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精品文档4页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
2 2 4 4 0 0 )
、
教师教 , 学 生学 , 历来 天经 地义 。“ 师者 。 传 道 授 业 解 惑 也” 。 本来无可非议 。 传 统 教 学 赋 予 教 师 至高 的师 道 尊 严 和 “ 传 授 为上 ” 的 教 学使 命 。 新课 程标 准 则 要求 学 生 不仅 “ 尊 重 多 样 文化 , 吸取 人 类 优 秀 文 化 营养 ” , 还“ 发展思维 能力 , 激 发 想 象 力和创造潜能 ” , “ 掌 握 科 学思 想 方 法 ” , “ 具有 独立阅读 能力 , 注意情感体验 ” 。 无 疑 .新 课 程 理 念 并 不 是 全 盘 否 定 教 师 的 “ 教” , 而是 赋 予 当 代 教 师 新 的 教 学 使 命 : 即不 仅 要 教 。 还 要 会 教 , 教好 ; 不仅要教知识 , 还 要培 养学 生 思想 情 感 和 学 习 能 力 、 创 造 能力 。 目前 课 堂 上 出 现 了两 个 极 端 : 一 是 部 分 教 师抱 残 守 短 . 操 新琴弹老调 . 虽然 在 课 堂上 贴 了一 些 新 课 程 的 “ 术语” 标签. 但 实 质 上 进 行 的仍 是 传 授 式语 文教 学 。 如 阅读 课 , 有 些 老师 仍 继 续着识字 、 品词 、 析段式分割式教学 , 教师 讲 , 学生听 , 教师问 , 学生答 , 教师写 , 学生记。 课 堂 结构 看 似 严 谨 细 密 , 但 学 生 失 去 独立思考 、 质 疑思 辨 、 互 动 阅读 、 合作 学 习 的机 会 。 二 是 部 分 教 师 以“ 锻 炼 学 生 自主学 习 能力 . 培养学生研究精神” 为由 , 或 放 任 学生 “ 自学” , 或 热衷 于各 种形 式化 讨论 ; 或 听任 学生 “ 交 流” ; 或频频拔高地表扬学生 , 甚 至对 学生 的 意见 不 分 析 、 不 鉴 定, 不 引 导学 生 对 阅读 文 本 进 行 深 层 开掘 和领 悟 . 特 别 是 综 合 实践 活动课 , 把语文课搞成说 、 唱、 跳、 演课 , 教 师 只 作 为 旁 观 者、 捧场者、 喝彩者等。 毋庸置疑 。 这种“ 放羊式” 教学 贻 害 胜 于 前者 。 《 语 文课 程 标 准 》 提出 : “ 阅读教学是学生 、 教师、 文 本 之 间 对 话 的过 程 , ” “ 不 应 以 教师 的分 析代 替 学 生 的 阅读 实践 ” . “ 逐 步 培 养 学 生 探 究性 阅 读 和 创 造 性 阅 读 能 力 , 提 倡 多 角度 的 、 有 创意阅读” 。很 明确 , 语 文教学中 , 教 师 的角 色 应 是 激励 者 、 引 导者 、 指 导者 , 是 学 生 合 作学 习的 亲 密 伙 伴 。 作为引导者 , 教 师 应 相 机 发 问 、提 示 ,随 时 调 整 学 生 语 文 学 习 与 实 践 的正 确 方 向, 随 时 唤起 学 生 求 知 创 新 的浓 厚 兴 趣 , 随 时 激 发 学 生 的 人 文 主义情感 ; 所谓指导者 , 即充 分 发 挥 导 师 的 作 用 , 大胆地 教 , 认 真地教 , 高 品位 高 质 量 地 教 。 以大 容 量 快 节 奏 高 效 果 的教 学 风 度, 带 给学 生 遨 游 于知 识 海 洋 里 的愉 悦 , 以 丰 富 渊 博 的文 化 积 淀, 满 足 学 生 对 知识 的 渴 求 , 以 严 谨 的治 学 态 度 , 多 重 求 真 求 实 求 新 的 治学 方法 , 打 造 学 生 的认 知 结 构 , 形 成 适 合 学 生 个 性 的科学方法 ; 作为合作伙伴 , 教师应放下架子 , 俯下 身子 , 和 学 生心连心 , 关爱他们 的成长 , 激励他们取 得的每一 点进步 。 帮 助他 们排 忧 解 难 。 虚 心 学 习他 们 独 特 闪光 的思 想 品质 . 耐 心 听 取不 同意 见 , 协助他们总结合作学习 、 探 究 学 习 中 取 得 的 阶 段 性成 果 。 “ 教学相长” 的古 训 万 万 不 可 丢 。 二、 正 确 处 理 传 统 教 学 与 课 程 改革 的 关 系 新 课 程 改 革 毕 竟 是 改革 ,是 为适 应未 来 社 会 对 人 才 的需 要 ,在 前 几 次 教 改 基 础 上进 行 的 一次 教学 革 新 。并 没 割 程 理 念 下 语 文 教 学 要 正 确 处 理 好 四 大 关 系
语文教学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语文教学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摘要:语文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教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教师比较重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正确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在语文新课改教学的具体操作中应着重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
关键词:学生教师课程资源探究性学习多元解读1、课本、教材与课程资源的辩证关系。
“课本”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用书”。
“课本”就是一课之本,是教材的核心,它担负着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使命。
教材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练习册、评价手册、教学投影、录音带、录像带等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必要材料。
