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
卷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______;发辅音时, ______。
2、古代诗词讲究“平仄”。
“仄”是指古代四声中的______。
3、熟语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倒打一耙”属于______,“瞎子点灯”属于______,“胸有成竹”属于______。
4、在双音节词中,从构词方式上来看,合成词占绝对优势。
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5、“记忆是抹不去的,抹不去的是记忆。
”句中运用的修饰手段
______。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______。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是2000年10月制定的《______》。
7、_____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
8、__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9、汉语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______复句两大类型。
10、从复句的类型看,“不达目的不罢休”是______复句。
二、判断题
11、2“猩猩”是单纯词,“哥哥”是合成词。
()
12、汉语一个语素一定与一个音节相对应。
()
13、“臧”的笔画是14笔
14、“雨”和“瓜”都是象形字,“甘”和“明”是会意字。
( )
15、“浪费了一个上午”和“忙了一个上午”都是动补短语。
()
16、“爷爷吩咐我每周回家一次”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
17、“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
”这句话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 )
18、现代汉语还包括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
()
19、普通话中辅音只能充当声母。
()
20、普通话极少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
三、选择题
21、下列汉字音节中,主要元音是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的是()。
A.月
B.对
C.论
D.界
22、古汉语的上声全浊声母字在现代汉语里是()。
A.阴平和阳平
B.上声
C.去声
D.四声的都有
23、下列都带补语的一组是()。
A.住了一天、读了一本 B.踢了一脚、打了一下
C.买了一斤、吃了一个 D.等了一个小时、用了一个小时
24、“我认为他非常有能力”这句话是()。
A.动词谓语句 B.名词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25、“鼻”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26、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又、及、取、行B.犬、下、益、伐
C.口、甘、莫、菽D.目、耳、嵩、嶺
27、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略语的是()。
A.五岳 B.五花肉 C.五线谱 D.五大三粗
28、“尴”是一个()。
A.语素 B.词 C.音节 D.短语
29、“春天不知不觉地悄悄地来了”运用的修辞格是()。
A.夸张 B.比喻 C.借代 D.拟人
30、“每日来到小河边,一坐就是大半天,莫道此河无鱼钓,俺不钓鱼钓时间。
”运用的修辞格是()。
A.拈连 B.比喻 C.借代 D.比拟
四、名词解释
31、轻声:
32、词类
33、文字
34、语义场
35、语体
五、简答题
36、试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分辨下列各组声母的异同。
1. ɡ-k,2.f-h,3.zh-z,4.b-p,5.m-n,6.q-c
37、“他学英语很用功,坚持每天记住15个词汇。
”这句话有什么错误?为什么?
38、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与“您”、“那”与“哪”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六、分析题
39、请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弟弟同意妹妹是个好学生的说法”。
40、分析“他在家”“他在家看书”“他在看书”中“在”的联系和区别。
41、多义词“走”至少有下面几个义项,请分析它们的基本义和转义。
并说明义项转化的途径。
义项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例如,“我快点儿走。
” 义项2:移动、挪动。
例如,“它(指手表)不走了。
” 义项3:离开、去。
例如,“他刚走,去图书馆了。
”
42、分析副词用法的区别,有什么相同处?(1)就我去看电影。
|我就去看电影。
(2)
你幸好来了。
|幸好你来了。
七、论述题
43、论述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的类型和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气流通过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气流通过口腔或咽头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
【解析】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主要从受阻与否、紧张度、气流强弱和响亮度四个方面来看,
其中受阻与否是最主要的区别,即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或咽头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
2、【答案】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解析】古诗词讲究“平仄”。
“平”是指古代四声“平上去入”中的平声,调值不升不降;“仄”是指其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是不平的意思。
可能因上、去、入三类声
调的调值都有升降变化,不像平声那样既平且长。
在古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这两大
类声调(平与不平),可使诗词音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有音乐美感。
3、【答案】惯用语;歇后语;成语
【解析】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种。
其中,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
“倒打一耙”虽由
四字组成,但其仍属于惯用语。
歇后语是指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
