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教学内容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试论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摘要:本文论述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根据中长跑技术特点,对参加跑用力的主要肌肉群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
并对给予起不同程度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在力量训练中要与跑的能力训练相协调,以达到增强和适应中长跑运动员比赛能力。
我国田径纪录同世界田径记录相比较,我国中长跑运动和世界先进的中长跑运动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在国际性长跑和马拉松比赛中,发现我国的运动员失误都是在后半程,缺乏力量,最终失败。
因此,要想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水平,必须重视力量训练,尤其是专项训练。
没有力量就不能支持身体运动,没有力量就没有技术,没有持久的力量就不能发挥持久的技术特长。
所以,中长跑训练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关键词:专项力量肌肉耐力运动强度训练我国田径纪录同世界田径记录相比较,我国中长跑运动和世界先进的中长跑运动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在国际性长跑和马拉松比赛中,发现我国的运动员失误都是在后半程,缺乏力量,最终失败。
因此,要想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水平,必须重视力量训练,尤其是专项训练。
没有力量就不能支持身体运动,没有力量就没有技术,没有持久的力量就不能发挥持久的技术特长。
所以,中长跑训练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特点不管什么项目的力量训练,都分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向力量训练。
而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主要是专项力量训练,也就是说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有明确目的,要有的放矢,抓住中长跑专项技术用力的肌肉群和各肌肉群协调用力的关系和用力性质,作出客观的分析,并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有轻重、按比例地安排力量训练。
在跑的动作中分为两个阶段,也就是支撑和腾空阶段,就支撑阶段以垂直支撑为界限,分为前支撑和后支撑,即落地和后登阶段。
前支撑是向前运动的阻力,后支撑阶段是推动人体向前运动的重要力量。
因此,对后登用力的各肌肉群的力量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点。
在后登阶段主要用力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后蹬腿的最后用力;二是另一腿的抬大腿用力,这两方面协调用力才能推动人体前进,前者是关键,后者是辅助,但两者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完成蹬摆动作形成周期性运动----跑。
中长跑力量训练方法
中长跑力量训练方法中长跑力量训练方法是中长跑运动员必不可少的一项训练内容。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跑步时的爆发力、耐力和稳定性,从而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和预防受伤。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长跑力量训练方法。
1. 杠铃深蹲杠铃深蹲是一种全身性的力量训练方法,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来说非常有效。
运动员可以通过增加负重来逐渐增强腿部和臀部的力量。
在执行深蹲时,要保持背部挺直、膝盖在脚尖上方,下蹲至大腿平行于地面的位置,然后缓慢站起来。
建议在每次训练中进行3-4组,每组8-12次的深蹲动作。
2. 单腿蹲单腿蹲是一种可以增强腿部稳定性和平衡力的训练方法。
站立时,将一只脚抬起,然后缓慢下蹲至膝盖弯曲为90度的位置,再缓慢站起来。
可以选择使用哑铃或者杠铃来增加负重,增加训练强度。
每次训练中进行3-4组,每组8-12次的单腿蹲动作。
3. 跳箱训练跳箱训练可以提高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
选择一个合适高度的跳箱,站在跳箱旁边,然后迈开一步跳上跳箱,并用双脚完全站立,然后跳下。
可以逐渐增加跳箱的高度和次数,以增加训练强度。
每次训练中进行3-4组,每组8-12次的跳箱动作。
4. 平板支撑平板支撑是一种可以锻炼核心肌群和上肢力量的训练方法。
俯卧在地面上,手臂伸直支撑身体,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腹部收紧。
保持姿势约30秒钟,然后放松。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支撑时间和组数。
每次训练中进行3-4组平板支撑。
这些中长跑力量训练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组合,建议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以确保正确的姿势和训练效果。
同时,合理的营养补充和休息也是提高训练效果和防止受伤的重要因素。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中长跑运动员是长时间坚持重复运动的代表,他们需要具有较高的耐力和速度力量,才能在比赛中竞争胜利。