而“课程资源”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是指一切有利于实施语文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物质条件和包括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其他非物质条件。
“课程资源”除了包括上述提到的教学材料以外,还包括语言教学设施、文字音像材料、网络信息以及语文环境等。
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课本就是例子”。
也就是说,再好的课本也不可能为学生或教师提供所需的一切,它仅仅为教学提供例子而已。
目前,我市有一些教师抱怨教材内容太多,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不敢进行取舍,被动地使用教材。
教材上有一就教一,有二就教二,一味地照搬教材。
实际上教材编写是有弹性的,给教师发展留有较大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持这样的态度:凡是课本上写的,我都要教;凡是我要教的,学生都要记住。
当前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就是教师对语文课本的认识和使用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本不是“圣经”。
课堂教学应当基于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课本。
要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关系
要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关系作者:周玲来源:《课外语文·下》2015年第07期【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讲授与训练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读与写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四个关系【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取得最佳效果,教师除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外,还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语文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片面地认为学生基础知识夯实了,学习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这是极其错误的,原因是知识“死”的,能力是“活”的,两者之间有紧密联系,但不是正比关系。
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必须要全面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强调能力,并不是意味着忽略知识的传授。
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掌握知识的多寡,这二者不可偏颇。
能力要靠知识作基础,但是知识不会自然转化为能力,必须由教师精心地培养,使学生逐步达到独立学习的境界,因此,根本的一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首先,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
例如,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应给学生讲清记叙文常以时间、空间或事件来安排记叙顺序。
学生掌握了这一规律性的知识,再分析同类文体的文章,就能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一味地教学生死记硬背语文知识,就不利于培养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想象力、联想力就会逐渐下降。
若能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其次,要从个性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实践证明,这样做了,就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正确处理讲授与训练的关系目前,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不能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
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系, 才能在保证课 堂效果 的基础 上 。 进 一步追 求效 率 、
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的几种美系
画 滕 先科
一
效 果 的最 大 化 首先 。 教 师 要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良 好 的 学 习行 为 习 惯 。 强化 课 堂 组 织 纪 律 . 加 强 学 习 行 为 习惯 培 养 . 这 是 能 放
关 系 。 只有 处 理 好 以 上 关 系 , 课 才能 成 为 好课 , 师 生 才
可 以真 正 体 会 教 与 学 的 乐 趣 。
一
、
动静结合 。 提 升 课 堂 活 力
新 的教 育理 念 、 教育思想改变 了教师的教学方 式 .
