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货币制度
第三章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秩序,是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安排、惯例和组织形式。

包括:①汇率制度(核心地位);②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③各国货币的可兑换性与国际结算的原则;④国际收支调整方式。

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①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②国际清偿能力保持与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相当的增长速度;③各国汇率相对稳定。

根据储备资产: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信用本位制
根据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介于两者中间
仅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得可以自动消除国际收支失衡,国际储备并无必要,其他汇率制度都需要一定的国际储备。

第一节金本位制度
19世纪下半叶确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

一、金本位制度的特征
货币汇率的法定平价决定于它们之间的铸币评价;
汇率的波动幅度是自动而不是靠人为措施维持的;
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作为唯一的储备资产,是最后的国际结算手段;
(1880-1914年的金本位制也成英镑本位制)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二、金本位制度的利弊
1、优点
限制了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使一国货币的真实价值保持稳定和可预测性。

2、缺点
①限制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政策的使用;
②黄金相对价格变化会导致价格水平大幅度波动;
③黄金的增加未必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④黄金生产国操作世界经济。

三、金本位制的崩溃
一战,金本位制的竞赛三原则(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难以为继,瘫痪。

战后,恶性通胀,经济无力回复
1930年代大危机后,各国为扩大出口,打汇率战。

第二节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44个盟国300多代表,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和特征
1、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
1盎司黄金=35美元
美国保证各国央行可随时用持有的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各成员国有干预市场维持黄金官价的义务。

(金汇兑本位)
2、有名无实的可调整固定汇率,汇率非常稳定
3、成员国向IMF借款采取“购买”方式,交付相应数量的本币
4、取消外汇管制,货币可兑换基础上的多变支付
5、国际收支失衡调节
短期:IMF提供信贷资金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利弊
1、优点
①新的统一的货币体系;
②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弥补了黄金的不足。

2、缺陷
①清偿能力与信心之间的矛盾
“特里芬之谜”(Yale):各国储备美元必须维持国际收支盈余,则美国必然出现国际收支赤字;进而美元将进一步贬值,无法承担国际储备货币的责任。

“特里芬之谜”是如何以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
制度的缺点。

②汇率过于僵化,国际收支失衡调节责任不对称。

美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印钞
其他国家出现国际收支赤字:辛苦干活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造成国内通胀,人们普遍对美国维持美元与黄金官价的能力产生怀疑,对美元信心动摇,1960年10月第一次美元危机,伦敦市场金价涨至每盎司41.5美元,高出官价20%。

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实际源于其国力的相对下降,具有长期性。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一项是美元与黄金脱钩。

此后各国货币与美元很难维持。

1973年第二次美元危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第三节牙买加体系
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定”:
①取消各国货币与美元的中心汇率,确定浮动汇率的合法性;
②黄金非货币化;
③增加成员国在IMF交纳的份额。

一、牙买加协定后国际货币制度的特征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美元在各国储备中份额减小,但仍很重要;
IMF特别提款权(SDRs)1970年创立。

2、浮动汇率制
实际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3、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①汇率调节:货币贬值利于增加出口减少失业
②利率调节:两国实际利率之间利差引导国际资本流动
③IMF调节:援助性贷款
④直接管制:外汇管制、贸易管制
二、牙买加协定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利弊
1、优点
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之谜”问题;
②浮动汇率较灵活地随经济状况的变动作出调整;
③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行能适应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缺点
①汇率不稳定,影响国际经济活动;
②汇率市场动荡,冲击实体经济。

第四节欧洲统一货币制度
一、欧元的历程
1991年12月9-10日,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马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

1995年,马德里,讨论各国货币向单一货币过渡的具体步骤,新货币名称为“欧元”(EURO)。

1999年元旦,欧元正式启动。

2002年元旦,欧元现金投入市场流通。

2002年7月1日,各参加国货币完全退出流通。

二、欧元的利弊
1、优点
①内部汇率风险消失
②避免了内部不同国家的货币交易
③欧洲内部投资决策简单化,推动私人投资增长
④成员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避免货币动荡
⑤与美元抗衡
2、缺点
①成员国丧失了用调整汇率方法调整宏观经济的手段
②………………………利率……………………………
③欧元反通胀,短期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
三、最优货币区理论
1、单一指标法
①要素流动性分析
1961年,蒙代尔(“欧元之父”)
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②经济开放性分析
1963年,麦金农
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③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分析
1969年,彼得·凯南
以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作为形成一个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④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
1969-1973年,伊格拉姆
强调一国的金融特征,以国际金融一体化的程度作为形成一个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⑤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
1970年,托尔,威莱特
以政策一体化的程度作为形成一个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⑥通货膨胀率相似性分析
1970年,1971年,哈伯勒,弗莱明
以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形成一个最优货币区的标准2、综合分析法
①GG 曲线②LL 曲线
③ 决策
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四类理论:社会成本推进论小国开放模型
凯恩斯学派强调总需求和贸易乘数作用货币主义认为是纯货币现象【较完整】一、世界性通胀的产生两国模型的下面几个方程式)*1(*w P P P E EP P ====,设① kPY M d =,****Y P k M d = ② R D M S +=,***R D M S += ③ d S M M =,**d S M M = ④ *S S W M M M += ⑤
①②③④代入⑤得:*
*Y k kY M P w
w
+= ⑥
⑥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并分别除以w
P 和*
*Y k kY M w +整理的:
*)1(Y Y M P w w )
)))λλ= ⑦
⑦中 w S
M
M Y k kY kY =+=
**λ
即世界通胀率取决于世界货币增长率与世界实际货币需求增长率之差,后者又取决于两国的实际收入增长率。

若实际收入增长率给定,则世界通胀完全由世界货币增长率决定。

⑦进一步变形:
*)*)(1()(Y M Y M P w )
))))??+?=λλ ⑧
即世界上任何一国货币增长率变动都会对世界价格变动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λ)。

1960-70年代世界
性通胀主要原因是美国扩张的货币政策,2010年代?
二、固定汇率条件下通胀的国际传递机制
浮动汇率条件下,一国国内生产均衡及该国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之间的均衡可以通过汇率变动得以恢复。

固定汇率条件下,一国货币扰动会通过“一价定律”(价格调整)和国际收支差额(流动性效应)传递到另一国。

(1)一价定律
不同国家同类商品价格差异会很快通过国际商品套购行为而消除。

*EP P = *P E P )))+=
因0=E ),则*P P )
)= 各国通胀率趋同
(2)国际收支差额①不涉及资本流动
一国通胀即Y M S )
)>→→对输入商品超额需求→→国际收支赤字
他国国际收支盈余→→国际储备↑→→央行对冲→→*S
M ↑→→他国通

②涉及资本流动
国际利息率的调整在通胀中传递的作用要大于价格调整的作用,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调整要快于商品市场的调整。

本国S
M ↑→→对债券需求↑→→债券价格↑→→利率↓→→本国资本流
出→→*S
M ↑(通胀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