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老年之忌
老年十忌
老年十忌作者:季羡林来源:《晚晴》2009年第12期编者按: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一生阅历丰富。
在风风雨雨中,他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路。
对于老年生活,他有独到的感悟,总结出“老年十忌”:一忌:说话太多,二忌:倚老卖老,三忌:思想僵化,四忌:不服老,五忌:无所事事,六忌:提当年勇,七忌:自我封闭,八忌:叹老嗟贫,九忌:老想到死,十忌:愤世嫉俗。
本刊现将其刊载,以飨读者。
三忌:思想僵化人一老,在生理上必然会老化;在心理上或思想上,就会僵化。
此事理之所必然,不足为怪。
要举典型,有鲁迅的九斤老太在。
从生理上来看,人的躯体是由血、肉、骨等物质的东西构成的,是物质的东西就必然要变化、老化,以至消逝。
生理的变化和老化必然影响心理或思想,这是无法抗御的。
但是,变化、老化或僵化却因人而异,并不能一视同仁。
有的人早,有的人晚;有的人快,有的人慢。
所谓老年痴呆症,只是老化的一个表现形式。
空谈无补于事,试举一标本,加以剖析。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标本就是我自己。
我已届九旬高龄,古今中外的文人能活到这个年龄者只占极少数。
我不相信这是由于什么天老爷、上帝或佛祖的庇佑,而是享了新社会的福。
现在,我目虽不太明,但尚能见物;耳虽不太聪,但尚能闻声。
看来距老年痴呆和八宝山还有一段距离,我也还没有这样的计划。
但是,思想僵化的迹象我也是有的。
我的僵化同别人或许有点不同:它一半自然,一半人为;前者与他人共之,后者则为我所独有。
我不是九斤老太一党,我不但不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而且确信“雏凤清于老凤声”。
可是最近几年来,一批“新人类”或“新新人类”脱颖而出,他们好像是一批外星人,他们的思想和举止令我迷惑不解,惶恐不安。
这算不算是自然的思想僵化呢?至于人为的思想僵化,则多一半是一种逆反心理在作祟。
就拿穿中山装来作例子,我留德十年,当然是穿西装的。
解放以后,我仍然有时改着西装。
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不知从哪吹来了一股风,一夜之间,西装遍神州大地矣。
季羡林经典名言
季羡林经典名言1、如果有一天我没能读写文章,清夜自思,便感内疚,认为是白白浪费一天。
习惯成自然,工作对我来说已经成了痼疾,想要改正,只能等待来生了。
2、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3、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4、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5、我当时就像白天的猫头鹰,只要能避开人,我一定避开;只要有小路,我决不走大路;只要有房后的野径,我连小路也不走。
只要有熟人迎面走来,我远远地就垂下了头。
我只恨地上没有洞;如果有的话,我一定会钻了进去,最好一辈子也不出来。
6、一般人虽受相当教育,但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碍教育整体的发展,亦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7、我一时冲动,很想鼓足了勇气走上前去探问一声。
然而我不敢。
那暴风骤雨的情景猛不丁地展现在我眼前,我那一点剩勇好像是微弱的爝火,经雨一打,立刻就熄灭了。
我不敢保证,如果再有一次那样的暴风骤雨,是否我还能经受得住。
8、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
9、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10、不完满才是人生。
11、Waldschmidt的教学法是典型的德国方法。
第一堂课先教字母读音,以后的“语音”“词形变化”等等,就一律不再讲解,全由我自己去阅读。
我们每上一堂课,都在读附在书后的练习例句。
19世纪德国一位东方学家说,教学生外语,拿教游泳来做比方,就是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下子把学生推入水中,倘不淹死,即能学会游泳,而淹死的事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学习外语,让学生一下子就跟外语实际接触,一下子就进入实践,这比无休无止地讲解分析效果要好得多。
季羡林:人到老年,10件事不要做
季羡林:人到老年,10件事不要做思想如潮2020-04-22 13:58:30作者:砚无声最近看了一个调解节目,感触很深。
已过花甲之年的梁先生,对儿媳大打出手,跟儿子水火不容,和妻子反目成仇,一家人提到他的过往,都是义愤填膺。
他和一家人在“战斗”,活成了一座孤岛,真是一种悲哀。
一家人都不“待见”他,是因,他做了不该做的事。
冰心曾说过一句话:“有为有不为”。
意思是应该做的事情就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绝对不能去做。
明年起这5种房屋将全被强拆,买了就赔钱,千万别买!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
季羡林在《过好这一生》一书中,提出了老年人的十个禁忌,帮助老年人过得愉快、幸福、美满、祥和。
01:一忌:说话太多老年人说话太多,真的会让人敬而远之。
今年清明节,妈妈打电话,叫我们清明节回老家,还叮嘱我叫上姐姐一起回家。
我把妈妈的话传达给姐姐,岂料,姐姐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不回去,妈太烦(话多)了。
”姐姐是招女婿,常年跟我父母住一起,她嫌妈妈啰嗦,情有可原。
可妹妹是嫁出去的女儿,每次回娘家,妈妈在厨房说话,妹妹就去客厅,避耳不听。
不知道妈妈如果知道女儿都不想听她说话,心里作何感想?季羡林也说了个老人的故事。
在学校召开的会上,某老一开口发言,有人就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会场。