使 得课 堂教学 发 生了根 本性 的变化 . “ 满堂 灌 ” “ 满 堂 问” 的现 象 巳基 本 不复 存 在 .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全 新 的 教 学
这 就 需 要 教 师 下 功 夫 研 究 有效 的 评 价 方 式 .建 立 合 理 的评 价 机 制
三、 活 实 相应 。 培 养 学 习 能 力
堂 课 .除 了 要 正 确 处 理 教 师 主 导 和 学 生 主 体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 系外 . 还要集 中解决 “ 动 与 静 ‘ 放与收 ” “ 活 与实” 等
当下 的 课 堂 . 教 师 愈加 认 识 到 浓 厚 的 学 习 兴 趣 、 多
样 的 学 习形 式 有 助 于课 堂效 率 的 提 高 。课 堂 中 出现 了
“ 生 生 互 教 币生 共 学 ” 等 新 的 学 习现 象 . 但 同 时 也 暴
露 出 一 些 新 的 问 题 。例 如 课 堂 成 了 优 秀 学 生 的 一 言堂 , 组 长 成 了 互 助 小 组 的发 言 人 : 形式 丰富了 . 教 学 内 容 却 没 有 完成 :教 师组 织教 学 的 时 间 增 多 ,管 理 的 难 度 加
初中语文新课改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Ch n Edu t o I ov i Her d l a ca i n nn aton al
科 教 创 新
初 中语 文新 课 改 中应 处 理 好 的几 个 关 系
辛 树 义 ( 陕西 吴堡教研 室 陕西榆林 7 0 0) 1 0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 ia E u a in I o a in H r l h d c t n v t e ad n o n o
2 处 理 好 自主 与 主 导 的关 系
自主 学 习是 新 课 改 重 要 理 念 , 学 生 让 自主 的 确 定 学 习 内容 、 择 学 习 方法 , 时 选 是 下 中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常 见 策 略 之 一 。 但 是 我 们 也 看 到 到 了这 个 自主 的 环 节 , 教 师 就 往 往 失控 , 生 开 始 盲 目 、 意 、 时 学 随 有 不 但 没 有 什 么收 获 , 而误 导 , 成 不 良 习 反 养 惯 。 么 怎 样 做 才 恰如 其 分 呢 ? 那 我想 这 就 需 要 教 师提 高 处 理 自主 与 主 导 的关 系的 能 力 了 , 理 好 这 个关 系绝 非 一 朝 一 夕 之事 , 处 要 求 教 师有 计 划 有 目标 的提 高学 生 的 自主 能 力 , 学 情要 充 分 了解 , 能 对 症 下 药 , 对 才 组 织 有 效 的 自主学 习活 动 , 如果 平 时 不 抓 , 遇 到 公共 开 课 才 让 学 生 自主 , 肯 定 是 没 有 那
好效果的 。
4 处 理 好 教 材 与 资 源 开 发 的 关 系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 新 课 改 的 是 又 一 重 要 内 容 , 是 我 们就 看 到 , 于 在一 些 公 开 课 上 , 师 会 设 计 一 些课 外 的 东 西 , 些 教 这 东西有的知识性 、 味性都很浓 。 趣 因此 , 很 受 学 生欢 迎 , 样 做 当 然很 好 , 这 但一 定要 有 个 度 , 常 听 到一 些 家 长 说 , 子的 老 师 口 经 孩 才 好 , 识渊博 , 教学成绩 一塌糊涂 , 学 可 究 其 原 因 , 很 大 一 部 分 就 是 由于 教 师心 高 有 气 傲 , 注 重 钻 研 教 材 , 意 扩 大 教 学 区 不 随 域 , 多 咬 不 烂 , 加 了 学 生 的 学 业 负担 , 贪 增 还 没 取 得好 的效 果 。 见 作 为一 个 教 师 , 可 首 先 要 钻 研 教 材 , 二 才 是 合 理 开 发 课 程 资 ’ 第 源 , 材 是 许 多 权 威 人士 智慧 的 结 晶 , 然 教 虽 近 几年 中学 语 文 的 考 试 内 容很 少直 接 是 教 材 中 的 内容 , 教 材 是 学 生 掌 握 语 文 知 识 但 和 技 能 的 一 个 必 要 平 台 , 何 人 想 自编 教 任 材 , 而 代 之都 是 不 可 行 的 ; 师要 做 好 的 取 教 事 , 据 学情 , 透 教 材 , 驭 教材 , 好 的 根 吃 驾 很 利 用 这 个平 台 , 学 生 获 得知 识技 能 , 使 受到 熏 陶 , 这 个 过 程 当 中 , 理 开 发 和利 用课 在 合 程 资 源 是 为 了拓 展 延 伸 , 更 好 的 运 用 教 或 材 , 不是改编教材 。 而 总 之 , 入 课改的行 列 , 是机 遇 , 加 既 又 是 挑 战 。 革 势 在 必行 , 改 创新 、 学 生 自主 使 学 习 、 用 现 代技 术 、 发 课 程资 源 等 都是 利 开 初 中语 文 课 改 的 潮 流 , 是做 好 这 些 工 作 , 但 定 要 处 理 好 它们 与务 实 、 师主 导 、 教 经典 传统、 教材 等 需 继 承 的 东 西 的关 系 , 则走 否 上 极 端 , 后 还 是达 不到 预 期 的 目标 。 又 最 那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五个关系摘要:在新课改的课堂模式中,必须注意处理好教与学、活与死、多与少、分与综、说与写的五个关系,才能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关系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以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因此,在新课改的课堂模式中,必须注意处理好教与学,活与死,多与少,分与综,说与写五个关系: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形式,学是目的,教要适应学。
新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施教。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文化积累等方面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为此,教师教学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把主角让位于学生,要全面关注学生,要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所以,教学不是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表演,而是蹲下来,弯下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摆正教与学的位置,端正师与生的关系,在教转为学上下工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知识浩如烟海,理论层出不穷,教师的“教”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而应重视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教”重在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育学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起决定因素是非智力因素。
语文(心得)之初中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语文论文之初中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大胆发挥创造精神与才能使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题“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人文性与工具性过去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
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也还了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攻击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
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会城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
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自主与主导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对此,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
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的几对关系精品文档4页
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的几对关系新课程改革实施了12年,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个人思想素质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长体验,即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应是教学情景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更加强调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强调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用新课程理念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本人认为,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对关系。
