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样品的采样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对于排污情况复杂,浓度变化大的废水,采样时间 间隔要缩短,有时需要5~10分钟采样1次,这种情 况最好使用连续自动采样装置。
d、对于水质和水量变化比较稳定或排放规律性较好的 废水,待找出污染物浓度在生产周期内的变化规律 后,采样频率可大大降低,如每月采样测定两次。
23
(3)采样时间和频率
e、城市排污管道大多数受纳10个以上工厂排放 的废水,由于在管道内废水已进行了混合,故 在管道出水口,可每隔1小时采样1次,连续采 集8小时,也可连续采集24小时,然后将其混 合制成混合样,测定各污染组分的平均浓度 。
36
(四)土壤采样点的布设
1、布设原则 (1)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2)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 点。 (3)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 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37
2、采样点数量 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 素确定。一般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3个采样点。 单个采样单元内采样点数可按下式估算:
f、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向国家直接报 送数据的废水排放源规定:工业废水每年采样 监测2~4次;生活污水每年采样监测2次,春 、夏季各1次;医院污水每年采样监测4次,每 季度1次。
24
(三)大气监测站(点)的布设
1、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覆盖全部监测区: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 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不同功能区。 ★再按功能区的地形、气象、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
,在每个功能区设若干采样点。 (2)网格布点法:适用于污染源较分散的情况,如
调查面源。对城市环境规划和管理有重要意义。 (3)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多个污染源组成的污染
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对调查点源较合适 。 (4)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 风向明显的地区。上风向应设对照点。
第一讲 样品的采样点的布设、
采集和制备
1
主要内容
一、采样点的布设 二、空气和废气、水和废水、生物样品的采集 三、固体废弃物、土壤、生物样品的制备
2
一、采样点的布设
(一)为什么要布设采样网络? 1、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性 分布特点: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或污染因素的强
度,呈现出随空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原因: ★与污染源的种类和空间分布位置有关
河段上。
8
















500m
1500m
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9


思考:当河道有支流汇入时
断 面
应如何设置断面呢?
控 制
削 减




500m
1500m
断面
点位
10
AC B
A-A’对照断面
G-G’削减断面
C’
B-B’、C-C’、D-D’、F-F’控
制断污面染源
排污口
水流方向
自来水取水口
(2)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 监测次数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 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 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监测不少于12次。采 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底质每年枯水 期采样监测一次。
(3)潮汐河流全年在丰、枯、平水期采样监测, 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 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
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每月5~6 d,每年12个月
灰尘自然沉降量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32
硫酸盐化速率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5、固定污染源采样点的布设
• 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
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 生涡流的阻力构件。 • 采样点数目
21
(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随 工厂生产及居民生活情况常发生变化,采样时间 和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2
(3)采样时间和频率
a、一般情况下,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隔半小时或1 小时采样1次,将其混合后测定污染物的平均值。
b、如果取几个生产周期(如3~5个周期)的废水样监测 ,可每隔两小时取样1次。
4
(一)为什么要布设采样网络?
提问:环境监测中,安排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布 设采样点的依据是什么?
由于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特点, 单靠某一时、某一的监测结果,无法正确表述一 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是环境监 测中安排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布设采样点的依 据。
5
(二)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图4.3 废渣堆中采样点的分布示意图
17
(4)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泊、水库、每月采样监 测一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库全年采样监测 两次,枯、丰水期各1次。有废(污)水排入,污染较 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监测一次,在污染可能较 重的季节进行。
(6)排污渠每年采样监测不少于3次。 (7)海水水质常规监测,每年按丰、平、枯水期 或季度采样监测2~4次。
7
2.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 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 ,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 况而设置。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28
图3.1 网格布点法
29
图3.2 同心圆布点法
30
图3.3 扇形布点法
31
4、大气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表3.6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监测项目
采样时间和频率
二氧化硫
隔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14~16 d,每年12个月
二氧化氮 (或氮氧化物)
同二氧化硫
(2) 梅花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 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3) 棋盘式布点法
棋对梅盘角花式线形布布布点点点法法法
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
完整开阔的地块,一般设10个以上分点 。 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应设20个
以上分点。
39
(4) 蛇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 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5) 放射状布点法 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 6) 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农用化 放蛇网射形格状布布布点点点法法法 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 查常用这种方法。
26
表3.4 WHO推荐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目
市区人口/ 可吸入颗
万人
粒物
≤100
2
100 ~ 400
5
400 ~ 800
8
>800
10
SO2 NOx 氧化 CO 风向、

