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过程中螯合态叶面肥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08期
在密闭的环境中,确保储存环境的温度恒定性,与此同时,如果储存环境过于潮湿,也会使普洱茶出现发霉的情况,所以应该在干燥环境中储存普洱茶。

2.2构建完善质量安全生产体系
以普洱茶安全卫生作为核心问题,应该在普洱茶种植、发酵的每一个环节引起重视,全面监控普洱茶的质量。

普洱茶的种植环节应在施肥、病虫害防治阶段,以农家肥、饼肥、商品有机肥为主,将肥料均匀施加在沟内即可,而在病虫害防治时,针对影响茶树较大的害虫(蚜虫、螨类、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减少农药的使用,在农业防治中应该经常在茶园内松土,将滋生害虫的场所进行清理,在冬季需要修剪阴枝、病枝、枯枝等,并针对压梢的虫卵进行及时采摘,以此来减少虫口密度,在农药防治阶段应选择低毒的药剂。

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害虫的天敌达到防治目的。

在制作工序中,应该严格遵守原料加工、成品加工、发酵环节、压制环节的各个步骤,确保普洱茶形成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滋味浓厚、汤色黄绿清亮的品质,而针对渥堆工艺的熟茶,其品质应该呈现为汤色红浓、香气独特、滋味醇厚的特点。

2.3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
在21世纪下,为了有效提高普洱茶的品质,实现普洱茶的健康发展,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对普洱茶自动化生产设备、发酵控制装置予以构建,以往我国在生产普洱茶时,需要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制茶技术作为支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采用传统的普洱茶生产方法,环境卫生较差,难以有效控制发酵条件,降低最终的茶品发酵质量,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加强科技投入以及设备研发,如自动潮水设备、保温保湿发酵控制装置、自动化旋转翻堆技术等,从而实现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自动化、清洁化、数字化、标准化的发展,有效提高普洱茶的生产水平,确保普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在科技投入中,需要对便捷化的普洱茶质量检测技术进行应用,在检测食品安全性中,主要以气相色谱法为主,该检测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简单易行、成本低的特点,且在色谱技术推动下,应该研制耐高温的开管注、选择性好以及灵敏度高的检测
器,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具有显著的作用,而在
现场快速检测中,微生物检测、食品检测中广泛应用纳米生物传感器,有效提高检测质量。

另外,应该加强普洱茶的监管,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树立“绿色、健康”理念,而普洱茶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导致普洱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普洱茶除了直接饮用,其他产品也处于自主研发的阶段,普洱茶发展前景广阔,所以在确保茶叶质量的前提下,需要对其加强全面管控,生产商以及消费监管人员需要各负其职,有效规范普洱茶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来确保普洱茶的质量,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3结束语
普洱茶的品质与消费者的肌体健康、产业健康发展、产业贸易息息相关,通过上述研究,普洱茶饮用安全性较高,但是传统的普洱茶大多由小作坊、小农户进行生产,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保障普洱茶的品质,所以当前需要采取科学储存普洱茶、构建完善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等措施提高普洱茶的品质,为消费者的人类健康带来益处,实现普洱茶的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才碧,陈文品,吴钟玲,张敏星,管俊岭,李涛,穆瑞禄.普洱茶优势菌株黑曲霉的分离及其功能和安全性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3):1006-1010.
[2]涂青,邓秀娟,伍贤学,方欣,李亚莉,周红杰.普洱茶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及其抑制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3):4180-4186.
[3]白晓丽,刘顺航,张晨霞,孔俊豪.云南固态速溶普洱茶生产企业标准现状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02):715-720.
[4]何鲁南,刘学艳,吕才有.普洱茶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前景展望[J].广东茶业,2019(03):4-8.
[5]单治国,张春花,满红平,魏朝霞,周红杰,赵明,段双梅,张乃明.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中联苯菊酯降解规律研究[J].植物保护,2017,43(04):90-96.
作者简介:李洁(1986-),女,山东临沂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化学合成。

高晴(1990-),女,浙江金华人,硕士,助
教,研究方向:设计管理,创新思维。

郇伟伟(1984-),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纳米材料。

(通讯作者:郇伟伟)。

收稿日期:2020年7月17日。

早在6000多年前,生活在我国浙江余姚田螺山的先民便开
始种植茶树,直到秦朝统一中国后,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使得种茶和饮茶文化逐渐向外和对外传播。

因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叶酸、泛酸等增进人体健康的物质,并且不同种类的茶叶有其独特功效,所以受到中外人民的喜爱,对茶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各地区对茶叶种植技术愈发重视,可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发现,虽然种植人员为茶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但因茶树自身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良莠不齐,并且容易发生病虫害等问题,与种植时的预期效果存在一定差距。

鉴于此,茶叶种植人员要注重茶叶养分吸收不足的问题,通过施用螯合态叶面肥的方法补充茶叶金属元素缺失的营养,这样有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对茶叶的多样化需求。

