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2023学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①以吾一日长(zhǎnɡ)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ɡ)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
...,愿为小相.焉。
”
..,端章甫
....,如会同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ɡ)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③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ɡ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坐”是在尊长近旁陪坐。
“侍”字把孔子和弟子之间的身份、地位全交代清楚了。
B.先从自己谈起,把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下面的提问做铺垫。
C.孔子一出场,就给人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风。
D.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
2.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之事: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B.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会,诸侯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
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C.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在这里都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D.小相:相,傧相的谦称。
小相,古代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③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5.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为.国以礼由也为.之
B.方.六七十且知方.也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会同
D.如或.知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
B.“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是定语前置句。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句中的“端”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本意为“古代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此处译为“穿着礼服”。
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神态、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一个有抱负,坦诚,但性格比较鲁莽、轻率、自负的人。
B.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冉有是一个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的人。
C.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是一个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人。
D.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曾皙是一个洒脱、只追求个人享受而没有理想的人。
9.把文中加横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
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
..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节选自《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10.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古人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这是基本的礼貌。
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即是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
C.“冠者”:成年人。
古代的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在宗庙中进行,一般由父亲主持。
11.对选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他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喟然”就形象表现了孔子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苦闷。
B.孔子对子路评志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哂之”是因为“为
国以礼”而“由其言不让”,态度不够谦虚。
C.冉求在孔子指名发言后才开口,并表明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国,说明他既有抱负,又
没有过高地估计自己,态度谦逊,说话很有分寸。
D.文中写了师生在谈话时,曾皙却在一旁鼓瑟,曾皙提出疑问时,孔子又耐心给予解答,说明曾皙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也写了孔子的宽容。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2)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二、情景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侍坐》中,每个弟子在述志时都能体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仲由,文章通过对他的神态描写来凸显其性格特征的一句是“__________。
”
(2)《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的才能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孔子回答曾皙的问话时,连用三个语气词来强调弟子们都只是在谈他们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侍坐》中,用动作描写来说明三个学生生在述志时,曾皙一直在弹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侍坐》中,曾皙描绘了“暮春咏归图”,它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评公西华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冉有认为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4)《侍坐》中,当孔子问曾皙志向时,曾皙说自己的与他人志向不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5)《侍坐》中,公西华想担任小相达到“以礼治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5)《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
以看出来。
(2)《侍坐》中,写孔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
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可以看出;曾暂从容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4)《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5)《侍坐》中,孔子评冉有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后,并怡然自乐”一句所描绘的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孔子评子路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侍坐》中,描写其他弟子都离开了,唯有曾皙留下,因为他想知道老师对每个学生所阐述的志向的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19.(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曰: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公西华更谦虚,从“_______,______”的回答中可以看出。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三、语言表达
20.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中,你喜欢颜回、子路,还是曾参,或者其他的哪位?请选择孔子的一名弟子,结合《论语》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喜欢他的理由。
要求:
四、小阅读-课内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你赞同孔子“吾与点也”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22.四位弟子的“志向”各是什么?结合每个人的谈话方式说说他们的性格如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五、选择类
23.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铿尔B.莫春者,春服既成
C.毋吾以也D.宗庙之事,如会同
24.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祭祀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
C.冠者,成年人。
古代男子和女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文中的“小相”,是公西华的谦辞。
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宗庙之事,如.会同
六、非选择类
2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砉然向.然
②技盖.至此乎
③善.刀而藏之
参考答案:
1.C2.A3.B4.(1)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2)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3)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5.①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②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③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风”错误。
文章的前两段没有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风,只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不要有所顾虑,表现的是孔子作为老师的平易谦和。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A.“优柔寡断,缺乏果决”错,冉有在这里表现出的应该是“谦虚谨慎”。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会,诸侯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错,应该是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以”,因为;“乎”,比;“尔”,你们;“长”,年纪大一点;“毋”,不要;“吾以”,宾语前置,“以吾”。
(2)“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宾语前置,“以何”。
(3)“何伤”,有什么关系;“亦各言其志也”,判断句;“伤”,妨害。
5.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文章首先交代对话的人物以及孔子如何启发在座弟子各言其志。
言谈虽简短,个性却极鲜明。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一个“率尔对曰”,反映了他坦率、直爽的性格,但有点自我炫耀。
孔子评价“其言不让”,可见他志存高远,自信有余而谦逊不够。
子路的答话“不让”,要想治国,本身都不谦虚谨慎,不能做到孔子所要求的“为国以礼”。
所有这些,冉有和公西华自然看在眼里,所以他们的答话一个比一个谨慎,说话都很委婉。
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礼乐”大事“以俟君子”,可见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可见忍让谦恭,娴于辞令,隐藏锋芒。
参考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
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所以我笑他。
”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哪里见过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不是国家的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6.B7.C8.D9.(1)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不要因为我这一点,(就有话不说了)。
(2)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为:动词,治理/动词,治理。
B.方:计算面积用语,多用于计量土地,纵横/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C.如:连词,或者/连词,或者。
D.或:代词,有人/代词,有人。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C.应是宾语前置句。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中“何”作“如”的宾语,前置了,正确语序是“夫三子者之言如何”。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力。
D.“只追求个人享受而没有理想的人”错,曾晳所描绘的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的那种大同和谐社会。
是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大理想。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赋分点:
(1)“以”,因为;“长乎尔”,状语后置,即“乎(于)尔长”,比你们大;“毋”,不要。
(2)“也与”,语气助词,表疑问;“安见”,怎见得;“方”,纵横;“如”,或者;“邦,国家。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
"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说说你的志向。
”
曾皙回答说:“晚春的时候,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水沐浴之后,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
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10.A11.D12.(1)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
(2)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古人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说法错误。
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与“孔子的宽容”都不准确,应为:师生关系融洽。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比及,等到;足,使……富足;俟,等待。
(2)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希,通“稀”,稀疏;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句,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撰,才能。
参考译文: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
”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13.子路率尔而对曰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亦各言其志也已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率尔”“孰”“已矣”“瑟希”“铿尔”“作”“沂”“舞雩”。
14.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六七十如五六十异乎三子者之
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邦”“与”“孰”“摄”“馑”“撰”“章甫”“相”。
15.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夫子哂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有错字词:章甫、焉、沂、舞雩、毋、哂。
16.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
作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
“喟”“与”“知”“率”“俟”“焉”“铿”“瑟”“唯”。
17.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端、章甫、焉。
1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莫春者春服既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