而速度力量训练,既是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预防运动员受伤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常见的速度力量训练方法1.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指肌肉收缩力在极短时间内产生的最大力量。
速度力量训练的核心就是提高爆发力,促进肌肉收缩能力的提高。
爆发力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跳跃、冲刺、跑步冲刺等方式。
如有条件,可以使用专业的训练设备,如爆发力机、举重杠铃、附加重量杠铃、橡胶挂钩等器械,或采用组合训练方法,即将跑步冲刺与体重训练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2.抗阻力训练抗阻力训练常用于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但也适用于中长跑运动员。
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阻力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同时也能够增强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和关节稳定性。
抗阻力训练的方式通常是使用重量,如哑铃、健身器材、铅球、弹力绳等,将训练重量逐渐增加,提高肌肉的适应能力。
3.爬坡训练爬坡训练是针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的一种特殊训练方式,它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适应能力。
训练时,选择一个适当的坡度,进行有节奏的、均匀的爬坡动作。
随着练习的时间增加,可以加大坡度和训练强度,从而达到提高中长跑运动员一定的竞技水平。
4.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一种基于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的训练方法,它可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和耐力,使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需求。
间歇训练的方式可以是短跑爆发力训练,如冲刺/停顿的训练、飞奔/反手的训练等,也可以是长跑训练,如猛力刹车的训练、快速转向的训练等。
二、训练建议1.量力而行,逐步提高强度在进行速度力量训练时,一定要理性看待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要逐步加大训练强度,让身体逐渐适应训练的负荷,以防止因过度训练而引起的运动损伤。
2.注意营养补充和休息速度力量训练对身体的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消耗较大,因此要注意在训练前后及时补充充足的营养。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长
跑
运
动
(苏联
员
格
的
力
量
训
)
。
练
奥拉 夫
、
卡里 科斯 克
沙尔
、
( 原文 注 展和 训 练
,
:
关 于 中 长跑 运 动 员 的 力 量 发
。
凯诺
、
贾 齐等 人
, ,
一 直 存 在 着 许 多 不 同 的看 法
、
下 沙袋 训练
一 些 著 名的 教 练 伊 和 权威人 士 阿 肯
、 。
如 利 迪 亚德
、
雪地
、
上坡
跑等 ) 尔 克
练
、
,
以此 来 发 展力 量 我 们 调 查 了 1 9 4 9 一 一 些 著 名选 手
、
,
1 9 5 9 年之 间
,
如考特尼
, ,
、
巴特
专 项 力量 的 发 展
。
对中长 跑运 动员 是
。
德 兰尼
库兹
、
皮里
、
、
埃 利奥 特
还有 扎 波 特
当时他 们
非 常 必 要 的 力 量 训 练 对 中 跑可 能 影 响 更 大
,
。
赫 廷 格的
笔者 从
1 9 7 0 年 以来
,
一 直 研 究 中 长跑 运 动
0名
。
夕 实验 表 明 腿 部 肌 肉 能在 负 3 0 % 最大 重 量 的
员 的力量训练
收 集 了大 量 资料 ( 有 1 5
,
而中 长跑 就是在 腿
。
世界 优秀中 长 跑选 手 的 训 练 资料 )
浅谈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
属于业余 训练 的性质 。因条 件所 限 ,只能 招收市 内较 近的生 源进 行培养 ,使 绝大 部分市 郊及各 县
的生源漏 招 。这样 河北 省体校 可
共同选 材 , 我练 、 你用 共 同发展 的
与基层 体校 合作 的新方 法 ,河 北
路线 。 使河北省体校成 为一 座“ 养
习。运动 员要 负重练习时 , 教练或 教 师一定要 做精 心保护 ,预 防伤 害事 故 , 要求运 动员要 掌握 规范 、
标准 的技术 动作 ,选 择灵 活 多样 的快 速力 量训练 手段 ,提高青 少
绩 ,为高水平 训练 打下坚 实的 基 础。 实践证明快速力量训 练对青 少 年 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血管耐力 、 肌
肉耐力 、 速度 与速度耐力 、 灵敏性 、
年 中长跑 运 动员 的训 练 兴趣 , 最 终达 到增 强力量 的 目的。力量 练 习或 跳 跃 后 要 做 好 放 松 整 理 活 动, 防止 肌 肉僵 化 , 以便能 维持 高 水平 的神经肌 肉的协调性 。 2 快速 力量练 习时应 以克 服 . 自身 体重跳跃 练 习为主 。如发 展
肌 肉横 断 面 和肌 肉力 量 持 续 增 长。利用现代化 的训 练器械 , 改变 传统 的枯燥单 一 的快 速力 量训练 方法 , 发展 肌肉力量与弹性 。器械
的弹性 练 习主要 以轻杠铃 、胶带 等器 械 发展 身 体各 部 分 力量 , 动
快速 力量 的作 用 中长跑项 目的力量不 是追 求
、
1 .根据不 同年龄 和项 目特点 训 练 。训 练方法 可采用 快速力 量 与技 术相结 合 的形 式 。首先教 练 员 和 教师 要 严格 训 练课 纪 律 , 集 中精神 , 防止打 闹和玩笑 。做 好充 分 的准 备 活 动 , 好 腰 、 、 、 做 膝 踝 肩 、颈 、手腕 的柔 韧 和伸展性 练
试论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训练