1螯合态叶面肥概述
螯合剂是一种有机物质,能够与某些不稳定的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如Fe 2+、Zn 2+、Mo 2+等。

凡是容易在水中
被氧化或易为化学反应沉淀的植物肥料,通常需要借助螯合剂的力量使其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以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

比如
说,三价铁离子(Fe 3+
)多数情况下难以被植物吸收,但亚铁离子
(Fe 2+
)却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如硫酸亚铁(FeSO 4·7H 2O )。


在实验中发现,Fe 2+
十分容易被氧化而变成无效的氧化铁,如果施用EDTA-Fe (乙二胺四乙酸铁纳)、黄腐酸铁、EDDHA-Fe 、柠
檬酸铁等螯合态铁,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防止Fe 2+
发生氧化,又能被叶片和吸收利用,加快叶片的生长速率。

同时,以EDTA (乙二胺四乙酸)为螯合剂的金属离子非常丰富,几乎所有的金属离子都可以和EDTA 进行螯合反应,形成螯合态肥料。

在茶叶种植过程中,螯合态叶面肥的合理应用,具有如下优势:(1)改良土壤,强化土壤肥力;(2)提高茶树免疫力和酶活性,抑制病虫害的发生;(3)减少茶树根部腐烂情况的发生;(4)为茶叶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促进茶叶品质和产量的提升;(5)针对性
茶叶种植过程中螯合态叶面肥的应用研究
李洁1,高晴2,郇伟伟1,
2
(1.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生物质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临安311300;
2.浙江农林大学金华茉莉花茶研究所,浙江金华311300)
摘要:在中国,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具有的功效和价值,深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

茶叶生长情况和茶叶品质除了与种植技术和生长环境有关外,还与种植过程中肥料的有效运用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本文对茶叶种植过程中螯合态叶面肥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茶叶品质,满足国内外人们对茶叶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茶叶种植;螯合态叶面肥;应用效果
试验研究
23
2020年第08期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强,根据茶叶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元素。

2螯合态叶面肥的种类
2.1有机氮螯合锌复合叶面肥
有机氮(氨基酸)螯合锌复合叶面肥即用有机氮作为螯合剂生产的含锌叶面肥。

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了解到,如果茶叶缺锌,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且叶片小,若是施用有机氮螯合锌复合叶面肥,其具有的高肥效、高浓缩、溶解性好等优势可以为叶片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加快叶片的吸收和生长。

此外,有机氮螯合锌复合叶面肥的运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且具有较低的成本,能够为茶叶种植人员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具体的运用中,应在春季茶叶萌芽前10-15天选择地形、茶树涨势等相同的茶园进行有机氮螯合锌复合叶面肥进行喷施,如果茶园为0.5公顷,有机氮螯合锌复合叶面肥的剂量为150g ,需要与750kg 的清水混合后均匀喷洒。

2.2EDTA-Fe 叶面肥
EDTA-Fe 即乙二胺四乙酸合铁(II )(EDTA-Fe )是一种以亚铁离子作为螯合剂生产的含铁叶面肥。

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发现,叶片极易发生缺铁黄化黄叶病,这样不仅会影响叶片的生长速率与日后的产量,还会造成大面积的感染情况,通过对缺铁黄化黄叶病的深入分析了解到,茶叶生长过程中对铁元素较为敏感,缺少铁元素便会引起黄化等不良反应。

因此,种植茶叶时,种植人员要在植株初期使用,对植株全株进行喷布,这样黄化现象可得到有效改善。

在具体的应用中,用水稀释1000倍,冲施、滴灌,叶面喷施2000倍,后隔10-15天进行再次施喷,连续2、3次。

在EDTA-Fe 的作用下,茶叶的缺铁黄化黄叶病会得到显著改善,其生长速率也会随之提高。

2.3复硝酚钠叶面肥
复硝酚钠(C 6H 4NO 3Na )即复硝基酚钠,是一种强力细胞赋活剂,与植物接触后可迅速渗透到植物内,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

据了解,复硝酚钠为橘红色片状结晶、深红色针状结晶及黄色片状晶体的混合晶体,易溶于水、乙醇、甲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具有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加速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等作用。

若是将其应用于茶叶种植过程中,有助于增强茶叶的免疫力,提高茶叶的生长速率和活力,消除或减少茶叶衰败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常用1.8%的水剂作叶面肥,以茶叶种植的面积稀释2000-6000倍进行喷施,以20天为一个周期,连续喷施2-3次。

同时,复硝酚钠往往和芸苔素内酯、6-苄氨基嘌呤、萘乙酸等符合使用,也都起到了很好的植物生长促进作用。

2.4EDTA-Cu 叶面肥
EDTA-Cu 即乙二胺四乙酸铜钠(C 10H 12N 2O 8CuNa 2),是一种以Cu 2+
作为螯合剂的螯合铜。

通过分析了解到,铜在植物体内参与细胞的氧化过程,可增加植物呼吸强度,促进同化作用,使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

