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观后感初中作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观后感初中作文5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
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观后感1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觉得每条建议都是那样富有哲理,如果能运用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之中,是会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
“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一条建议,我觉得获益非浅。
苏霍姆林斯讲到:“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而要保护儿童对教师的信任,就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关心儿童的人的尊严感”。
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容易受伤的,他们没有我们想象的能够那么顽强地克服困难。
因此,不管是面对犯错的学生,还是面对某方面发展有障碍的学生,我们都应该用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爱护他们、尊重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或许我们会发现,冷漠的训斥并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教育目的,而尊重学生,让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却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这学期,我要多读书,多读一些国内外的教育家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方面的著作,重点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并将好的经验应用于教学之中。
同时注意积累、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并记录下来,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留下一行浅浅的脚印。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观后感2
最近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对这位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佩服至极,崇拜至极。
他的每条建议都是那样富有哲理,用心去思考他的每一条建议,很好的借鉴,并运用于
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之中,都是非常必要,很有价值的,下面就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第 46 条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中提到的教师日记,这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和体会。
我认为苏老提到教师写日记也就是今天我们所倡导写教学反思。
几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让我懂得了教师应当通过教学反思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
正如叶澜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 从中我们可以完全看出当前倡导的教师要写教学反思之如此重要,如此必要。
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许多教师外出听课、看课的机会很多,可是几年之后,多年之后,你再去听他的课堂教学,为什么还是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
这里我认为关键就在于教师缺乏这种学习的品质,缺乏课后反思的品质。
目前存在的状况就是有的教师的“ 教学反思” 是学期末统一的后补的,更为可笑的是,有的教学反思居然是课前预设的。
这样哪还会有它的必要性,实用价值呢?所以,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和叶澜教授所说的那句话我们更应该重视写教学反思、并且坚持写,以此促进我们的成长,以此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观后感3
苏霍姆里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首先谈到教育应该热爱孩子。
只有热爱孩子,才能拥有热情,才能无悔的付出,才能孜孜不倦的钻研,合理地运用空闲及有效时间来工作,学习。
教育不应该而且也决不能成为一种复制过程,他要成为一种创造与激发的过程。
早在上世纪40年代,苏联就开始关注到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养成问题。
尤其是小学阶段,学校与教师教学的第一要义就在于要教会儿童学习,培养少年儿童熟练地读和写,并在熟练地读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去创造。
这一点,对我们现在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我们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被完全放开,成了断线的风筝,以至于在高中阶段,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使他们望而却步,失去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在者,我们的学校环境并不适合素质教育。
只有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口号,贯彻下来
举步维艰,甚至换汤不换药。
个中原因恐怕只在理念二字。
谁都知道创新好,然而有不愿承受创新的代价,因而在学校林立的现实背景下,创新带来的暂时困难,让领导者们惧怕名誉的丧失和生源的减少,现实的压力就在眼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否也要考虑一下结合我们的现实情况呢?高调谁都会唱,但我们要听的是一首和谐的乐曲。
无助的眼神
越深入的阅读,越感到现实的压力。
好多想法也曾在我的心头拂过,然而,我只是一无名小卒,对自己的本分工作兢兢业业,对于课改这样的大问题,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方说,我想带学生却体验生活,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感受,然后进行作文和情感教育,但这些又是学校从安全角度着想所坚决不允许的。
发动学生建立班级的图书角,有违反了学校的某些不成文的规定。
人微言轻,做什么事情都是束手束脚,徒有羡鱼情。
教育解放学生之前先解放教师,让为人师者心胸开阔,积极思考,从心底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才是正道。
强扭的瓜不甜,只有好的决策者,没有有力的执行者,我想,改革也是纸上谈兵。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观后感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他的每条建议都是那样富有哲理,运用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之中,是非常必要,很有价值的。
当读到《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一条建议时,我觉得获益非浅。
苏霍姆林斯讲到:“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而要保护儿童对教师的信任,就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关心儿童的人的尊严感”。
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容易受伤的,他们没有我们想象的能够那么顽强地克服困难。
因此,不管是面对犯错的学生,还是面对某方面发展有障碍的学生,我们都应该用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爱护他们、尊重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或许我们会发现,冷漠的训斥并不能
达到我们所要的教育目的,而尊重学生,让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却往往能使教育“柳暗花明又一村”。
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列举了一位历史老师上公开课的例子,这位历史老师的课上得非常出色。
当别的老师问那位老师,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时,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
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第一个层次是坚持。
读书的好处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无时无刻都告戒我们要努力读书,读好书。
是呀!读本好书能使人开阔视野懂得更多知识,丰富大脑,更能使你增强自信心。
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
所以,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我想,读书贵在坚持!所以,让我们做一个乐学的教师,因为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
第二个就是形成习惯。