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
“瞎子点灯”后半部分是“白费蜡”,属
于歇后语一类。
成语是指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主要
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结构上具有稳定性,以“四字格”为主。
“胸有成竹”
是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4、【答案】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
【解析】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
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
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
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又称派生词。
5、【答案】回环
【解析】回环是指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
有机联系的辞格。
“记忆是抹不去的,抹不去的是记忆”运用的正是回环的修辞手段,
而不是顶真。
顶真和回环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但又有根本上的不同。
顶真是反映
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其轨迹是直线形,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这又与层递不同)。
回环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巧妙地变换
词语顺序,利用它们不同结构关系的不同含义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反映从甲事物
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其轨迹是圆周形。
6、【答案】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在新时期里,推广普通话就更为重要。
2000年10月,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它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
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
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7、【答案】折笔形
【解析】折笔形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笔形的连接。
常见的宋体折笔形有4大类25小类。
8、【答案】部首
【解析】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
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9、【答案】偏正
【解析】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
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
偏正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
正句有偏句。
正句即主句,是句子的正意所在;偏句是从句,意义从属于正句。
10、【答案】紧缩
【解析】紧缩复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
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
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
它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与单句中的连谓句相像,但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上有无关联词和语义上有无
复句所具有的假设、条件等关系。
“不达目的不罢休”中关联词是“不……不”,表示
的是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类型。
二、判断题
11、【答案】正确
【解析】单纯词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猩猩”是一个语素,而“哥哥”是两个语素。
12、【答案】错误【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例如,“天、地”等;也有两个音节的,如“蝴蝶、马虎”等;还有三个
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巧克力、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等。
13、【答案】正确
【解析】“臧”的笔顺是横、撇、竖折、横、撇、横、竖、横折、横、竖、竖折、斜钩、撇、点,所以笔画共有14画。
14、【答案】错误
【解析】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称为象形字,
如“雨”“瓜”。
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
的意义的造字法,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称为会意字,如“明”。
而“甘”属于指事字。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15、【答案】错误
【解析】“浪费了一个上午”是动宾短语,“忙了一个上午”是动补短语。
16、【答案】错误
【解析】此句是使令式兼语句,使令式兼语句是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
17、【答案】错误
【解析】这句话采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
暗喻又称“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其
中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18、【答案】错误
【解析】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而侗族等民族属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
语言不属于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
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这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
19、【答案】错误
