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发展史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发展概况.

分析化学发展概况.

无 损 分 析大 微 分 区 子 分 表 析 征
在 线 分 析 原 位 分 析
活 体 分 析
分 析 化 学 发 展 趋 势
7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发展趋势
4.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
1)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测限 2)更好的选择性/更少的基体干扰 3)更高的准确度/更好的精密度 4)更快的分析速度 5)更高的自动化程度 6)更完善的多元素(分析物)同时检测能力 7)更完善可信的形态分析 8)更小的样品量要求且实现微损或无损分析 9)更大的应用范围,如遥测或特殊环境中的分析 10)高分辨成像等
分析化学发展概况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孙李娜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发展概况 1.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三次变革
2.分析化学的发展规律
3.分析化学主要发展趋向 4.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
2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发展概况 1.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三次变革:
二十世纪初,由于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的发展,为
分析化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溶液中四大平
瞬 时 生分 物析 分 析环 境 分 析 定 过 性 薄 程 分 层 分 析 分 析 析 表 面 分 析 联 仪 器 化 用 学 传 技 和 单 教 计 感 术 计 算 单 分 量 器 机 育 细 学 子 胞 自 微 固 其 单 动 型 定 它 聚 分 化 化 化 科 集 析 化体 分 技 学分 离 新 新 新 领 图析 技 原 技 仪 域 象 术 理 术 器
8
衡理论,使分析化学从一种技艺发展成为一门科
学。
3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发展概况 1.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三次变革:
第二次变革是由于物理学、电子学、原子能科学

(完整版)分析化学发展史1

(完整版)分析化学发展史1

(完整版)分析化学发展史1分析化学发展史在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世纪,甚至古代,人们已开始从事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

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需要鉴别有关的矿石:采取天然矿物做药物治病,需要识别它们。

这些鉴别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古人首先注意和掌握的当然是它们的外部特征。

如水银又名“流珠”.“其状如水似银”,硫化汞名为“朱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

人们初步对不同物质进行概念上的区别,用感官对各种客观实体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鉴别,就是原始的分析化学。

在制陶、冶炼和制药、炼丹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对矿物的认识便逐步深化,于是便能进一步通过它们的一些其他物理特性和化学变化作为鉴别的依据。

如中国曾利用“丹砂烧之成水银”来鉴定硫汞矿石。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控制、检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早期的商品检验工作。

在古代主要是用简单的比重法来确定一些溶液的浓度,可用比重法衡量酒、醋、牛奶、蜂蜜和食油的质量。

到了6世纪已经有了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基本相同的比重计了。

商品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高值的货币是贵金属的制品,于是出现了货币的检验.也就是金属的检验。

古代的金属检验,最重要的是试金技术。

在我国古代,关于金的成色就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的谚语。

在古罗马帝国则利用试金石,根据黄金在其上划痕颜色和深度来判断金的成色。

l6世纪初,在欧洲又有检验黄金的所谓“金针系列试验法”,这是简易的划痕试验法的进一步发展。

l6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所谓的“医药化学时期”。

关于各地各类矿泉水药理性能的研究是当时医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研究促进了水溶液分析的兴起和发展。

1685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R·波义耳(Boyle,1627—1691)编写了一本关于矿泉水的专著《矿泉的博物学考察》,相当全面地概括总结了当时已知的关于水溶液的各种检验方法和检定反应。

分析化学发展史概述(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分析化学发展史概述(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分析化学发展史天平对于化学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最早出现的分析用仪器,公元前3000 年,埃及人已掌握了称量技术。

公元前1300年的《莎草纸卷》上已经有了等臂天平的记载,而且巴比伦的祭司所保管的石制标准砝码(约公元前2600 年)尚存于世。

不过将等臂天平用于分析还是在中世纪的烤钵试金法(火试金法的一种)中。

公元前4 世纪广泛使用试金石来鉴定金的成色。

公元前3 世纪阿基米德利用金、银密度之差解决金冕的纯度问题,当属无损伤分析的先驱。

公元60 年左右,老谱林尼将五倍子浸液涂在莎草纸上来检出硫酸铜的掺杂物铁(III),成为使用“试纸”和“有机试剂”的第一人,而J. T. 埃勒尔则晚在1751 年才用同一方法检出灰化血渣中的铁含量。