只因某老一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再也关不住。
说话没人愿意听,是不是很尴尬?因此,季羡林说:“年老之人,血气已衰;刹车失灵,戒之在说。
”02:二忌:倚老卖老网友夏虫说,她婆婆就是一个倚老卖老的人。
她婆婆仗着自己年龄大,什么家务活也不干,整天在房间里睡觉听歌,还觉得他们小辈应该处处尊重老人为先。
夏虫老公一说她,婆婆就开始翻旧账,说辛辛苦苦拉扯大了,就没人要了,又哭又闹的。
有些老人就像夏虫婆婆,总以为自己年龄大,自以为是,摆老资格,有的为老不尊,还要别人无条件尊重他们。
比如,占座,插队,对年轻人指手画脚。
一旦感觉自己受了怠慢,心里便不是滋味,甚至怒从心头起,对人破口大骂,让人嗤之以鼻。
季羡林谈养生 季羡林的三不养生原则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季羡林谈养生季羡林的三不养生原则导语: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国学大师季羡林都是有所了解的,季老让人敬佩的地方除了他的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他的养生之道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推崇的。
季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国学大师季羡林都是有所了解的,季老让人敬佩的地方除了他的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他的养生之道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推崇的。
季老在养生方法强调三不养生法。
那么究竟是哪三不呢?季老的养生秘诀都有哪些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详细探究一下吧!季羡林是知名的国学大师,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北京大学副校长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的位置上退下来。
在那之后,每天在家接待来自各界的来访者。
在他的书桌上,永远摆放着许许多多尚未完成的作品。
这样样的工作量对于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而言,实在是太大了。
然而,说起来的确很奇怪,除了老年哮喘和白内障之外,事务如此繁忙的季老却一直保持着一副自称“顽健”的体格。
每天凌晨3、4点钟,季老的书房中就亮起了北大校园里的第一盏灯,直到晚上10点才入睡。
季老的工作和活动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
以九十之躯来承担如此重负,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实在是难以胜任的。
那么,季老到底有什么养生秘诀呢?经多方了解,原来精力充沛、身体顽健的季老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三不养生法”,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反对为锻炼而锻炼说起不锻炼,人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
其实,季老反对的只是那些为了锻炼而锻炼,除了锻炼之外,似乎就没别的事可做的所谓的“锻炼主义者”。
他认为人生的第一要事是工作,如果将大量时间用于锻炼身体,这对于他来讲实在是本末倒置。
生活常识分享。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真实,学习生活的稳定剂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真实,学习生活的稳定剂他戏称自己是"三朝元老",一生在古文字学、历史学、东方学、佛学等诸多领域皆创下卓越成就。
他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他就是季羡林,他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不是那些常人难以超越的成就,而是他永远保持着一份绝无仅有的清醒、坦荡与真实。
季羡林: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真实,学习生活的稳定剂01季羡林是我们国家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还有的人称他为国宝级的人物,可是季羡林却撰文,坚辞这三个称号,他写道:"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对于学界泰斗,季羡林写道:"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
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季羡林认为自己只是一介教书匠而已,至于成绩也没有别人夸的那么大,所以不能够担当"学界(术)泰斗"的这个称号,他要人们把他头顶上的这个"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至于国宝,季羡林更是不认同这样的称谓,他说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被一位官员称为国宝,他当时就十分惊愕,因为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
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季羡林的"三辞"在媒体上一发表,一下子引起各种议论,有为季羡林叫好的,也有说季羡林炒作的,更有些不了解的人说季羡林是倚老卖老,故意用"三辞"来换得这三个称号。
季羡林生信奉“三不主义”
龙源期刊网
