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的人际传播特点——基于对微信功能的期待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研究内容 笔者注意到,人们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经常会因 为一些功能未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抱怨,自微信新版推 出后,“看一看”走进大众视野,开始影响人们的传播 活动,但仍有不少人抱怨,该更新的功能并未上线。因 此,笔者在分析微信的功能并考察人们的需求后设计 了“微信功能期待”问卷。因为有前人关于微信和 人际传播间各种研究调查的基础,本问卷设计得十分 简单,是对“你所期待的微信上线功能”的排序,于 2019年1月至2019年2月通过网络途径公开发放后,共 回收问卷60份,剔除未使用过微信的无效问卷,共回收 有效问卷54份。在参与调查的对象中,男性占全部样 本比例的42.13%,女性占全部样本比例的57.87%。调 查数据统计如图1。 最低选择1项,最高选择5项。根据每人的排序计 算平均综合得分然后排序,可以看到:删除对话框后聊 天记录还在得分8.15,排在第一位;评论带图与朋友圈 可编辑紧随其后,位列第二、第三;然后是好友双向删 除,得分4.54,排行第四;排行第五的是查看朋友圈访 客权限,得分3.31;然后是群文件清理时间延长,得分 是3.06;删除朋友评论、群聊置底、消息已读回执、批量 删除好友、加群验证、限制每天发朋友圈数量等功能皆 有一定的需求。 三、微信中人际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研究结果及原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微信 中的人际传播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对传统人际传播的颠覆 微信是对人们现实生活中交往联系的延伸,自从 微信诞生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一部分转移到微信上 来,微信开始承担着沟通交际的角色。仅有一面之缘 的聊得来的朋友或是常年不见的旧友,都可以通过微 信来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淡化了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微信群更是将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共同体聚集在 一起,建造一个虚拟的空间,弥补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聚
学术界关于微信的研究自2011年这款软件被推出 以来就层出不穷,对微信和人际传播之间关系的研究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周子云(2018)重点研究了 社交媒体传播,[1]并总结出了其三个特点,传播话语 的前区化、传播身份具有级差性以及传播关系的延展 性。微信为人际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詹恂、严星 (2013)指出,[2]微信以其免费通讯、弹性社交等特点 挤压了手机通信市场,使社交更加及时、便利,并通过 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微信确实提高了交流效率、增 加了信息传播方式,多数人使用微信是为了交流信息, 圈子仍是限于已知好友而不是去广泛结交新朋友,大 部分人认为网络与现实环境差异较大,所以更愿意在 现实中结交新朋友。欧健(2014)从关系空间的建构 解读了微信中的人际传播,认为微信造成了物理空间 与关系空间之间的分离,[3]传播中主导因素是关系的 远近而非距离的远近,同时微信也造成了虚拟与现实 的融合,实现了一种以强关系为中心的,现实场域与虚 拟场域的灵活切换,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熟人基础上 的强关系链占主导地位。尹静汝(2014)讨论了微信 带来的网络人际传播的新模式,[4]除了人际关系的网 络化传播、网络带动人际传播之外,微信利用公共平台 实现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人际传播,创新了网络人际 传播的新形式。微信使得人际传播成为多种复杂特性 的结合,通讯录下的公开性与“摇一摇”所代表的匿 名性共存,现实生活中真实性的认识与朋友圈呈现的 虚拟状态结合,传播符号的多元化与单一化并行,开启 了网络传播的新模式。张宏探讨了微信对人际传播的 影响,他认为,微信对传统的社交进行了颠覆,虚拟容易 导致欺骗,同时人们又过度依赖、信任微信,微信作为舆 论的载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谣言很容易大范围传播,
新媒体应用
微信中的人际传播特点
——基于对微信功能的期待研究
张 盼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微信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在其影响下,人
际传播颠覆了传统,呈现出新的特点。人们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现有的功能不能满足自己
的需求,使得人际交往的过程有许多不便。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用户对于微信某些功能的需求状

㕶๕㒚Ꮑ ᅻ㩩㓐⊴ᖛ

⊴ᖛጞ䄧ఊន

ឥ䛻‫݌‬䮐ຩࣷ

ߌ㓐侸䃭

䭼‫⃻ݢ‬๕᰷ࣽࣷఴ᪜䛻

Fra Baidu bibliotek









图1
齐的遗憾,构造了一个能同时交流的平台。聊天记录 承载了很多的信息量,问题也就由此产生。人们越来 越重视微信上的聊天记录,想要保留对话的回忆,而微 信只要不小心删除了聊天框,其中的聊天记录也会一 并删除。另外,长年累月的聊天记录中包含文字、图片, 还有视频、音频,日积月累下来会占用很大手机内存, 必须定期清理才能保证微信流畅运行,而一旦清理之 后,所包含的图片以及文件信息都会消失,有受访人员 表示,“习惯性清空聊天框,否则聊天界面太多了看着 很难受,但是又不想聊天记录随之消失”。不少用户都 有回看聊天记录、查找聊天记录的习惯,所以聊天记录 的存在十分有必要。还有人因为一时冲动或是情绪不 佳删除了对话框,但事后又会觉得后悔,而聊天记录已 经不存在了。
这里对微信在人际传播中的正确应用提了几点建议,认 为应该运用微信创新舆论引导工作,提高人们对微信 传播的理性认识,正确塑造个人形象。美国新闻评论 家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一说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所 谓拟态环境,并非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 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加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 境。由于这种重构在媒介内部进行,最开始和最后有 很大差异,而人们并不清楚这之间的加工过程。
234
第 10 卷第 15 期 2019 年 08 月
Vol.10 No.15 August 2019
‫݌‬䮐ᄥ䄉ᵲऺ喏㕶๕䃜ᒁ䔄౔

䃰䃦ፒప

᰷ࣷఴछ㑂䒽

ຩࣷࣸऽ‫݌‬䮐

ᴑⰷ᰷ࣷఴ䃫჎䃜ᒁ

㓐᪳Т⌱⤲ᬢ䬠ᐢ䪫

‫݌‬䮐᰷ࣷ䃰䃦
况,并据此分析微信给人际传播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微信;人际传播;特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5-0234-03
一、导言
剧作家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整个世界 是一座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人际交 往中本身就存在极大的表演成分,每个人都戴着面具, 以不同的姿态去面对不同种类的群体,根据亲密关系、 利益牵扯等分类,从而在人际传播中呈现各种状态。 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日常人际传播的场景进行了 区分,根据戏剧表演将其分为前区与后区。人们在后 区排练自己的角色,在前区呈现出来。微信的出现对 人际传播进行了重构,人际传播的世界不只是“现实 的”,虚拟的传播空间占了人际传播的很大部分,开始 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主要媒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