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___开国大典资料(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开国大典资料(2)
钦定礼炮28响
升旗结束后,礼炮惊天动地鸣响。
54礼炮同时发出28响,象征着中国 ___从1921年成立到 ___建国 ___各族人民浴血奋斗的二___历程。
关于“54尊大炮”、“28响礼炮”,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海军。
在海上两船相遇时,鸣放空炮,意味着解除武装,表示没有敌意和对对方的尊敬。
当时的军舰最多只有7门炮,故鸣放7响;而港口炮台上的火炮较多,通常以3倍于对方的炮声表示答谢。
久而久之,鸣炮就成为互相致敬的惯例,成为在各种盛大庆典和隆重的迎宾仪式中应用的一种礼节和礼遇。
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元首来访鸣放礼炮21响,级鸣放19响。
因此,21响礼炮是世界上的最高。
当时,不知 ___是否知道这一国际惯例。
他说,这一次礼炮要放28响。
政协一届会议还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有些代表对28响提出质疑,因为它与国际惯例不符。
会后,正当 ___在庭院散步时,恰好碰上了在大会筹委会工作人员唐永健。
他是个有名的才子,文章写得很棒,不仅字迹娟秀,而且措辞准确。
___笑着:“你起草个报告怎么样啊?”
“ ___,您讲。
”唐永健显得很兴奋。
“你起草一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
”
唐永健一下子就领悟了 ___的意思,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了。
他心里很明白,中国 ___从诞生到今天,刚好28年。
28响礼炮,就是代表着中国 ___28年的奋斗历程。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很快,唐永健就简明扼要地起草了28响礼炮的报告,并递给了
___。
___看后,十分高兴,挥笔签上了他的名字。
这份材料转发后,人们都知道,28响礼炮就代表着中国 ___28年的奋斗史。
那54响礼炮又有什么说法呢?最流行的说法是,54响礼炮代表54个 ___党派。
翻开政协一届会议的材料,大会代表分配在54个单位中。
这应该是最具说服力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54响礼炮代表了54个民族。
但是 ___1954年才开始调查民族情况,当时自报民族名称的有好几百个。
___1956年公布中国共有51个,后来有补充了4个,加上汉族,中国共有56个民族。
至于说54响礼炮代表“五 ___”,更有点儿牵强了。
开国大典礼炮队由108门山炮组成,分为两组。
一组装填时,一组发射,轮流作业,这样可以减少发射间隙。
所以,这才是54响礼炮的原因。
其实,首届政协会上的54响礼炮没有特殊含义,与后来我国54个民族相吻合,只是一个巧合。
原第5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韩怀志曾担任开国大典礼炮队总指挥,他回忆了鸣放28响礼炮的一些情况和开国大典鸣放礼炮的盛况:
“ ___秋,我在华北军区特种兵所属的战车团任参谋长,为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式,我团抽调部分日式坦克和装甲车在丰台参加训练。
9月中旬的一天,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和参谋长李健把我叫去交代任务:‘十月一日开国大典,要鸣礼炮,由特种兵组成一个礼炮团,抽一名老的炮兵干部担任礼炮团的总指挥,由你负责担负此项任务。
’当日下午我赶到庆王府华北军区司令部,正遇上唐延杰参谋长。
他详细向我介绍了这次任务的情况:开国大典,定在十月一日午后 ___,庆典开始后第一项是鸣礼炮,奏国歌,升旗,三项同时进行。
由 ___亲自升旗,关于礼炮团是 ___亲自定的,由54门礼炮,齐鸣28响。
”
按照 ___这个旨意,9月下旬,抽调的火炮和参加人员已全部到齐,开始训练。
礼炮训练关键是如何把炮放齐。
限于当时条件,没有电钮操纵,只能统一喊口号“预备——放!”然后,各炮拉火。
9月28日晚,礼炮团在 ___东南角公安部大门以西进行试放,54门炮一字排开。
按要求奏国歌和鸣礼炮同时开始,国歌奏完,28发礼炮放完。
大约每隔34秒一发,放了5、6发后,轰隆的炮声加上烟雾弥漫,炮手已经听不清“预备——放”的口令,因而礼炮无法保证继续放齐。
经大家研究,最后决定在指挥台中间用几张大方桌摞起,让喊口号的人站在桌子上,手持大红旗高高举起,喊“放”
时,红旗落下,炮手看到红旗落下,马上拉火。
这个效果比较好,礼炮手拉火的动作基本上能做到一致。
开国大典那天早上6点之前,礼炮团就全部到位。
大约早上8点左右, ___司令员由杨成武同志陪同来到炮阵地,检查礼炮准备情况。
当天上午,礼炮团为了防止火药散落,卸掉弹头的炮弹口已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
礼炮手们把炮弹擦了一遍又一遍,整齐地摆放在山炮后侧。
礼炮手们在等待着庄严时刻的到来。
下午3点,开国大典仪式正式开始。
不一会儿, ___传来了:“鸣礼炮!”礼炮队员们立即发射礼炮。
108门山炮分成两组,一组发射,一组装填。
54位装填手靠整齐划一地在1秒多钟里完成装填。
54位拉火手则以统一的动作拉火。
当 ___ ___亲手摁动电钮,第一面 ___在 ___ ___冉冉升起时,第一声礼炮响了。
这炮声震天撼地,向全世界宣告: ___诞生了!