季羡林生信奉“三不主义”
作者:逯富红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第03期
季羡林是家喻户晓的国学大师,虽然季老已于2009年以近百岁高龄坦然辞世,但他留给我们的却不仅只是学术、智慧方面的宝贵财富,还有他在养生、处世之道上的独到见解。
季老在养生、处世方面奉行“三不主义”,即“炼不苛求,食不挑剔,语不嘀咕。
’
“炼不苛求”。
季老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有时间了,锻炼一下更好,但没时间时也不强求。
仔细想来,也的确如此,固然锻炼很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而打亂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律。
“食不挑剔”。
这更容易理解,就是有什么吃什么,什么好吃吃什么,而不去过分计较食物的营养价值及科学搭配。
这种自然随意、毫不讲究的做法,对刻意追求食物营养保健功能的那些人来说,更是值得学习和借鉴。
吃饭时,关键要看自己的胃口,合得来就多吃,合不来则少吃,吃饱吃好是关键,没有必要刻板教条地一定要按条条框框去做。
“语不嘀咕”。
这是说在心理上要保持畅快,不生气不抱怨,不发牢骚;也是指在与人交流
时要言简意赅,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唠叨不休。
这就要求在生活中,要做到胸襟宽广、乐观豁达,而不能小心眼。
季羡林“三不主义”养身经
一 主 不
养 身 经
年行之有效锻炼身体的办法 :不锻炼、 待生活要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 不挑食 、 不嘀咕” 其核心讲 的既是一 ,
季羡 林
● 文 昌明
老年保健四字经
人老生病 , 老生 虫, 树 自然击 , 噼 心态居 中。
不 用 害怕 , 不要 躁 急 , 用忧 虑 , 不 不要 生 气。
遵照 医嘱 , 用片剂 , 服 没有必要 , 不打针液。
经 常洗 理 , 减衣 裳 , 加 Nhomakorabea禁麻 忌 牌 , 乐 勿 长。 娱
战胜病魔 , 信心有为, 精神重要 , 能崩溃。 不
安定静 养, 顺其 自然, 放松安眠 , 紧张免谈 。 切勿久睡, 由坐到立 , 循序渐进 , 步第一 。 散 按摩体操 , 舒筋增 力, 若有不适 , 告知 白衣 。
前来像他讨教长寿经验 的人 说 了自己 来说 , 都要因地制宜 、 因人而易, 都要讲 养身多年来坚持 的“ 三不主义”其实说 究科学性 , , 不可勉 强 , 不可盲 目地 学习 直 白了, 的养 身之道 , 季老 就是要告诉 别人和模仿别人 ,因为在别人看来是 我们每一位老人 , 自己的健康长寿 , 好 的锻炼方法 ,到 了自己身上未必就 他
为此 ,有的老人 曾专程登 门讨教 年 纪的老人 , 要使 自己健康长寿 , 关键
谈到养生 , 季老有他 自己的一套 , 何锻炼 , 都要顺其 自然 , 适可而止 。动 用季老的话来说 , 那就是 “ 不锻炼、 不挑 与不动 , 多动还是 少动 , 大运动量动还 食、 不嘀咕 !” 对此 , 季老先生幽默地向 是小运动量动 ,对于任何一个老年人
多样饮食 , 油盐限量 , 免烟戒 酒, 理所应 当。
老年六忌
楚不了。
第二派可以“竹林七贤”为代表。
《世说新语-任诞等二十三》第一
条就讲到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
成
和王戎"常集于竹林 ,肆
意酣畅”。
这是一群酒徒。其中最著名的刘
" 伶命人荷锹跟着,说:“死便埋 ”
对
十分豁达 际上,情况正
相反,怕怕得发抖,聊姿态
以自欺欺人耳。其中当然还有逃避残
有的人喜欢说话,有的人不喜
欢,这决定于一个人的秉性,不能强
求一律:
我在这里讲忌说太多,并没有
“祸从口出”或“金人三缄其口 ”的涵
义。
说话惹祸,不在话多话少,有时
候,—句话就能惹大祸.
口 祸,不于老年人,中
年和青年都能由此致祸:
我先举个例子:
有一位著名的敦煌画家,他年
的,
,并不喜欢说话
一 老, 、季 羡
忌林
忌,就是禁忌,指不应该做的事
情。人的一生,都有一些不应该做的
事情,这是共性:
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
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特性,
老年禁忌不一定有我说的下面这些:
将来或多或少,现在还说不准。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忌:说话太多
说话,除了哑巴以外,是每人每
天必有的行动。
是
,是 自己 封闭起
来了。
我认为,老年人不管有什么形式
的自封闭 ,都是对个
不
的。
我奉劝普天下老年人力矫此弊。
一起,即使是'
”
吧,他们身上的活
感染老年人
的。
六忌:老想到死 好生恶死,所有生物之本能。
我们只能加以 ,不
季羡林《老人》读后感
季羡林《老人》读后感《季羡林〈老人〉读后感》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老人》这篇文章,我感触颇深。
在季羡林先生的笔下,老人的形象是那样的生动和真实。
他提到了老人所面临的孤独、衰老以及对过去的回忆。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位老人——李爷爷。
李爷爷是我们小区的一位独居老人。
他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来看望他。
第一次见到李爷爷,是在小区的花园里。
那是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午后,我下楼去扔垃圾,路过花园的时候,看到一个微微驼背的身影坐在长椅上。
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头发花白,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说不出的落寞。
我好奇地走过去,跟李爷爷打了个招呼。
他抬起头,看着我,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那笑容,就像是久旱的土地迎来了一场细雨,带着些许惊喜和温暖。
