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集刊 1-24辑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集刊 1-24辑目录
本帖最后由猎户座于2011-6-14 13:08 编辑
这里是原书链接,维望帮助书友选择下载:
/viewthread.php?tid=15821&extra=page%3D2 《历史地理》(创刊号) 1981年11月
发刊词侯仁之
《禹贡》中的昆仑顾颉刚
敦煌写本《西天路竟》历史地理研究黄盛璋
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史念海
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赵永复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谭其骧
论历史时期浦阳江下游的河道变迁陈桥驿
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邹逸麟
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张修桂
百泉水利的历史研究——兼论卫河的水源纽仲勋
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一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王开发张玉兰
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文焕然何业恒
浙江省宋至清时期旱涝灾害的研究夏越炯
春秋时期齐国故城的复原与城市布局刘敦愿
杭州城市的兴起及其城区的发展魏嵩山
古代广州及其附近地区的手工业徐俊鸣郭培忠
口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札记
元代的水达达路和开元路谭其骧
口《水经注》研究
《水经·浊漳水注》一处错简——兼论西汉魏郡邯会侯国地望周振鹤
口调查报告
太湖以东及东太湖地区历史地理调查考察简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
楼兰遗迹考察简报侯灿
口纪念《禹贡》笔谈
张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七十周年张天麟“禹贡学会”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徐兆奎
回忆与希望侯仁之
继承和发扬《禹贡》精神郭敬辉
回忆《禹贡》杨向奎
纪念禹贡学会王树民
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奋发前进唐晓峰
“扶桑”讨论综合评述朱方
口书籍评介
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王文楚邹逸麟
评《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摘译)赛明思
口补白
分湖·风湖·汾湖张舫澜
斯文赫定(Sven Hedin)对中国地理测绘史的一点正误一得
长芦晒法制盐始于何时孔祥铸
六朝人之所谓“北京”葛剑雄
宋川峡二路分成四路祝培坤
[ 本帖最后由yachenhuix 于2008-2-21 15:23 编辑]
《历史地理》(第二辑) 1982年11月
北京城: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其改造侯仁之
两爨六诏地理考释方国瑜
夜郎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周维衍
有关吐谷浑故都——伏俟城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黄盛璋
耶律大石北行史地杂考陈得芝
明初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等卫杂考邓锐龄
周初的“三监”与邶、鄘、卫三国及卫康叔封地问题刘起釪
高阙考辨严宾
汉桂阳郡建置时间考何介钧
汉代敦煌郡西境和玉门关考赵永复
东汉时期钱唐县之废复奚柳芳
吉、黑两省西部地区四座辽金古城考李健才
我国古代湖泊的湮废及其经验教训陈桥驿
辽河平原水系的变迁林汀水陈连开
明代的居延海施一揆
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特大洪水的气候与水情分析王涌泉
湘江下游森林的变迁何业恒文焕然
魏晋南北朝矿业的分布与发展纽仲勋
唐代经济重心的转移曹尔琴
试论河北地区村落的出现与发展朱新望
昆明市的聚落起源、城址演变、城区扩张及其地理因素的探讨于希贤于希谦从万胜镇的衰落看黄河对豫东南平原城镇的影响陈代光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东返日本航路再探王文楚
口问题讨论
唐代渤海率宾府辨张泰湘
率宾府、恤品路和开元城郭毅生
口读书札记
郭著《李白与杜甫》地理正误谭其骧
口纪念顾颉刚先生
回忆禹贡学会——纪念顾颉刚先生韩儒林
顾颉刚先生有关历史地理的论著目录王煦华朱一冰
口书籍评介
《元丰九域志》的成书及其价值王文楚魏嵩山
口译丛
测绘中国地图纪事(法)J·B·杜赫德
口学术动态
198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朱杨印
水利史研究会成立暨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灌县举行魁一
口补白
唐代地名“标准化”的概念望新
北京地区播种水稻始于何时孔祥铸
《通鉴》胡注纠谬一则禾子
长江长洋港汊道辨析龚江
《水经注》究竟记述多少条水赵永复
