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模式的实践探究-2019年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模式的实践探究

在我国,小学阶段普遍没有培养学生“整理习惯”的意识。是因为小学生没有自学、自理能力吗?并不是,小学生同样可以自学和自理,并且培养自己自学和自理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整理习惯”的养成,这一新颖的培养模式正是基于此点而开设的。所谓“整理习惯”,意在培养学生养成整理学业与整理生活的习惯,最终走向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总的来讲,“整理习惯”它属于儿童的自我教育,教师在“整理习惯”培养的角色中更多的是朋友,最多是辅导员。掌握“整理习惯”策略,是一种以示范指导为主,帮助学生自省、自制的一种班级管理策略。通过学生的自我整理,学生得到发展不一定要教,它是一种自控、自制、自省的能力。整理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策略,也就是他属于元认知。

一、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的背景

关于“整理”的思想,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及教育著作都有提及:徐干认为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对于知识可谓是没有,并且性情也是“粗野”且未上轨道的,若听其自然,不但容易养成恶习,良好的习惯更难形成。他认为要通过平时的整理,培养善习,去掉恶习,故曰:“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故学者求习道也。”(《中论?智行篇》)。颜之推说:“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敬逸,固须早教勿失也。”(《勉

学篇》)他认为幼小的孩子脑筋简单,没有经过一种系统的整理方法的培训的话,到长大成人之后,思考事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容易混乱。

总结古代教育著作及教育家关于“整理”的思想可以得出

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整理的环境。整理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前要将自身调整到清心的状态,这是进行整理的先决条件,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扰乱心智的话,就很难开始整理。(2)整理应及早施教。教育学生进行整理,从五六岁便可开始。少年已经具备了开始进行整理的能力,从小整理也有利于建立起自理、自学的能力。(3)整理有一定的次序。先从简单的穿衣戴帽,洒扫应对,待人接物,读书写字开始,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掌握了整理的方法之后,为人处世也会成功。

养成“整理习惯”的基本理念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培养一

种自学、自理的习惯,建够起自己的学习系统,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从古代教育思想的渊源来看,“整理”意识的出现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德育功能的开发联系到一起。

二、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的模式

整理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使有条理秩序。那么,对学生而言,“整理习惯”就是使所学的知识和个人生活变得有条有序,更有利于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系统,从这个意义而言,它也是展示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的过程。而且,整理首先指向的是学生主动认知,形成好的习惯和能力。毫无疑问,善于整理的孩子一定

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会生活,得益终身。

(一)整理学业

整理学业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业整理为主要内容,在自主整理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也就是我们说的自学和自理能力。

1.整理学习内容

班主任培养学生养成每天作业前先把当天所学内容进行梳

理的习惯。归纳为“学业整理五字法”:(1)“忆”:先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回忆一下当天上过的主要内容。(2)“类”:回顾之后,把当天上过的内容分科目进行归纳整理。比如,语文课学习了很多关于颜色的词,就将这类词归纳在一起。(3)“记”:一边整理课堂笔记,就要一边有意识地记,有意识地背,强化记忆。(4)“集”:整理过程中,复习和预习时都要高度集中时间。内容也要集中,同一门学科复习预习要集中在一起完成。(5)“协”:合理使用学习资源,提高自我薄弱学科。

2.整理学习方法

班主任要指导学生不仅仅是回顾自己学了哪些内容,更重要的是记录自己梳理出的重点的学习方法、经验、技巧等。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记录下自己的困惑。例如:我知道“本课的重点”是什么;我能意识到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知识”;我能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我知道今天“所学知识”的解题方法;我还想利用“其他的方法”解决“今天所

学识”;对今天的学习,我能提出“新的建议或问题”。

3.整理学习习惯

班主任应关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反思。每月月初先根据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确定一个重点,并思考养成这个习惯的具体方法,分解后设计成表格发放给学生。这样学生每天只需3分钟左右的时间对照表格整理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整理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与技巧。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不断发现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收获较大。如指导学生怎样整理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设计“课堂表现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表,引导学生从学习习惯(课前准备、课堂纪律、倾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学习表现(是否积极、表达是否清楚)三方面进行评价;设计“作业评价和反思”的表格,引导学生从作业的整洁、正确率、创新解法、改错等方面作多元的反思,促使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的提高。每天做到了哪一项就画笑脸,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总结。

(二)整理生活

“如何培养小学生整理生活的习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往往可以产生迁移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实践研究中的一些思路。 1.整理心情小学生的情绪状态是其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只要我们及时关

注,我们就有可能识别他们情绪。班主任要教会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消极的情绪。比如:宣泄调控、遗忘调控、转移调控等。

2.整理用品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善于“导行”诱导学生自觉地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归纳为“行为整理五字法”:(1)“快”:课前准备快,文具整理快,静心速度快。(2)“齐”:课桌和书包摆放整齐,上课坐姿整齐,桌内用品摆放整齐。(3)“洁”:衣着穿戴整洁,书包整洁,课本、作业本整洁,地面整洁。(4)“美”:语言美、书写美、行为美、仪表美。(5)“静”:整理时安静,讨论时轻声,请教时小声。

三、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的策略

小学生自主能力薄弱,他们的行为容易被外部因素(家长、教师)左右;他们作决定时也往往带有情绪性和主动性,行动起来对效果认识不足;遇到困难比较容易放弃自己的活动。一般而言,其意志力到了四、五年级才有明显进步。因此,小学生“整理习惯”的养成应采取一定的策略,并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一)榜样示范法

所谓榜样示范法,指的是以学生的模范行为和事迹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习仿效,以此带动整体“整理习惯”的形成。学生中的佼佼者是学生最熟悉的榜样,这些榜样与学生生活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