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动物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分节
环节动物身体分成许多形态形似的体节。体节之间有双层隔膜存在,各节内形成小室。神经、排泄、循环系统按体节重复排列。
存在下面两个情况:
同律分节: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在形态和功能上基本相同,如蚯蚓。
异律分节:有些种类,身体各节在形态和功能上有明显不同,如沙蠋。
形成真体腔
体腔是由中胚层形成时出现的中胚层体腔囊发育而来的。第一次出现的体腔是线形动物的假体腔。而真体腔是由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囊裂开而成的,故也称裂体腔。真体腔是继假体腔之后出现的,也称次生体腔。
真体腔的形成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①消化道在形态和功能上进一步分化,消化能力加强。
②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从原肾管型进化为后肾管型。
③真体腔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管系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完善的循环系统。
④为身体出现分节现象提供了基础。
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
刚毛:由表皮细胞内陷形成的刚毛囊内的毛原细胞分泌形成,是寡毛纲的运动器官。
疣足:是体壁的向外突起中空,与体壁相通疣足本身不分节,与躯体连接处也无关节,是多毛纲的运动器官。
闭管式的循环系统
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是一种较高级形式的闭管式循环系统,由纵血管、环血管及微血管组成,血液始终在血管中流动。
索式神经系统
体前端咽背侧由一对咽上神经节愈合成脑,左右由一对围咽神经与一对愈合的咽下神经节相连,由此向后伸的腹神经索纵贯全身。整体形似索式,故称索式神经。
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型
典型的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的体腔称肾口,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另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为肾孔,排泄物直接从肾口进入管内,效率更高。
担轮幼虫
陆生和淡水生活的环节动物直接发育,不经过幼虫期,海产种类个体发育出现担轮幼虫期。海产种类经螺旋式卵裂、囊胚,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发育成担轮幼虫。幼虫呈陀螺形,体中部具2圈纤毛环,分别称前担轮和后担轮。纤毛之中有口。担轮幼虫有很多原始的特点,如无体节、具原肾管、靠纤毛运动。到幼虫的后期逐步变态,形成体节和真体腔,并产生后肾管。担轮幼虫经游泳后沉入水底发育为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