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专题
新乡三模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英烈夫人祠记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
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
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
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
..也。
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
..明受。
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
傅等恐惧。
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
太后用平章事朱
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
..。
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
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
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
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
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
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
于是意少懈。
八月丁卯
..,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①十倍围之。
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
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
语毕再突敌阵。
敌矢如雨,猬集甲上。
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
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
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
世忠大恸。
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
立祠。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删改)[注]①铁浮图: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
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B.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C.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D.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名称,汉朝时已有此官,其职位仅次于将军。
后世其地位降低,成为低级武官的称号。
文中即为此意。
B.改元,古代新君即位第二年起开始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有些帝王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号的,亦称改元。
C.勤王,既指为王事尽力;也可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本文中取的是第二个意思。
D.丁卯,在文中属于干支纪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古人拿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如丁卯年、甲丑年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京口的酒席上,韩世忠在众人中显得格外威武,不同于其他参加宴会的官员,后来韩世忠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
B.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了宋高宗,改年号为明受。
当时韩世忠在秀州,认为兵力不够而没有进攻临安叛军。
C.太后为了能够安抚韩世忠,让他出兵救驾,封梁氏为安国夫人;宋高宗在韩世忠平定叛乱后重新恢复了帝位,因梁氏勤王有功,封她为护国夫人。
D.梁氏在山阳、宿迁两地多次与金兵交战,全部取得胜利,思想上有些松懈轻敌,在一次率轻骑攻取金兵粮道时,遭遇埋伏遇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
(2)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
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10.B
11.D【解析】天干地支排列为两者同时轮转,所以没有甲丑年,只有甲子年、甲寅年12.A【解析】“后来韩世忠就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不正确,由原文“梁氏乃自赎以妾之”可知,应是梁氏把自己赎了出来,嫁世忠为妾。
故选A项。
13.(1)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境地。
”
(2)秀州的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
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
【参考译文】
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是已故韩蕲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
旁边有座英烈夫人祠,本地人叫它异娼庙。
里面供奉着英烈夫人穿戎装的像、旗帜、剑印,她的牌位上写着“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妾。
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
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
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
”梁氏沦落京口成为歌舞伎,有侠气,凭借角抵这项技艺闻名。
宣和初年,童贯平定方腊,回朝到京口设庆功宴。
世忠凭借承节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
当时,世忠坐在众公卿的旁边,英姿勃发,十分独特,与其他人不一样。
梁氏十分诧异,询问左右的人,原来是独自一人擒住方腊的韩校尉。
梁氏于是把自己赎了出来,嫁给世忠为妾。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
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
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
梁氏与儿子韩亮当时在临安,被苗傅俘虏,成为人质,防守十分严密。
太后采用平章事朱胜非的计谋想要召唤各方救驾。
朱胜非对苗傅说:“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
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
”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人,派她速去救驾。
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
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
当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
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
世忠指挥军队快速前进,于是叛乱平定了。
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