【解析】声母和辅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虽然声母主要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ɡuanɡ”中的/nɡ/。
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an”中的
两个辅音n,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20、【答案】错误
【解析】普通话语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没有复辅音。
即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zh、ch、sh”和“nɡ”是在书写时,用两个字母表示一个辅音。
三、选择题
21、【答案】B
【解析】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是[e],符合条件的是B项。
A项主要元音是[ε];C 项的主要元音是[ə];D项的主要元音是[ε]。
22、【答案】C
【解析】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音变化,有“平分阴阳,入派四声”,还有“全浊上归去”。
“全浊上归去”指的就是古汉语中上声全浊声母字在现代汉语中读为去声。
23、【答案】B
【解析】B项,“踢了一脚”和“打了一下”后面都是动量补语。
A项,“读了一本”后面带的是宾语。
C项,“买了一斤”后面带的是宾语。
D项,“用了三个小时”可变换成“把三个小时用了”,所以“三个小时”是宾语。
24、【答案】A
【解析】“我认为他非常有能力”这句话的宾语是主谓短语,谓语是“认为”,是动词,不是名词、形容词或者主谓短语,所以该句为动词谓语句。
25、【答案】D
【解析】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称为形声。
用形声法造的字称为形声字。
“鼻”的部件“自”本义就是“鼻子”的意思,后为了加以区分,添加一个声旁,重新构成一个形声字。
26、【答案】C
【解析】象形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口”甲骨文字形像人张开的嘴巴,本义为
嘴巴,用来说话、吃饭的器官,是象形字。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
号来表示字义,“甘”甲骨文在口(嘴、舌)中加一短横指事符号,指事符号代表口腔
内的舌头或嘴部的动作,本义为用口、舌品尝美味,是指事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
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莫”早期甲骨文像太阳隐没在丛
林之中,从日,本义为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是会意字。
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
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菽”从艹从叔,叔亦声。
本义为作为草本植物
子实的豆子,是形声字。
27、【答案】A
【解析】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为了称说简便,人们常把形式较长的名称
或习用的短语化短,成为略语。
有简称和数词略语两类。
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属于数词略语。
28、【答案】C
【解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短语是由词
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单用单说。
“尴”有固定的语
音形式,但是不单独表示意义,一般只能和“尬”组合,共同作为一个语素。
所以“尴”是一个音节。
29、【答案】D
【解析】拟人是比拟的一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题
目句子中“悄悄地来”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动作、情态,在这里用来描述春天,是把春天
拟人化了。
30、【答案】A
【解析】拈连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拈过来用于乙事物。
拈连能使抽象的事物表达变得具体生动,同时上下文用相同相近的词串
联起来,也使语气畅通,是一种很能增加语言艺术美的修辞方式。
这句话中“钓时间”
即是使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
四、名词解释
31、答: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例如,“妈
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第二个字“妈、子、头、下”都读轻声。
轻声音节
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
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
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32、答: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
现代汉语的词汇可以依此初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33、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
从文字最小单位(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从既表音又表义的这一级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字分为语素-音节文字、表词文字。
从起源可以分
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4、答: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
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
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
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35、答: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
语体是为了满足广泛交际的需要,所以社会性是语体产生的条件,言语性是语体存在的
根据。
语体为人们的特定交际活动提供了语用框架,根据交际目的不同,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多种类型。
五、简答题
36、答:(1)ɡ-k同:舌根、清、塞音。
异: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2)f-h同:清、擦音。
异:前者是唇齿音,后者是舌根音。
(3)zh-z同:不送气、清、塞擦音。
异:前者是舌尖后音,后者是舌尖前音。
(4)b-p同:双唇、清、塞音。
