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化学变化,后者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升华食物腐败

B.光合作用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

C.工业制氧气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

D.煤气中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败有新的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有机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属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与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的分离,属于物理变

化,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是通过镁带燃烧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2分)(2012•和平区二模)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氧气验满

C.

液体加热

D.

量9.5mL液体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氧气验满:注意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

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A错误;

B、氧气验满:图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了,故B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

成约45°角,故C正确;

D、量取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加热方法和酒精灯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2分)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A r B.O2C.H D.2Cu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Ar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可表示氩元素,表示一个氩原子,还能表示氩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只能表示2个铜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4.(2分)(2012•绥化)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D.天然气、煤、石油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利用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抓住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A、固态氮由氮元素一种物质组成属于单质、干冰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冰水共存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

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氯化氢气体中含有氢和氯两

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液化石油气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

B错;

C、液态氧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蒸馏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透明的河水中含有水和溶进去的空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天然气、煤、石油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5.(2分)小明学习化学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之间有作用力D.分子在不断运动

考点:物质的微粒性;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利用微粒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

解答:解:小明的爸爸吸烟产生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由于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会造成旁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吸二手烟,被动吸烟与分子的大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之间有作用力无关,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二手烟,也称为环境烟草烟,就是指吸烟的人所呼出的气体和香烟本身燃烧时的烟雾的俗称.二手烟中包含4000多种物质,其中包括40多种致癌物质,如被不吸烟的人吸进体内,亦可能和氡气的衰变产物混合一起,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6.(2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A.+6 B.+3 C.+2 D.+7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重铬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7=0,则x=+6价.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2分)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