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节的养生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季节的养生要点

一、春季养生法

(一)春季养生和防病要点

关于春季养生,去年曾介绍了一点,是一带而过,讲的很少。这次,准备系统地把春季养生和防病的要点都讲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春季时间的起止,第二是春季养生的特点,第三是春季养生的关键,第四是春季防病,第五是春季养生的内涵及方法。

下面,我们就开始介绍春季养生和防病的要点。

1.春季时间的起止

春天是指从立春开始到立夏之日为止,从阴历正月到阴历三月的这段时间,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按今年的阳历计算是从二月四日到五月六日为止。

2.春季养生特点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自然界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复苏,万事万物都出现欣欣向荣的气象。“人与天地相应”,春季,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因此春季养生要掌握春令之气向外开发舒展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

3.春季养生的关键

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防风。

春天是风气主冷。虽然风邪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主。风为百病之长,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风邪侵入人体后,可以产生四种病理变化:

一是伤人上部.如伤风感冒中常见的头疼、鼻阻、多涕、咽喉痒疼、畏寒等症状.这是肺部受侵风邪在表的见证.因为风邪常从外表侵入人体,故肺与皮毛首当其中,而最先罹患。尤其是汗出当风时,风邪会乘虚而入,导致发热、伤风、咳嗽等症状。

二是症变范围广,上下串扰。既可以游走于经脉或毛皮,肌肉之间,也可以直达头顶,又可以侵及腰膝。而且来去迅速,变化多端。

比如风疹,来势急剧,数分钟就可遍及全身,奇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说退就退,而退后常不留任何痕迹。还有象游走型的大关节红肿热痛等。

三是“风胜则动”,其症以动为特征,肢体动作异常,如抽搐、痉挛、蠕动、颈项强直等等均为风病。破伤风引起的抽搐,以及面神经瘫痪所引起的口眼歪斜等可为代表。

四是兼杂为病,风邪常与其他邪气合并侵犯人体,如与热合,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同时侵袭人体。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等即为显例。风邪还可与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相结合,引起风痰。风痰上犯,又可引起种种病症。

所以,春季养生的关键是防风.

4.春季防病

每个季节都有特发病特发部位。春季病多在头部,夏季病多在五脏,秋季病多在肩,冬季病多在四肢。

此外,春天气候转暖,湿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的微生物也开始生长繁殖。因此各种传染病都有发生流行,尤其是去年特大洪涝引发的各种潜在的瘟疫,都有可能在春季气候转暖时出现.因此,今年的春季,大家一定要特别重视防病.正常年份是养生防病,今年应是防病养生.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是流感、肺炎、麻疹、流脑、腥红热、腮腺炎、红眼病、肝病等.多发病则是病毒性肝炎、红眼病、腮腺炎、感冒、麻疹、体内积热、春寒伤人等等.春季也极容易引起旧病复发.俗话说“百草回牙,百病发作”,就是指春季患有宿病的人,易引起宿病复发.慢性病最易复发,如偏头疼、胃疼、过敏性哮喘、慢性咽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精神病等为最常见.北方急性心肌梗塞发病高峰期,多为十一月到一月,以及三月到四月。

“菜花黄,痴子忙”,这是一句流行于我国南方地方的谚语.初春,我国江南油菜开花期,也是精神病患者(即痴子)六神无主,坐卧不安,病情复发的时期.原因是春回大地,人的情绪亦随之活跃.一旦稍受天气变化等外界环境因素刺激,就很容易激发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比如气温高于26度,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的精神容易疲惫,人的情绪容易

烦怒。当天气阴沉时,人的精神也常陷入不知所措,沮丧,抑郁的状态,常出现六神不定,儿童还出现哭闹现象。这是天气变化对正常人引起的情绪改变。从“人天相应”的关系及实践上看,每年的三至六月份人心最不稳,精神病的复发率为最高时期,其中四月份为顶峰。春夏之交最易出事。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出现的较大矛盾并表现在外化的时候,常常是春夏之交这个人人心易动的时期,也就是三,四,五,六这几个月。贤明的统治者都尽量在春夏之交缓解矛盾,而不是在人心骚动的季节里点燃导火索,或火上浇油,引发大的动乱。古代帝王中最受群众爱戴的,被誉为华夏民族始祖的黄帝总结出,在春夏之季对人民群众要“生而不杀,欲而无夺,奖而不罚”。否则,就会引火烧身,自找麻烦,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乃至逆道而行,载舟之水复其船。防病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

5.春季养生的内涵与方法

春季尽管是多发病的季节,但春天毕竟给万物带来了生机。正如俗语所说“一年之季在与春”。在万象更新,阳光明媚的春天,如何养生呢?

(1)练什么功最合适?

应练练六字诀中的“嘘”字功。

早春是肝病发病较高的季节,所以春天保肝,养肝,预防各种肝病显得尤为重要。在选练功法时,应选练保肝,养肝的功法。嘘字功对保肝,养肝有特殊的效果。

具体练法:站坐均可。要领:头慢慢转向右侧,向右上方微微仰起,上半身也向右侧转动。转动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右侧,头向上仰,定住。然后,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之后,头慢慢转向左侧,微向左上方仰,上半身随之向左转。转运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左侧,头向上仰,定住;然后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然后再改为向右转动。如此反复三遍,共“嘘”六次。然后,改为正常呼吸,鼻纳口吐,平定情绪,两目微闭,两唇微合,舌抵上腭,轻扣齿36次,多则不限。在扣击过程中,口中生津,然后用力猛咽,以意念送至下丹田。吸气后调气的目的,在于

补益肝因“嘘”后的消耗,补养体内正气,促进升发。这一功法是修养肝脏的有效功法。习练“嘘”字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早晚各练一次。早上应早些,晚上应晚些。如果与三大功配合,就应在习练三大功之后练嘘字功。这样可以达到先活动肢体,放松了全身,做到松静自如,气血和顺,使躯体顺应春天养生的客观要求。

2.头和上身转动时动作要柔和缓慢,颈项部转动要灵活。“嘘”时,要在身体松弛,腰部放松中进行吸嘘吐纳。

3.念“嘘”字时,两唇微合,舌头向前伸,两舌尖微微向中卷,音调要柔细匀长。嘘音不能念的太重,以练功者自己不能听见为原则,以意念来体会嘘字。

4.呼气出“嘘”字时,以意领气,以大脚趾内侧上行,环绕阴部上小腹,到右侧肝的部位为止。

5.练习“嘘”字功,要睁开双眼,尤其是念嘘气时要做到怒目扬眉,使肝气得以舒达,肝中邪气外泄。在“嘘”后调息时要闭目凝神,即所谓垂帘内照。这是养肝的重要方法。

除了六字诀中的“嘘”字功外,在春季还应多习练梳头功。春天是自然之气萌生的生发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外向上生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向外舒展,循环系统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春天梳头,有着宣发意志,舒畅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梳头还可去散风湿,使发不白。现代医学的研究已证明,常练梳头功,加强颜面和头部按摩,能疏通血脉,使头部得到滋养,使头法乌黑;还能明目聪耳,缓解头疼,防止感冒;同时还可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功能,起到健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从而保持大脑清醒,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衰老。

(2)春季如何在精神上调养?

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发,万象更新,万物始生,在精神调养方面,也应顺应自然,重点在一个“生”字上。就是说,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不要使自己的情绪抑郁;思想上要开朗豁达,使情志生发出来,切不可扼杀;只能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不要使意志摧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