伴着礼炮的隆隆声响, ___ ___上的人群在尽情欢呼。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显示着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显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与信心。
阅兵仪式
54响礼炮后,接着是检阅军队。
早在 ___7月, ___ ___成立了以 ___为主任,彭真、 ___、林伯渠、李 ___等人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
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
开国大典筹委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
这个指挥机构的量很强。
开国元勋 ___总司令亲自挂帅,担任阅兵总司令。
阅兵总指挥由 ___担任;副总指挥由杨成武、唐延杰、唐永健、刘仁、肖明、肖松等人担任。
杨成武与唐延杰走上特殊 ___岗位后,在 ___ ___的 ___下,首先主持起草“阅兵典礼方案”。
这个方案拟制出来后, ___、
___、 ___,任弼时等 ___,在 ___怀仁堂接见筹划阅兵仪式的负责人,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
阅兵总指挥 ___汇报了阅兵的基本设想。
阅兵副总指挥汇报了阅兵方案的主要内容:受阅 ___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事宜;方案设想,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
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却没有当即定下来。
___对搞好阅兵很重视。
他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
一定要搞好!”
重点围绕确定阅兵地点问题,阅兵指挥所的成员们进行了反复研究。
___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将领来到 ___办公室,将他们经过反复论证的两套阅兵方案,交给 ___。
第一套方案:地点选在市中心 ___ ___;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在市郊西苑机场。
这两套方案分别标画了一张 ___位置及行进路线图。
对于看惯了作战地图的 ___来说,这图显得既简单又复杂。
___仔细看过地图后没有马上拍板。
这两套方案都有优点,但也都有缺点。
两套方案,论证者明显倾向于第一套方案,但没有拿出结论性意见。
___开国大典的日期一天天迫近。
准备参加阅兵的 ___已经开始进行分列式训练。
距离开国大典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 ___的思维重心落在 ___上。
___,这座封建时代北京城的最高建筑,即将消失它作为封建皇权的所有痕迹,因为 ___开国大典的 ___将赋予它全新的意义,使它从此拥有崭新的时空。
经过反复权衡, ___终于挥毫醮墨,写下了意见:
___总司令少奇同志阅:
日期在 ___成立之日闭幕后。
阅兵地点以 ___前为好。
时间到时再定。
检阅指挥员由 ___担任,阅兵司令请 ___同志担任。
这个意见传到 ___手上,他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松子般不大不小的圈圈。
中国人民 ___总司令 ___在检阅总指挥的陪同下检阅海、陆、空三军 ___。
___和 ___没有在这份意见上画圈,他们听取了 ___的口头介绍和分析,同意在 ___前 ___开国大典。
自 ___10月1日起, ___成了 ___的象征。
在 ___前的金水桥畔,阅兵总指挥 ___向 ___总司令致军礼。
朱总司令还礼后, ___总指挥向总司令报告说:各军种已准备好,待命接受总司令的检阅。
___总司令乘阅兵车在 ___总指挥的陪同下检阅了各军种的队伍,然后驱车回到 ___上, ___总司令站在 ___上的大殿楼前宣布:
“阅兵式开始!”
一声令下,在军乐声中,陆、海、空各军种的指战员,迈着脚尖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走来,接受 ___ ___等国家 ___的检阅。
受阅___以海军2个排为前导,接着是1个步兵师、1个炮兵师、1个战车师、1个骑兵师。
当队伍进入东三门后,正步前进,到 ___ ___台的东侧时,在口令的指挥下:
“敬礼!”