第一,正确把握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新课程更加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而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上仍过于重视知识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教学目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
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发展,忽视了挖掘学生和教材中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生成点。
不同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不同的,政治课应首先考虑学生“三观”的培养和实现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必须是学生生活所熟悉的内容,例子要能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这样才能在情感上与学生共鸣。
要用生动有时代感的实例进行教学,而不能只讲空洞的大道理。
同时要注重学生课堂思想的变化及问题的生成,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要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学生的发展,要把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方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第二,要正确把握教学过程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生成。
而我们广大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上做得比较到位,在面对课堂生成时却束手无策。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一定会有新的课堂生成。
要正确地对待生成,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透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不仅是良好预设的前提,也是正确对待生成的前提。
有的生成是教学本身的挖掘和拓展,有的生成是学生生活中的发现与困惑,应对这些生成都离不开对教材透彻的理解掌握。
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doc
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江丙省乐平市浯口中心小学333300新课改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根据课文内容自主设计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法灵活了,发言积极了。
但在实施中,通过亲身体会,觉得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要特别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一、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从教学形式上看,课堂教学由教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解答。
但有时课堂伊始,学生就提出二、三十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让学生去探究,那一篇课文该用多少课时?于是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有的教师还是按原先设计好的办,学生的提问自然就成了形式。
长此以往必将损害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如果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就会使教学环节散乱,不能突出重点、难点,也会使学生的探索迷失方向。
我曾听过几堂课,学生的提问乱成一团,简直成了“满堂闹”。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众多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抓住教学内容的要点,选择重点问题进行探究。
新课程语文教学强调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于是,一个问题七八个学生回答,七八种答案,个个都好,人人都对。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有些问题答案是开放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但众多的答案中有优劣和高下之分。
许多问题的答案是半开放的,可以有多个角度做答,这就要考虑学生的回答是否周全、是否选择了最佳角度。
也有一些问题的答案是惟一的,那样就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真伪、优劣,或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回答这类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而被削弱。
二、人文精神和落实双基的关系新课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人文性,不再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在高校师范生的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高校师资与中学师资运用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关系处理“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现象、方法和规律的学科,同时也是奠定学生扎实教学理论功底、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多样教学技巧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求职时的竞争能力、从教后的适应能力和事业发展后劲。
要真正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好,必须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的关系从高校师范生教育的课程开设情况看,《中学语文教学法》几乎是唯一的专业课,开设时间为一学期,每周3~4节(48~64课时)。
由于它的唯一性,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各种方法、各种技巧、各种能力、教学训练、教学观摩等都必须在其中解决,事实上,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而杂,《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难以承担起全部的重任。
从现行高校采用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看,大致都由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部分组成,由于课时的限制,每一部分都只对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没能进行知识拓展。
这就需要有相关拓展课程来补充。
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法》课是骨架,而相关知识拓展课程是血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专门课程丰满起来。
要使“中学语文教学法”承担起上述诸多的教学内容,并从整体上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那么“中学语文教学法”就不应是“一门”课,而应是一个课程体系,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结合起来。
这一课程体系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教学理论为主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二是以教学技巧为主的《语文课堂板书学》、《中学语文教材分析》、《语文教学设计》等课程,三是以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能力为主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观摩课》、《说课训练》、《试讲》等课程。
在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以学定教”,切实有效地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正确地处理以下四个关系。