异: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5)m-n同:浊、鼻音。
异:前者是双唇音,后者是舌尖中音。
(6)
q-c同:送气、清、塞擦音。
异:前者是舌面音,后者是舌尖前音。
37、答: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内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用具体数字来形容。
这句话可以把“词汇”换成“单词”,可以
说“他学英语很用功,坚持每天记住15个单词。
”
38、答:“我们”与“咱们”
我们”可以是包括式(包括听话人一方),也可以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一方)。
例如,“小李,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愉快。
”(包括式)“大哥,你在这儿再等一会儿,我们先走了。
”(排除式)咱们”只是包括式。
例如,“小李,你乘114次车,我乘109次车,咱们南京见。
”
“你”与“您”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
“你”是一般称呼,没有尊敬色彩;“您”是敬称,表
示尊敬。
例如,“妈妈,您到哪儿去呀?”“昨天跟你说过,去上海。
”
“那”与“哪”
那”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一般所指的是确定的。
例如,“那是教室,这是寝
室。
”“哪”是疑问代词表疑问,不确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选定。
例如,“哪
是你的座位?”也可以用于虚指,例如,“哪天有空,我们去看球赛。
”又可以用于任指,例如“这几盆花,哪一盆都好。
”
六、分析题
39、答: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这个句子,有两种结构:
40、答:(1)联系
①共时层面上,这三个“在”音同、形同,意义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都是表示与动作
相关的时间、处所等,是一个词,这个词是一个兼类词。
②历时层面上,体现了实词“在”的语法化路径:实词→语法词→黏附成分→屈折词缀。
(2)区别
这三个“在”词汇意义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同:他在家”的“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是一个动词,属于实词。
他在家看书”的“在”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是一个介词,属于语法词。
他在看书”的“在”表示正在,是一个副词,属于语法词。
另外,也可以看作是动词“看”的屈折词缀,表示“现在时”的语法范畴。
41、答:(1)“走”的基本义和转义多义词“走”的几个义项中,义项1是基本义,
义项2和义项3是转义。
义项1是“走”在现代最常用的词义,它是基本义;义项2是义项1的引申义,义项3
是义项2的引申义。
(2)义项转化的途径
有的词有几个义项,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中至少有一个义项是基本的、常用的;其他的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前者称为基本义,
后者称为转义。
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①引申义
引申义即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题中“走”的基本义是“人或
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由“人或鸟兽”向前移动,进而将其他物体移动引申为“走”;继而推演出“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的意思。
②比喻义
比喻义即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产生的新意义。
例如“帽子”的基本
义是“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后来用它比喻“罪名和坏的名义”。
42、答:(1)第一个例子中,“就”是副词,其语义指向不同。
就我去看电影”:“就”表示范围,“就”指向“我”,表示看电影的行为主体只有“我”一个;我就去看电影”:“就”可以表示范围,也可以表示语气,“就”指向“看电影”,表示“我”发出的行为动作是“看电影”,而不是“看书”“吃饭”等其
他行为动作,有“仅仅”之意;其次,“你不让我去看电影,我就去看电影”,“就”
表示跟前一情况相反的做法,带有一种故意的语气,相当于“偏”。
(2)第二个例子中,“幸好”是表示语气的副词,其语义指向不同。
你幸好来了”,“幸好”指向“来了”这一行为动作,例如可以用在“今天的电影真好看,你幸好来了”这样的语境中;
幸好你来了”,“幸好”指向“你来了”这一件事,可以用在“幸好你来了,不然我都
不知道要怎么办”这样的语境中。
(3)副词“就”和“幸好”,都只能后指。
七、论述题
43、答:名词谓语句是指在句子中,谓语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句式。
比如“今天
星期三”这个句子中,谓语部分就是由名词短语“星期三”充当。
名词谓语句的类型和
特点分析如下:
(1)名词谓语句的类型
①名词谓语句,是指由名词(一般是时间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如:“今天阴天。
”
②数量谓语句,是指由数量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如:“新来的厂长四十来岁。
”
③定中谓语句,是指由定语和中心语构成的定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如:“这人好大的架子!”
(2)名词谓语句的特点
①从形式上看,名词谓语句的句子一般比较短小,而且带有浓重的口语色彩。
比如“这
什么呀?”这类句子一共就四个词,而且带有浓重的口语色彩,一般在日常口语对话中
出现。
②从作谓语的名词上看,语音上一般都是双音节以上,语义上大多表示时间、天气、籍贯、年龄、职务、职称等,具有等级或阶段性意义。
比如“他33”“他总经理”。
③从使用范围上看,有些名词谓语句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比如“他33”,这个33或
许是33元,或许是33件,又或许是33岁,因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极易引起歧义。
④从词语搭配上看,如果单音节数词要充当谓语成分,那么必须带上相应的量词,形成
双音节,这也符合现代汉语双音节化的趋势。
此外,为了避免带上量词后依然会引起歧义,量词后常常加上相关的名词,比如“小男孩9岁”“他三份礼物”等。
⑤从口语化色彩上看,名词谓语句中一般可以在作谓语的名词前添加“都、又、刚、才、已经、真、太”等副词,表示说话人的态度,主观色彩较浓,同时句末加“了、啊”等
起成句煞尾作用的语气词,使得句子的主观色彩和口语色彩更浓,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
更清晰。
比如“他教授。
——他才教授。
——他都教授了。
——他都教授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