我们开始聊起天来,李爷爷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跟我讲起了他年轻时候的事情。
原来,李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工程师,参与过很多重大项目的建设。
他说起那些年在工地上的日子,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他说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充满了干劲,一心想着为国家做贡献。
他回忆起有一次为了赶工程进度,连续几天几夜都没合眼,最后项目顺利完成,那种成就感至今都让他难以忘怀。
随着我们聊天的深入,我发现李爷爷其实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他会给我讲一些笑话,虽然有些笑话我听起来并不是那么好笑,但看到他自己笑得那么开心,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还会跟我分享他在各地旅游的经历,讲那些美丽的风景和有趣的风俗。
然而,在这看似轻松的交流背后,我也能感受到李爷爷内心深处的孤独。
他说,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能有人跟他说说话,不然这日子过得实在是太安静了。
有时候,他会一个人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世界,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有一次,我去李爷爷家给他送一些自己做的点心。
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房间里的布置很简单,甚至有些简陋。
一张旧沙发,一个老式的电视柜,还有一张堆满了书的桌子。
墙上挂着几张泛黄的照片,那是李爷爷年轻时的模样,英俊潇洒,充满了朝气。
季羡林《八十述怀》赏析
季羡林《八十述怀》赏析季羡林《八十述怀》原文季羡林这一篇《八十述怀》与他年轻时写的《黄昏》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作为八十岁的老人,又是世界闻名的大学者,他的心敞开来了,他的笔放开来了,率性而谈无拘无束,信口吐来皆成珠玉。
这样的文章好读,容易读,而且很容易读出它的好处来。
这位老人一出口就令人感到亲切,有幽默感:“我从来没有想到,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咄咄怪事!”活到八十岁的人不少,“没有八十岁的感觉”的人不多。
豁达、乐天、对生命充满自信之感,从笔下传入读者的心中,让读者觉得:这位老人真平和,真坦率,真可亲。
“不知怎么一来,宛如一场春梦,我活到了五十岁。
”“五十一过,只仿佛一场春梦似的,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又仿佛是一场缥缈的春梦,一下子就活到了今天,行年八十矣,是古人称之为耄耋之年了。
”一场“春梦”接着一场“春梦”,越老越“缥缈”。
这“缥缈”二字把梦写活了,而且把它放在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更加灵妙。
对于那场浩劫,作者说:“我当然是在劫难逃,被送进牛棚。
我现在不知道应当感谢哪一路神灵:佛祖、上帝、安拉;由于一个万分偶然的机缘,我没有走上绝路,活下来了。
”这也是大多数“劫后余生”的人都可能说的。
有意思的是下面这两句话:“活下来了,我不但没有感到特别高兴,反而时有悔愧之感在咬我的心”。
——这是一句;还有一句是:“活下来了,也许还是有点好处的。
这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恰恰出现在这个期间。
”说是“春梦”,其实并不是“春梦”,因为留下了心上的悔愧,也留下了一连串文字的成果。
到了八十岁,似乎更有意思:“从夜里零时想,自己已是不折不扣的八十老翁了。
然而这老景却真如古人诗中所说的‘青霭入看无’,我看不到什么老景。
看一看自己的身体,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
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
金色的朝阳从窗子里流了进来,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
楼前的白杨,确实粗了一点,但看上去也是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
季羡林谈老年十忌
季羡林谈老年十忌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07期人的一生,都有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共性。
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特性。
老年禁忌不一定有十个,我因受传统的“十全大补”“某某十景”之类的“十”字迷的影响,姑先定为十个。
一忌:说话太多我在这里讲“忌说话太多”,并没有“祸从口出”或“金人三缄其口”的含义。
说话惹祸,不在话多话少,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惹大祸。
口舌惹祸,也不限于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都可能由此致祸。
我编了四句话。
奉献给老人:年老之人,血气已衰;煞车失灵,戒之在说。
二忌:倚老卖老根据我个人的体验与观察,一个人最不喜欢别人瞧不起他。
一感觉到自己受了怠慢,心里便不是滋味,甚至怒从心头起,拂袖而去。
有时闹得双方都不愉快,甚至结下怨仇。
这是完全要不得的。
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
摆架子,倚老卖老,都是枉然的。
三忌:思想僵化从生理上来看,人的躯体是由血、肉、骨等物质的东西构成的,是物质的东西就必然要变化、老化,以至于消逝。