作的幅度 , 从而导致移动速度下降 , 而且还会使神经肌 肉 协调减退。 正确的柔韧性练习能改善运动员的速度力量 。
速 度 力量 的增强 能 在一 定 程 度上 提 高肌 肉力 量 耐 力和 速
度 耐力 。一 些研究 表 明 , 增 强关 节部位 的柔 韧性 , 可改 善 其 周 围肌 肉弹性 和力 量 能力 。较 好 的肌 肉弹力 可 导致 力 量 的增 加 , 从 而提高力 量储 备 , 肌 肉伸展 与肌 肉收缩 能力
后, 本 文认 为 , 教练 和运 动员 之 间需 要加 强交 流 , 多 学习 。 只有 这 样 ,才 能 更好 的促 进 中 长跑 运 动员 的速 度力 量 训 练 。现 阶 段 的 中长 跑运 动 员 的 速度 力 量训 练 中 ,教 练很
对于速度力量来说, 并不是速度和力量 的综合词汇 ,
而 是 一个 新 的词 汇 ,就 叫做 “ 速 度 力 量 ” ,它 是 一个 能
向 、横 向劈腿 以增 加下 肢 柔 韧性 等 。柔 韧性 差 会 限制 动
够有效提高 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训练项 目。对于现阶段
的训练来 说 , 还在 培养 中 , 确 切 的说 , 还 在某种 研究 中 , 主要 的原 因在 于 ,并 没有 对 速度 力 量 完全 的掌握 透 彻 , 因此 , 没有 办法 完完 全全 的应 用到 中长跑 运动 员 的身上 。 现 阶 段 的很 多 专 家和 教授 以及 一些 科研 人 员 都在 努 力 的
长跑运动员都曾将沙地跑作为速度力量训练计划的一个
重要 内容 。在 沙 地 跑 的训 练 中 , 运 动 员 以 较慢 的速 度 就
1 . 3 . 1 循环速度力量训练是以上体为的主的练习
俯 卧撑 —— 仰 卧 起 坐— —纵 向劈腿 — —双 杠 双臂 屈 伸— — 屈膝 举 腿— — 引体 向上— — 直 坐高 抬腿 — —腿 外 展— —腿 内收— —爬 绳—— 直角 坐撑— — 挂臂悬 垂等 。 1 . 3 . 2 超 等长速 度力 量训 练 以下 肢为 主 的练习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第一篇: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浅谈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摘要: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模式的训练方法不断更新,中长跑的训练越来越全面,但有关中长跑运动员专门的力量训练谈的很少。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多年的力量训练实验和总结,归纳出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系列,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力量,速度,耐力一、前言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
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
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高水平的中长跑比赛,常常在最后20—30米才见分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差距也不过几秒。
这就要求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冲刺能力,而速度的提高又与力量训练是紧密相连的。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同于其它项目,必须体现其专项特点,才能带来专项耐力的提高。
二、根据能量供应系统制订力量训练计划1、磷酸原能量系统:时间短,强度大,通常活动时间为6—10秒,依靠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供能。
可以使用大重量,大强度,每组练习间身体完全恢复的练习手段。
2、乳酸供能系统:主要是运动时间为2—3分钟的项目的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分解葡萄糖或糖元来合成ATP,同时产生乳酸,从而限制了运动能力,乳酸分泌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兴奋性减弱,导致肌肉酸痛。
在训练中应使用中等重量和强度为8—20次的重复练习,每组间隔不完全恢复(30—90秒)。
3、有氧供能系统: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的练习,只要运动强度降低,就没有乳酸生成,练习就可以持续到能量耗尽。
在训练中应使用小重量和小强度为20—25次的练习,两组练习间完全恢复。
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与之相适应的有氧力量训练也是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
浅谈中长跑力量训练
随着 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 , 训练 方法 的进 步, 体坛竞 争 日趋激 烈, 技比赛 竞 的胜 负往往 取决 于那些 微小 因素上 夺得 微小优 势 。中长跑 运动 员要 达到世 界
1 重视和 加强与专 项技术相接 近或 ~致的 各种跳跃 和跑跳力量 练习 : ) 用心 率 来控 制力 量训 练运动 负荷 , 做到 与专项 持续 时间 、 负荷 相接 近 。 中长跑 的 如 力 量耐 力训练 , 经常 采取快 速后 蹬跑 跳 40 10 米 的反 复练 习 : 0~ 0 0 轻重量 、次 数 适 中、动 作速 度快 的 半蹲起 练 习 : 0 1 0米单足 交 替跳 和循 环组合 练 习 5~ 0 法 等 : 安排 上不 要偏 离 专项 运 动要 求, 在 有利 于专 项 能力 提 高。 2 注意专 项技 术所 需要 的各关 节肌群 之间 的肌力 平衡使 之全 面协调 按 比 ) 例 地发 展 : 同专 项 、 同要 求, 不 不 做到 细致, 深入 探索 , 区别对 待, 力量 训练达 使
பைடு நூலகம்
1力量调 练在 中长 跑 中的t 要性 和地 位
1 1力量 是 中长 跑 的运 动基础 .
