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学分
认定管理办法
一、目的
基于学院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为激发学生对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实现对非课程类综合素质活动项目与成果的有效评价,规范综合素质学分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二、工作机构与实施平台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简称:“素培中心”)负责统筹全院范围内的学生综合素质学分认定管理工作。

素培中心通过综合素质学分认定管理系统实施在线认定,同时通过设立在大学生事务中心的素培中心办事窗口接受线下咨询和问题申诉。

三、综合素质学分总体设置
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学分为独立于课业学分之外单独设置的学分体系,由A、B、C、D、E五个模块构成,具体设置如下:
学生原则上应在四年内按上述学分设置要求修满相应学分,素培中心将对届时未修满综合素质
学分的学生提出预警,通知系部督促学生完成学分补修任务。

学生可在达到合格线之后,进一步争取更多学分。

累计获得6个综合素质学分且毕业时各学科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学生,可获得学院颁发的《**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推荐信》。

四、综合素质学分各模块设置
(一)A模块设置:校园文化与科技创新活动项目
A1: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意识,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的活动项目。

例如:机器人大赛、创业大赛、科技发明大赛、专利大赛、数学建模比赛、电子设计大赛、科技论文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

A2:以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为主题和培养基础能力为主的活动项目。

例如: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歌手大赛、体育比赛、舞蹈大赛、厨艺大赛、寝室评比等。

A3:由学生社团组织自行举办,经学院社联认定为品牌活动的项目。

上述项目若为逐级选拔的活动不重复计分,只计最高分。

上述分类举例中未尽事项,以素培中心的界定为准。

(二)B模块设置:学术与行业讲座
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掘学术兴趣或体验产业、行业现状为目的的相关名校名师学术讲座、产业行业讲座。

参加者可获得每场0.1学分。

(三)C模块设置:社会考试认证
C1: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包括所有国家和地方认可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类证书,含C2、C3未包括的计算机类和外语类专业证书。

C2:计算机能力等级考试指国家计算机能力水平考试和安徽省计算机能力水平考试,计算机类专业证书纳入C1模块认定。

C3:外语能力等级考试指英语专业水平考试(专四专八)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他英语类与第二外语专业考试纳入C1模块认定。

C4:通用能力考试认证指如: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相关证书。

各模块相应的认定标准如下:
(四)D模块设置:任职与贡献
任职与贡献主要指学生在学院各级组织任职并参与组织各类活动与工作的贡献,以任职每满1年认定1次,相应的认定标准如下:
D模块所获得学分可冲抵A模块学分。

(五)E模块设置:知识产权成果
知识产权成果包括学术论文、专著专利、研究课题等,相应的认定标准如下:
注:1.发明专利取前五名同学,实用新型专利盒外观设计专利取前三名同学;
2. E模块所获得学分可冲抵A、B、C三个模块学分;
五、评定流程
(一)A模块评定流程
(二)B模块评定流程
(三)C模块、D模块、E模块评定流程
(四)异议申诉流程
学生到素培中心窗口填表登记→素培中心进行调查核实→反馈结果。

六、附则
新生入学时,各系部、班级要组织新生认真学习本制度,帮助学生明确有关要求,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取得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学分。

对违反校纪或在学分认证中弄虚作假的学生,素培中心将取消其该生全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学分;对在学生综合素质学分认定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的相关责任人,学院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
直至纪律处分。

本办法自2016级新生开始完全执行,2012、2013级不执行本办法,2014、2015级执行过渡方案(见补充方案)。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

综合素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2014、2015级过渡方案)
一、制度依据
2014级、2015级学生手册中《**大学机电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学分实施细则》规定了学生需在四年内取得10个综合素质学分(包括综合素质课程),并明确了综合素质学分的项目内容及计分标准详见《综合素质学分认证手册》。

根据《综合素质学分认定手册》中主体内容《**大学机电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学分实施方案2014版》的规定,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学分为必修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10个综合素质学分,其分布如下:
二、实施方案
根据“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的条款,拟在印发新版本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制度时,一并对2014级、2015级的过渡方案做如下解释:
(一)综合素质课程无挂科(包含重修合格),即视为A模块合格。

(二)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次拓展训练课程(包括室内和室外),即视为B模块合格。

(三)C模块使用系统进行认定,对各类活动学分,按新制度标准认定,并将讲座学分纳入其中。

(四)2014级2016-2017学年按班级为单位提交前期的学分认证手册于素培中心统计存档(遗失不补)。

(五)2015级没有印发学分手册,全部采用系统补认定,需活动主办部门提供汇总表单。

(六)2014、15级自2016-2017学年起,按“**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2016级)”中的细则对学分系统实施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