火试金法是久经考验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世纪时,在欧洲已用法律规定烤钵试金法为检验黄金的手段。

匈牙利王查理一世曾令每一矿城须建立一个火试金实验室。

法国国王菲利普六世曾规定黄金检验的步骤,其中并提出对所使用天平的构造要求和使用方法,如天平不应置于受风吹或寒冷之处,使用者的呼吸不得影响天平的称量等。

1540 年出版的《火技艺》一书已详述用骨灰制作烤钵和灰吹法。

随后不久,火试金法即推广至铜和铅矿石的分析。

德国的G.阿格里科拉在其名著《坤舆格致》第七章中,系统叙述了火试金法。

瑞典化学家T. O. 贝格曼可称为无机定性、定量分析的奠基人。

他首先提出金属元素除金属态外,也可以其他形式,特别是以水中难溶的形式离析和称量,这是重量分析中湿法的起源。

德意志化学家M. H. 克拉普罗特改进了重量分析的步骤,设计了多种非金属元素测定步骤,准确地测定了近200 种矿物的成分及各种工业产品如玻璃、非铁合金等的组分。

1663 年玻意耳报道了用植物色素作酸碱指示剂。

但真正的容量分析应归功于法国J.-L.盖-吕萨克。

1824 年他发表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用磺化靛青作指示剂。

随后他用硫酸滴定草木灰,又用氯化钠滴定硝酸银。

第二节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

酿造 中国古代酿酒技术
我国的酿酒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自然发酵阶段,经历数千年,传统发酵技术由孕育, 发展乃至成熟。即使在当代天然发酵技术并未完全消失。 其中的一些奥秘仍有待于人们去解开。人们主要是凭经 验酿酒,生产规模一般不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酒的 质量没有一套可信的检测指标作保证。
由于“五石散”中主要成份为砷制剂,服后混身发热, 甚至要泡在冷水中才能解脱。后来炼丹家们进一步又炼 出了升华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只要服用一刀圭就可得 到同样的“药效”,就这样,服用起来就更方便了,结 果不是中毒就是发病死亡,这可以说是古代的吸毒潮, 所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可以与今日的吸毒热相比。在 唐代,服丹身亡的皇帝就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 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但尽 管如此也未能因此而仃止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经掌握了一些称 量的技术。天平对于化学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也是最早出现的分析用仪器,公元前30 00年,埃及人已掌握了称量技术。它在公元前 1300年的《莎草纸卷》上已有了等臂天平的记 载。巴比伦的祭司所保管的石制标准砝码(约 公元前2600)尚存于世。不过等臂天平用于化 学分析,当始于中世纪的烤钵试金法中。
早提出元素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一位著名的 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他用元素来表示当时 认为是万物之源的四种基本要素:火、水、气、 土。这一学说曾在两千年里被许多人视为真理。 后来医药化学家们提出的硫、汞、传统的元素观产生了怀 疑。他指出:这些传统的元素,实际未必就是真正的元 素。因为许多物质,比如黄金就不含这些“元素”,也 不能从黄金中分解出硫、汞、盐等任何一种元素。恰恰 相反,这些元素中的盐却可被分解。那么,什么是元素? 波义耳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 质才是元素。例如黄金,虽然可以同其它金属一起制成 合金,或溶解于王水之中而隐蔽起来,但是仍可设法恢 复其原形,重新得到黄金。水银也是如此。

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化学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化学实验和技术手段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它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分析方法也得以迅速发展。

本文将回顾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传统分析方法的起源在更早的时期,人们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依靠直接观察和感官判断。

例如,古代冶金工人利用颜色、重量和熔化点等性质来判断金属的纯度。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观,但是由于主观性强,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随着现代化学的兴起,反应性试剂的应用成为分析化学的重要突破。

1849年,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布劳恩利乌斯首先提出了滴定法的概念,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的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结果相对准确,成为传统分析方法的重要进展。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兴起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仪器分析方法逐渐兴起。