任何 技术动 作 的速 度都 必须 以肌 力为基础 , 没有力 量训 练, 绝对不 会有 高 速的技 术动 作, 既使 是耐 力也是 如此 。 力量 素质 水平 的高 低对其 速度 、 力等 耐 运动素 质 的水 平都 有着重 要 的影响 。它又 是运动 员学 会和 掌握各 项运 动技 术 的必要 条件 。在 同 阻力时, 量大 者必然 比力 量小 者相对 省力 , 力 因而 较容 易重 复或持 久进 行技 术 动作训 练 , 这就 是耐 力 。前 苏联 亚 ・ 基莫 夫教 练 曾根据 雅 80米项 目的特 点和 训练 认为 :力量 、速 度和 耐力 应同 时发 展的 ”是 当今 中 0 “ 长跑训 练特 点 : 那么要 想取 得优 异成绩 , 力量 训练 是不可 忽视 的 。现代 中长 跑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中长跑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和耐力的运动项目,但速度和力量同样是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需要重视的部分。
在比赛中,速度和力量的训练将直接影响到中长跑运动员的竞技表现。
正确的训练方法对于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一、速度训练方法要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首先需要引入一些速度训练方法。
速度训练包括间歇训练、爆发力训练和节奏训练等。
1. 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提高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快慢交替的方式进行间歇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间歇训练可以分为长短间歇训练和速度间歇训练两种。
长短间歇训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跑步,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恢复跑步,如1分钟快跑后1分钟慢跑;速度间歇训练则是指在一定距离内以较快的速度跑步,然后进行一定距离的恢复跑步,如200米快跑后200米慢跑。
通过间歇训练,可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加速和变速。
2. 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是专门针对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方法。
通过爆发力训练,可以增强中长跑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加速能力。
爆发力训练可以包括爆发力练习、起跑练习和爆发力训练等。
爆发力练习是指通过短距离的加速跑和爆发跳来训练运动员的爆发力;起跑练习是指通过起步动作和加速跑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而爆发力训练则是指通过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
通过爆发力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加速和冲刺。
3. 节奏训练除了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同样是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需要重视的部分。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中长跑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持久力和爆发力。
核心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核心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躯干稳定性和平衡能力,提高他们在跑步时的身体控制和稳定性。
少年中长跑基础力量训练
浅谈少年中长跑基础力量的训练当今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变革,特别是中长跑运动训练手段和方法更是不断地创新,其中中长跑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一直是教练员研究和探索的焦点问题。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具备较高的基础力量素质和良好的速度与耐力,运动员才有可能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优异成绩。
力量是各项运动的基础,科学化的力量训练更为重要,特别是少年时期的力量训练就更为关键,它对掌握技术技能和对专业成绩有着直接影响。
一、优先发展与快速力量练习相结合随着青少年身体发育和机体成熟发展的不平稳性,在这一阶段抓住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进行训练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肌肉力量是随着年龄而增长,特别是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对肌肉纤维生长有极大的刺激作用,因此快速力量训练在青春期可能效果更显着。
二、青少年中长跑力量训练的安排不能超过身体所承受的负荷,要有适当的刺激才能更好的达到训练的目的只有合理有效的刺激才能到达合理的效应,只有合理的效应才能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
随着青少年身体的发育,负荷也应适当的加大刺激,才能达到合理的效应,同时达到合理的效应是在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条件下进行的,负荷量应随着身体的发育、能力的提高逐步增加。
三、柔韧性与快速力量训练应相结合通过长期对长跑运动员的探索研究,通过实验,柔韧性练习不仅能提高关节周围的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也能提高运动成绩。
肌肉的弹性和张力的改善会使肌肉能较好地利用速度力量和能量,这一发现对运动员肌肉伸展很是重要。
每个运动项目需要肌肉力量不同,有些需要肌肉力量而又不能增加体重,中长跑运动员需要的肌肉力量,肌肉中肌纤维要长,横断面小,收缩能力强,弹性好,速度力量强,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很好的发展。
相反,肌肉纤维短,横断面大,速度力量差,绝对力量大,会对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运动员经常受伤病的困扰,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肌肉弹性差肌纤维短等因素的制约影响。
浅析青少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
训 练 在 青 少 年 开 展 过 程 中存 在 的 关 键 问 题 , 提 出 了 一 些 解 决 问 题 的方法和对策 , 以供参考与借鉴 。
回起 点 ; 半 蹲 跳( 提 高 大腿 力量 ) 动 作 要 求标 准 , 幅度要大1 0 ~2 0 次
身 体素 质全 面 发 展 和 力量 耐 力 是 比较 密 切 相 关 的与 运 动 协 调性 的 为 1 组, 做2 ~3 组, 间歇 为 放松 慢 跑 1 O O m返 回起 点 。 运 动 员在 做 杠铃 配合, 必须在1 5 ~l 6 周 岁以 前 重点 加 强 培 养和 发 展 。 所 以 正 确地 进 力 量训 练 时 , 运 动 员要 全神 贯 注 , 认真 做 好 每 组要 求 的 动 作和 规 定
中长 跑是 我 国 田径 运 动 员在 国 际大 型 比赛 上 取 得 金牌 夺 分 的
重点项 目, 也 是 我 国 田径 运 动 管 理 中心 的 实 现 “ 国际 锦 标赛 争 光 计 的训 练 部 位 更换 不 同杠 铃 片 , 也 可 以选 择 训 练 的次 数 。 我们 对 青 少