一、在教学目标上,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应当随时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变化、学情的变化,改变和修订预设目标,加紧生成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上,要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方面课前必须预设定好相对稳定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又要灵活机动、相机行事,不能死死的固守原来的预设目标。
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必须做到:一是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将发现的问题以质疑单的形式交给老师,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充实到教学目标中来。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情分析,大致评估出原定预设目标的落实程度,临时调高或调低目标。
三是通过师生共同备课,将其中的一些亮点和感悟融入到原有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样可兼顾到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
四是在教完一节课后,了解学生对授课的评价情况、建议和要求,写好教后感,并形成补救目标,在下节课授课前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方式,完成上节课的生成目标。
五是根据不同班级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态度、师生之间业已形成的情感因素等,在保持基本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制定出新的适合不同班级学生口味的教学目标等,使教学目标更加切合不同学生口味的教学目标,确保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在教学内容上,妥善处理理论与常识的关系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要淡化体系,不必拘泥于理论体系的构造而寻求其内容的完整和严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常识的关系。
一方面要尊重教材内容,尊重理论观点本身的表述;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
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必须做到:一是坚持常识生活化,即让常识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把对理论常识的认识转移到对生活经验的认识上来,再通过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去深化对理论常识的理解。
二是坚持生活情景化,既可保留教材中一些能体现时代气息并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生活情景,又可从城里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生活范围出发,重新创设并替换教材中的一些生活情景,使教材更好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四个关系
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四个关系【摘要】要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处理;关系要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概括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
这四个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1 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语言文字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儿童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事物,反过来说,对客观事物有了较深的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就比较深刻,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当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这样做,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就会比较准确,记得牢,用得上,如果单纯讲求语言文字的形式,忽视它所反映的具体事务,往往收效不大。
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文字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关系,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语言文字中要加强它和客观事物的联系。
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应把语言文字和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识,准确地认识,准确地理解、掌握它,比如教学生识字,就可以借助实物图或图画,指导学生一边识字一边观察具体的事物形象,既识了字又认识了事物。
第二、认识事物要密切联系所学的语言文字。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凭借一篇篇课文指导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联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指导学生一边理解语言文字,一边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使他们既认识了事物,又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 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读一篇文章,语言文字的形式和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写一篇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采用语言形式也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来的。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应妥善处理的四个关系
镇南中学新课程新理念经验交流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应妥善处理的四个关系务川自治县镇南中学邹爱洪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课程改革,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话题。
是的,我们的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就犹如一个大型加工厂,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有思维有灵魂的个体从入口放进去,通过一系列的流水线操作,从出口出来的是一个个的“木偶”。
那么,改革该走哪条路呢?说起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毕竟理论不等于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无所适从陷入迷惘。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近几年来的课改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总结,有了些许的收获,阐释了心中的一些迷团。
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我们许多教师认为,课程改革与考试存在矛盾:课改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学生以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学生;重视教学过程。
而考试却重视的是分数,教学过程如何考核呢?对学生的考核是考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能解多少题,能得多少分,对教师的考核是以学生的分数为依据,并未考查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
诸如这些,使我们不少教师心中矛盾重重。
其实,考试与课改并不矛盾,分数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高分虽然不一定高能,但高能一定高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
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要我们忽略知识,不进行知识的传播,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学习知识时培养能力。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忽略知识的传授,而一味追求情感教育、价值判断、个性发展。