仪器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各种精密的仪器设备,实现对物质的精确测量和分析。

其中,光谱分析技术是仪器分析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谱分析技术最早应用于近红外波长范围,后来扩展到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和X射线等不同波段。

通过测量物质与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特性,可以获得物质的结构信息和成分组成。

光谱分析技术的突破,大大提高了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仪器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还可以对物质的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详细研究。

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使得化学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获取样品的信息,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三、现代分析方法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代分析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计算机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实现了对大量数据的高速处理和精确计算。

例如,使用计算机控制的色谱仪可以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分析结果。

化学发展史 ppt课件

化学发展史 ppt课件
化学发展简史
2018年3月6日
化学教化学发学展史 课件
化学发展史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燧取 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 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 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发展主要经 历怎样的历史演变呢?
古代化学时期的主要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中 心:中国、埃及。中国在17世纪前的科学文化成就占世界近 75%,许多发明创造被世界所公认,在世界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化学发展史
3.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 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 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 燃素后成为灰烬。
了原子一分子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阿、化佛学加的德发罗展,对近代科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A.Avo-gadro,
1776—1856)
⑵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其数值是6.02×1023,是阿伏伽德罗
常数,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的基本常数之意一。大利化学家
化学发展史
原子论-分子学说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 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化学发展史
二、近代化学时期 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
⑴化学科学实验的奠基人——波义耳
⑵定量化学实验方法论的创立者——拉瓦锡
⑶原子论创立者——道尔顿 ⑷分子假说提出者——阿伏伽德罗
⑸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
——形成化学理论阶段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括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括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括
化学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集中在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地,包括炼金术和草药等知识,探索石油、焦油、大理石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 中世纪化学:中世纪时期,石油、焦油、硫、铜、铁等物质开始广泛应用,炼金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多仍停留在试验和炉火纯青的阶段。

3. 过渡时期:16世纪,化学科学开始迈向现代化,炼金术逐渐转变为实验化学,体系化学概念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塞尔学派和罗伯特·博义等。

4. 现代化学:17世纪末至19世纪,现代化学得以建立。

科学家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提出了元素、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重要概念,并逐步发展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分支学科。

著名的科学家包括拉瓦锡、道尔顿、草薙龙之介等。

5. 20世纪及以后:20世纪以来,化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

有机合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化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更深入的了解原子和分子结构、化学键理论、化学反应机制等,推动了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化学发展史是人类对物质属性和转化规律的认识不
断深入的历程,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化学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学的历史发展史论文

化学的历史发展史论文

化学的历史发展史论文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

从古代至今,人类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理,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

本文将从古代开始,简要介绍化学的历史发展史。

古代的化学起源于人类对环境和世界的观察。

早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和应用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

例如,古埃及人利用矿石进行金属冶炼,希腊人也对火、水、空气和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到了中世纪,阿拉伯世界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阿拉伯化学家通过翻译古希腊和古埃及的著作,将这些知识传播给了西方世界。

同时,阿拉伯化学家还进行了很多自己的实验和研究,使得他们在药物、香料和颜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16世纪至17世纪,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关键人物是瑞士化学家帕拉塞尔若斯,他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认为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更基本的组成部分。

同时,英国化学家罗伯特·博义利也提出了反应质量守恒定律,这对于后来的化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8世纪是化学的黄金时代。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对物质的分析和实验,建立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并提出了化学物质的守恒定律和比例律。

同时,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也进行了重要的实验,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的氧气,为氧化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19世纪是化学的现代发展阶段。

德国化学家门德勒夫通过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提出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区别,奠定了化学的基本分类体系。

随后,俄国化学家门德列耶夫发现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为生物化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0世纪以来,化学的研究领域继续扩展。

人们开始研究更微观的化学反应和材料结构,发展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材料化学等新学科。

同时,人工合成材料和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人类的生活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化学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

从古代的简单实践到现代的高度理论化,人类对化学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作为化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在现代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介绍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个领域。