划” 重 中之 重 的 项 目。 所以 , 我 们 对 于培 养我 国高 水 平 运 动 员后 备 年 中长 跑 运 动 员进 行杠 铃 的 力量 训 练 , 一 般 选 用 杠 铃 杆 儿 扛 在 肩 人 才有 着非 常 重 大现 实意 义和 深 远 的战 略意 义 。 由 国 内外 的运 动 部 上 , 进行 轻 脚 跳 ( 提 高小 腿 肌 肉 力量 ) 田径场 1 O O m, 间 歇 为步 行 返 员 训 练 实践 来表 明 , 科 学 性 人 体 的 各 种 机 体 能 力 的提 高 不 是 同步 回起 点 ; 弓箭 步 走 ( 提 高 背部 肌 肉 力量 ) 田径 场 l O O m, 间歇 为步 行 返 发展的 , 在 不 同 的年 龄 阶 段 有 其 运 动 素 质 发 展 的 敏 感 时 期 。 例如 :
探讨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与力量训练
探讨 中长跑运动 员的速度与力量训练
张 雷 张友 金 刘 岗生
( 信 阳师 范学院华锐 学院 河南 信阳 4 6 4 0 0 0 )
摘 要 :中长跑属于强度非常大的一种 田径运动项 目。随着世界 中长跑运动 员整体水平的提 高,我国的运动 员想要在 中长跑项 目中取得佳绩十分不易。采用丰富
果。
2 . 爆发力 ,指的是肌肉在很 短的时间内 达到最大能量的能力 。 爆发力训练应当采用 节奏 比较快、 负荷 比较重的训练方法 , 比如 , 在深蹲时 , 身体负重约 3 0 %, 此时快速跃起 , 以6 到 8 次或者 5 到 1 0次为一组 ,每一组 间歇时 间为 1 到2 分钟。 通过这种训练方法 ,
一
、
沙地跑 比平地跑更 费力 ,因此,在同等的距 离 内, 沙地跑的运 动量要大大超过平地跑 的 运动量 , 沙地跑一般 在条件 的许可下赤脚 进 行 。采用 沙地跑训练益处非常多 。一是能够 让 运动员 在一定 条件下让 心血管 和肌 肉承 受力竭负荷 ;二是 降低运动员的受伤概 率 , 三是在低速度但高强度 的训练 中, 能快速消 除运动员体 内堆积的乳酸 。 三 、力量训练 的方 法 人 身体 的力量指 的是肌 肉所具 有 的能 量 。力量训练对 于中长跑运动员而言.是提 高中长跑运动能力的基本方法 。 ( 一) 力量训练的类 型及其训练方法 力 量训 练的类 型指 的是 中长 跑运动 员 在力 量训练 中需要提升 自己的哪一些力量 , 具体包括方 面: 1 . 最大力量 , 也就是 中长跑运动员 的肌 肉所具有 的最大 的能量 ,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 量是进行其他力量训练的基础 。 最 大力量 的 提高受 到肌 肉横断 面积 以及 肌肉协调 能力 的支配。因此 ,主要通过 “ 负荷训练”来提
对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讨论论文
对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讨论摘要:中长跑训练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或者不重视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而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
中长跑力量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也有不同于其它项的自身特点。
关键词:中长跑力量训练中图分类号 g822 文献标识码 a在径赛比赛中,运动成绩最终是由速度决定的,对中长跑等速度耐力运动项目来说也是这样的。
运动员既要有很高的耐力水平,又要有很强的速度能力,才能达到世界级水平。
要求在训练的安排上,突出大强度的训练,注重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提高,这就必须以专项肌肉力量作为基础。
力量是速度的基础,力量和神经-肌肉机能是速度的主导因素,是一般耐力和速度的基础。
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方面。
与运动员肌肉的柔韧性和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紧密结合的力量训练,是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能力训练的有效方法。
1、最大力量及其训练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抵抗无法克服的阻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最大力值。
最大力量取决于传入肌肉的神经冲动的强度和频率,取决于肌肉收缩的内协调和关节角度的变化,改善和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有2种途径:(1)依靠改善肌肉的内协调和肌肉间协调来增加力量;(2)依靠肌肉体积的增大来增加力量。
第1种途径力量发展快,但容易消失;第2种途径需增加肌肉的体积。
中长跑运动员需要的力量,一般只能采取用第1种途径来发展,在进行最大力量训练时肌肉收缩一次只有50%~60%的肌纤维参与工作。
通过最大力量的40%~60%负荷力量练习,逐步加快动作频率,同时逐步增加重复次数,就可能大大提高肌肉纤维参加工作的数量,同时既提高了肌肉的协调性,又不增加肌肉的重量,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是非常有益的。
2、速度力量及其训练速度力量是指运动员肌肉收缩的力量与收缩的速度综合到一起的特殊力量, 速度力量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不仅能促使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反应速度等素质的发展,而且也是促进其它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中长跑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浅谈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摘要: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模式的训练方法不断更新,中长跑的训练越来越全面,但有关中长跑运动员专门的力量训练谈的很少。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多年的力量训练实验和总结,归纳出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系列,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力量,速度,耐力一、前言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
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
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高水平的中长跑比赛,常常在最后20—30米才见分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差距也不过几秒。
这就要求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冲刺能力,而速度的提高又与力量训练是紧密相连的。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同于其它项目,必须体现其专项特点,才能带来专项耐力的提高。
二、根据能量供应系统制订力量训练计划1、磷酸原能量系统:时间短,强度大,通常活动时间为6—10秒,依靠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供能。
可以使用大重量,大强度,每组练习间身体完全恢复的练习手段。
2、乳酸供能系统:主要是运动时间为2—3分钟的项目的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分解葡萄糖或糖元来合成ATP,同时产生乳酸,从而限制了运动能力,乳酸分泌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兴奋性减弱,导致肌肉酸痛。
