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穷小伙创业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后穷小伙创业的故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意识及其能力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实事与理论指出知识经济的时代即创业的时代。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80后穷小伙创业的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80后穷小伙创业的故事1:寒门学子的创业故事:从5个U盘到年营业额超千万
讲述一个寒门学子的创业故事,从5个U盘到年营业额超过了千万
他叫贺靖,四川宜宾一个寒门学子,云南西南林业大学毕业的学生。
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创办一家创业学院,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
贺靖说,“我深知寒门学子创业的艰难。
”
原因很简单,贺靖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和创业平台对怀揣梦想、白手起家的大学生来说有多么重要。
这个在25岁时就荣获第四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的年轻人也深知,创业之路多崎岖,创业过程中每一步前进都来之不易。
他一直坚信,成功失败皆是金,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行,总会有创业成功的一天。
靠学校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创业之前,贺靖的学习之路就荆棘遍地,好在家里人一路不离不弃,助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坎。
贺靖的家乡在四川宜宾的一个乡村小镇。
高一时,父母到浙江一家鞋底厂打工,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
由于往返车费昂贵,他和妈妈6年没有见面。
爷爷奶奶长期摆地摊维持生活,为让孩子吃好一点,托人给住校的贺靖带来了500元,用塑料口袋装着,都是1元、5元、10元的零钱。
2005年,他考上西南林业大学。
父母把家里的公房转让出去,凑了一点让他来昆明上学的钱。
每年,因交不齐学费,每次都要找到学
院领导签字,靠学校的帮助才顺利完成学业。
大学期间,他加入了学生会,他要求自己“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第一个去最后一个走”,他的踏实获得了大家赞许和信任,独立承担了学校的不少大型活动的筹办。
贺靖也很懂事,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做兼职,也是在这期间积累了经验,为创业打下基础。
5个U盘的故事
大一时,贺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只要帮一家企业销售出3箱快过期的牛奶,就可以在国庆期间去兼职,于是他自己买了3箱,一箱给自己,另外的卖给两个老乡,得到了这份工作。
后来他又通过中介公司做过家教、在手机卖场举着牌子大声叫卖手机。
大三时,他人生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在云南省第三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得了铜奖。
然而要把这个项目变成资金却十分困难。
每天,他拿着创业计划书游走在各类商家之间,却不断遭到白眼。
终于,一个经营小数码的老板因同情他,给他5个U盘让他试卖。
为卖出这5个U盘,贺靖和几位同学摆地摊。
“拿货价50元,市场价90元。
”贺靖清楚记得,他们的U盘“售价”是70元,比市场上低。
带着赚到的100元钱,贺靖进了更多货。
他赚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一年的时间,他和同学在昆明16个高校校区摆起了地摊,在风吹雨打和被呼来唤去中,成为云南高校第一地摊,整个数码城的老板都让他帮助销售数码产品,一年下来年营业额过百万元。
后来,贺靖在团云南省委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YBC和“贷免扶补”各5万元的无息贷款。
拿着这10万元,他注册了昆明赢携科技有限公司。
6年来,贺靖从摆地摊销售单一数码产品开始,到拥有7家实体商铺、22所高校的校园传媒和云南彩程茶叶有限公司、云南肆只猫咖啡有限公司,以及云南滇养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规模,年营业额超过了千万元,员工近百人。
他把父母也接到了昆明,让他们开了数码店,自己当起了老板,
父母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立志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
“作为一名从大学生成长起来的创业者,我深知大学生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和创业平台对那些怀揣梦想、白手起家的大学生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贺靖说,他在做好自己企业的同时,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和帮助更多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为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此,他出资与母校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共建赢在协诚大学生创业文化交流中心,直接或间接指导的团队有8个,每个公司都实现了较大的盈利。
从2009年至今,在团组织等的带领下,他参加了电视台、电台、微访谈、大学校园宣讲会共100余场,传播创业理念,倡导大学生“以知识奉献社会、以才干服务人民”,走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为大学生创业作出表率,作出贡献。
“成功失败皆是金。
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行,总会有创业成功的一天。
”他说,他希望广大的青年朋友都能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不怕吃苦、不怕失败,朝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行,“我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云南有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能够创业成功,在创业的征途中展现自己、成就自己,并回报社会,把自己无悔的青春融入这片美丽的红土高原”。
80后穷小伙创业的故事2:80后孔明灯大王刘鹏飞电商创业,从
400元起家到7000万
一个80后贫困打工小伙,立志改变命运的创业故事:做孔明灯电商生意,从400元起家到7000万,他仅用了两年半!