一、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合成、反应和应用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没有含有碳-碳(C-C)键的化合物,如无机盐、金属络合物和无机配合物等。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们通过化石、矿石和天然矿物的发现和利用,逐渐积累了关于无机化合物的知识。

到了18世纪,随着化学实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在19世纪,随着电化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了很多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和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现象。

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无机化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涉及到配位化学、固体化学以及催化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二、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分析样品中化学成分和它们的含量。

分析化学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检验样品的性质来判断其质量和纯度。

到了1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来定性和定量分析物质,如重量法和容量法等。

到了19世纪,随着化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分析化学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并且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等。

在20世纪以后,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涉及到了更广泛的化学样品和更精确的分析方法。

三、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关系和应用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有一定的重叠和联系。

无机化学提供了分析化学所需的无机化合物和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反应规律。

分析化学则为无机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分析化学的手段可以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了解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研究成员: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

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

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

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

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原始人类即能辨别自然界存在的无机物质的性质而加以利用。

后来偶然发现自然物质能变化成性质不同的新物质,于是加以仿效,这就是古代化学工艺的开始。

mt 如至少在公元前6000年,中国原始人即知烧粘土制陶器,并逐渐发展为彩陶、白陶,釉陶和瓷器。

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类发现天然铜性质坚韧,用作器具不易破损。

后又观察到铜矿石如孔雀石(碱式碳酸铜)与燃炽的木炭接触而被分解为氧化铜,进而被还原为金属铜,经过反复观察和试验,终于掌握以木炭还原铜矿石的炼铜技术。

以后又陆续掌握炼锡、炼锌、炼镍等技术。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即掌握了从铁矿冶铁和由铁炼钢的技术,公元前2世纪中国发现铁能与铜化合物溶液反应产生铜,这个反应成为后来生产铜的方法之一。

N$u~ 化合物方面,在公元前17世纪的殷商时代即知食盐(氧化钠)是调味品,苦盐(氢化镁)的味苦。

公元前五世纪已有琉璃(聚硅酸盐)器皿。

公元七世纪,中国即有焰硝(硝酸钾)、硫黄和木炭做成火药的记载。

明朝宋应星在1637年刊行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其中有陶瓷器、铜、钢铁、食盐、焰硝、石灰、红黄矾、等几十种无机物的生产过程。

由此可见,在化学科学建立前,人类已掌握了大量无机化学的知识和技术。

{ : 古代的炼丹术是化学科学的先驱,炼丹术就是企图将丹砂(硫化汞)之类药剂变成黄金,并炼制出长生不老之丹的方术。

中国金丹术始于公元前2、3世纪的秦汉时代。

公元142年中国金丹家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最古的论述金丹术的书,约在360年有葛洪著的《抱朴子》,这两本书记载了60多种无机物和它们的许多变化。

约在公元8世纪,欧洲金丹术兴起,后来欧洲的金丹术逐渐演进为近代的化学科学,而中国的金丹术则未能进一步演进。

)金丹家关于无机物变化的知识主要从实验中得来。

他们设计制造了加热炉、反应室、蒸馏器、研磨器等实验用具。

金丹家所追求的目的虽属荒诞,但所使用的操作方法和积累的感性知识,却成为化学科学的前驱。

分析化学发展史

分析化学发展史

① 世界最大稀土矿藏白云鄂博矿的发现
1933年化学家何作霖采用原子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研究 白云鄂博的矿石时发现含有稀土元素并大胆预测该矿稀土元素储量丰富, 但却被当时的有关部门认为是无稽之谈,无足轻重。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由前苏联“援建”的内蒙古包头钢铁厂于1 954年正式开工生产,但产钢后的炉渣被全部运往苏联。苏联撤走专家后, 炉渣成了做抽水马桶的原料,日本大量定购抽水马桶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在何作霖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查明,这个矿山不仅仅是 大型铁矿,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绝对的“稀土大国”。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分析化学的实用意义就更为明显。许多工业部 门如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中原料、材料、中间产品和出厂成品的质 量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都应用到分析化学,所以人们常把 分析化学誉为工业生产的“眼睛”。同样,在农业生产方面,对于土壤 的性质、化肥、农药以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研究也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大气和水质的连续监 测,也是分析化学的任务之一。至于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治理和综合利 用,也都需要分析化学发挥作用。在国防建设、刑事侦探方面,以及针 对各种恐怖袭击和重大疾病的斗争中,也常需要分析化学的紧密配合。 总之,由于分析化学在许多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分析化学的发 展水平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机微量定量分析奠基人是普雷格尔,他曾从胆汁中离析出一种降 解产物,其量尚不足作一次常量碳氢分析。在听了埃米希于1909年所作 有关微量定量分析的讲演并参观其实验室后,他决意将常量燃烧法改为 微量法(样品数毫克),并获得成功;1917年出版《有机微量定量分析》 一书,并在19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发展史简介