西汉人对生态平衡的认识一得
先秦时期人们对保护山林的认识贺圣迪
现存最早的商旅交通指南杨正泰
新书简介——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吾印
“夷童”考刘翔
《汉书·地理志》县目试补周庄
《历史地理》(第三辑)1983年11月
由地理的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史念海
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探索陈金渊
金山卫及其附近一带海岸线的变迁张修桂
江苏沿海古墩台考张忍顺
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王开发
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马正林
考古学上所见之元察罕脑儿行宫郑绍宗
明初营建中都及其对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影响王剑英
上海市大陆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王文楚
明清临清的盛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杨正泰
明代北京郊区村落的发展尹钧科
历史时期宁绍地区的土地开发及利用杨章宏
长江下游地区的水利系统【日】斯波义信
汉武帝徙民会稽说正误
——兼论秦汉会稽丹阳地区的人口分布葛剑雄
《汉志》分江水考释陈怀荃
元湖广行省站道考略王颋祝培坤
秦代象郡考覃圣敏
隋唐漠南碛口考释施一揆
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探索景爱
和田文《于阗王尉迟徐拉与沙州大王曹元忠书》与西北史地问题黄盛璋
口顾颉刚先生遗著
昆仑和河源的实定顾颉刚
口问题讨论
碣石考高洪章董宝瑞
口书籍评介
万恭和《治水筌蹄》邹逸麟
口译丛
汉简所见地名考【日】日比野丈夫
森鹿三先生和《水经注》研究【日】船越昭生
口C14测年报告
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一)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C14实验室
口学术动态
国家地图集历史地理卷即将开编微言
黄河流域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在郑州召开吴萍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二册出版刃佳
口补白
隋唐润州未尝治今丹徒镇胡菊兴
阴山——陶山——阳山周庄
曹操所开白沟得名问题辨疑非鱼
东坝正名高山
关于明代“东番”的地理范围周维衍
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村寨龚江
秦关中北边长城禾子
最早记载的洮河流域大规模滑坡现象赵晖
东汉黄河流域森林破坏举例一得
黄河三大浮桥考略晓鹿
秦泗水郡治禾子
后汉的东海王与鲁国周振鹤
《历史地理》(第四辑)1986年2月
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谭其骧
从历史地貌学看广州城发展问题曾昭璇
上海西部古海岸——冈身——的成因与年代刘苍字吴立成曹敏
荆江近5000年来洪水位变迁的初步探讨周凤琴
呼伦贝尔草原的地理变迁景爱
失必儿与亦必儿刘迎胜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变迁赵永复
《水部式》与唐代的农田水利管理周魁一
明代广东经济地理初探司徒尚纪
汉武帝朝鲜四郡考周振鹤
汉晋隋唐之南苏水与南苏城考王绵厚
赤河考李孝聪
丝路“青海道”考王育民
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朱玲玲
对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几点看法【加】寇•哈瑞斯
口读书札记
冶即东部候官辨
——《续汉书·郡国志》会稽郡下的一条错简吴松弟《整理郑和航海图序言》读后刘伉
口问题讨论
再谈台湾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周维衍
口史籍整理
《乘轺录》疏证稿贾敬颜
口书籍评价
顾炎武和《肇域记》杨正泰
口译丛
明清时期的洞庭湖水利【美】彼得·C·珀杜
口学术动态
太湖水利史学术讨论会简讯魁一
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在桂林召开郑锡煌
口补白
地名带“阳”字未必表示水北山南周庄
释“观下” 一令
密云山考于德源
秦置陈郡质疑马世之
释“群舒”胡嘏
北宋南康军隶江南东路禾子
《隋书·地理志》赣、南康纠谬王天良
“次固镇”还是“次固镇” 一得
营水出留山辨龚江
《历史地理》(第五辑) 1987年5月
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王尚义
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邹逸麟
罗布泊迁移过程中一个关键湖群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奚国金
珠江三角洲的成陆过程周源和
沱江、沫水、离堆考辨田尚邓自欣
里运河变迁的历史过程郭黎安
敦煌石室出《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考释王仲荦
贾耽路程“驩州通文单国道”地理与对音黄盛璋
西辽王朝疆域考释魏良弢
战国齐五都考钱林书
关中东部秦魏诸长城遗迹的再探索王重九
马王堆《地形图》绘制特点、岭南水系和若干县址研究张修桂
