环的,给水与排水具有统一性,要认识到这一特点,在水循环过程中,人类向自然界借水、还水的
程序就是给水与排水,因此要关注给水与排水这两项内容,避免对循环过程的破坏。在用水后再使用相关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到自然界,然后逐渐自净。只使用而忽略了处理工作,大量污水和废水被直接排放,其形成的污染会超过水环境容量,引发水资源不足、水污染问题等,水的良性循环被打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给排水设施的建设周期长,需要的投资大,因此市政给水可尽量借水,这样水处理与水运输等费用减少,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污水处理费用也得以降低。在整个流域中,江河湖库作为市政用水供体、受体,只有做好借还有序,才能保证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树立前瞻性动态化的规划思路
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要以前瞻性、动态化的思路进行规划设计,合理进行规划分期,保证规划水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应变性,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实施的环境更加不稳定,复杂的规划客体与实施主体下,增加恶劣投资方式、建设管理和土地使用模式等复杂程度,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规划的实施变化相当大。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公共设施,市场经济缺乏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加大其实施难度。因此,需改变以往市政给排水规划方法,摒弃以往用最终蓝图的标识方法,应对城市发展方向、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力进行论证,结合城市发展趋势合理划分规划时期和阶段,要保证各阶段内容完善合理,实现弹性规划,符合市场经济变化特点。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发展连续性特点,紧密联系给排水分期开发建设与下阶段进一步开发建设,实现动态开发、可持续发展。
3.3加强对水问题和水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
需进一步加强对水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分析水对城市发展布局存在的影响,从实际出发确定给排水规划建设目标,充分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实现给排水工程设施的科学合理布局,并保证规划的经济性、可行性。
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水系统,需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统一调配利用水资源、合理处理综合利用污水。结合环境保护要求,统一开展水源水质监测、保护和使用,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控制好工业和生活水排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还需加大对洪涝灾害治理的研究,将其与给排水工程结合,增加城市排洪能力。各城市需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给排水工程建设目标与规划,确保当地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良好。设计人员需注重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前沿新技术发展动态,以开拓规划思路,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3.4给水规划设计
市政给水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节约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对各种用水关系形成科学认识能够正确处理,满足节水要求。同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布局,以及具体的用地性质规划、近远期发展规划等把握给水规划。
给水规划水中要先分析区域水资源供需情况,预测需水量,主要就是生活用水、市政用水和工业用水等,科学分析江河流域的生态流量需求,如果该区域超出总体规划,需考虑预留一定用水量。城市规模扩大中,给水管网路线设计规划不足,时常存在重复设计和施工的问题,且大量使用变频供水设备的背景下,加大了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高峰供水量猛增,水厂供水规模扩大。此背景下,需科学进行给水系统规划和施工,以前瞻性角度开展设计,对于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可采用设置水塔、高位水池的方式,促进供水安全提升。同时要结合城市近远期发展的用水需求,预留未来发展空间,实现最大化投资效益。
在给水规划中要关注新工艺与新技术,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合理应用新技术与新工艺、新设备等,保证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提升,运行管理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不断实现智能化供水管理[3]。
3.5排水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城市排水工程,需先确定其规划目标与原则,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确定其规划范围,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排水机制、分区和系统布局,对城市排水量有比较准确的预测,同时预留发展空间,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设计中,排水工程管网竖向布置需与道路竖向、江湖水系和防洪标高等协调,结合城市水塘等可调蓄雨水的水系以及地形、地下设施等进行排水管网设计、布置。规划区域起伏较大时,需区分高区与低区系统,实现高水高排和低水低排,设计技术先进、安全性和经济性良好的排水系统。
3.6雨水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雨水系统的目的是避免城市内涝,雨季能够快速排出雨水,减少洪涝灾害。设计中一方面应考虑到防洪系统蓄排能力间的平衡关系,以江河湖泊、生态用地等为基础、结合城市用地规划、生态格局构建防洪系统。掌握城市水系格局、用地布局等,结合城市道路竖向规划、天然流域等设计雨水系统排水分区。如果规划区域水系丰富、防洪标准高、水位高,则需对雨水管道出水口内顶标高加以计算,确定水损、内水压线等,复核系统最低点是否满足排水要求,保证雨季能顺畅排洪。
另一方面,按照分散、就近排放原则设计雨水排水系统,具体根据地形、道路竖向等设计布局,根据与流域距离、水体水位变化确定雨水排出口位置与出水口,雨水管道迂回长度和水损尽量减少。水体与水域距离近、水位变化小,则设计为分散出口,将雨水就近排放到水体中,反之则采用集中出水口。近年来,海绵城市理念盛行,因此雨水系统应与其结合,从源头减排、加强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有效防范城市内涝和污染。
3.7污水规划设计
城市污水系统规划中,需先规划好排水分区与系统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用地规划、受纳水体位置、污泥处理出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污水处理厂等,设置污水处理和再生系统等。根据地形地势布置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将管道埋深降低,减少需设置的提升泵站数量。预测污水量可采用综合污水量指标预测法、分类单位用地污水量指标预测法等。
结束语:
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做好相关调研和勘察工作,立足当地实际,科学合理设计给水、排水、雨水和污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轻城市洪涝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涛.刍议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常见问题[J].中华建设,2020(06):66-67.
[2]张琳.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169.
[3]宫建勋.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要点措施探究[J].门窗,2015(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