生理的變化和老化必然影响心理或思想,这是无法抗御的。
但是,变化、老化或僵化却因人而异,并不能一视同仁。
有的人早,有的人晚;有的人快,有的人慢。
所谓老年痴呆症,只是老化的一个表现形式。
四忌:不服老古今论者大都为不服老唱赞歌,这有点失于偏颇,绝对地无条件地赞美不服老,有害无益。
也有人过于服老。
年不到五十,就不敢吃蛋黄和动物内脏,怕胆固醇增高。
这样的超前服老,我是不敢钦佩的。
然则何去何从呢?我认为,在战略上要不服老,在战术上要服老,二者结合,庶几近之。
五忌:无所事事一个人到了六十多岁退休的关头,往往正是知识积累和资料积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候。
一旦退下,对国家和个人都是一个损失。
有进取心有干劲者,可能还会继续干下去的。
可是大多数人则无所事事。
锻炼身体,未可厚非。
但是,整天这样“锻炼”,不也太乏味太单调了吗?学海无涯,何妨再跳进去游泳一番,不也会身心两健吗?六忌:提当年勇一旦年老,争胜有心,好强无力,便难免产生一种自卑情结。
人生智慧
★鲁迅箴言 :人 的言行 ,在 是 暂时的。沿着 旧地 图,找不到 白天和 在 深 夜 ,在 日下和 在 灯 新大陆。世界上最没 出息 的两个 前 ,常常显得两样。人们 因为能 字—— 如果。要随波逐 浪 ,不可 忘却 ,所 以 自己能渐渐地脱 离受 随波逐流。前方无绝路 ,希望在
远。做人不成功 ,做 事成功是 暂 时的;做人成功 ,做事 不成功也
事 ,德 国的路牌标 示清楚 ,人们 ★修 身 是修 千 年 不 死 的 真 指 路也准确 。2 、古板延 续历史 ,
够§AGHO 0 4 XNCA 1E I 22 J EE  ̄
人} 修} 生j 养
路 ,最 后 是 1 0公 里 的下 坡 路 , 如此这 般每 天重复。结束 一天 的 登 山行 程后 ,草鞋往往 变形 、穿 烂 ,隔天得 穿上新 草鞋 才行 。 日 复一 日地不断重复。有一天 ,我 发 现草鞋就像我 自己。 当脱掉草 鞋 的那一刻 ,今天 的 自己即 已告 终 。然后 ,为 了明天 的重生而认 不 能容人 ,有傲 气无傲 骨,有德 真反 省。这 么一来 ,便 能获 得新 成 两行或 一行 ,并车过程 中机会 而无行 ,终会 穷困潦倒 ,不 可不 生,重新 出发 。今天 的 自己,今 均 等。你 不能不为德 国人 的绅士 慎 之 。 天就 结束,明天将诞 生一个全 新 的 自 己。 风 度 折 服 。5 、严 谨 成就 辉 煌 。 精 美 、可靠 、耐用 ,是奔驰车 的 ★有 智 慧 的人 、有 远 见 的 宗 旨,也代表 了德 国人 的风格。 人 、有人缘的人 ,都懂得做 一个 ★聪 明的人 总是用别人 的智 缺 圆。胡雪岩说 : “ 前半夜 想想 慧填 补 自己的大脑 ,愚蠢 的人 总 ★著名演员陈道 明说 ,对于 自己,后半 夜先 想别 人。 不 怕 是 用 别 人 的智 慧干 扰 自己的 情 ” 男人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 责任 ,我 吃亏,勇于吃亏 ,乐于吃亏 ,善 绪 。 理 解 的责任 首先是 “ 欠” 不 。于 于吃亏 ,才能长赢、久赢 ,才是 国— —祖 国培 育 了我 ,所 以要努 真 正 的赢 。 ★ 当你 老 了,熟 是 一种 趋 力做到遵 纪守法,国家 需要我的 势 :全世界都在变老 ;熟是一种 时候 ,我 要尽 义 务 和 责 任 ; 于 ★如何做 一个 自信 的人?培 能力 :解放 自己才能解放 他 人 ; 家—— 父 母 养 育 了我 ,我 要 尽 养 自知 之明;培养人 生 目 ;培 熟是 一种精 神 :老 了能干什 么? 标 孝 ,让老人 为我而感 到欣慰 ;于 养 自尊心;培养平常心;培养 “ 耳 熟是 一种未来 :年龄也是 一种 战 妻—— 我要尽力维护这个家庭 的 顺功” ,勇于接受批评 ;培养果敢 争。如果 7 0岁老人都要争着去当 利益 ;于子—— 让孩子 因有我这 力 ;培养乐观心态;培养幽默感 ; 学徒 ,那年轻人还有什么活路? 个父亲而骄傲 ;于友 对 方 培养 沟通力;寻求心理咨询。 因有 我 这 个 朋 友 而 快 乐 ; 于 ★ “ 人”字有两笔 ,一笔写 人——让别人 因为我的存在而 受 ★忙时井然,闲时 自然 ;顺 前进 ,一笔写后退,不 恋顶 峰的 益。这就是我理解的知恩图报。 多偶 然 ,逆 多必然 ;得之 坦 然 , 人更可贵。 失之怡然;捧则淡然 ,贬则泰然。 ★真正有大智 慧和大才华 的 ★活在 自己的心里,不要活 人 ,必定是低调 的。他 们行走在 ★ 大 喜 易 失 言 ,大 怒 易 失 在别人的眼里。 尘 世间,眼神是 慈祥的 ,脸色是 礼 ,大惊 易失态 ,大哀 易 失颜 , 和蔼 的,腰 身是 谦恭的 ,心底是 大乐易失察 ,大惧易失节 ,大 思 ★ 勤 劳 一 日, 可得 一 日安 平和 的,灵魂是 宁静的。高声 叫 易失爱 ,大醉易失德 ,大话 易失 眠;勤劳一生,可幸福长 眠。 嚷 的,是 内心虚 弱的人 ;招摇 显 信 ,大欲易失命 。 摆 的,是骄衿 浅薄的人 ;上蹿 下 ★人 生如赛场 ,上半场按 学 跳 的,是奸邪 阴险的人 。他们 急 ★别在 喜悦时许下承诺 ,别 历 、 权 力 、 职 位 、 业 绩 、薪 金 , 切地 想掩饰什 么,急迫地想夸耀 在忧伤 时做 出 回答 ,别在 愤怒 时 比上 升 ;下半场按 血压 、血 脂 、 什 么 , 急躁 地 想 夺 取 什 么 。 张 做 出决定。 血糖 、尿酸 、胆 固醇,比下 降。 扬 、张狂 、张 牙舞爪 ,到 头来 , 不过 是 一场浮 华 的热 闹。低 调 , ★钱钟 书说 ,猪 是否能快乐 ★把 弯 路 走 直 的人 是 聪 明 不 浓 、不 烈 、不 急 、不 喜 、 不 得像人 ,我们不 知道 ;但 是人容 的,他找到 了捷径 ;把直路走 弯 争 、不 浮 ,是 低 到 尘埃 里 的 素 易满足得像猪 ,我们是常见的。 了的人是豁达 的,他 多看 了几道 同样是建大楼 ,他们 的设计都有 百年 大 计 的考 虑 ; 而 10年 之 0 后,他们 竟然还能想起来提 醒住 户 。3 、仔 细 区分 成 败 。德 国 人 请客是不 能迟 到的,他们把 守时 视为对人 的尊重。他们请客会把 时 间精确 到分 钟。4 自律 决定 、 秩序。在高速路上 ,如果 出现堵 车 ,车群会 井然有序地 由三行并
季羡林的长寿秘诀
季羡林的长寿秘诀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一生勤勉,一生谦和,著作等身,桃李满门。