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图几个郡国治所问题
——答香港刘福注先生王文楚
西汉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卢云
杭州的几个地理变迁问题吴维棠
明代浙江市镇分布与结构樊树志
明清时期杭州府仁和县三个市镇的历史考察陈学文
明初建州女真迁徙考
——兼评建州女真东迁说董万仑
口古籍整理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校补孟素卿
口调查报告
东北考察记王钟翰
口书评
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
——读谭其骧《长水集》葛剑雄
略论明清时期商编路程图记杨正泰
口译丛
唐末以前福建的开发(美)汉斯·比伦斯泰因
口C14测年报告
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二)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C14实验室
口补白
唐称长安为西京不始于天宝元年禾子
北宋荆湖路分为南、北两路不始于咸平二年姜汉椿
战国阳泉君封邑考钱林书
苏州旧称平江之原委黄锡之
今贾鲁河名称的来源一令
宜昌葛洲坝演变小史龚江
释“襄阳”周兆锐
《历史地理》(第六辑) 1988年9月
历史时期新疆森林的分布及其特点文焕然
根据孢粉组合推断上海西部三千年来的植被、气候变化王开发沈才明吕厚远黄河故道滑澶段的初步考查与分析徐海亮
钱塘江河源考证与源头的勘定吕以春
沭水北魏正光改道和前沭河徐士传
黄河对开封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李润田
淮河下游南北运口变迁和城镇兴衰邹逸麟
黄河流域的史前聚落王妙发
关于宋代建制镇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郁越祖
南诏疆域的发展和郡县的设置尤中
西夏监军司驻所辨析汤开建
赵佗犯长沙的路线与龁道县置废的年代张修桂
“封中”试析——封水历史地理问题初探陈乃良
三国西晋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点卢云
三国人口探索王育民
清代京师八旗人丁的增长与地理迁移韩光辉
日本学者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陈桥驿
口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
徐霞客游峨眉山考辨吴应寿
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专题研究
明崇祯后期大蝗灾分布的时空特征探讨满志敏
口书籍评介
《肇域志》陕西部分的几个问题郑宝恒王天良
口地图史
试论桂林宋代摩崖石刻《静江府城池图》在地图史上的意义马崇鑫
口译丛
从晚明到清代中期中国与西班牙美洲的丝绸贸易全汉升
宋都杭州的城市生态【日】斯波义信
口补白
再谈荆湖南北路设置问题王文楚
《南齐书·州郡志》南高平郡纠谬胡嘏
谭其骧教授《长水集》出版一得
《入蜀记》“次江陵之建宁镇”析龚江
沈括误证章华台章珊
一则气候资料误用的补正文每
释春秋晋之“东阳”钱林书
:hug: :lol
《历史地理》(第七辑) 1990年6月
唐代矿冶分布与发展黄盛璋
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吴松弟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城邑及疆域考钱林书
汉唐河西城市初探杜瑜
山东烟台地区城镇历史发展研究顾朝林
古代苏州城市景观的历史地理透视高泳源
新郑考曲英杰
海南岛历代民族迁移和人口分布初探司徒尚纪
从《不阿里神道碑铭》看南印度与元朝及波斯湾的交通刘迎胜
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杨正泰
汉十三刺史部起源考牟元珪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考沈卫荣
赵北长城西段与秦始皇长城沈长云
唐大震关考吴洁生
突厥二题刍议周维衍
江苏北部海岸与湖泊的演变黄志强杨达源张传藻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及影响景爱
初探河南省历史时期的寒暖盛福尧
口问题讨论
再论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赵永复
口书评
评《西汉人口地理》陈桥驿
《中国历史地理论著索引》简介朱毅
口译丛
关于江南“圩”的若干考察【日】滨岛敦俊
口C14测年报告
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三)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C14实验室
口补白
《南齐书•州郡志》三处脱文胡嘏
钱大昕论《宋书·州郡志》所载水陆道里胡嘏
《通鉴》秦、益二州胡注正误王振忠
《唐六典》记《水经注》河流的总数赵永复
“镇宁”系“镇戎”之误余音
《新唐书纠谬》之纠谬华林甫
辨《十七史商榷》魏武有三都说之妄禾子
《历史地理》(第八辑) 1990年7月
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满志敏
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王乃昂
春秋绍兴的地理环境与水利建设陈鹏儿沈寿刚邱志荣
历史时期的江苏岸外沙洲(五条沙)及其演变张忍顺
古代南京河道的变迁石尚群潘凤英缪本正
古代荆江北岸堤防考辨程鹏举
《山海经》中的浑天说金祖孟