化学发展史简介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述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看越来越大的作用。

化学史大致分为: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

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木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藉,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

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

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

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

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

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

分析化学发展史

分析化学发展史

分析化学发展史简单的化学分析法是从波义耳开始的,后来经过拉瓦锡、普里斯特里等许多化学家的努力,到18世纪末,瑞典化学家贝格曼(T.O.Bergman,1735—1784)总结前人的工作,创立了一系列有关定性和定量方面的分析方法。

在定性方面,贝格曼用黄血盐鉴定铜和锰、用硫酸鉴定碳酸盐、用草酸和磷酸铵钠鉴定钙、用石灰水鉴定碳酸盐、用氯化钡鉴定硫酸和硫酸盐、用硝酸银鉴定硫离子和氯离子、用硝酸汞鉴别苛性碱和碳酸盐、用醋酸铅鉴别盐酸和硫酸等。

贝格曼还用吹管分析法根据矿物体产生的气体来判别矿物内的非金属元素。

例如,黄铁矿煅烧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含砷矿会放出大蒜气味的气体。

贝格曼还利用焰色反应分析金属元素,例如,灼烧矿物时,铜矿显绿色、钴矿显蓝色、钼矿显黄色、锰矿显紫色。

在定量方面,贝格曼改革传统分析法,使矿物里的金属沉淀出来,就能根据沉淀中金属组成含量,换算得到矿物里的金属含量。

1780年贝格曼出版《矿物湿法分析》一书,叙述对银、铅、锌、铁、铋、镍、钴、锑、锰、砷等元素的定量分析。

1825年德国化学家罗塞在德国化学家汉立希的湿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金属定性分析法。

1841年德国化学家累森纽斯进一步改进罗塞的办法,把阳离子分成六组,逐一鉴别,这种分析方法迄今仍在化学教科书中引用。

最早的定量分析是重量分析法。

这方面奠基人是克拉普鲁特,他不仅创立一系列定量操作方法,如灼烧、恒重、干燥等,他还利用换算因子求得金属重量,同时引进重量百分比概念,应用这一概念帮助人们轻而易举地发现新的元素。

另外一个对重量分析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贝采利乌斯。

他发明各种分析仪器,如坩埚、干燥器、过滤器、水浴锅等,还发明了无灰滤纸。

他强调漏斗的锥角应为60o,过滤时滤纸不能高出漏斗。

贝采利乌斯还发明灵敏度达1mg的天平,使定量分析误差达到毫克水平。

容量分析的奠基人是盖·吕萨克,1835年他发现的银量法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迄今还有使用价值。

分析化学前言发展

分析化学前言发展

分析化学发展趋势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第一次是随着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特别是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如溶液理论)的发展,使分析化学从一种技术演变成为一门科学,第二次变革是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改变了经典的以化学分析为主的局面,使仪器分析获得蓬勃发展。

目前,分析化学正处在第三次变革时期,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发展的要求,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分析化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第三次变革的基本特点:从采用的手段看,是在综合光、电、热、声和磁等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及生物学等学科新成就对物质进行纵深分析的科学;从解决的任务看,现代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获取形形色色物质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

现代分析化学的任务已不只限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及含量,而是要对物质的形态(氧化-还原态、络合态、结晶态)、结构(空间分布)、微区、薄层及化学和生物活性等作出瞬时追踪、无损和在线监测等分析及过程控制。