此外,铜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以Cu 2+和Cu +的形式植物吸收,促进植物抗寒、抗旱能力的提升,帮助叶片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基于EDTA-Cu 具有的特点,若是将其应用于茶叶种植过程中,将对茶叶生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抗寒、抗旱能力提升,叶片色彩艳丽,叶片品质高等。

在实际运用中,种植人员要以种植面积为依据,将EDTA-Cu 稀释1000-1500倍后进行均匀喷施,以15天为一周期,连续喷施3-5次。

3茶叶种植过程中应用螯合态叶面肥的注意事项3.1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
因茶叶种类、生长发育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螯合态叶面肥的选择上要保证选择的合理性与针对性。

比如说,在茶叶生长初期,为了保证其生长发育,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可选择调节型鳌合态叶面肥,如有机氮螯合锌复合叶面肥;如果茶叶在生长过程中缺乏营养或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则要选择营养型螯合态叶面肥,如氯化钙、硝酸钙、硝酸铵钙、乙酸钙以及与EDTA 螯合态。

在茶叶生长过程中,只有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才能加快茶叶的生长速率,促进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全面提升。

3.2喷施浓度要适中
虽然螯合态叶面肥对茶叶的快速生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喷施过程中其浓度要适中,如果浓度过低或降低螯合态叶面肥的应用效果,如果浓度过高容易产生肥害,甚至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螯合态叶面肥的实际应用中,种植人员要
综合螯合态叶面肥的种类、茶叶种植面积以及茶叶生长情况对
浓度进行控制,尤其是富含微量元素的肥料,由于茶叶营养缺乏到过量的临界值很窄,所以在喷施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过量的情况,导致茶叶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3.3选择适宜的喷施时间
通过对茶叶的生长周期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到,螯合态叶面肥喷施的适宜时间为是晴天下午3点以后,而且应该看准天气施肥,最好是施下叶面肥后6h 内不下雨,否则要进行补施。

3.4注意喷施的均匀仔细
由于茶叶的生长情况、周期、叶面方向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喷施螯合态叶面肥时,种植人员除了要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外,还要注意喷施的均匀仔细。

在具体的喷施中,要求雾滴细小、喷施均匀,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片的背面,因为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

只有做到事无巨细,才能充分发挥螯合态叶面肥的应用价值,促进茶叶生长速率与抵抗力的提升。

3.5严格控制喷施次数
因茶叶螯合态叶面肥的喷施浓度较低,每次的吸收量很少,难以满足茶叶对营养的需求,所以在喷施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螯合态叶面肥浓度的合理控制外,还要严格控制喷施次数,通常情况下,螯合态叶面肥的喷施次数不少于3次。

对于茶叶中含有的移动性较低的养分,如铁、硼、盖等,则要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喷施次数。

另外,喷施螯合态叶面肥时,要注意各次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7天。

3.6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茶叶的生长过程应用螯合态叶面肥而言,种植人员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常识:首先,螯合态叶面肥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都有相关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许可证,所以在选购肥料时应予以重视,如果选择的肥料不符合国家标准,要立即处理;其次,在使用前应确定出厂时间,若肥料已经过期则不能施用;再次,在肥料的选购与施用时要严格控制金属含量;最后,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要按“生产规程”要求施用叶面肥,如有机茶叶面肥必须经过有机认证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叶作为深受中外人民欢迎的植物类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从而使得人们对茶叶需求与日俱增。

为了满足中外人民对茶叶的大量需求,我国茶叶种植业逐渐扩大种植面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种植茶叶。

但在实际中发现,受病虫害、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茶叶的生长情况不尽如人意,想要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除了要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外,还要给予其充足的养分,补充茶叶生长过程中必须的微量元素,其中螯合态叶面肥的应用,既可以解决茶叶营养不足、产量和品质不高等问题,又能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基本的保护,促进我国茶叶种植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韦品祥.茶叶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危害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02):146-146.
[2]沈宗云.对茶叶种植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2016,(20):31,48.
[3]胡长玉,叶玉娟,马寅集,马雪泷,房江育.叶面肥对茶籽苗生长以及根系茶氨酸含量的调节[J].茶业通报,2019,41(02):70-72.
[4]高豫汝.有机氮螯合锌复合叶面肥在茶叶上的应用初探[J].中国茶叶,2007,29(05):21-21.
[5]方开星,姜晓辉,吴华玲.茶树茶氨酸的代谢及其育种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6,43(09):1791-1802.
[6]仓梅芹,成浩,曾建明.茶树叶面肥研究应用概况[J].中国茶叶,2008,(01):11-13.
[7]田秀艳,李秀娜,王振东.利用氨基酸水解液制备螯合态肥料技术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09,(01).
[8]王玮,郑敏,王静.鳌合态有机肥对陇县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10):48-49.
[9]李飞,黄明丽,李玲玉,等.富硒肥对茶树的影响及新型硒肥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9,48(03):1-7.
[10]梁潘霞,邢颖,廖青,潘丽萍,陈锦平,刘永贤,江泽普.硒对春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8,(12).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