中国古代撰写水经的传统周振鹤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上)胡阿祥
商代疆域新论叶文宪
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展与阶层传播卢云
历史时期河西地区城市地理初探杨平林
关于高句丽南北道的探讨李健才
休屠(屠各)胡的族源及迁徙赵永复
霸上辨马正林
楚熊渠所伐庸、杨粤、鄂的地理位置段渝
释“地”陈瑞平
苏北平原区域发展的历史地理研究吴必虎
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专题研究
荆江百里洲河段河床历史演变张修桂
口古籍研究
隋唐两女国——两《唐书•东女传》辨证周维衍
唐代《长安太原驿道》校补王文楚
《元史·地理志》资料探源王颋
口调查报告
简论唐代“热海道”上的凌山与勃达岭——别迭里达坂调查札记孟凡人
口问题讨论
关于西汉合浦郡治与朱卢县问题黄盛璋
再谈西汉合浦郡治与朱卢县王文楚
口方志研究
明清乡镇志发展的历史地理考察褚赣生
口书评
评《中国历史地震图集(明时期)》陈桥驿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初版赘言郑世贤
口译丛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认识发展史(苏)B·C·热库林
口补白
放马滩出土地图的年代问题章珊
《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将出版文楚
秦一代郡数为四十八说周庄
《水经注》资料断限赵永复
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中译本出版一得
义胜节度使所置年代考满志敏
《水经注》泾谷水考龚江
《清时期中国历史地震图集》出版傅诞
《历史地理》第九辑(庆贺谭其骧先生八十寿辰专辑) 1990年10月
谭其骧先生简历本刊编辑部
谭其骧先生著作目录本刊编辑部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贺信
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林甘泉研究员的贺信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学习季龙师的工作态度和治学精神邹逸麟
满族先世的发祥地问题王仲翰
两汉时期的秦人赵永复
记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清雍正北京城图》——补正《北京历史地图集》明清北京城图侯仁之
海南省人类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诸问题曾昭璇
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周振鹤
文化区:中国历史发展的空间透视卢云
干隆在新疆施行移民实边政策的探讨张丕远
湖商人由来新考曹树基
《中国移民史》发凡葛剑雄
明代户口初探王育民
论绍兴古都陈桥驿
战国赵信都地望考孙继民侯文高
邺之初筑是否在古邺城处张之
简论洛阳古代都城城址的变迁史为乐
论城市历史地理学的对象和任务马正林
叶尔羌汗国东部疆域考释魏良弢
陈氏安南国建置考王颋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下) 胡阿祥
金代行省考景爱
公元十——十二世纪华北平原北部亚区交通与城市地理的研究李孝聪
店代长安-夏州-天德军道路考王北辰
楚在江淮地区的发展和孙叔敖开芍陂陈怀荃
洞庭湖区历史农业地理的初步研究张步天
徐霞客探长江源朱惠荣
汝水变迁及其故道遗存尚景熙
1523年浙江镇海灾害原因分析刘昌森
书籍评介:小川琢治的《支那历史地理》王守春
《历史地理》第10辑 1992年7月
□庆贺侯仁之、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
锲而不舍锐意进取——记候仁之教授的治学精神尹均科、韩光辉开拓创新用世益民——学习筱苏师治学业绩的体会辛德勇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谭其骧
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何炳棣
历史时期松花江流域农业开发与变迁李宾泓
历史时期辽河流域的开发与地理环境关系郑川水冯季昌
西夏农业区域的形成及其发展韩茂莉
唐代水利发展的因素及影响钮海燕
哈密地区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钮仲勋
唐以前江西地方望姓考梁洪生
旧中国江南三角洲农村的聚落和社区[日]滨岛敦俊
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城市的地域结构王振忠
武汉市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刘盛佳
月港的兴衰郑宝恒
关于“都市(城市)”概念的历史地理定义考察王妙发郁越租
当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研究张修佳
春秋徐器与徐人活动地域初探李家和刘诗中
斡赤斤故城的发现与研究米文平
清代人口考辨王育民
十世纪中叶前后高昌回鹘的西部疆界华涛
唐朝时期安南都护北部地界的变迁尤中苏建灵
段氏大理国建置考王颋
福建政区建置的过程及其特点林汀水
明朝初年出使西域僧人宗泐事迹补考邓锐龄
试论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何业恒
历史时期的中国野马、野驴的分布变迁文焕然
黄淮平原仰韶暖期的气候特征探讨满志敏
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周凤琴