随着计算机科学及仪器自动化的飞速发展,分析化学家也不能只满足于分析数据的提供,而是要和其它学科的科学家相结合,逐步成为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者。

近些年来,在全世界科学界和分析化学界开展了“化学正走出分析化学”、“分析物理”、“分析科学”等热烈议论,反映了这次变革的深刻程度。

本书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自然科学学科(分析)发展战略调查报告”在美国、前苏联这两个发达国家分析化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将现代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归纳为八个方面,以论述分析化学整体的发展:(一)提高灵敏度这是各种分析方法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当代许多新的技术引入分析化学,都是与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有关,如激光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诸如激光共振电离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激光光热光谱、激光光声光谱和激光质谱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使得检测单个原子或单个分子成为可能。

分析化学发展目标3S3A

分析化学发展目标3S3A

分析化学发展目标3S3A1.3.1分析化学的发展简介分析化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起源叮以追溯到古代炼金术。

然而“分析化学”该专业名词起始于17世纪,当时的冶金、机械等工业生产相当发达,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冶金分析知识,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相关知识加以整理,称其为“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随着化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0世纪以来,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在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194年奥斯瓦尔德发表专著《分析化学科学基础》为标志,物理化学为分析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溶液理论。

溶液四大平衡理论的建立,使得分析反映过程中各种平衡的状态、各成分的浓度变化和反应的完全程度均有了较高的预见性,将分析化学从“一种技术”演变成为“一门科学”,该时期可以称为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时代。

第二次变革是20世纪40~60年代,由于物理学、半导体及电子学、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分析化学中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发展,从而改变了分析化学以经典化学为主的局面,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法获得了迅速发展。

这次变革的实质不仅仅在于仪器化本身,而是使得各个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对分析化学产生了广泛影响,且同时使得分析化学得以更加深入地为其他学科做出贡献。

该时期可以称为分析化学与物理学、电子学相结合的时代。

第三次变革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至今。

由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等发展的需要,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引进,尤其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的出现,向分析化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从而促使分析化学发生着更加深刻广泛的变革。

现代分析化学已经不能只局限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而是要对物质的形态(例如价态、晶型等)、结构进行分析,实现微区、薄层和无损分析,要对化学活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进行瞬时跟踪和过程控制等,从而进一步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实践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实践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实践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分析化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实践是我们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的关键。

本文将分析分析化学的历史发展和实践应用。

一、分析化学的历史发展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物质。

然而,真正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化学研究是在近代开始的。

19世纪,分析化学取得了重大突破。

法国化学家贝尔塔洛·马利尔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许多贡献。

他发明了许多新的分析方法,例如滴定法和显微镜下观察样品。

这些方法在当时被广泛应用,并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初,分析化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仪器和设备的改进,分析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分析化学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为分析化学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了便利。

二、分析化学的实践应用分析化学的实践应用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实践应用。

1. 环境监测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技术,我们能够检测到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环境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分析化学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添加剂,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

这有助于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保护公众健康。

3.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分析化学方法可以用于分析药物的成分、含量和纯度。

通过药物分析,我们可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并对药物疗效做出准确评估。

4. 犯罪科学分析化学在犯罪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通过脱氧核糖核酸(DNA)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破解犯罪案件;通过药物分析,可以检测毒品的成分和数量等。

这些分析技术为犯罪调查和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5. 医学诊断分析化学在医学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发展史摘要]分析化学始于一些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

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分析检验工作。

16世纪,化学反应广泛地应用于湿法分析。

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由单纯的定性分析迈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

到了19世纪,定性分析趋于完善,定量分析的各种方法也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

分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被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

20世纪以来,在经典化学不断充实、完善的同时,仪器分析也迅猛发展,并且在分析化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在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世纪,甚至古代,人们已开始从事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

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需要鉴别有关的矿石;采取天然矿物做药物治病,需要识别它们。