改,是改传授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在学生学习知识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与主导“填鸭式”的满堂灌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表现,课堂气氛的活跃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表现。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唱独角戏,整个课堂如死水一潭,安静是课堂纪律好、教师有威信、学生专心的标志。
但课改后,我们有的老师一味追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的几种关系精品文档4页
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的几种关系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策略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基础上,探讨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提出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
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与旧教材相比,新课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均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在教研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与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
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对广大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新旧观念发生激烈碰撞。
在这种形式下,一些教师明显感到不适,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教学中不能灵活多变,缺乏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本质理解不到位,没有真正树立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学习的思想。
笔者认为,要驾驭好新课程,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点。
处理好传统教学观和新教程理念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统教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而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学习的环境,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课堂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
教师应按照新科程理念挖掘教材内涵。
处理好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代替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教支配学,控制学,学无条件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为单一体;学的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就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在很大程度上,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的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而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上课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
更严重 了
从 中 学 分设 文
理班
、
快慢班 和 学 生 报 考 高 等 学 校 情 况 仍 至 教 师的配 备
即使 报 考 高等学 校 文 科 的学 生
,
教 学 安排 等 等
, ,
,
都 说 明 了重 理
。
轻 文 的 思 想 是 普 遍 存在
也 未 必 都是爱 好 语 文 的
我们
。 。
认 为 这 个 间题 有提 出来 的 必 要 其 次是 怎 样 解 决 现 在 教 材
DOI : 10. 13698 /j . cnki . cn36 1037 /c . 1980. 02. 010
正 确 处理 藉 文 教 学 中 的 几 个 关 系
刘沁棍
吕桂 框
一
吕 淑 湘 同 志 在 《 语 文 教 学中 两 个 迫 切的 问 题 》 一 文 中 慢
、
(
,
指 出 了 中小 学 语文 教 学 少
,
,
蚊蝇 孽生
4
,
写 成卵 生
,
肆 虐 的虐
萦 绕 的萦
。
,
湮没 的 湮 … … 不 少 人填 其中1 6 例有
。
错了
语病
,
显 然 是 由 于没 有 掌握这 些 词 汇 或 写 不 出 这 些 字所致
辨 别正 误 2 0 例
,
例 是对 的
,
这 道 题 很少 人 全 对
,
,
而 竟有 得 O 分 的
, 。
郭 沫 若 的五 四 新 诗 代 表 作
。
.
’ 的写 《 离 骚 》
,
、
《 火
神》
正确处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几个关系92页文档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现象、方法与规律学科,同时也是奠定学生扎实教学理论功底、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多样教学技巧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求职时竞争能力、从教后适应能力与事业发展后劲。
要真正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好,必须正确处理几个方面关系。
一、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关系
从高校师范生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看,《中学语文教学法》几乎是唯一专业课,开设时间为一学期,每周3~4节(48~64课时)。
由于它唯一性,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各种理论、各种方法、各种技巧、各种能力、教学训练、教学观摩等都必须在其中解决,事实上,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而杂,《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难以承担起全部重任。
从现行高校采用《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看,大致都由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部分组成,由于课时限制,每一部分都只对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进行简明扼要阐述,没能进行知识拓展。
这就需要有相关拓展课程来补充。
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法》课是骨架,而相关知识拓展课程是血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专门课程丰满起来。
要使“中学语文教学法”承担起上述诸多教学内容,并从整体上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那么“中学语文教学法”就不应是“一门”课,而应是一个课程体系,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结合起来。
这一课程体系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教学理论为主《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二是以教学技巧为主《语文课堂板书学》、《中学语文教材剖析》、《语文教学设计》等课程,三是以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能力为主《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观摩课》、《说课训练》、《试讲》等课程。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相辅相成,形成较完整“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结合,促进学生掌握理论、技巧,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在课程开设上,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与公选课等形式。
2019年,贵州省凯里学院曾委派90名师范专业毕业班学生前往天柱县20余所中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顶岗实习”,由于原任课教师都已离校进行进修培训,顶岗学生在几乎没有教师指导下,独立承担了3/4学期教学任务。