在训练中应使用中等重量和强度为8—20次的重复练习,每组间隔不完全恢复(30—90秒)。
3、有氧供能系统: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的练习,只要运动强度降低,就没有乳酸生成,练习就可以持续到能量耗尽。
在训练中应使用小重量和小强度为20—25次的练习,两组练习间完全恢复。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
中长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其训练方法是以发展速度、耐力和力量为主要目标。
其中,训练速度和力量对中长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影响最为显著,因此中长跑运动员需要进行针对这两方面的训练。
1.短跑训练法
中长跑运动员可以通过短距离的快速奔跑训练来提升速度。
短跑训练法包括起跑、加速、冲刺等训练方式,可以提高细胞内储能酸和肌酸激酶的水平,增加肌肉的爆发力,促进骨骼肌的均衡生长。
2.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在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交替进行的运动方式,它可以训练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心血管能力。
例如,以200-400米为单位,在赛道上以全力奔跑的方式完成运动,然后在跑道上慢跑休息一段时间,随即再次全力奔跑。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代谢能力和肌肉耐力。
中长跑运动员可以通过负重训练来增加肌肉力量。
该训练方式利用重量训练器械,如杠铃、哑铃等进行反复训练,以增强骨骼肌的肌肉纤维,促进肌肉的增长和坚实度。
循环训练法是把不同种类的力量训练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多种动作循环训练,以增强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和肌耐力。
例如,耐力训练与重力训练、爆发力训练和循环训练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可以全面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水平。
总之,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的训练方法需要科学合理,必须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特征和个人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除了自身训练外,中长跑运动员还应注意饮食、休息等各方面的细节,以保证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提高。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摘要】随着中长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也不断改进,而速度力量的训练效果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本文总结提高速质力量的训练方法,供中学教学训练参考。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方法在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都想胜人一筹,并保持一种任何对手都难以跟随的跑速。
为了获得这种非凡的有氧运动能力,运动员要进行各种方法的速度力量训练。
而中长跑比赛的获胜者,往往是运动技能水平高超的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的最后冲刺阶段,保持一定的跑速,并利用领跑的战术,进行快速有利的冲刺。
世界级优秀男子5000米和10000米运动员而言,以不到55秒的时间跑完最后的400米。
世界级优秀1500米运动员来说,以50秒左右的时间跑完最后400米。
其中最后200米要跑在25秒以内。
如此跑最后200—400米的速度,就特别需要速度力量,但速度力量训练常常是被我国中长跑运动员遗忘的一种身体素质。
美国中长跑教练员乔·维吉尔博士,对100名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表明,800—1500米跑运动员具有出色的脚部力量和良好的肌肉耐力。
5000米—10000米跑选手具有良好的力量和理想的肌肉耐力。
他说,“我还未遇到一名800米跑成绩在1分50秒以内的男运动员,却不能举起体重3/5的重物。
如果运动员未能达到上述要求。
那么,肯定该名运动员有伤病。
运动员想要达到一定的速度力量水平,就必须进行力量和循环练习。
”如果中长跑运动员能均衡发展各种力量,特别是速度力量,他们就能成为体格强壮者。
强壮的体魄,能保证运动员以最高的竞争水平参赛。
训练方法如下:一、沙地跑訓练沙地跑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益处很多。
不少世界级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都曾将沙地跑作为速度力量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遗憾的是,现在我国忽视沙地跑训练的现象很严重。
非洲的绝大多数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开始尝试沙地跑训练,并且在环境和体能条件可行的情况下赤脚进行这种训练,获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上海市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手段与方法的研究
上海市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手段与方法的研究随着上海市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力量与耐力训练已成为中长跑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手段与方法。
本文对上海市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进行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为其提高竞技水平提供支持。
一、力量训练(一)基本原理力量训练是提高肌肉收缩力量和增加肌肉横截面积的有效方法。
中长跑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肌肉的耐久性和保证身体的支撑力,从而达到提高跑步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二)训练方法1.重量训练重量训练是提高力量的经典训练方法。
中长跑运动员可以通过深蹲、硬拉等基础动作和辅助器械的运用,达到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
2.抗阻训练抗阻训练是一种无需器械的训练方法。
其原理为通过产生对抗力,让肌肉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不断收缩,从而刺激肌肉的生长和力量的增长。
中长跑运动员可以通过俯卧撑、卷腹等常见抗阻动作进行训练。
3.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是注重肌肉爆发力和肌肉收缩速度的训练方法。
中长跑运动员可通过跳跃、冲刺等训练来提高肌肉爆发力和收缩速度。
有氧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其原理为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慢慢提高人体的氧耗能力,增强心肺功能。
中长跑运动员可通过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训练来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和稳定性。