这些鉴别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古人首先注意和掌握的当然是它们的外部特征。

如水银又名“流珠”,“其状如水似银”,硫化汞名为“朱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

人们初步对不同物质进行概念上的区别,用感官对各种客观实体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鉴别,就是原始的分析化学。

在制陶、冶炼和制药、炼丹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对矿物的认识便逐步深化,于是便能进一步通过它们的一些其他物理特性和化学变化作为鉴别的依据。

如中国曾利用“丹砂烧之成水银”来鉴定硫汞矿石。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控制、检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早期的商品检验工作。

在古代主要是用简单的比重法来确定一些溶液的浓度,可用比重法衡量酒、醋、牛奶、蜂蜜和食油的质量。

到了6世纪已经有了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基本相同的比重计了。

商品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高值的货币是贵金属的制品,于是出现了货币的检验,也就是金属的检验。

古代的金属检验,最重要的是试金技术。

在我国古代,关于金的成色就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的谚语。

在古罗马帝国则利用试金石,根据黄金在其上划痕颜色和深度来判断金的成色。

16世纪初,在欧洲又有检验黄金的所谓“金针系列试验法”,这是简易的划痕试验法的进一步发展。

16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所谓的“医药化学时期”。

关于各地各类矿泉水药理性能的研究是当时医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研究促进了水溶液分析的兴起和发展。

1685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R·波义耳(Boyle,1627-1691)编写了一本关于矿泉水的专著《矿泉的博物学考察》,相当全面地概括总结了当时已知的关于水溶液的各种检验方法和检定反应。

波义耳在定性分析中的一项重要贡献是用多种动、植物浸液来检验水的酸碱性。

波义耳还提出了“定性检出极限”这一重要概念。

这一时期分析检验法的多样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并为近代分析化学的产生做了准备。

18世纪以后,由于冶金、机械工业的巨大发展,要求提供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矿石,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以矿物、岩石和金属为主,而且这种研究从定性检验逐步发展到较高级的定量分析。

其中干法的吹管分析法曾起过重要作用。

此法是把要化验的金属矿样放在一块木炭的小孔中,然后以吹管将火焰吹到它上面,一些金属氧化物便熔化并会被还原为金属单质。

但这种方法能够还原出的金属种类并不多。

到了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迈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

当时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和矿物学家贝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在《实用化学》一书中指出:“为了测定金属的含量,并不需要把这些金属转变为它们的单质状态,只要把他们以沉淀化合物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我们事先测定沉淀的组成,就可以进行换算了。

”时间到了19世纪,新元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之矿物组成复杂,湿法检验若没有丰富的经验和周密的检验方案,想得到确切的检验结果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德国化学家汉立希(PfaffChristian Heinrich,1773-1852)在他1821出版的一书中指出:为了使湿法定性检验的问题简单化和减少盲目性,应进行初步试验。

1829年,德国化学家罗塞(Hoinrich Rose ,1795-1864)首次明确地提出并制定了系统定性分析法。

1841年德国化学家伏累森纽斯(Carl Remegius Frese-nius,1818-1897)改进了系统定性分析法,较之罗塞的方案使用的试剂较少。

后来又得到美国化学家诺伊斯(Arthur A.Noyes)的进一步精细研究和改进,使定性分析趋于完善。

同一期间,定量分析也迅猛发展。

由伏累森纽斯对各种沉淀组成的测定结果和今天的数据加以对比,可以看出重量分析法到了伏累森纽斯时期已经非常准确。

他当年研究的某些测定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其精确度也很可靠。

他还对一系列复杂的分离问题如钙与镁、铜和汞、锡和锑等的分离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

他还将缓冲溶液、金属置换、络合掩蔽等手段用于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过滤技术的改进,有机沉淀剂的应用,加热、净化、重结晶、高精度分析天平等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使重量分析的精确度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但这种方法操作手续繁琐,耗时长,这就使得容量分析迅速发展。

根据沉淀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特点,相应出现了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络合滴定的容量分析法。

法国物理学家兼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1850)应该算是滴定分析的创始人,他继承前人的分析成果对滴定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对滴定法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提高准确度方面做出了贡献,他所提出的银量法至今仍在应用。