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
八月丁
卯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
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图”将梁氏包围。
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部。
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
”说完再次冲向敌阵。
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像刺猬一样。
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
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
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级用盒子装着送到金国。
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
兀术听到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遗体,送给世忠。
拼凑尸体的时候,检验梁氏的全尸,有数十处创伤,致命的有七处,都在身前的部位,世忠大哭。
朝廷听闻这个消息大加吊唁,下诏赐银五百两、帛五百匹,追封梁氏为“英烈杨国夫人”,设立祠堂。
河南六市3月第一次联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
游学
..京都,还本郡,举茂才
..,公府辟.,皆不就,避难江东。
孙策创业,遂委质焉。
表为正议校尉,从讨丹杨。
策身临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
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
曹公闻策薨,欲因丧伐吴。
纮谏,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
曹公从其言,即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曹公欲令纮辅权内附,出绒为会稽东部都尉。
后权以纮为长史,从征合肥。
权率轻骑将往突敌,纮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
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
”权纳纮言而止。
绒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
令还吴迎家,道病卒。
临困,授予靖留笺.曰:“自古有国有家者,成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于其治,多不馨香。
非无忠臣贤佐,暗于治体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
夫人情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与治道相反。
《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言善之难也。
人君承奕世之基,据自然之势,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于人。
而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
离则有衅,巧辩缘间,眩于小忠,恋于恩爱,贤愚杂错,长幼失叙,其所
由来,情乱之也。
故明君悟之,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抑情损欲,以义割恩,上无偏谬之授,下无希冀之望。
宜加三思,含垢藏疾,以成仁覆之大。
”时年六十卒。
权省书流涕。
(摘编自陈寿《三国志·吴志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策身临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
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B.策身临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
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C.策身临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
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D.策身临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
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
B.秀才即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可以参加举人考试,因避汉光武帝刘秀讳而称为“茂才”。
C.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的用人制度。
D.笺,是个多义词,故有“笺注”“笺记”“投笺”“笺书”等说,文中指“奏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纮善于洞悉时事,择善而侍。
他勤学有才,但是面对可以入仕的机会,却多
次拒绝,而后才委身投靠孙策。
B.张纮主张准确定位,各司其责。
他劝谏孙策、孙权,希望他们珍惜圣体,不要
逞战场之勇,而应重运筹帷幄。
C.张纮尊重传统道义,适时进谏。
出使魏期间,恰逢孙策去世,曹操欲发兵攻打
东吴,他以道义规劝便止魏出兵。
D.张纮对吴忠心可鉴,死而后已。
他临终前进谏吴王,希望其能抑情损欲,求贤
若渴,成就伟业,孙权感激涕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曹公欲令纮辅权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2)非无忠臣贤佐,暗于治体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
10、B
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
进士第一....。
通判亳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
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
复修起居注。
侬智高寇岭南,诏奏邸毋得辄报,溱言:“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
今欲人不知,此何意也?”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
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仁宗还其疏。
溱日:“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
”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徙成德军,时方开六塔河,宰相主其议。
会地震,溱请罢之以答天戒。
溱豪侈自放,简忽于事。
与都转运使李参不相能,还,判流内铨[注]。
参劾其借官麴作酒,以私货往河东贸易,及违式受馈赆,事下大理议。
溱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溱有死罪。
帝知其过轻,但贬秩,知和州。
御史以为未抵罪,分司南京。
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时为京尹者比不称职,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
尝以职事对,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医药,已而果病。
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遂卒,年五十五。
赠礼部侍郎。
帝悼念之,诏中书日:“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
方擢领要剧,而奄忽沦亡,家贫子幼,遭此大祸,必至狼狈。
宜优给赙礼,官庀其葬,以厉臣节。
”敕其妇兄护丧归。
溱开敏,善议论,一时名辈皆推许。
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时目为“七字舍人..”云。
(节选自《宋史·吕溱传》)