他叫,刘鹏飞,1983年出身于江西省宁都县一个小山村。
2003年,他考入江西九江学院。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做过很多兼职,赚钱用于支付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2007年大学毕业后,刘鹏飞选择到义乌打工。
“当时身上钱本来就不多,可我想着得买台电脑,有电脑我就可以不断学习。
”买完电脑以后,他口袋里就只剩下5元钱了。
没钱咋创业?刘鹏飞决定先给人打工,第一个月的工资付了房租以后,手里还剩400块钱。
当时租的房子很小,只能容纳一张床,这让他更加迫切地想创业改变现状。
来看孔明灯大王刘鹏飞的励志创业故事:
1、发现商机
有一天晚上,刘鹏飞出门散步,见路人都驻足仰望天空的灯笼,他一问原来是“孔明灯”,他突然有了创业的灵感。
当晚,刘鹏飞便买了一只孔明灯,回家拆开一研究,发现它的结构非常简单。
第二天,他跑到国际商贸城去寻找货源,卖孔明灯的商家寥寥无几,而全国生产孔明灯的厂家只有10家左右,这一发现更是让他兴奋。
拿到第一个月打工挣到的1400元工资后,刘鹏飞炒了老板“鱿鱼”。
他用其中的400元进了100多只孔明灯,开始做电子商务。
2、市场分析
刘鹏飞对孔明灯进行全面评估以后,发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当时国际商贸城卖孔明灯的商铺只有三四家,竞争不激烈,制作起来很简单,投资不大,利润又很高,而且在国外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
对电子商务有所了解的刘鹏飞通过上网查询,发现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等平台上都没有人在销售孔明灯,但国外却有客商在通过谷歌搜索引擎求购孔明灯。
3、转变思路
2007年年底,一家温州外贸公司在阿里巴巴上找到他,订购20万元的孔明灯,条件是先上门考察。
可是,当时的刘鹏飞根本就没有工厂,连接待客户的办公室都没有。
刘鹏飞把实际情况和盘托出,因为他态度诚恳,客户依然下了订单,刘鹏飞赚到了9万元。
2007年10月,他成立以孔明灯生产为主的飞天灯具厂;2008年,他陆续在仙居、义乌、金华等地建立6家工厂,以满足更多的订单需求。
2008年,全国孔明灯厂家从2007年的10家左右迅速发展到100多家,市场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厂家之间打起了价格战。
刘鹏飞意识
到,必须把孔明灯推向国外市场,才是最好的出路。
为了让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的国外消费者接受甚至喜爱孔明灯,刘鹏飞通过阿里巴巴出口通和谷歌搜索引擎不断地把“会飞的中国灯笼”介绍给国外客商,让孔明灯拥有了大批外国“粉丝”。
4、搞定大客户
2008年8月,刘鹏飞通过网络,得知德国第三大零售商有一个150万只孔明灯巨大的订单,一时间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
“这么大的订单当然想接,不过他们第一批货就要60万只,而且要求一个半月交货,这对我们是巨大的挑战。
”当时刘鹏飞的工厂每天产量只有5000只,而按照德国订单的要求,日产量必须达到2万只才行。
刘鹏飞当机立断,火速招人扩大生产规模,并找同行合作一起完成订单。
“我找了很多同行,但是没人敢跟我合作,虽然利润空间比较大,但确实是‘烫手山芋’。
”历经千辛万苦,刘鹏飞终于找到合作伙伴,顺利完成了订单。
5、发掘新机遇
2008年6月,投奔他的学弟发现十字绣行业投资少、门槛低,国内规模企业也不多,便向刘鹏飞作了推荐。
两个月后,由刘鹏飞投资的十字绣有限公司成立。
到如今,他已经投资设立了8家公司,涉及孔明灯、十字绣、数字油画、荧光板、印刷、家居、服饰等多个领域,年销售额7000万元以上。
80后穷小伙创业的故事3:李一航电子垃圾创业:3元闯深圳,从捡
垃圾到年赚400万
他的父亲在深圳街头卖甘蔗,母亲沿街乞讨。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他却偏偏不去,后来流落街头,靠捡垃圾为生。
从捡垃圾到收破烂,最后他竟年赚400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讲述李一航电子垃圾废品收购的励志创业故事:3元闯深圳,从捡垃圾为生到年赚400万!