季老先生90多岁时,仍然身体硬朗,思维敏捷。
为奖掖后学,襄助公益,还不时挤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于是,许多人都问季老,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养生的秘诀是没有秘诀。
心中不染尘,胃口自然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很好消化。
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
”季老“没有秘诀的秘诀”,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安时而处顺”。
在生活一切要顺其自然,特别是在养生问题上,不要有那么多禁忌,不要给自己设置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更不要刻意地强迫自己做那些难以做到的事。
保持精神愉快,乐观豁达,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香,有问题设法解决问题,有困难努力克服困难,干什么都要专心致志,心平气和,怎能不健康长寿?季老强调:“人的一切都需要合乎自然大化,顺其自然,不大喜大悲,不多虑,最重要的是多做点有益的事。
”他在《老年读老》一文中这样写道:“人们有了忧愁痛苦,如果不渐渐地淡化,则一定会活不下去的。
人们逢到极大喜事,如果不渐渐地淡化,则必然会忘乎所以,高兴得发狂。
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到的。
能够感觉到老,奇妙无穷。
人们渐渐地觉得老了,从积极方面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做完、做好,免得时辰一到,后悔莫及。
”养生特别注意调养精神。
精神内守,心神安宁方能五脏安和。
所谓淡泊宁静,清心寡欲,情绪稳定,就是对事物应该正确对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争名利,避免不良的心理冲突,使心神安定,气机不乱。
正如《黄帝内经》书中所说:“志闲而少欲,心安不惧,形劳而不倦。
”只有这样,才能气从以顺,各从其欲,提高体质,健康长寿。
季老用事实验证了“淡泊、宁静”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养生中的秘笈。
季羡林《老人》读后感
季羡林《老人》读后感季羡林先生的《老人》是一本值得深入思考的书籍。
在这部书中,他深入探讨了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考。
书中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个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这个故事中,一位年老的先生请了几个小孩到他家里,给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小石头收藏。
这些小孩对这些石头并不感兴趣,但是老人却一直在欣赏这些石头,并分享了他对它们的独特见解。
通过这个故事,季羡林先生告诉我们,人们在不同的阶段,所关注的重点和追求的东西也会随之变化。
这本书中还有一些引人深思的观点,比如老年人应该学会享受生活,并应该有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
季羡林先生表达了他对年轻人的一些愿望,包括希望他们有更多的关爱和耐心,以及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此外,他还提到了许多老年人往往对于死亡非常害怕,但他认为,死亡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对它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看来,季羡林先生在这本书中所表达的智慧和见解,不仅适用于老年人,也适用于每个人。
我们都应该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好,学会尝试新的事物,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并接受人生中难以避免的挑战和变化。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面对人生,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成长。
此外,季羡林先生的语言非常的朴实和易懂,拒绝了一些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子,而是采用了直接、简单的语言方式。
这种语言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书中所传达的思想。
总之,这本书对我的思考和人生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相信它也能够启发和帮助许多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指导和启示。
通过细心阅读和深入思考,我们可以理解季羡林先生所表达的智慧和见解,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具体的应用。
季羡林语录经典语录
季羡林语录经典语录1、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
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
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2、我常常回忆八十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
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
