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工程》课程标准
学时数:6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混凝土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由原学科体系下的《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和《高层建筑施工》等课程重构而成。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学习需具备《房屋构造与施工图识读》、《建筑构件分析与计算》、《建筑工程测量》等基础知识,并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以建筑企业一线技术管理工作岗位群为出发点,分析这些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归纳出一个个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依照原有知识总量不变的原则,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组,构建了以行动为导向的符合施工工序的新课程体系,同时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就是新课程体系中核心专业技能课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按照岗位的需求,归纳出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能力标准,安排教学项目。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使得教学过程就是混凝土结构产品的生产过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保证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建筑规范、标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也随之要做动态的调整。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基础知识;
2.掌握钢筋混凝土柱施工;
3.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施工;
4.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施工;
5.熟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
6.熟悉钢筋混凝土楼梯施工;
7.熟悉高层建筑施工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能力;
2.具备职业岗位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过程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简单的事
故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3.具有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工作的能力;
4.具有职业岗位所需的合作、交流等能力。
(三)素质目标
1.根据该课程内容和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特点,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通过市场实际调研、编制可行性报告和目标规划、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参与工程实践、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施工基础知识
项目二钢筋混凝土柱施工
项目三钢筋混凝土梁施工
项目四钢筋混凝土(梁)板施工
项目七高层建筑施工
四、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基于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的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和任务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完成典型任务活动中能陈述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所起的作用。
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识读框架柱、框支柱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等实践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并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读图、构造会审、人机料的计划编制、抄平放线等能力,从而掌握本课程特有的专业能力。
3.应注意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校内教学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动态示教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
1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作测试、课后作业、任务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考核。
5.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6.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结合一个实际施工工程的识图、结施图会审、人机料的计划编制、抄平放线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期中及期末考试三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作业、考勤、提问等)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中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三)教学基本条件
1.专业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现场操作经验,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了解。
能够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具备较高的工程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2.实训场所。
校内要有用于进行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等岗位技能训练的专业操作或模拟实训室;校外要有稳定的大中型施工企业作为教学基地。
(四)教材选用与编写
1.目前图书市场上关于《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成熟教材尚不多,多为规范和各种实例手册,因此在教材选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适用于高职层次的校本教材,并逐步完善出版。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
3.教材应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来驱动,通过视频、实际案例、情境模拟、任务单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根据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的工作顺序和所需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任务中树立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4.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开放性和职业定向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新规范、施工员和建造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时纳入其中。
5.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注意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模拟识图”、“模拟施工”、“在线答疑”、“模块考核”、“任务单质疑”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学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施工员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观摩、实训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适时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校园网、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职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五、其它说明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过程记载,加强过程资料的收集与归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