在各种滴定法中,氧化-还原滴定法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碘量法在该世纪中叶已经具有了今天我们沿用的各种形式。

1853年赫培尔(Hempel)应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这一方法的建立为以后一些重要的间接法和回滴法打下了基础。

沉淀滴定法则在盖吕萨克银量法的启发下,继续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1856年莫尔提出的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银量法,这便是广泛应用于测定氯化物的“莫尔法”。

1874年伏尔哈特(T.Volhard)提出了间接沉淀滴定的方法,使沉淀滴定法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

络合滴定法在该世纪的中叶,借助于有机试剂而得以形成,且有较大进展。

酸碱滴定法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进展不大,直到19世纪70年代,酸碱滴定的状况仍没有重大改变。

只是当人工合成指示剂问世并开始应用后,由于它们可在一个很宽的pH范围内变色,这才使酸碱滴定的应用范围显著地扩大。

滴定分析发展中的另一个方面是仪器的设计和改进,使分析仪器已基本上具备了现有的各种形式。

因而,这一时期堪称为滴定分析的极盛时期。

直到19世纪末,分析化学基本上仍然是许多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物质组成的技术汇集。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很多分析家认为是以著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olnOstwald,1853-1932)出版《分析化学的科学基础》的1894年为新纪元的。

20世纪初,关于沉淀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物形成反应的四个平衡理论的建立,使分析化学家的检测技术一跃成为分析化学学科,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

因此,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分析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0世纪以来,原有的各种经典方法不断充实、完善。

直到目前,分析试样中的常量元素或常量组分的测定,基本上仍普遍采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

20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和科研的发展,分析的样品越来越复杂,要求对试样中的微量及痕量组分进行测定,对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以化学反应和物理特性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

这些新的分析方法都是采用了电学、电子学和光学等仪器设备,因而称为“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所牵涉到的学科领域远较19世纪时的经典分析化学宽阔得多。

光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层法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分析化学的发展要受到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广泛影响,同时也开始对其它学科作出显著贡献,这是分析化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70年代以后,分析化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测定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而是着眼于降低测定下限、提高分析准确度上。

并且打破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界限,利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其它学科一切可以利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对待测物质的组成、组分、状态、结构、形态、分布等性质进行全面的分析。

由于这些非化学方法的建立和发展,有人认为分析化学已不只是化学的一部分,而是正逐步转化成为一门边缘学科———分析科学,并认为这是分析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目前,分析化学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它的发展同现代科学技术的总发展是分不开的。

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对分析化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分析化学输送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分析化学迅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电子计算机与各类化学分析仪器的结合,更使分析化学的发展如虎添翼,不仅使仪器的自动控制和操作实现了高速、准确、自动化,而且在数据处理的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终端设备方面也大大前进了一步。

作为分析化学两大支柱之一的仪器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常量组分的精确分析仍然主要依靠化学分析,即经典分析。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内容互相补充,化学分析仍是分析化学的一大支柱。

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1991年和1994年两次刊登同一作者的长文“经典分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强调重视经典分析的重要性。

1] 余新武,张志钢,罗玉梅. 化学的发展史与环境的关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2] 张秉孝. 现代分析化学与发展动向[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1,(04) .[3] 王睿. 现代科技革命与分析化学[J]. 安徽化工, 2004,(04) .[4] 王翔. 有机化学发展史概述[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6) .[5] 孙玉彬,耿玉宏.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 滨州师专学报, 2001,(02) .[6] 金钦汉. 试谈分析化学的明天[J]. 大学化学, 2000,(05) .[7] 高鸿.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J]. 大学化学, 1999,(04) .[8] 周南. 现代分析化学的内涵和新定义[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1,(01) .[9] 邓星亮.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06) .[8] 钟桐生. 分析化学进展[J]. 益阳师专学报, 2002,(06)现代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获取形形色色物质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

现代分析化学的任务已不只限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及含量,而是要对物质的形态(氧化-还原态、络合态、结晶态)、结构(空间分布)、微区、薄层及化学和生物活性等作出瞬时追踪、无损和在线监测等分析及过程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