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20.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边读边想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引导学生读悟并讨论交流,在朗读中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2.板书课题: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

二、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要求:

(1)生字认知:自学生字。

会写的字:mèng、hào、líng、cí、wèi、shè、jūn。

孟浩陵辞唯舍君

(2)送别诗简介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送别诗由此而来。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思考:这首送别诗发生在________,_____在_______送______到遥远的_____。

3.课文详解

(1)熟记注释:“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所以说“西辞”。

“烟花”,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迷蒙蒙的雾气,古人称为“烟花”。

“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

“尽”消失。“唯”只。“天际”是天边。

(2)体会诗境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老朋友在西边告辞了我,离开了黄鹤楼。在花开如烟雾的三月,去了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的意思是:

一片孤帆远去,影子消失在天空的尽头。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边。

(3)扣住诗眼,感悟诗情。

为什么说“西辞”?为什么说三月为“烟花三月”?江上只有一只船吗?为什么说“孤帆”?“尽”字和“唯”字有何妙用?(学法指导:抓关键词谈体会、结合所查资料谈体会、带着体会有感情朗读。先同桌对学,再小组交流,时间为5分钟。)

句解: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是“西辞”。

“烟花三月”传神地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杨柳如烟、五彩缤纷、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

“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尽”字和“唯”字将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巧妙的展现出来。

(4)全文赏析

在春光烂漫的时候,老朋友孟浩然要离开自己,到扬州去了。孟浩然的船出发了,李白站在黄鹤楼前,眼看那挂帆的孤舟,带着老朋友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见浩荡的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他的心似乎也跟着孤帆,随着江水追着朋友向远方去了。

三、总结

通观全篇,没有一个“送”字,也没有一句话写离别之情。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并没有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了,却能体会到李白当时内心深处的离愁及依依惜别的心情。

四、课堂练习

李白写下的送别诗还有许多,《赠汪伦》大家一定很熟悉,一起来读读,看有什么发现?

简答:1.同样是送别诗,可以是我送朋友,也可以是朋友送我。

2.汪伦用什么方式送李白,这叫以歌相送,在这首诗中李白是用什么送孟浩然的,我们可以说是以目相送。

五、作业:

1.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整首诗,读出他们之间的真挚的友谊吧!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叙事:春景送别

依依惜别

写景:情景交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由于四年级的孩子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避免以词解词枯燥而又理性的理解方式,本节课我对诗的理解方式进行了转变。让孩子学会大胆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个别难解的字词如“烟花三月”让孩子展开想象,使诗歌的意象逐渐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