读书就和我们的吃饭睡觉一样,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每天都不可少,但每天都会有收获,有长进。
第三个是审美。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当我们读一本好书,就好象在与一个个智者交流、探讨、学习,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这样就能促进我们逐渐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当读到《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那个”费加“是苏霍姆林斯
基难忘的,也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费加的,他”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他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去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
和我常认定的笨的学生非常相似,那我们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傍晚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他“懂了、会背”为止。
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
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
就这样,费加到了五年级,学业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加进了中午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
真的是不可思议啊,费加碰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老师真是她的幸运,这样的教育为他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地去对侍一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对他们要有信心、耐心和爱心。
后进生思想觉悟较之好学生有差距,他们认识能力较低,思想基础不牢,容易出现反复。
所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上进心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就需要老师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
只要我们工作做到位,是完全可以转变的。
后进生也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
当他们做错了事后,往往会感到懊悔。
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思想反复、动摇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更加关心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教育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同时,要注意做好巩固工作,防止后进生思想重新出现反复。
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持久的艰苦的思想工作,应该像对子女一样爱护他们,要求他们,对他们负责任,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严父之情,要爱得得体,严得适度,积极为他们创造向进步转化的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观后感5
利用暑假的一段时间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受颇多。
它给了我们更多的是实践经验和中肯的劝告。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建议教师主要从教师
的个人思想动态、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以及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去做等等。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我认为只有教师永不间断的学习,他才能具有不断的源泉。
因此说教师的学习、读书,对他所从事的特殊职业说有多么重要。
一位优秀的教师越是能够自如地掌握教材,所讲述的东西就越是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书本上的知识时间越少。
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
那种对教材的知识很肤浅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造成一种虚张的声势,人为地夸夸其谈,企图以此一影响学生的意识。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可悲的。
大家知道,任何一种动植物,要生存下去,都必须靠自身机体内不断吸取外界的营养而生存。
同样,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一名教师,他要想永不落伍,时刻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做一名适应于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只有不间断的学习。
教育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育工作不是一项用力去做就能够做好的事,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尤其是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的定位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教教材,而是要以教材为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
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教师的地位和职责的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帕夫什雷中学,把学生的人格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那里是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是学生们的天堂”,把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真实悟出了教育的目的——培养健全人格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作为老师,无论学生成绩怎样,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不是他的智力不如人,而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使他落下了功课,我们需要给他以关心,给他以鼓励,增强他的勇气。
我们要做得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
我们的世界如此绚丽多彩,不正是因为不同的人,干着不同的事,就是因为这种千差万别才构成了美妙的世界。
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发现、利用、发展这一多样性,而不是用简单、划一、僵化的标准,将丰富多样的原料轧制、打磨成一模一样的成品。
事实
上,这样的结果不是人为造成很多“废品”,就是产生一大堆无用的下脚料唯有平易近人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你——“爱人者,人恒爱之”;唯有“其师亲”,才会有“其道信”,学生才能学好,才会愿意学,乐于学,才会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
它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是一种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超凡脱俗”的爱。
帕夫什雷中学的教师们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他们是真正的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在这上面也倾注了大量的爱心,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关注和尊重,对每位学生都要做到不偏不倚,这就是他们的爱心的一个集中体现,因为每位教师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对学生的一个启示,点拨以及一个鼓励,都可能对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也许老师的一声呼唤完全可以唤醒一个尘封的心灵。
爱是一种了解,关怀,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保护学生。
”“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更坚信了这一点。
用爱心去培育学生,这是一种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当然,我所说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放任。
其实,现代教育的失败就在于我们剥夺了原本属于孩子的一切,而这一切有需要他们去苦苦追求。
我们究竟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值得我们思考。
教师的职业虽然平常而且平淡,但总有一些东西让人感动,要改变一个学生,我们需要“用心”塑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