【注】流内铨:宋代官署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日/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B.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日/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C.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D.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一,指科举殿试一甲第一名,又称状元;第二、三名惯称榜眼、探花。
B.经筵,为帝王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由翰林学士等官员充任或兼任。
C.加,即在原任官职上增加职衔,多为虚衔,藉此享受超越官阶的优待以示荣宠。
D.舍人,可指古代权贵门客,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文中指显贵子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溱忠直敢谏,不畏权贵。
侬智高进犯岭南,皇帝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通报这一消息,他直言诘问;他曾上疏直斥宰相陈执中,称其为奸邪之人。
B.吕溱放纵轻忽,受劾降职。
他放纵不羁,怠慢事务;因和都转运使李参不睦,他被诬陷擅借官麴作酒、违规接受馈赆,交由大理寺论罪,被贬为和州知州。
C.吕溱仕途波折,政绩卓著。
他历任要职,又屡遭贬谪;知开封府时,他一改前任失职无为的积弊,明察决断诉讼之事,震慑权豪奸恶之辈,颇有政绩。
D.吕溱明敏善议,持重自守。
他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很受当时名流推崇;然而他能自我持重,任职杭州时,接待宾客往往只有寥寥数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
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
(2)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
10.(3分)B(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
”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
11.(3分)D(“文中称显贵子弟”错。
文中的“舍人”应为“古代官称”。
)
12.(3分)B(从文中“溱乃未尝受”可知,吕溱未受贿,而其他罪名并非诬陷。
)13.(10分)
(1)(若)用空言议论他人,这是私下里中伤大臣。
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己辩白。
[5分;大意2分,“中”(中伤,诋毁,诬蔑)、“示”(给人看,让人看)、“辨”(通“辩”,申辩,辩白,辩解,分辩)三处各1分。
]
(2)吕溱在朝堂上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
[5分;大意3分,“绝迹”(隔绝,杜绝交往,不与……交结,不趋附,不攀附)、“中废”(中途被废黜,中途被罢免)两处各1分。
]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吕溱,字济叔,是扬州人。
考中进士第一名。
先任亳州通判,后任职集贤院,同时任修起居注。
因为参与进奏院宴饮一事获罪,出京外放任蕲、楚、舒三州知州。
后重新起用他任修起居注。
侬智高叛军侵犯岭南,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通报这一消息。
吕溱进言:“一个地方有了紧急状况,应该使各地都知道,得以共同戒备。
现在却想让人们不知道(有关情况),这是什么意图呢?”被提拔担任知制诰一职,又出京外任杭州知州,后入朝任翰林学士。
吕溱上疏弹劾宰相陈执中行为奸邪,仁宗退还了他的奏疏。
吕溱(面陈皇帝)说:“(若)用空言议论他人,这是私下里中伤大臣。
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己辩白。
”不久,陈执中被罢去相位,吕溱也以侍读学士的职位任徐州知州,(仁宗)在资善堂赐宴饯别,派遣使臣转告他说:“这顿宴席是特地为你设的,你可以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下诏自此以后,以经筵讲官身份出京外放任职者照此作为惯例。
转任成德军,当时正开凿六塔河,宰相力主此议。
恰逢地震,吕溱上奏请求罢停此事来应答上天的儆戒。
吕溱奢侈放纵不拘礼法,处事简慢疏忽。
和都转运使李参不相和睦,回到朝廷,在流内铨任职。
李参弹劾吕溱借用官府的酒曲做酒,(派人)挟带私货到河东地区做买卖,以及违反规定收受(别人)赠送的礼物,(朝廷)将此事交付大理寺论处。
但吕溱不曾接受礼物,然而朝臣议论纷纷,说吕溱犯下了死罪。
皇帝知道他罪过较轻,只是将他降职,出任和州知州。
御史认为降职不足以抵偿他的罪责,(朝廷)又让他到南京(今河南商丘)任职。
后来又起用为池州知州、江宁府知府,复任集贤院学士,加衔龙图阁直学士,担任开封府知府。
当时执掌开封府的官员连续几任都不称职,而吕溱见识精准超群,诉讼之事都能立刻决断,权豪奸恶之辈收敛劣迹。
曾经入朝向皇帝述职,神宗察觉他有病容,劝他就医服药,不久果然染上重病。
神宗改任他为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不久)吕溱就病逝了,享年五十五岁。
追封他为礼部侍郎。
皇帝深表哀悼,特命中书省下诏说:“吕溱在朝堂上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闲置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
刚刚晋升要职,却猝然离世,家境贫寒子女幼弱,遭逢如此大祸,一定很狼狈。
应当赐予优厚的抚恤金,官府办理他的丧葬,来勉励人臣的节操。
”并敕令他的内兄护送灵柩归葬家乡。
吕溱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当时名流推重赞许他。
然而他能自我持重,在杭州任上接待往来宾客,不过寥寥数语而已,世人称之为“七字舍人”。
许昌3月月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
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
...,登辞疾不受。
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
帐而寐。
黄龙元年
....,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
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
”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
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
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
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
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
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
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孙登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B.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C.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D.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种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万户侯”,指食邑万户以上,后泛指高爵显位,如“粪土当年万户候”。
B.“黄龙元年”,是以东吴君主孙权的年号纪年的。
因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以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崇祯”皇帝,“康熙”皇帝。
C.“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臣僚上“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