2.短时高强度训练短时高强度的训练是一种有效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中长跑运动员可通过爬坡、短跑、山地跑等训练来提高耐受疲劳的能力和强化肌肉。
间歇训练是一种结合高强度和低强度训练的方法。
其原理为让身体在高强度训练的过程中产生疲劳,再通过低强度训练加速身体恢复,以达到增强身体耐受疲劳能力的目的。
中长跑运动员可通过间歇跑、间歇游泳等训练来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来说,速度和力量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浅谈。
首先是速度训练。
对中长跑运动员来说,速度是提高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速度训练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间歇训练。
间歇训练是指在高速跑步后,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息,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高速跑步。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培养运动员的快速反应和加速能力。
2.爆发力训练。
通过举重和爆发性动作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可以进行深蹲、跳远、悬垂等多种动作,以增强肌肉的爆发力和爆发力。
3.爬坡训练。
利用山地或高低起伏的场地进行爬坡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增加山地的倾斜度或提高升力的高度来增加难度。
1.重量训练。
通过负重训练,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可以进行杠铃深蹲、卧推、硬拉等训练,以增强腿部、胸部、背部等肌肉群的力量。
2.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和肌肉协调性,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
可以进行单脚站立、半球训练等练习,以增强运动员的平衡能力。
3.抗阻力训练。
通过抗阻力训练,可以模拟比赛中的阻力和施加不同方向的力量。
可以进行抵抗带训练、泳力练习等,以增强运动员的阻力适应能力和爆发力。
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训练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的训练相互促进,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训练计划应根据每位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并由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和监督,以确保训练效果和运动员的健康。
加强速度和力量的训练,将为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更强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摘要: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模式的训练方法不断更新,中长跑的训练越来越全面,但有关中长跑运动员专门的力量训练谈的很少。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多年的力量训练实验和总结,归纳出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系列,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力量,速度,耐力一、前言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
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
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高水平的中长跑比赛,常常在最后20—30米才见分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差距也不过几秒。
这就要求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冲刺能力,而速度的提高又与力量训练是紧密相连的。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同于其它项目,必须体现其专项特点,才能带来专项耐力的提高。
二、根据能量供应系统制订力量训练计划1、磷酸原能量系统:时间短,强度大,通常活动时间为6—10秒,依靠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供能。
可以使用大重量,大强度,每组练习间身体完全恢复的练习手段。
2、乳酸供能系统:主要是运动时间为2—3分钟的项目的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分解葡萄糖或糖元来合成ATP,同时产生乳酸,从而限制了运动能力,乳酸分泌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兴奋性减弱,导致肌肉酸痛。
在训练中应使用中等重量和强度为8—20次的重复练习,每组间隔不完全恢复(30—90秒)。
3、有氧供能系统: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的练习,只要运动强度降低,就没有乳酸生成,练习就可以持续到能量耗尽。
在训练中应使用小重量和小强度为20—25次的练习,两组练习间完全恢复。
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与之相适应的有氧力量训练也是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
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核心。
当今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的训练比重逐步增加,已达到60%—75%,并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力量训练也应成为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核心。
以上三种训练手段在全年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运动员类型中应有所侧重。
三、采用循环训练中长跑项目对内脏器官要求很高,而单个练习或几个练习间歇教多的内容,不能引起内脏器官的明显改变,因此需要把多个练习的身体训练内容有机地编排成组,重复练习若干次,以加强对内脏器官刺激,每组练习按照要求间隔休息一定时间。
中长跑的身体训练所采用的手段,应在较长的时间中固定下来,不要经常变动。
经过几次乃至几十次循环反复的成组练习,使身体需要提高的素质,从量变到质变得到改变。
每组的练习内容必须紧密衔接,练习交换的时间应尽力缩短到最小程度。
每组间歇4分—5分或心率恢复到110—130次/分钟。
根据不同的专项特点、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目的和需要,选择练习内容所用时间可接近或超过专项比赛所需时间2分钟—4分钟或5分钟—8分钟。
上肌、下肌、腰腹部位的练习要交替安排,使各部分肌肉既有紧张工作,又有相对的休息,而内脏器官始终保持工作状态。
可以采用间歇训练和变速跑的生理机制,以心率变化的控制,练习内容的速率以节奏来掌握。
练习时负荷量和强度,每一内容的练习次数,练习组数可根据训练的需要和个人水平来确定。
运动员应用某一套循环练习循环后,逐步提高身体循环练习的负荷,并可以重新选择练习内容,重新编组,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和抑制状态,以获得新的刺激,产生新的效果。
四、加强速度力量的训练跑的项目都是以速度为中心的。