虽然“顶岗实习”在实习方面取得了完全“实战”效果,但反映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就是综合能力明显不足,顶岗学生普遍感到“吃力”或力不从心。
究其原因,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而不是完整课程体系,对学生能力培养有限。
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语文师范教育中只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情况,建设由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相结合较完整“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师范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课程,培养合格中学语文教师是最终目标。
而要
检验一名师范生是否成了合格教师,是需要通过站在讲台上实际授课积累经验。
教学法专业理论课教学目是为师范生奠定良好教学理论功底,它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
师范生除了理论功底扎实之外,还需要有实际授课能力,这种能力培养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实现。
“中学语文教学法”应该是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课程,二者不可偏废。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是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线。
改变传统“讲授式”为主授课模式,构建以“实训式”为主教学模式。
通过“实训课”方式,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结合。
许多学生在课程书面考试中成绩往往不错,但在实习过程中,又表现出不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学基本方式方法、不能正常地处理语文教材、不能顺利地施教等,这就反映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
凯里学院在天柱县“顶岗实习”学生连续讲课3/4学期,教材中各种文体都遇到了,但顶岗学生在切换不同文体教学方式时,常常表现出不自然状态,其中两点非常明显,一是有文体不会上,临时请教或上网查对应教法,二是表现时好时坏。
总结反思时,顶岗学生反映出有文体教学方法没有训练过、备课时头脑里是空白。
“中学语文教学法”理论课与实训课应该结合起来上,讲授了相关理论后,马上进行实训,趁热打铁,及时促使学生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程设置上,两节连排或三节连排,每次安排1~2节课为实训课,实训内容随教材理论部分内容来安排。
对于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完善高校,在相关知识拓展课程中也应采取这种形式,如课堂板书、教材剖析、说课等课程。
同时,还可以辅以一些公选课、竞赛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如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试课、说课、即兴演讲等辅导、竞赛活动,加强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
师范生毕业后从教,从教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职业。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安排理论课、实训课,以及各种形式辅导、竞赛等,只是为最终从教“实践”做准备。
可以说,高校内“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开设还不是该门课程全部,它还需要将师范生与中学课堂、中学学生联系起来。
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体验语文教学发展方向,才能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不足。
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三个环节完成:第一环节是高校内“示范课”,即在“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邀请中学教学名师来校上“示范课”,或者观看全国中学教学名师上课录像,从而感受实践;第二环节是中学课堂内“观摩课”,身临其境地体验实践,通过“观摩课”了解中学、熟悉中学,将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与中学“接轨”,达到理念上融合;第三环节是“实习”,通过“实习课”,登上讲台,面对学生,真正实施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授课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全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师范生实践能力提高。
现实中,许多高校在第一环节上完成得较好,也较容易开展,但在后两个环节上遇到了不少困难,最突出有两方面,一方面,因为高校扩招,师范生数量较多,寻找实习实践中学难度大,另一方面,许多中学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不愿意接纳师范生实习实践,即便是“观摩课”,开展难度也比较大。
因此,有高校极少组织“观摩课”,或“观摩课”随机性比较大,更谈不上科学地开设能将专业理论课与中学课程相衔接“观摩课”;有高
校不再组织集中实习,而是采取分散实习方式,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实习时间与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特别是实习时授课时数、指导教师实际指导无法真正落实。
在高校师范教育中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关键所在。
四、高校师资与中学师资运用关系
教育行业“实践性”强特殊性决定了优秀教师或者是合格教师,不是靠知识传授、理论学习就能培养出来,往往还需要指导教师“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地带。
指导教师能力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质量。
目前,高校“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自身教师,他们主要讲授专业理论课及指导学生校内实训;另一类是中学教师,他们主要是到高校给师范生上“示范课”、开讲座,最重要作用是做实习生指导教师。
两类教师各有优势与弱点,高校教师在教学法理论上掌握得较系统与全面,理论指导能力较强,但由于其中大多数没有中学从教经验,缺乏实际授课方面指导能力,有教师虽有过中学从教经历,但由于离开中学讲台时间越来越长,对中学教学新特点、新规律、新理念缺乏了解,指导能力也大打折扣。
中学教师在实际授课指导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践经验丰富优势,但经验理论总结常常被忽视。
因此,在师范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两类教师特点与优势,两者并重,不可偏废,以强强联合形式构建起有力“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
其次,委派疏离中学讲台多年在高校任教“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师到中学适当兼课,重操旧业,保持与中学讲台联系;派遣师范院校毕业后没有中学从教经历“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任教教师到中学“锻炼”,以便“熟悉中学”、了解中学教学规律与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师参加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教研活动,外出进修、访学,了解国内外教改动态与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际,学习最新理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最后,对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给师范生举办讲座,给师范生上“示范课”、“观摩课”,提高学生备课、试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方面理论素养,增强指导工作理论性。
无论是高校师资还是中学师资,都需要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指导能力,并且相互协作,才能为师范生培养提供有力师资保证。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其融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涉及教学因素诸多,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妥善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才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目。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