苍梧考释陈怀荃
□调查与研究
明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发现与研究冯永谦
西汉武威郡诸县城址的调查与考证李并成
□古籍研究
中国古地理文献中地方等地刍议靳生禾师道刚
《南齐书·州郡志》札记胡阿祥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修订札记
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两项较大修改的说明周振鹤
□书评
学林拔萃之作——试评《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王守春
□学术动态
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讨论会综述王振忠
□补白
关于宋代在上海地区设置的市舶机构的两个问题一令
郦道源任冀州镇东府长史的时间赵永复
《太平寰宇记》局本优于万本一证王文楚
以路为政区道名不自宋始李懋军
《历史地理》(第十一辑) 1993年6月
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邹逸麟
西汉与唐代灌溉成就的比较研究周魁一陈茂山
宋代岭南地区农业地理初探韩茂莉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初探曾昭璇
海河流域平原水系演变的历史过程张修佳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胡阿祥
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葛剑雄
黄淮海平原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初步研究吴松弟
辽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人口迁移研究韩光辉
论西渭桥的位置与新近发现的沙河古桥辛德勇
允吾、金城、榆中、勇士等古城址考陈守忠
论唐代的三边章群
党项发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郭声波
明代三卫初设地研究董万仑
北京郊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尹万科
二千多年来华北西部经济栽培竹林之北界文焕然
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何业恒
□《水经注》研究
全租望与《水经注》陈桥驿
《水经·漳水注》邯郸附近山川城医邑考孙继民郑良真
□地图学史
长久保赤和他的中国历史地图周振鹤鹤间和幸
□古籍整理
《延祐四明志·河渠考·湖》佚文辑存俞信芳
□译丛
科举和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美]何炳棣著王振忠译
北美历史地理学的现状与展望安德鲁·H·克拉克著姜道章译
□学术动态
《国家历史地图集》完成第一册编稿一得
□补白
关于《明代户口新探》、《清代人口考辨》两篇论文的质疑一读者郦道元未曾闲居九年赵永复
《通鉴》庲降(都)督胡注辩正王振忠
天涯何处觅“东野” 张志廉
标点本《元和郡县图志》一处断句问题商榷马玉山
《历史地理》(第十二辑) 1995年3月
□纪念谭其骧(季龙)先生
超迈乾嘉诸家的谭季龙先生史念海
谭其骧教授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贡献曾昭璇
回忆谭季龙老师陈桥驿
追念恩师谭季龙教授邹逸麟
用历史文献物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满志敏
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的一些问题徐海亮
辽代西辽河水道与木叶山、永、龙化、降圣州考张柏忠
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象分布的再探索蓝勇
杭嘉湖平原生态演替与古文化兴衰的关系徐建春
太湖地区孢粉资料与考古发现所阐述的人与环境之关系张明华
江苏扬州西部距今4500年以来古植被与古环境萧家仪唐领余韩辉友
番禺及番禺城考曾昭璇曾宪珊
试论南宋末期桂林的城壕建设万竟君
明清时期两淮盐业盛衰与苏北城镇的变迁王振忠
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马玉山
芜湖米市兴衰及其历史作用邵华木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施和金
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周振鹤
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华林甫
宋代荆湖地区农业生产述论韩茂莉
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传染病曹树基
魏蜀间分界线的地理学分析侯甬坚
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安徽的人口变动行龙
唐代雄武军考张建设
□《水经注》研究
《水经注》关于广西水道传述说略白耀天
□古籍研究
敦煌石室出《贞元十道录》剑南道残卷考释王仲荦
《唐两京城坊考》评述辛德勇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史料评说胡阿祥
□历史地图研究
南宋行在临安府的地图再现——历史地图学个案研究阎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