例如:慢跑练习不能提高一个运动员的速度,必须要进行速度训练,而速度与力量又是紧密相连的,力量练习中也必须强调速度。
练习完成的速度慢,会使运动员的肌肉体积增大,没有速率的力量在田径项目上几乎是无用的。
而整个过程都强调速度,会使运动员因惯性而省力,影响练习效果。
我在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采用只强调运动员的向心速度,不强调离心速度的训练,既能使运动员的注意力更集中于向心速度,又使肌肉得到强烈刺激,同时肌肉体积增长教少。
例如:在发展力量耐力时,做6组,每组20次的提玲、上挺、深蹲、提踵等练习,都应要求运动员上起尽全力以最快速度完成。
五、加强小肌肉群力量的训练为了使身体各部分肌肉均衡发展,不但要发展大肌肉群的力量,也要注意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中长跑运动员尤其要注意小腿屈肌及足底肌肉的力量训练,才能有效地后蹲用力。
采用小重量快速挺举发展两腿蹬伸速度,负重半蹲或全蹲来增加爆发力。
要求多组数、轻负荷、快频率,使运动员的神经细胞产生轻度兴奋,不易疲劳,有利于提高练习者两次肌肉收缩之间用来放松肌肉的时间。
六、加强关节强度的训练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可以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加重与关节损伤是一对矛盾。
分析发现:举起重量与关节强度密切相关,并不是肌肉和神经系统的事。
要想提高训练重量又避免受伤,就必须提高肩、肘、腕等关节的强度,尤其是肩关节的强度。
这就要求在进行牵拉练习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进行静抗练习,即顶峰收缩静止对抗负荷。
具体动作有双杠臂屈伸、引体向上等。
以提高肩关节强度为例,在双杠臂屈伸至顶点时,不要立刻下杠,而是努力对抗坚持6—8秒,也可加挂重量,每组只做4—6次,重点在顶峰收缩静上。
如此系统训练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感到肩部有很大的变化:训练重量的增加,对负荷的控制能力增强,受伤的情况不易出现。
七、原动肌群和对抗肌群的同步发展原动肌群须与对抗肌群同步发展。
如果关节周围的肌肉没有得到均衡锻炼,练习过程中原动肌群与对抗肌群的发展不平衡,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对于这一点,原动肌群和对抗肌群之间应该有一个比例(如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而这个数值的取得取决于以下因素:测试类型、肌肉收缩速度、研究的人群等。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原动肌群训练与对抗肌群训练应衔接进行,让原动肌群与对抗肌群的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肌肉不易疲劳。
如做一组股四头肌练习紧接着做一组股二头肌练习,做一组肱二头肌练习紧接着做一组肱三头肌练习,做一组仰卧起坐练习紧接着做一组俯卧挺身练习。
八、练习顺序的调整练习顺序的调整会影响练习的难度。
如先练深蹲紧接进行加速跑或快速高抬腿练习,可以使力量及时地转换,在以后的练习中运动员就会举起更重的重量。
如先进行冲刺或腿部的伸展练习后,再深蹲,此时的运动员已非常疲劳,而且力量也无法转换,在以后的练习中没法应付与之前相同的重量,更别说增加重量了。
在力量训练原则上应先进行大肌肉群练习,然后再进行小肌肉群练习。
这是因为如果小肌肉群先出现疲劳症状,也就无法充分完成大肌肉群练习,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及预期目的。
因此,力量训练的基本顺序是:腹部—大腿—胸部—背部—上肢。
九、个性化训练每一个运动员都是不同的个体,这一点对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会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运动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一些运动员需要注意其他特定的方面;有一些有旧伤;还有一些能承受更大强度的训练量。
当设计和执行一个训练计划时,运动员的个性必须考虑进去,这是使用和重复使用这些训练计划必须牢记在心的。
一些运动员能完成所给的任务更大的量,还能重复多次,这样的话,就必须改变计划了。
十、注意伸展放松力量训练前可采用慢跑、游戏、各种球类及小重量练习进行热身,使身体热量增加;同时,进行大量的伸展练习,这样有助于增加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幅度和防止受伤。
每组力量练习之间也要进行放松,在做放松练习时,应根据不同动作采用针对性的放松方法,保持肌肉放松,切忌快速强拉,以不产生疼痛为原则。
十一、中学生中长跑力量训练的运动性疲劳消除的手段1、补糖法中学生中长跑运动训练是一种大强度的训练,时间是一节课45分钟。
运动员体内的肌糖元和血糖都有很大的消耗,运动前补充一定的糖可以节约肌糖元,减少蛋白质和脂肪氧化以延长耐力时间,运动后补糖可加速肌糖元的恢复,从而消除疲劳。
2、水和电解质的补充水对维持运动员细胞功能、体温、血容量和最大体能有关,补充水量取决于运动时间、强度、外部环境。
补水原则是保持体内水平衡和少量多次。
电解质也是以少量多次为原则。
每次训练要求运动员从家里带来一瓶淡盐水,每天训练后就可以马上补充。
3、蛋白质和氨基酸补充训练后让运动员及时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保证运动员能够正常身体发育。
十二、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1、力量训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切忌单人行动,至少2—3人,且注意互相保护和帮助。
2、力量训练过程中,不要有意憋气,憋气会阻止血液流向脑部,造成运动性休克。
同时要采用口、鼻同时呼吸,使呼吸顺畅、平稳。
另外,在负重力量时,上举杠铃时要吸气,放下时要呼气。
3、力量训练中,采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身体姿势非常重要。
一般是双脚间距应稍大于肩,使身体平衡、平稳;头、颈应保持正直、扩肩、挺胸、腰立住,以防造成脊椎的伤害。
4、力量训练的器械,使用前应做好必要的安全检查,如杠铃两侧的卡子是否牢固等。
进行大重量力量练习,一定注意保护与帮助。
5、由于力量素质增长较快,停止训练后,力量消退得也非常快。
所以力量训练在全年各个训练时期都应进行。
在进入冬训前宜先进行4—6周的适应性力量耐力训练用来提高肌体的机能能力,同时,为大负荷的训练奠定基调。
一般每周安排2—3次力量训练,以小负荷或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为主。
力量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做好长期规划,必须明确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力量,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案,通过实施来逐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1、商伟.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J].中国学校体育,2005,(2):362、李平,刘春萍,王林.对中长跑运动员采用循环训练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5,(3):373、王亚军.普通中学生巩志国的400米业余训练[J].田径,2006,(2):214、丛林,朱静华.如何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J].田径,2006,(9):6—75、黄诗刚.浅谈中学生力量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田径,2006,(11):106、张炳川.中学生中长跑力量训练的探讨[J].田径,2007,(6):12—137、吴建.提高你的训练重量[J].健与美,200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