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3、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
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
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4、我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好人。
我尽管有不少的私心杂念,但是总起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
至于说真话与说谎,这当然也是衡量品行的一个标准。
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
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地超过谎话。
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5、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6、我们六个中国学生此时被迫聚在一起,几乎都成推心置腹的朋友。
我们闲坐无聊,便上天下地,胡侃一通。
我们都是二十三四岁的大孩子,阅世未深,每个人眼前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一无顾忌,二无隔阂,从来没有谈不来的时候,小小的车厢里,其乐融融。
也有一时无话可谈的时候,我们就下象棋。
王是此道高手。
我们五个人,单个儿跟他下,一盘输,二盘输,三盘四盘甚至更多的盘,反正总是输。
后来我们联合起来跟他下,依然是输输输。
哲学家乔的哲学也帮不了他。
7、他自己就像一个幽灵,踽踽独行于遮天盖地的辽阔的寂寞中。
8、我的心,虽然像黄土一样地黄,却不能像黄土一样地安定。
我被圈在这样一个小的天井里:天井的四周都栽满了树。
榆树最多,也有桃树和梨树。
每棵树上都有母亲亲自砍伐的痕迹。
在给烟熏黑了的小厨房里,还有母亲没死前吃剩的半个茄子,半棵葱。
吃饭用的碗筷,随时用的手巾,都印有母亲的手泽和口泽。
季羡林:八十述怀
季羡林:八十述怀季羡林:八十述怀我历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现在居然活到了八十岁,可是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
岂非咄咄怪事!我向无宏愿,包含自己活的年纪在内。
我的爸爸妈妈都没有活过五十;因而,我自己的原定方案是活到五十。
这样现已超过了爸爸妈妈,很不错了。
不知怎样一来,宛如一场春梦,我活到了五十岁。
那里正值所谓三年自然灾祸,我流年不利,颇挨了一阵子饿。
可是,我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我正在德国,我经受了当今难以想像的饥饿的检测,致使失去了饱的感觉。
咱们那一点灾祸,同德国比起来,真如小巫见大巫;我然后顺畅地渡过了那一场灾祸,并且我其时的精神面貌是我终身最好的时期,一点苦也没有感觉到,于不知不觉中冲破了我原定的年纪方案,渡过了五十岁大关。
五十一过,又似乎一场春梦似地,一会儿就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我反思,不容我踟蹰。
其间跨过了一个十年浩劫。
我当然是劫数难逃,被送进牛棚。
我现在不知道应当感谢哪一路神灵:佛祖、天主、安拉;因为一个万分偶然的机缘,我没有走上死路,活下来了。
活下来了,我不光没有感到特别快乐,反而时有悔愧之感在咬我的心。
活下来了,或许仍是有点优点的。
我终身写作翻译的高潮,恰恰出现在这个期间。
原因并不奥秘:我获得了余裕和时刻。
在浩劫期间,我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后来不打不骂了,我却变成了“不可触摸者”。
在很长时刻内,我被分配挖大粪,看门房,守电话,发函件。
没有曾经的会议,没有曾经的讲话。
没有人敢来找我,很少人有勇气同我谈上几句话。
一两年内,没收到一封信。
我遵守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
可是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维还在,我的爱情还在,我的沉着还在。
我不甘心成为酒囊饭袋,我有必要干点工作。
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分译完的。
“雪夜闭门写禁文”,自谓此乐不减羲皇上人。
又似乎是一场缥缈的春梦,一会儿就活到了今日,行年八十矣,是古人称之为耄耋之年了。
最朴素的北大教授
最朴素的北大教授周军【摘要】<正>''''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这段颁奖词,是人们在季羡林先生获得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时送给他的。
季老一生受人尊敬,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
盛名之下,他却自认是''''一介布衣''''。
几十年中,季老的着装几乎就没变过,他只穿卡其布做的中山装。
如果仅从他的穿着看,谁都不会想到这样一位看似土里土气的老头居然曾经留洋十年,而且还是北大教授。
这也许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推崇的''''从容中道''''的气度吧。
季老的《季羡林谈人生》中有【期刊名称】《天津社会保险》【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1页(P76-76)【作者】周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67“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这段颁奖词,是人们在季羡林先生获得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时送给他的。