风速
2 111
1
5 222
2
8 434
2
10 5 4 5
3
27
3、大气采样站(点)布设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的常规监测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成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工
表3.3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市区人口/ SO2、NOx 灰尘自然沉 硫酸盐化速
万人
、TSP
降量

<50
3
50~100
4
100 ~ 200
5
200 ~ 400
6
>400
7
≥3
≥6
4~8
6 ~ 12
8 ~ 11 12 ~ 18
12 ~ 20 18 ~ 30
20 ~ 30 30 ~ 40
★与环境介质的流动性有关 ★与污染物的性质有关
指导监测方案的制定
3
(一)为什么要布设采样网络?
2、污染物的时间分布性
分布特点: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或污染因素的强 度,呈现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原因: ★污染物的排放量随时间而变化 ★环境条件(风向、风速等)随时间而变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性质 指导监测方案的制定
中有 泓明 线显
水 流 处
采样点位确定
14
等间距设置
>1500m
采样点位确定
15
<5m 5~10m 10~50m
水面下 0.3~0.5m

½ 水深处
河底以上 0.5m处
采样点位确定
点击此处观看“河流断面监测实验” 16
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12次,采样时间根 据具体情况选定。
F
D
G
A’
B’
D’ E
G’ F’
E’
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 11
3. 采样点位的设置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 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 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12
<50m
中 泓 线
50~100m
有 明 显 水 流 处
采样点位确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
100~1000m
有 明 显 水 流 处
对于综合污染型土壤,还可以采用两种以 上布点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40
(五)固体废弃物采样点的布设
1、对于堆存、运输中的固态工业固体废物和大池 (坑、塘)中的液体工业废物,可按对角线形、梅 花形、棋盘形、蛇形等点分布确定采样。
2、 对于粉末状、小颗粒的工业固体废物,可按垂直 方向、一定深度的部位等点分布确定采样点。
(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 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 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集中地区多取点,农村可少些
(4)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多取点,少的地区可少些
(5)超标地区多取点,未超标地区少些
25
(三)大气监测站(点)的布设
2、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1.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 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 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3)控制断面: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 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污 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
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
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
3、对于运输车及容器内的固体废物,按规定选取最 少容器数,可按上部(表面下相当于总体积的1/6 深处)、中部(表面下相当于总体积的1/2深处)、 下部(表面下相当于总体积的5/6深处)确定采样 点。
41
4、废渣堆采样法
在渣堆两侧距堆底0.5m处画一条横线,然 后每隔0.5m划一条横线,再每隔2m划一条 横线的垂线,其交点作为采样点。按表4-3确 定的份样数,确定采样点数。
★ 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 稳定,上游无污水汇入的地方。
20
(2)城市污水
(1)城市污水管网的采样点设在:非居民生活排水 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城市污水干管的 不同位置;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等。
(2)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进口和处理后的总排 口布设采样点。如需监测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应 在各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出口分别设采样点。另外 ,还需设污泥采样点。
18
4、水污染源采样点的设置
(1)工业废水 ★ 一类污染物(五毒及强致癌物):在车间或车 间设备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监测。这类污染物主 要有汞、镉、砷、铅的无机化合物,六价铬的无机 化合物及有机氯化合物和强致癌物质等。
19
4、水污染源采样点的设置
★ 二类污染物(十四害及悬浮物):在工厂废 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这类污染物主要有悬 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 石油类、钢、锌、氟的无机化合物、硝基苯类、苯 胺类等。
n ( s t )2 d
式中:n——每个采样单元布设的最少采样点数;
s——样本相对标准偏差,即变异系数;
t——置信因子,当置信水平为95%时,t值为1.96;
d——允许偏差,当规定抽样精度不低于80%时,d取
0.2。
38
3、土壤采样点布设方法
(1)对角线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 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因在烟道内同一断面上各点的气流速度和烟 尘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采样点数目要根 据烟道的形状、尺寸和烟尘流速分布确定。 圆形烟道
矩形(或方形)烟道
33
(四)土壤采样点的布设
• 土壤的不均一性是造成采样误差的最主要原因。 • 土壤是固、气、液三相组成的分散体系,各种外
来物进入土壤后流动、迁移、混合较难,所以采 集的样品往往具有局限性。一般情况下,采样误 差要比分析误差高得多。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必须采取以下两个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