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应用临床分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应用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性应用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剖宫产产妇126例,根据不同给药方案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42例,ⅰ组剖宫产术前30min给予五水头孢唑啉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术后常规使用五水头孢唑啉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2天;ⅱ组断脐后立即给药,给药方法同ⅰ组,术后用药方法同ⅰ组;ⅲ组用药方法同ⅱ组,时间为4天。
观察3组术后体温变化、退热时间、子宫内膜炎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3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抗生素总量为前两组的50%~60%。
结论: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应用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且断脐后用药足以达到预防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 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318- 01
剖宫产属于ⅱ类切口手术,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故围术期预防性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不容忽视的,为严格执行卫办医政【2009】38号文件,我院探讨了剖宫产预防性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最佳时间、剂量和方法,笔者对同期剖宫产产妇按不同给药方法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择期剖宫产
产妇126例,根据不同给药方案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42例。
术前均无感染,无心、肝、肾疾病,不贫血,无肿瘤,无妊娠糖尿病和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胎膜早破等易感因素,术前血常规无异常,术前3天体温正常,术中失血量少于500ml,无药物过敏史。
年龄20—39岁,3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手术时间、易感因素、手术指征及术中失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ⅰ组剖宫产术前30min给予五水头孢唑啉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术后常规使用五水头孢唑啉2g
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2天;ⅱ组断脐后立即给药,给药方法同ⅰ组,术后用药方法同ⅰ组;ⅲ组用药方法同ⅱ组,时间为4天。
1.3 观察指标观察3组术后体温变化、退热时间、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子宫恢复及恶露情况、子宫内膜炎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抗生素总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计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切口均无切口感染及宫腔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良好,恶露无异常,腹部切口愈合良好。
3组的体温变化、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抗生素总用量ⅲ组为前两组的50%~60%。
表1 3组术后最高体温与退热时间的比较(x±s)
3 讨论
目前,剖宫产术已成为产科常规手术,感染是剖宫产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术后抗生素的使用非常关键。
关于使用何种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给药剂量,以及怎样减少抗生素的耐药性,减少药物对哺乳新生儿的影响,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我院结合卫办医政【2009】38号文件,依据在有效抗菌血—药浓度的环境中细菌很少能生存>48h【2,3】,根据抗生素药代动力学理念,打破以往剖宫产围术期用药的老观念,:术前30min用药,术后常规用药4天,常使用磺苄西林4.0g+生理盐水100ml,bid,ivgtt×4d,或头孢西丁2.0g+生理盐水100ml,bid,ivgtt×4d,有时甚至用上第三代头孢,或在无指证的条件下用上奥硝唑等不合理用药情况。
严格执行卫办医政【2009】38号文件,规范了围术期用药方法:由以前的术前30min用药改为术中夹住婴儿脐带或断脐后立即给药【1】,缩短了疗程,由原来的4—5天改为2天,抗生素的选用也由原来的第二代头孢换成第一代头孢。
经过临床分析,ⅱ组给药方案切实可行,证实了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性应用的合理性;降低了医疗费用及成本;减少了产妇抗生素的用量及疗程,方便了母乳喂养;同时也降低了二重感染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修订版)[m]2版.长沙: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5:656.
[2] 王秋雨,李晓翔.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5):52.
[3] 姚爱林.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22):3065—3066.。