季老一生受人尊敬,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
盛名之下,他却自认是“一介布衣”。
几十年中,季老的着装几乎就没变过,他只穿卡其布做的中山装。
如果仅从他的穿着看,谁都不会想到这样一位看似土里土气的老头居然曾经留洋十年,而且还是北大教授。
这也许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推崇的“从容中道”的气度吧。
季老的《季羡林谈人生》中有一篇《老年十忌》,其中之三是《三忌:思想僵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僵 化
我 已年逾 九 旬 ,古今 中外 的文 人 能活 到这 个年 龄 者
只 占极 少数 。思想 僵化 的迹 象我也 是 有 的。我 的僵 化 同
倚 老卖老
人世 1 实不 乏 “ 老 卖老 ” 的人 ,学者 队伍 中更 司确 倚 为常 见 。眼 前请 大家 自己去 找 。我 讲 点过 去 的事情 ,故 事就 出在清 吴敬 梓 的 《 林 外史 》中。吴敬 梓 有刻 画人 儒 物 的天 才 ,着墨 不 多 ,而 能 活灵 活现 。 第十八 回 ,胡三
T EWOR D O L F
匿 H 匾 A > … ………。造 谐 精T园 HT … ………… . 和日J E 冬 ……… J 的 I … … “ p R家 ‘打 u 神 I l
H L V N HY | I V1 G
说话 太 多
作 过 了样 ,请 诸位 坐 。那 卫先 生 、随 先生 也不 谦 让 ,仍 某 大学 有 一位 老 教授 ,道 德文 章 ,有 口皆碑 。虽 年 逾耄 耋 ,而思维 敏锐 ,说话极 有条理 。不足之处是 :
1 养生大 界/ 00 A 6 世 21. 4
至 于人 为 的思 想僵 化 ,则 多一 半是 一种 逆反 心理 在 作祟 。就 拿 穿 中山装 来 作例 子 ,我 留德 十年 ,当然 是 穿 西装 的 。解放 以后 ,我仍 然 有时 穿 着西 装 。可 是改 革开
和谐 的精 神家 一
…
一
旧上席坐了 。
倚 老 卖 老 ,架 子 可谓 十 足 。平心 而论 ,人 老 了 ,不 能 说是 什 么好 事 ,老态 龙 钟 ,惹人 厌恶 ; 也 不能 说是 但
什 么坏事 。人一 老 ,经 验丰 富 ,识 多见 广。他们 的经验 ,
旦开 口,就 如悬 河泄 水 ,滔 滔不绝 。在 那个 大学
起他 。一 感 觉到 自己受 了怠 慢 ,心 里便 不是 滋味 ,甚 至 怒从 心 头起 ,拂 袖而 去 。有时 闹 得双 方 都不 愉快 ,甚 至 结 下怨 仇 ,这 是 完 全 要 不 得 的。一 个 人 受 不 受 人尊 敬 , 完全 取 决于 你有 没 有值 得别 人 尊敬 的地 方 。在这 里 ,摆 架子 ,倚 老卖老 ,都 是枉然 的 。
类似 的例子 还可 以举出一些 来 。根 据我个 人的观 察 , 不是 每一 个 老人都 有 这个 小 毛病 ,有 的人 就没 有 。我说
它是 “ 小毛 病 ” ,其 实并 不 小 。试 1 司,我 上 面 举 出 的开
会的例子 ,难道 那还 不会制 造极为尴 尬 的局面吗 ? 当然 , 话 又说了 回来 , 爱说长话 的人并不限 于老年 , 中青年都有 , 不过以老年 为多而 已。因此 , 我编 了四句话 , 奉献 给老人 : 年老之人 ,血 气 已衰 ; 车失灵 ,戒之在说 。 煞
公子请客 :
别 人 或许 有 点不 同 : 它一 半 自然 ,一半 人 为 ; 前者 与他
人 共之 ,后 者则为我所 独有 。
我不但 不认 为 “ 一代 不如一 代 ” ,而且 确信 “ 凤清 雏 于老 凤声 ” 是最近 几年来 , 。可 一批 “ 新人类 ” “ 或 新新人类 ”
脱 颖而 出 ,他们 好像 是 一批 外 星人 ,他 们的 思想 和 举止
于是我 自己就 “ 僵化 ”起来 , 从此再 不着西装 , 内国外 , 国
大小 典 礼 ,我 一律 蓝 色 卡其 布 中 山装一 袭 ,以不 变 应万 变矣 。
无 所 事事
北 大 有一 批退 休 的 老工 人 ,每 日以提 鸟 笼为 业 。过 去他 们 常 聚集在 我 住房 附近 的 一座 石桥 上 ,鸟 笼也 是挂 在 树枝 上 ,笼 内 鸟 儿放 声 高 歌 ,清 脆 嘹 亮 。我 走 过 时 , 也禁 不 住驻 足 谛听 ,闻 而乐 之 。这 一群 工人 也 可以 说是 无所事事 ,然而 他们又怎 样能有所 事事呢 ?
还有一个 “ ” 我不知 道怎样称 呼它 。 界科技进 步 , 化 , 世
一
日千 里 ,没有 科技 ,国难 以兴 ,事理 至 明 ,无待 赘 言。 科技 给人 类带 来 的 幸福 ,也 是有 目共睹 的 。但 是 ,它 带
. E W OR L TH
< 圈
放 以来 ,不 知从 哪 吹来 了 一股 风 ,一夜 之 间 ,西 装遍 神 州大 地 矣 。我 并 不反 对 穿西 装 ; 但我 不 承认 西 装就 是现
代 化 的标 志 ,而 且 打 着 领 带 锄地 ,我 也 觉得 滑 稽 可 笑 。
我这 样 的不 服 老 ,是昏 聩糊 涂 的不 服老 ,是 绝对 要 不得的 。然则何 去何 从 呢?我认 为 ,在战略 上要 不服老 , 在战术上要 服老 ,二 者结合 ,庶几近之 。
挠腮 ,坐 立不安 ,概 可想见 了。
有 时会 对个 人 甚至 对 国家 是有 些 用处 的 。但是 ,这 种用 处是 必须 经过事 实证 明的 , 自己一 厢情愿 地认 为有用 处 , 是 不 会 取信 于 人 的 。另 外 ,根 据 我 个 人 的体 验 与观 察 ,
一
个 人 ,老 年人 当然 也 包括 在里 面 ,最 不喜 欢别 安 。这算 不算 是 自然 的思 想僵 化
呢?
四位走进 书房 , 见上面 席间先坐 着两个人 , 巾白须 , 方 大模 大样 ,见 四 位进 来 ,慢 慢 立起 身 。严贡 生 认得 ,便 上前 道 : 卫 先生 、随 先 生都 在这 里 ,我 们公 揖 。 当下 “ ”
里流传 着一个传说 : 在学校 召开 的会 上 ,某老一开 口发言 , 有的人就 退席回家吃 饭 , 后再 回到会场 , 饭 某老谈兴正 浓 。 据说有 一次 博士 生答辩 会 ,规定 开会时 I 司为两个 半小 时 , 某老 参加 ,一 口气讲 了两个 小时 ,这个 会会是什 么结 果 , 答辩 委 员会 的主席 会有什 么想 法和 措施 ,他 会 怎样抓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