1、母亲寄来学费,他却放弃读大学
1984年6月1日,李一航出身在河南一个农村家庭。
父亲以苦力
养家,母亲早年残废不能行走。
2003年的一天,父母托堂叔捎来了学费。
打开沉甸甸的包裹,全部是新旧不一的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
堂叔告诉他父母在深圳乞讨赚钱,他一听就哭了。
高考发榜,李一航被河南一所高校录取。
但想到辛苦赚钱的父母,他决定,不读大学,到深圳赚钱。
2、3元闯深圳,连吃面都不够
还完学校同学的302元债务,加上160元的车票钱,李一航将仅有的3元积蓄藏在了底裤里,就这样出发了。
初到深圳,川流不息的人群、奔驰而过的车子、生硬难懂的粤语,让他感到窒息,路在何方?
好不容易凭口音找到一家老乡的面馆,叫了一碗面狼吞虎咽地吃完。
才发现自己吃了人生中最贵的一碗面:5元钱。
吃完面后,他等了很久,主动帮老板收碗。
老板看他提着一个袋子,应该是刚从农村出来,就没有收钱。
倔强的李一航把3元钱压在碗底,说声谢谢后离开了。
走出面馆的李一航,身无分文,反而让他释然了。
于是,他开始睡大街,宝安区的流塘天桥成了他第一个“正式”住所。
3、捡垃圾为生,碰到母亲在乞讨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白天捡垃圾,晚上在天桥上的修表摊成为他的第一个职业,一天2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饭票的问题,却因交不起管理费又被城管赶跑了。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此时的母亲跪在地上,向路人乞讨。
父亲在削甘蔗,旁边摆着一个菠萝罐。
他大脑一片空白,泪水模糊了双眼!
虽然近在咫尺,但他没有勇气上前相认。
他发誓要赚大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一次,他拾到一个摔成两半的手机。
他狠下心花了几块钱去网吧查到华强北有回收手机的,于是他便步行20多公里来到华强北,没想到这个坏手机竟然卖了300多元钱,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于是回收坏手机也成为了李一航的第二个职业、第一个创业项目。
2004年1月,他把租了一间房,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他拼了命的干活。
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就搬6吨货。
4、90万买了一堆电子垃圾,净赚40多万
2007年一天,他听到一家电子厂倒闭的消息,这家电子厂正在拍卖一批废旧手机物料,这让他大为兴奋。
在外面他听到里面已经叫到90万了,他一推开门就说:90万,我要了,我们公司要了!
那时的他别说90万,连9万都没见过。
那么他哪里来的钱买这批货呢?他想到了以前收购电子垃圾的一个名叫潘云贵的人,之前说过一句“以后遇到大生意,可以给我打电话”,于是他就给拍卖的人说,我给我们老板打电话。
90万买一堆垃圾,潘云贵接到电话很忐忑,心里很没底。
李一航拍着胸脯对潘说:“如果要亏钱,我给你打工,这一辈子我都不收费用。
我把合同给你签好字。
”
这个承诺给了潘一个定心丸,他决定拿出90万买下这批货。
短短3天,李一航就给了潘一个惊喜,他把所有的货全卖出去了,卖成130多万,净赚40多万,他怎么做到的呢?
他知道这批货是全新的待料,而不是废品,是完全可以使用。
于是他3天内找对应的相同厂家,生产同类产品的对口厂家进行对口销售。
潘给了他10万元钱,然而他却没有要,他让潘帮他注册一个电子产品回收公司,这让潘很意外。
潘云贵觉得这个小伙很不错,除了帮他注册公司,还给了他5000元。
拿着5000元钱,他开了个宾馆。
他把钱撒得满床满地都是。
他没冲过淋浴,便开着淋浴在宾馆冲了2个小时,一直到睡着。
5、反向思维,赚得人生中的400万
在潘的帮助下,他的电子产品回收生意越做越大。
2007年底,他赚得人生中第一个100万。
就在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他的父母前后双双去世!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主心骨,李一航的世界塌下了一片天,仿佛被抽空了灵魂。
他
流着泪说:“也许,我应该(初中)毕了业就出去打工,哪怕干苦力赚钱,都应该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
创业时间太久,父母也等不到那个时候”。
父母去世后,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然而,他却干了一件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事——砸手机,拆开卖钱,还录成视频,发给卖旧手机的电子厂。
原来,整体手机卖得更贵,而拆开后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