行进的指战员立即像闪电一样将面部向 ___台侧过来行进注目礼,同时将枪支上举,行持枪礼,向 ___ ___等 ___ ___及 ___ ___们致敬。
___台上的们以军礼回敬, ___ ___及其他 ___ ___举手回礼。
当几十架银色战斗机编队飞过 ___上空时, ___上下的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受检阅的这个飞机编队,是由战斗机、运输机、通讯机混合编成的。
早在一个多月前,中国人民 ___成立了第一个由9架野马式P—51型美制战斗机组成的飞行中队,这是 ___第一支有作战能力的飞行队。
成立这个飞行中队,主要是为保卫政协会议、保卫北平安全和准备去 ___用的。
随着国庆在即, ___就想,如果能让这个中队参加检阅,那该多好啊。
于是,他与 ___、 ___等驱车前往机场(西苑机场)。
他们下车后,仔细看了看每架飞机,然后问飞行员:“你们的飞机能不能接受检阅?”
“能!”众人答道。
“现在就飞给我们看看。
”
___、 ___、 ___等人在临时搭起的观礼台坐下来。
不一会儿,9加“野马”发出隆隆的巨响,沿着东西跑道的上空编队飞了一圈,然后从容落地。
刚从天上下来的飞行员们把 ___、 ___、 ___等人围在中间。
“能不能再多几架飞机?” ___问道。
“我们蚊式机也可以参加。
”人群中一位驾驶员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指着跑道上停放的两架蚊式飞机。
这两架飞机,一架是起义过来的,另一架是由南苑 ___修理厂的机务人员刚刚修好的。
“C—46运输机也可以,有3架呢。
”
“L—5通讯机也可行,飞机编队没问题。
”
飞行员你一言,我一语,恐怕落在别人的后面。
听大家这么一说, ___高兴地问大家:“那么,一共加起来有多少架呢?”
“1、2、3、4、5……14、15、16,总共有17架。
”
大家异口同声地数着。
站在一旁的 ___总司令做着手势,对大家说:“好吧,过几天我们再来看一次。
”
___9月23日,由17架飞机组成的机群编队,在 ___上空,做检阅航线实验飞行。
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非常适合飞行。
飞行员们起了一个大早,纷纷赶到机场做准备工作。
准备就绪,十几架飞机腾空而起,直穿云霄,飞经 ___上空,一切都非常顺利。
这一天,正值中国人民 ___协商会议开会期间。
代表们正热烈地讨论建国大计,忽然,天空中传来飞机的隆隆声。
“好像是飞机。
”有人轻声地说了一句。
有些代表坐不住啦,还以为是 ___的飞机,侧身向外看去。
飞机的引擎声越来越大,会议室的房梁被震得嗡嗡响。
正当大家忐忑不安之时, ___满脸春风地走了进来,挥了挥手说:“大家不要紧张。
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外面正在飞的是我们自己的飞机,是保卫政协会议和北平的安全的。
这些飞机还将在 ___人民 ___成立的时候,接受检阅。
”
代表们一听,心情立刻放松,激动地鼓掌。
热烈掌声停息后, ___继续说:“明天,我们的朱总司令还要代表全军保证实现共同纲领,并正式宣布,要建立一支统一的强大的为人民服务的陆海空军。
”
代表们再也无法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欢呼声响彻整个会堂。
机群做完航线实验后,顺利地返航。
10月1日,开国大典开幕那一天,天还没亮,飞行员们就来到南苑机场,整队 ___。
另外两架担负一等战斗值班的飞机停放在起飞线上,严密警戒着 ___的飞机可能的破坏和骚扰。
17架银色的、绿色的、灰色的飞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跑道旁。
所有的飞机都油饰一新,机头是红色的,机身和机翼上一律饰以金黄色的红星,机尾是红白相同的条纹。
在此之前,苏联顾问派人把这里的飞机都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穿着飞行服的飞行员早已排好在跑道旁,等候着飞行号令。
他们面对 ___誓言,并在誓词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那场面极为激动人心。
誓词铭刻在心,有如铭刻在 ___桥头上的碑文。
很多年过去后,当时参加飞行的杜裕明仍然清楚地记着那段难忘的誓词:
“我参加检阅,一旦飞机出现故障,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让飞机掉到 ___和附件的建筑物上。
”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